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若飞故居
释义 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著名“四.八”烈士,1896年10月11日生于贵州安顺城北。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

1927年5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31年任中共西北特区委书记,在延安时期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

1945年8月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请示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五十岁。

故居始建于清代,王若飞曾祖父所建,1982年对外开放。

故居临街,经过道进朝门入四合院,院内铺以方形石板,有石砌花坛、鱼池等,房屋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具有清代民居风格。

现存部份家具实物及若飞青少年时期在日本、法国留学时进行革命活动资料,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工作时的照片、通讯手迹,重庆谈判时所穿衣物,遇难后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悼词,部份国民党要员、爱国将领、民主党派知名人士题词、挽联及有关王若飞的书籍,出版物等。王若飞故居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王若飞故居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王若飞同志诞生和度过童年的地方。故居由朝门、过道、门楼、正房、南厢房、北厢房、对厅房等建筑组成。是典型的中国南方民居——四合院。整座建筑均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建筑年代为清代早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0月,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三个部委公布为百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5年6月,贵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为加强和提升新时期故居教育功能,王若飞故居陈列馆经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批准于2006年4月8日正式动工新建,设计风格与故居一致,陈列馆紧靠故居而建,2009年4月8日全面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展厅面积640平方米,设11个展厅和多媒体放映陈列展厅,展线全长140米。有照片166幅、实物97件、景观6个、塑像11尊、油画2幅、插图8幅、灯箱6个,为中型规模陈列布展。整个布展配以现代的声光技术、多媒体技术、绘画雕塑艺术等,充分展示了王若飞同志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经历以及王若飞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

图片列表

门票价格20元/人 交通提示王若飞故居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北街174号,在火车站或汽车南站坐13路车可达.相临景点龙宫风景区 天龙屯堡 云山屯 织金洞风景区 安顺文庙 梭筛风景区 安乐温泉 明十八先生墓 奢香墓 红岩碑 犀牛洞 盘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 关索洞 石头寨 霸陵桥瀑布 扁担山 关索岭 盘江铁索桥 天台山 普定穿洞遗址 屯堡文化 王若飞故居 乾宏洞 本寨村油菜花

§ 王若飞烈士事迹补遗

在中国革命史上,王若飞是一位广为群众熟悉和热爱的革命先烈,他的事迹充满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传奇色彩。

王若飞原名王运笙,由于喜爱《木兰辞》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诗句的雄奇与豪放,故改名王度,字若飞。

十多年前,为了创作长篇电视连续剧《黄齐生与王若飞》,采访了一些尚健在的知情人,获得了一些第一手的有关王若飞的信息,这些信息多为现行书刊中缺少或语焉不详者,特列其中数例供识者参考。

王若飞虽然后来名扬海内,但少时却与聪明好学相去甚远,他在安顺老家,继祖母和叔父对他非打即骂,黄齐生在《王若飞引述》中写道:“甥生贵州安顺,八岁不识字,余往携至贵阳入小学,状类白痴。”在黄齐生的精心栽培下,这个“状类白痴”的少年,逐渐品学兼优,最后考取贵州只有八个名额的官费留日学生,齐生领队随行赴日。

王若飞在青年时代,也犯过错误,1918年3月,在上海经贵州革命党人张百麟的介绍,孙中山得知黄齐生即将率黔中弟子赴日留学,急欲一见。当黄齐生去拜会孙中山时,若飞和几个同学竟然在旅馆打起麻将来。那天,孙中山对齐生的行迹十分赞赏,说道:“黄先生,你率领的弟子中,焉知没有明日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栋梁之材?”当黄齐生回到旅馆时,却发现他期待的“栋梁之材”们在聚精会神地打麻将,若飞等人回头看到齐生震怒的神色,全都愣住了,齐生摇摇晃晃地走到牌桌前,突然咆哮起来:“哼!要救国救民,要革命斗争,说得多好听呀,滚,统统滚回贵州去吸大烟,去赌钱,去贪赃枉法,从今后我们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学生们虽然都跪下认错,但齐生并没有宽恕,他踉踉跄跄进入自己的卧室,心如刀剜。半夜,他听到自己的房门外有抽泣声,他打开房门一看,若飞和众弟子都齐刷刷地跪在门外,若飞放声痛哭:“阿舅,我们错了!”

