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琵琶亭
释义

§ 简介

琵琶亭始建于唐代,原在九江城西长江之滨,即白居易送客之处。但历代屡经兴废,多次移址。清代乾隆年间 琵琶亭(1736~1795 年)重建,至咸丰年间(1851~1861年)又遭兵毁。1988年3月新琵琶亭建今址。琵琶亭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个庭院采取中轴线对称布局,分主亭、左碑廊、右碑廊三部分,主建筑琵琶亭座落在临界江七米高的花岗岩石基上,亭高20米,双层重檐,悬挂着刘海粟大师题写的 “琵琶亭”金字大匾额,亭台气势磅礴,熠熠生辉。亭前大门照壁上有毛泽东墨迹《琵琶行》巨幅贴金大理石碑刻,上刻《琵琶行》长诗,全文共616字。亭院正中,矗立着汉白玉白居易塑像。亭院两旁建有碑廊,镶嵌着历代诗人题咏 琵琶亭诗赋共56块碑刻。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是各有独创性的名作,成千古绝唱。有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后,一直传诵于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我们能有机会游览琵琶亭,体味诗人所写的意境,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亦为人生快事。

§ 有关琵琶亭的历史故事

在波涛万顷的浔阳江头,曾有过一座古色古香的飞檐亭阁,这就是历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琵琶亭。关于这座 琵琶亭琵琶亭的来历,至今在九江还留传着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哩。 传说在唐明皇年间,朝纲败坏,奸臣弄权,忠臣受压,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偏偏有一年江州城里又蔓延一种奇怪的眼病。得这种病的人,先是两眼红肿,继而双目失明,任何神医妙药都无法诊治。弄得人心惶惶,苦不堪言。 当时,江州城里有一位歌女,名叫胡秋娘,也是穷苦出身,靠卖唱为生。那天唱罢曲子回来,看见女牵娘,子牵父,一个个盲人沿街乞讨,不觉顿生同情之心。她把几个卖唱钱全分给了那些可怜的盲人,回到家里心里闷闷不乐。后来她靠在床榻上,昏昏睡去。朦胧中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飘然而至,对她说:“秋娘,你若要 救穷苦百姓,须在浔阳江头建一水池,待到七七四十九日,池里盛满甘霖,用甘霖给患者揩洗眼睛,即可复明。切记切记!”老者说罢,轻拂长袖,飘然离去。 胡秋娘醒来,感到奇怪,心想:这也许是神仙指点啊!于是,她把自己多年来卖唱得来的一些积蓄,在得阳江头修建了一座水池。她在池边守了七七四十九天,果然盛满了一池明净透亮的甘泉神露。这些甘霖能不能治疗眼疾呢?胡秋娘也没有把握啊!她叫了一位盲人大妈来试一试。甘霖搽在大妈的眼里,大妈顿觉一股清凉直透心脾,慢慢两眼微睁,继而明亮如常。胡秋娘心中大喜。