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灰眉岩鹀 |
释义 | § 基本资料 灰眉岩鹀 中 文 名:灰眉岩鹀 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雀科→鹀属 拉 丁 名:Emberiza cia 英 文 名:Rock Bunting 属中文名:鹀属 体 型: 体重♂15-22g,♀16-23g;体长♂145-174mm,♀140-172mm;嘴峰♂9.5-12mm,♀9-11.5mm;翅♂72-84.5mm,♀68-81mm;尾♂69-82mm,♀64.5-84mm;跗蹠♂18-20mm,♀17-20mm(华北亚种)。 叫声:鸣声甚悠长,加速成清晰的啾啾短句声似鹪鹩或芦鹀。叫声为尖而拖长的tsii;告警时加长并重复。其他叫声包括短促的tiip,唧啾声及卷舌音trrr。 分布范围:西北非、南欧至中亚和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留鸟,高可至海拔4000米。亚种par在中国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山及西天山;stracheyi于西藏西南部札达、噶尔及普兰地区。 习性:喜干燥少植被的多岩丘陵山坡及沟壑深谷,冬季移至开阔多矮丛的栖息生境。 §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京、山西、湖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非洲西北部、欧洲南部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西南部,往东到巴尔干半岛、克里米亚、高加索、小亚细亚、中东、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拉达克、印度、中 亚、阿尔泰、蒙古、西伯利亚南部,一直到外贝加尔地区。 § 形态描述 灰眉岩鹀 雄鸟额、头顶、枕,一直到后颈均为蓝灰色,头顶两侧从额基开始各有一条宽的栗色带,其下有一蓝灰色眉纹,眼先和经过眼有一条贯眼纹,在眼前段为黑色,经过眼以后变为栗色,颧纹黑色,其余头和头侧蓝灰色。上背沙褐色或棕沙褐色,两肩栗红色,均具黑色中央纵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纯栗红色、无纵纹或纵纹不明显,有时具淡色羽缘,翅上小覆羽蓝灰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色或黑褐色,中覆羽尖端白色,大覆羽尖端棕白色、皮黄色或红褐色,在翅上形成两道淡色翅斑。飞羽黑褐色,羽缘淡棕白色,内侧飞羽具宽的皮黄栗色或淡棕褐色羽缘和端斑。中央一对尾羽棕褐色或红褐色,羽缘淡棕红色,外侧尾羽黑褐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内翈具楔状白斑,尤以最外侧一对大,次一对较小。颏、喉、胸和颈侧蓝灰色,其余下体桂皮红色或肉桂红色,腹中央较浅淡,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顶至后颈为淡灰褐色且具较多黑色纵纹,下体羽色较浅淡,胸以下为淡肉桂红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较淡,脚肉色。 鉴别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5-17cm。头、枕、头侧、喉和上胸蓝灰色,眉纹、颊、耳覆羽蓝灰色或白色,贯眼纹和头顶两侧的侧贯纹黑色或栗色,颧纹黑色、后端向上延伸至耳覆羽后与贯眼纹相遇。背红褐色或栗色、具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栗色、黑色纵纹少而不明显。下胸、腹等下体红棕色或粉红栗色。特征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特别是通过特有的头斑,很容易与其他鹀类相区别。 § 亚种 灰眉岩鹀新疆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decolorata)。分布于塔什干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Nargn,Turkestan。 灰眉岩鹀甘青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godlewskii)。分布于俄罗斯、印度、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宁夏、祁连山东部、甘肃、青海、西抵黄河上游、青海湖以南山脉、金沙江上游、西藏、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灰眉岩鹀青藏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kham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澜沧江上游的杂楚河。 灰眉岩鹀华北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omissa)。