齐生一见此状,心肠软了下一,他长叹一声:“唉,你们都起来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也有错,没有把你们带好,对不起你们的父母,更对不起贵州父老乡亲对我的重托!”

多少年后,王若飞都牢记着在上海这难忘的一夜。从此,他对自己的自律也更加严格。

1919年,由黄齐生到处筹集路费,带领王若飞等几名贵州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在巴黎,若飞结识了周恩来、陈毅、蔡和森、赵世炎等革命志士。关于王若飞的入党问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921年中共正式成立后,赵世炎、王若飞等人到处奔走,成立了以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负责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得到中共批准,次年王若飞等人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另一说是当时越南劳动党创始人阮爱国(胡志明)是法共建党(1920年)时的党员,其父阮生色是越南著名汉学家,阮爱国受其父影响,不但能说汉语而且会做汉诗,他在巴黎主编法共属下的《穷苦人报》和王若飞等人交往甚密,而且志趣相投,遂于1921年底介绍王若飞、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肖三等五人加入法共,次年获中共批准,转为中共党员。我认为两说并行不悖,均可征信。

在留法勤工俭学群体中,有两位“老学生”,一位是放着湖南省参议长不当的徐特立,另一位是放着贵州大汉军政府交通部长不当的黄齐生,两位“老学生”因若飞的关系,成了至交,黄齐生还熟稔烹调之术,故若飞的朋友,还不时来齐生处打一次牙祭。1922年6月9日,王若飞和舅父黄齐生来到巴黎以南的哈金森工厂做工,和邓希贤(邓小平)同住一个工棚,舅甥两同时和这个川籍小青年结为挚友。两个多月后的8月24日是邓希贤18岁的生日,那天一大早若飞就大叫“西关男儿年十八,跨马横刀走天涯,我们的小希贤满十八岁了,应该庆贺庆贺!”

随即若飞和舅父分头去打酒买肉,邀约友人在异国他乡为邓希贤办了一个简约而又浓情的生日“宴会”。

回国以后,虽然王邓二人先后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但由分工不同始终未能见面,直到1939年王若飞出狱后担任八路军副 总参谋长,而邓希贤已改名邓小平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时,作为我军高级将领的两位老战友,才得以重新聚首。邓王二人情深谊厚,沿及两家的子孙,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道:“若飞其人聪明好学,思想敏锐,性格开朗,待人随和,在敌人狱中坚强不屈,大义凛然…… 他和父亲相交甚笃,战争年代还互赠照片留念。王若飞只有一子,小名也叫毛毛,虽然王毛毛大我许多,但父辈既为战友,我们也自然成为好友。”

王毛毛大名王兴,1993年11月我在北京采访他时,他正担任兵器工业部人事总局局长,住在北京南河沿的一座楼房里,客厅墙上,赫然挂着王兴夫妇和邓小平的照片以及王兴的儿子着军装与邓小平的合影。王兴的夫人张延生是原最高人民检察长张鼎丞的女儿,文革中当邓小平被软禁在南昌新建县时,她冒着极大风险潜入新建县去看望“邓叔叔”,给小平全家带去极大的欣慰,之后,她又把邓家的情况带回北京,并即时地向胡子伯伯(王震)作了汇报。为王震同志后来呈请中央准许小平复出工作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

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革命,1925年和若飞在郑州结婚,建国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1993年11月6日,我和贵州电视剧制作中心的闫正兰同志去拜访她。那天,李老兴致很高,话语幽默风趣,她说作为贵州人的媳妇她有点不合格,就是一直不能吃辣椒。引得我和正兰哈哈大笑。李老还说,若飞十分喜欢孩子,每次从前线回来,就把毛毛驮在肩上,到毛主席或周副主席的窑洞去蹿门、聊天、汇报工作,哪里有饭就在哪里吃。1945年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蒋介石举行酒宴,并布置任务,一定要把毛主席“放翻”,来敬酒的人排成队,形势十分严峻。这时周副主席提出要代饮,于是左边来敬的周副主席代了,右边来敬的若飞代了,几十杯下肚后,周王二人依旧谈笑自如,国民党想在酒宴上“放翻”毛主席的计划终于破灭。

