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科范 |
释义 | § 概念 科范,也就是科(介) 。 “科”,通常指唱、白以外的动作。亦作"科泛"。指戏曲程式动作。 § 分类 《南词叙录》:“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又说:“以科字作介字,非科介有异也”。 实际上,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被封为明妃后,“做谢恩科”。这里当有跪拜动作。 二是表示人物表情,《汉宫秋》第一折写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第三折写汉元帝送别王嫱时,“与旦打悲科”,表示两人都作出悲伤的表情动作。 三是表示武打动作,如高文秀《襄阳会》第四折前楔子写张飞与曹仁交战,“调阵子一遭科”;写刘封、糜竺、糜芳和张飞一起杀向曹军,“四将作混战科”。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写燕青痛打杨衙内,“做打杨衙内科”、“杨衙内打斛斗科”,也属武打动作。 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动作,如《梧桐雨》第二折写杨玉环演舞,“正旦做舞科,众乐撺掇科”。 除这四类外,还有一类指剧中需要的音响效果,如《汉宫秋》第四折连续出现五次“雁叫科”,《荐福碑》第三折写雷轰石碑,有“内做雷声科”,即后台作打雷的音响效果。 元杂剧剧本已包含戏曲演出的全部要素“唱”、“念”、“做”,“打”。 § 列举 一、科范的种类之多 戏曲是表演的艺术,呈现在舞台上的最终效果,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唱是主体,但宾白、科范的作用也十分巨大。 元杂剧中科范的运用十分丰富,直接为明清传奇、地方戏的表演艺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元杂剧的科范,据统计有以下几大类:(以下均来自关汉卿作品,其他从略。) 1、见科类: 做见科,做报科,做见哭科,跪科,做拜科,问科,做看科,进见科,觑王三悲科,看王三科,做行见尸哭科,见道童科,做相见科,做行叫科,众叩谢科,做入见科,做起拜科,做揖科,做回顾见科,做偷觑,拜谢科,答拜科,回礼科,做见跪科,谢恩科,做欠身科,回科,拿见科,跪谢科,做谢科,叩头科,入参科,做撞见科,望科,做入见哭科,做不认科,拿住回头科,做躬身立住科,做施礼科,做拜辞科; 2、表情科类: 做悲科,怒科,做哭科,慌科,做醒科,做打悲科,做认悲科,寻思科,耳语科,怕科,咬碎科,向古门道云,做听科,做叹科,不睬科,做笑科,不理科,叹气科,做耳喑科,做意科,做喜科,做失惊科,唤科,死科,闹科,做不礼科,做嘴脸科,做病伏几科,做哎科,做叱科,做打呵欠科,做泣科,做疑怪科,吃科,做耳语科,做不语科,慌跪科,做寻思写科,做猛看科,做惊科,上云科,做不还礼科,做猛起身科,做昏倒科,做醒悲科,不应科,做掩口科,做相见各留意科,不奈烦科,情理打别科,嗟叹科,做惨科,打惨害羞科,做陪笑科,没乱科,做分辩科; 3、酒科类: 把盏科,递酒科,醉科,做回酒科,饮科,醉跌科,做接酒科,自饮科,做吃酒科,做抬果卓科,接饮科,奉酒科,把酒科,做瀽酒科,执壶科,做筛酒; 4、动作科类: 做拿过科,做换服科,扯科,打推科,做拿二净科,做杀李存信、康君立科,做撞孛老科,做打孛老死科,拿住科,做指葛彪科,排衙科,做伏案睡做梦科,做放科,做推转科,推旦拉,打科,做到牢门科,喂王大、王二科,做放出科,入牢科,出科,拥上科,击案科,做行科,做出门科,做倒科,取棍科,做写科,推出门科,接科,救科,拿入科,换科,弹科,做跳科,扶科,做摔开科,做触科,忙扯起科,做走科,做抢科,拍卓科,鬓边做拿科,做跳墙科,做摔在王员外怀里科,绊倒科,唤摇科,做手摸科,开门科,做打滚叫科,举剑击卓科,做避科,做开刀,正旦倒科,抄科,拨科,分东西坐定科,做垫住科,做摔科,做搬住臂膊科,做战科,做混战科,做班住手夺剑科,做打拦科,调阵科,赶上科,做上城科,做吊上; 