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湖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秦岭。 灰眉岩鹀北疆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par)。分布于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Transcapia,USSR。 灰眉岩鹀阿里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stracheyi)。分布于阿富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Kumaon。 灰眉岩鹀四川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styan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松潘。 灰眉岩鹀西南亚种(学名:Emberiza cia yunnanensis)。分布于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大理。 § 生活习性 迁 徙: 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或部分迁徙或游荡 生 境: 栖息于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开阔地带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丛中,尤喜偶尔有几株零星树木的灌丛、草丛和岩石地面,也出现于林缘、河谷、农田、路边以及村旁树上和灌木上,海拔高度500-4000m。 食 性: 主要以草子、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除大量的杂草种子外,还有小麦、燕麦、荞子等农作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龟甲、步行虫,以及半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及昆虫幼虫。 习 性: 常成对或单独活动,非繁殖季节成5-8只或10多只的小群,有时亦集成40-50只的大群。白天在地上边走边啄食,不时发出‘jier、jier’的叫声。秋冬季多活动在向阳河谷两侧的农田、草坡或村旁附近农地上,当人接近时,则从地上飞起栖停在附近树上,稍后又陆续下地或飞走,通常不远飞,一般飞10-20m后又落地或钻入灌丛和草丛中。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或幼树顶端、突出的岩石或电线上鸣叫,鸣声洪亮、婉转、悦耳、富有变化。常常边鸣唱边抖动着身体和扇动尾羽。 § 物种繁殖 灰眉岩鹀 繁 殖: 繁殖期4-7月。最早一窝曾发现于4月14日在昆明近郊山坡草丛中,当时窝内已有4枚卵;李德浩等1963年4月29日也在青海南部玉树针叶林林缘草丛中发现一窝,已产有4枚卵;最晚在7月初至7月末还有正在产卵的巢,如李桂垣等(1985) 7月1-12日就曾先后在四川西部甘洛一带获得12个分别带有卵的巢,郑光美亦在7月8日在北京地区的百花山山坡草丛中发现一窝有4枚卵的巢(傅桐生等1998)。很显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7月份仍有部分个体在产卵繁殖,但大量繁殖主要集中在5-6月。 繁殖期开始的早晚除与海拔高度、纬度和气候条件有关外,与个体年龄或许也有一定关系。1年繁殖2窝,少数或许3窝。营巢于草丛或灌丛中地上浅坑内也在小树或灌木丛基部地上或在离地1-2.5m的玉米地边土埂上或石隙间营巢的(李桂垣等1985;吴至康等1988)。巢呈杯状,外层为枯草茎和枯草叶,有的还掺杂有苔藓和蕨类植物叶子,内层为细草茎、棕丝、羊毛、马毛等,有的内层全为羊毛或牛毛,偶尔也垫有少许羽毛。巢的大小据李桂垣等(1985)在四川对12个巢的测量为外径8.0-11.5cm×10.5-16cm,平均9.1cm×11.5cm,内径5.0- 6.0cm×5.0-6.5cm,平均5.6cm×6.0cm,高5.5-6.5cm,深3.0-6.5cm。李德浩和吴至康等分别在贵州和西藏测量的结果亦很相似,外径为8-12cm,内径为5.0-8.5cm,巢高5.0-9.6cm,深4.0-6.0cm。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白色、灰白色、浅绿色、灰蓝色或土黄色等,其上被有紫黑色或暗红褐色点状、棒状或发丝状深浅两层不同的斑点和斑纹,尤以钝端较密,常形成圈状。卵的大小等测量的22枚卵为19-22.5mm×14.5-16.3mm,平均21.2mm×15.5mm,重2.5g。测量的10枚卵为20-23.5mm×15-17mm,平均21.9mm×16.1mm,重2.8-3.5g,平均3.18g,较前者稍大。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1-12天。雏鸟晚成性,雌雄鸟共同觅食喂雏,每日喂雏时间长达12小时,一般每小时喂2次,最多每小时达4次,雏鸟留巢期约12天。繁殖期间天敌主要有雀鹰、大嘴乌鸦和双斑锦蛇。 § 种群保护 灰眉岩鹀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