消息一传开,那些盲人纷纷赶来请求胡秋娘救治,胡秋娘用池中甘霖,给盲人一个个精心揩擦,果真全都重见光明。人们无不赞颂:“胡秋娘真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啊!” 这一来,到处都在传颂胡秋娘的大恩大德,一直传到京城另一名歌妓裴兴奴的耳 琵琶亭朵里。 裴兴奴是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曲江人氏,曾从师学艺,弹得一手好琵琶,是长安城里第一个有名的歌女,不少富贵子弟都曾被她的美貌和歌技所倾倒。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姿色已不如从前了,不得已只好嫁给一个商人为妇。哪知这个商人却是个只重金钱不重情义的人,竟抛下她外出做生意去了。裴兴奴只落得独守空船,悲对明月,泪湿衣衫,四处漂零。她听说胡秋娘用一颗慈善的心,拯救了江州穷苦百姓,心里十分感动,便决心去拜访胡秋娘。 裴兴奴从京城长安南下至金陵,乘船溯江而上,一路上弹着琵琶,唱着新编的歌词,赞美胡秋娘的美德。一日,来到江州,把船停泊在浔阳江头,裴兴奴上得岸来,观看了胡秋娘所建的甘露池,听见了人们对胡秋娘的一片赞美之声,心里越发对胡秋娘产生了敬意。正在这时,胡秋娘却来到了她的身边。原来秋娘听说裴兴奴专程从京城来拜访她,心里着实过意不去,特地前来迎接。 两位歌女相逢,只恨相见之晚,好得就象亲姐妹似的,她们手携手进了船舱,促膝谈心。裴兴奴说:“秋妹这样年轻美貌,又有一副菩萨心肠,街头巷尾人人赞扬,实在可敬!” 秋娘说:“姐姐说哪里话来,我们卖唱之人,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低三下四地过生活,成天泪水往肚里吞,只要能为乡亲们做点好事,留得清白在人间,就死而无怨了啊!” 裴兴奴叹了口气说:“唉!妹妹说得是啊!” 裴兴奴和胡秋娘两位歌女,越谈越投机,她 琵琶亭们从白日谈到黄昏,从月出谈到黎明,整整谈了三天三夜。她们互吐衷肠,谈到朝政腐败,生灵涂炭;谈到自己的悲惨身世,不禁声泪俱下,感伤不已。裴兴奴抱起琵琶,面对茫茫月色,拨动琴弦,伴着呜咽低泣的江水声,弹起了催人泪下的曲调。秋娘也情不自禁地和着音韵,歌喉宛啭,如清泉滴石,唱起了凄凉悲伤的歌词,控诉着人间的不平。 裴兴奴正弹到悲伤怨恨之处,只听“砰”的一声,琴弦断了。裴兴奴愤愤地说:“这苦日子实在难熬。秋妹呀,我再也不愿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了。” 胡秋娘也泪眼凄凄,说:“姐姐呀,我也早有这个打算,只是我们到哪儿去安身呢?” 裴兴奴说:“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你我姐妹立足之地吗?天涯海角,我们姐妹二人远走高飞吧!” 裴兴奴说着,忽地站了起来,一步步走到船头,把琵琶向岸上一抛,那琵琶“噗通”一声,正巧落进胡秋娘修建的水池里…… 待到金鸡报晓,天色微亮时,裴兴奴和胡秋娘的船只已经不见踪影了。唯独浔阳江头的水池里却升起了一座飞檐亭阁。因为是歌女的琵琶化成的,故而叫做“琵琶亭”。 据说那天夜里江州司马白居易正好送客来到江边,听见了凄婉的琵琶声。他有感于琵琶歌女的身世,写出了著名的诗篇《琵琶行》 。