王若飞在党内是一位具有多种才能的高级干部,它知晓日语、法语和俄语,在归绥狱中又自学英语,他是党内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理论家,他撰写的《华北游击战争的展开》和《八路军与抗日根据地》等数十篇文章,反响强烈,受到毛主席的称赞。1944年5月,王若飞与林伯渠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兼任中共华南局副书。中共云南地下党省委书记郑伯克来重庆向若飞汇报工作,当时日寇已占领云南怒江以西的地区,一部份日寇占领广西后又向贵州荔波、独山等地进犯,抗战形势十分危急,王若飞便指示郑伯克,如果云南、贵州沦陷,云南地下党应组织游击队在滇桂黔边区与敌周旋,进而扩大力量,利用三省边区优势打击敌人。后来因为抗战形势逆转,日寇抗降,这套方案未曾使用。1945年若飞同志遭遇空难全党痛惜。1947年夏,国民党在各大战场节节败退,于是对西南地区控制日严,云南地下党和郑伯克等同志搬出王若飞同志当年设计的“滇桂黔边区游击方案”,在党中央指导下,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在短短两年半时间内,边纵主力和县区游击队发展到17万人,解放了91座县城,歼敌61000余人,钳制了近15万国民党军队,为配合南下野战军解放滇桂黔三 省,建立了历史功勋。

1993年11月6日,时任中央组织部老干局局长的郑伯克同志,给笔者介绍了王若飞同志生前的这一战略设计,我迅速将这一情节写进电视连续剧《黄齐生与王若飞》中。该剧完成后,中央电视台曾三度播放,并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  王若飞事迹陈列馆奠基暨王若飞铜像落成  2006年  4月8日,在王若飞同志遇难60周年的这一天,安顺市各界在王若飞故居举行王若飞事迹陈列馆奠基仪式暨王若飞铜像落成揭幕仪式。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参加仪式并揭幕。

王若飞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

共产主义战士,一生的光辉业绩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2005年国家把王若飞故居列为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王若飞事迹陈列馆是国家有关部门专项安排的重点工程。陈列馆共分两层,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为仿安顺老城民居的青瓦灰墙建筑风格。占地近1万平方米的王若飞陈列馆的配套工程若飞广场也于当天动工。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全面完工。陈列馆的建设将为广大市民和游人提供更全面展示革命事迹的场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阵地,为红色旅游增添更丰富的内容。

在王若飞铜像落成揭幕仪式上,安顺市委、市政府还向铜像的制作、捐赠者肖石安先生颁发了证书。

§ 简介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故居位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北街(现中华北路202号)。

王若飞的故居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著名“四.八”烈士。1896年10月11日生于贵州安顺城北。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1927年5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31年任中共西北特区委书记,在延安时期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1945年8月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请示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时年五十岁

王若飞烈士故居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整座建筑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大门座东朝西,呈甲字形布局。临街是一座不大的门楼,与它毗连的,是一条深长的过道;过道尽头则是一座小巧雅致的朝门门楼,门楼檐下,有一块黑底金字的横楹大匾,上书:“王若飞故居”,这是1991年聂荣臻元帅亲笔书题的匾文,弥足珍贵。朝门上还有一块横匾,上面是王若飞的手迹:“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几个闪光大字。从朝门门楼往右推门而入,顿时可见一座清幽的四合院,这座小院由正房、左厢房、右厢房、对厅房合围而成;院坝十分轩敞,院坝中央 筑有一影壁,它将院坝分隔为前院、后院,在影壁的前面置有鱼缸、树台、花台,影壁面上有浅浮雕花饰。院内所有房屋皆为木结构小青瓦平房,素朴的民居风格,门窗多为雕花门窗。正房又是座西向东,分为三间:中间是堂屋,前壁由大门、腰门、隔扇花门组装而成;左右两间前后窗下都有窗台,窗棂的下部固定,上部安支折窗。王若飞诞生处是在正房的左间。 故居的房屋基保存下来,只是在对厅房后面原有的一片园地已不复存在,这园中原植有桑树、果木,置有假山石,辟有苑圃。近十年来,国家陆续王若飞的故居 拨款,对故居房屋进行“修旧复旧”的保护性维修,使之不失历史本来状貌。王若飞正是在这座小院中渡过了他的幼年时期。

故居陈列的是王若飞的生平事迹展览,展览共分八个部分,在三个展厅展出,系统介绍了王若飞光辉的一生:

第一展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出王若飞青少年时期,在达德学校求学期间以及辛亥革命、护国运动中进行革命活动的资料;另有王氏家庭的祖宗牌位,以及王若飞青少年时用的文房四宝。第二部分展出王若飞在日本、法国留学和进行革命活动的照片,以及在白色恐怖下,领导无锡地区农民暴动的资料。第三部分展出王若飞在狱中的革命斗争,与黄齐生之间的通信来往。

第二展厅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出王若飞回到延安,在整风运动和土地革命运动中的资料。第二部分展出王若飞在重庆谈判期间的照片,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一起工作的珍贵照片。第三部分展出王若飞遇难后,中共中央领导人、民主人士、爱国将领的题词、悼文、悼词;解放后社会各界缅怀先烈、瞻仰王若飞故居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参观故居的情景。

第三展厅是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 庄严地书写悬挂了1946年4月在延安追悼王若飞、黄齐生等“四八烈士”活动时,党支部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所题写过的挽联、挽诗、挽文。 现择部分如下 :

毛泽东同志为“四八”死难烈士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王若飞的故居

陈毅同志写下了,〈哭若飞〉诗 : 廿年患难如交久,失事高空恨更长。 豪饮把杯惊满座,深谈携手忆河梁。 折冲樽俎鞭撒旦,迫贼关牢出睢阳。 有志愿傍青 宿,英雄肝胆亦柔肠。

故居内还陈列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乌兰夫,王震、聂荣臻,薄一波等的亲笔题词 。

王若飞故居正房是供人们仰怀先烈、举行各种宣誓活动的地方。堂屋正中,挂着王若飞巨照,四周簇拥着一丛丛美丽的鲜花。两边条幅书写董必武同志诗句:“磊落胸怀照日月,冷清头脑战风雷。”堂屋两边是王若飞和黄齐生先生的生平简介;正房左右次间,堂屋半间,陈列的是王若飞祖父留下的清代家具。故居整个展线长87米、有照片82张,文字14幅,实物191件,领导人题词20幅。

王若飞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故居不时接待着前来观瞻的人们,尤其是每年清明前后,这段时间,来到故居平凡小院中缅怀不平凡的烈士的人络绎不绝。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人们一边参观,一边思绪满怀,联想着当年王若飞在国民党反动派监狱中坚持斗争、怒斥敌顽的场景,联想着王若飞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场景,联想着上海工人起义中王若飞的英姿,联想着黄齐生在黄昏的油灯下抚养、教育年幼的王若飞的悲壮之景……。体味着毛泽东同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诗句的涵义。从而倍感中华民族的今天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王若飞的故居

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王若飞

王若飞(1896—1946年),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幼年原名大伦,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出生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一个封建家庭,家住中华北路173号。少时才思敏捷,崇尚进步。1904年2月,被二舅父黄齐生接至贵阳承担抚养、供读。入贵阳达德学校,学识日趋长进。1911年11月贵州响应辛亥革命,参加贵阳学生队稽查城防。1912年入群民书店任店员,1915年随大舅父黄干夫到铜仁矿务局任文书兼会计。后参与贵阳达德学校通电支持蔡锷反袁护国斗争,经黄齐生指派携活动经费经湖南赴上海。

1916年,若飞随黄齐生到江苏、山东、河南、山西进行反对帝制宣传。1917年回贵阳任达德学校教员。12月,考取黔中道留学官费生赴日本留学。1919年5月回国,在上海参加反帝爱国宣传活动,后随黄齐生率领的贵州教育实业参观团,到江苏南通、山西等地考察教育。12月,又由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期间,主张“要走苏俄工人阶级道路”。1921年参加蔡和森等领导的“二·二八”运动,带领旅法中国留学生向中国驻法公使馆请愿示威,争取“生存权”、“求学权”。3月,到法蒙达尼橡胶厂做工,与邓希贤(小平)、陈毅等签名,要求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等校招收中国留学生。6月,与周恩来等发起反对国内军阀政府向法国政府借款的斗争,参与组织两次留法勤工生拒款大会。9月,与赵世炎等组织留法勤工生进占里昂大学,与周恩来等为留法巴黎勤工俭学学生代表与驻法公使进行说理斗争。12月,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后任旅法中国少共执行委员。1922年6月,在巴黎云母片厂做工,经阮爱国(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即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工作。