5、吟读科类: 读祭文科,叫科,做读文书科,做念科,吟诗科,唱科,做喝科; 6、声音科类: 内应科,唤科,内吆喝科,做咳嗽科,内做风科,众应科; 7、道具科类: 做开枷科,自带枷科,做倾饭科,递书科,接休书不走科,取砌末科,看书科,做袖文书科,学操琴科,写字科,把笔捻旦手科,将砌末上科,递刀子科,入笔管塞住科,爆破笔科,开枷锁科,做卖狗肉科,扮货郎挑担子、插刀子上科,拿刀子入鞘儿科,开枷科,做取席站科,取白练挂旗上科,做磨旗科,递文卷科,做弄灯科,做剔灯,翻文卷科,做勒卜儿科,放药科,拿色子科,摆斋科,做与带科,做与旦纸笔科,庙倒科,做取带科,递绣球科,做撒帐科,做与银子科,做拿起带科,做捞桶科; 8、数量科类: 打三下科,连递三杯科,舒三个指头科,舒五个指头科,三次喷水科,鼓三通、锣三下科,连饮三杯科; 科范有几个连续或同时做的,也有一段整体表演的,如“双斗医”。 二、科范的数量之多 元杂剧作品中大量科范的使用,成为剧作有机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三、科范的形式之多 科范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剧作中,大致如下: 1、做…科,这种形式最多,如《邓夫人苦痛哭存孝》一折中,“做见科”。 2、…科,这种形式也很多,如《包待待三勘蝴蝶梦》一折中,“哭科”。 3、打…科,如《闺怨佳人拜月亭》一折中,“打惨惨害羞科”、“打惨科”;二折中,“打催科”;四折中,“打认末科”。 4、做…,如《裴少俊墙头马上》一折中,“做招手”;二折中,“做睡”。 5、…,如《张子房圯桥进履》一折中,“虎托乔仙下”;四折中,“动细乐了”。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中,“骑竹马调阵”。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本,四折中,“‘双斗医’科范了”。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一折中,“见旦跪”、“推旦入”;三折中,“把酒了”;四折中,“唧唧了”。 6、…介,如《花间四友东坡梦》二折中,“四友舞唱介”。 《醉思乡王粲登楼》三折中,“叹介”。 《功臣宴敬德不付老》一折中,“报介”、“相见介”、“打介”;二折中,“众跪介”;三折中,“相见介”、“作叫嚷介”、“打介”、“轻轻至尉背后班介”;四折中,“相见介”。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一折中,“叹介”。 四、科范的作用之多 科范是元杂剧有机的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调场子、剂冷热,元杂剧表演过程中,除了宾白、唱以外,总有些场合,需要科范来调剂,场上的赏总需要有一些动作来调节,不可能一直唱或说,这些科范动作使场上不至于静止下来。 2、插科打诨,元杂剧作为民众喜爱的艺术,插科打诨是一个特殊的特色,用来调动或缓解观众的情感和注意力。 插科打诨艺术,除了通过语言以外,还凭借一些动作来完成,增加喜剧效果。 3、增加表现力,宾白、唱是语言、音乐艺术的表现,戏曲是视、听的艺术,大量的科范增加舞台上的艺术效果,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 4、规范了舞台上一些动作的随意性,开始了程式化的步伐。通过大量具有规定性的动作来展现剧情,这加快了戏曲的发展、戏曲的传播和戏曲艺术的传承。 5、形成了一类以科范为主的戏曲剧作,这是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明清传奇、地方戏的表演艺术可谓沿此发展而来。 例如《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科范149次,《玎玎珰珰盆儿鬼》科范140次。而且这些作品大多产生于中晚期。 [1] § 其他 1.仪式;规格。 2.圈套;机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