§ 北径路与琵琶亭

北径路坐标:新海关大楼南边即为北径路入口,正面对白天鹅大酒店。全路基本为东西走向,东接龙开河路,西止铁路货站。全长约500米。北径路是一条边缘化的路。由于紧靠长江,没有别的分岔交通,而且这几年居住的人 琵琶亭也越来越少,所以北径路在九江人心里一直不出名,以至今天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觉得很陌生,一如十多年前我听到这个名字一样。

其实北径路是老地名了。解放前,北径就是物流集散之地。在现在外贸码头的范围之内,曾经民房林立,也是热闹之所。北径路共有4条巷子,其中九江的柴炭码头就在四支巷,由湖北人把持的“柴炭会”总舵也在这里“办公”,因为会中“老大”人称“把头”,所以又俗称把柴会。九江人烧的一担担的柴和一篓篓的炭,基本都是从武宁、修水山中顺水路从这里上岸,再供应给市民。其时那时有“把头”的决不止柴炭会,基本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组织,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不知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旧社会的时候,这些重要的关系民生的行业,都被“黑社会的统了”。那时的北径路不仅有码头,而且因南浔铁路转运的缘故,物流频繁,因此也曾如集市般热闹:一条曲折小径,两排山房门面,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已经退休在家的熊先生就曾经是北径路的老住户,生于斯,长于斯,直至1958年祖屋被拆迁。熊先生的祖父与父亲都是铁路工人,在他的记忆里,大约还担当着工头之类的“领导职务”。解放前熊家不仅在铁路上干活,还开有转运站,商号“永和”,主走棉花和牛皮。至父亲一辈更是生意火红,不仅买房置地,还扩大经营范围,搞多元化发展--在西门口(大约今天兴业大厦附近)开了一家“汽车货运公司”。解放后,熊先生的父亲开始老老实实地在铁路上班,由于体力不佳,又没有文凭,所以日子每况愈下。1958年成立沙大铁路指挥路时,熊家老宅被征,以每间200元的价格将熊家4、5间门面房全部拆迁,自此熊先生也离开了北径路。熊先生的父亲被调到沙河,后因洪水,铁路中断,为生计又远走广东,在外漂泊之后,用了两年时间“申请”调回了九江。那段日子在熊先生的记忆里是灰色的,因为社会局势的变化,父亲不再能赚到充足的钱供养家庭。他还记得,那时他在二中上初中,住校,连每月5元的住宿、伙食费都不能按时交。这种生活经历让熊先生一直憋着一口气,改革开放后,他便很早就干起了“小买卖”,只希望能有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 北径路消失的不仅是沿江边的民房,还有曾经的琵琶亭。唐玄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实在是闲得慌的白居易上疏请求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稀里糊涂地就得罪了权贵,被贬到九江当“武装部长”。一贯闲适的白居易在九江的生活倒也没有太多苦楚,只是对于习惯了大都市夜生活的他来说,没有洗脚屋、休闲城的江洲实在是太闷了。于是在有一天晚上到江边送朋友时,听到的琴琶声让他顿起伤秋之情。于是有了名垂青史的“艺伎回忆录”———琵琶行。 白居易离开浔阳伤心地后,人们为了繁荣发展当地文化旅游事业,在他当年送客的湓浦口这处芒黄荻白、竹绿枫红的地方修了一座亭子,取名琵琶亭。自此以后,历代名人骚客,纷至沓来,他们“或登亭怀古,追思琵琶韵事,或触景生情,一洒悲己怜人之泪”,由是留下了众多的题咏。如白居易身后二百余年,另一个话太多的著名文人———欧阳修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6)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当他去夷陵途经长江时,慕名登琵琶亭凭吊。相似的遭遇使他产生了悲己怨世的伤感,于是他写下了“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泪泫然。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诗句。查史料得知,琵琶亭自建成后,屡为兴废。原址在湓浦口,明万历间江西兵巡道葛寅亮移址重建于城东老鹳塘,不久废毁;清雍正间兵巡道刘均又复建于湓浦口故址;乾隆间九江关督唐英重修琵琶亭,扩建楼堂,增塑白居易像,悬挂有“到此忘机”、“乐天送客处”、“忘机阁”、“大江东去”等匾额。其时琵琶亭附属建筑繁多,游客如云,盛极一 琵琶亭时。逮至清咸丰三年(1853),一场兵火,琵琶亭从此荡然无存。清末有人在遗址上别建“宣化宫”,将“古琵琶亭”石匾嵌在庙门上,文化大革命间又遭捣毁。1987年,九江市人民政府也为重辉古迹,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才在长江大桥东岸另择新址重建琵琶亭,1989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因为家就住在“琵琶亭”旁边,熊先生小时候经常会到“庙”里去玩。在他的印象里,琵琶亭还挺大的,象个四合院一样,平房,两排房间,四面围墙很高,大约在三米吧,中间是个小天井。说是庙,可以解放后住着两个尼姑。在“小熊”的童年记忆里,“庙”里的香火一直不旺,尤其是文革前更是冷清得很,直至被拆毁。被拆毁的除了有形的他记得那时还很小,依稀听大人说过,不知是被谁祸害了那个漂亮的“小尼姑”,让她怀上了孩子,还出了怀。老尼姑自然无法容忍,却又不能外扬,于是在一天深夜,老尼姑拿起了大门上粗如小臂的门栓,一头别进柜底,一头自己坐上,中间的支点就是小尼姑的肚子。老尼姑象坐翘翘板一样忽悠、忽悠……那一夜,起先还能偶尔听到一两声小尼姑的惨呼声,后来就渐渐没声音了。再后来,听说孩子被打下来了。没人再看到过小尼姑,她在那晚死了。不知被埋到哪里去了

§ 相关资料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612704.html?si=1&wtp=wk

2.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12935&postid=878664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