1923年,经中共旅欧总支部派遣,若飞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在俄国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会议;4月从俄国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5月,赴广州参加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经中共中央派遣,赴河南做国民军第二军的统战工作,并赴北京会见中共创始人李大钊;6月,以全国总工会代表名义参加郑州声援“五卅”运动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

1926年夏,若飞任中共预陕区党委书记,以“岳威”等笔名在《中洲评论》上发表文章,声讨英、日帝国主义。1926年,在郑州参加纪念“列宁逝世二周年大会”,并作演讲。2月调上海市,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7年3月,参与领导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4月赴湖北省武汉市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6月,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农委书记、省委常委等职;10月,兼任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编委会成员;11月,领导江苏省无锡暴动。1928年春,参加组织江苏如皋、泰兴农民“五一”暴动;6月,赴苏联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因陈独秀问题受到错误审查,7月入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并担任驻共产国际农民代表,参加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工作。1929年,又因陈独秀问题遭张国焘和共产国际错误处理,受严重警告、劳动一年处分。1930年秋,在莫斯科斧头镰刀工厂做工。1931年6月,化名黄敬斋与吉合、潘恩普受中共中央派遣,经蒙古乌兰巴托,化装成皮毛商回内蒙从事中共革命活动;9月,任中共西北特委书记,同月到达内蒙归绥,前往包头。10月初,在包头向内蒙的中央领导人乌兰夫(云泽)传达中共中央对内蒙工作的指示,指派吉合前往陕北联系红军。10月21日,在包头泰安客栈不幸被警察逮捕入狱。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许与高官,遭拒绝;又用假枪毙威吓,若飞忠贞不屈,誓死如归,被解至归绥第一模范监狱关押。

1933年,若飞给傅作义写信,阐述抗日革命战争的主张。1934年4月,绥远高等法院以“危害民国”罪名,判处若飞有期徒刑十五年。1936年,绥远省政府奉阎锡山之命,将若飞押到山西省太原陆军监狱。在狱中,领导政治犯进行反迫害绝食斗争。中共中央北方局派薄一波到太原做阎锡山的统战工作,设法营救若飞,于1937年4月无条件出狱,8月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先后出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职。

1939年,若飞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副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发表多篇文章宣传抗战。1940年,受中共中央委托,负责组织调查抗日根据地土地问题,领导制定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同年调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八路军与抗日根据地》等文章。

1941年7月,若飞负责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1943年12月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报告,系统地总结中共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并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1944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派若飞作为林伯渠的助手,到西安与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开始国共谈判,后又随林伯渠到达重庆继续谈判,但无结果。同年夏,中共中央决定若飞任中共重庆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领导工作人员进行整风。1945年4月,若飞出席重庆各党派欢迎郭沫若等大会,致词高度评价郭沫若对世界文化事业所起的作用,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中国人民需要郭先生》一文。同时,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若飞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6月,在重庆市会见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7月陪同各界人士由重庆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8月在延安干部大会上汇报一年来的谈判工作。同时,中共中央为了实现和平建国的方针,争取和平民主,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人同国民党进一步进行和平谈判,28日即飞赴重庆。

若飞和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王世杰、邵力子、张群等进行了著名的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若飞与董必武参加政协会议,对国民党代表提出的“扩大国民政府委员会”提案进行斗争,团结民主爱国人士一起,维护中共和各爱国人士、民主党派的利益,深得各界人士的敬仰、爱戴。3月,国民党二中全会单方面推翻政协决议,若飞和周恩来就上述问题与国民党代表在重庆继续谈判,但无结果。1946年4月,因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和停战协议,大规模内战一触即发。为了维护和平、避免内战,若飞于同月8日与叶挺等人乘美国运输机飞回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工作。飞机行至山西省兴县黑茶山触山失事,不幸遇难,时年50岁。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中共中央追掉“四八”烈士挽联:正天下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丧砥柱。看中流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成力量,一心一德,势争胜利慰英灵。陈毅赋诗哭若飞:廿年患难知交久,失事高空恨更长。豪饮把杯惊满座,深谈携手忆河梁。折冲樽俎鞭撒旦,迫贼关牢出睢阳。有志愿傍青冢宿,英雄肝胆亦柔肠。

现王若飞住地被僻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祭扫革命烈士、“四八”烈士遇难都进行隆重纪念,并成为建党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重要活动场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7: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