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甬山
释义

§ 甬山

甬山取名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晋代玄学家郭璞曾云游至甬山,俯瞰剡江九迥,东望平原如锦、远山连绵,叹曰:“明山剡水,气势甬甬,五百年后必成一大都郡。”后人取郭璞之意,取名甬山。又因山上有寿峰塔故又名江口塔山。

出宁波城南门,沿着鄞奉公路西行十余公里,至鄞奉交界处,山巅有白塔矗立,此山便是甬山。甬山一带自古是鄞奉两县分界线,山之阳是奉化,山之北是鄞州区。甬山下的江口街道历来“道为明越要冲”,两条省道在此交会。

甬山为四明山脉东入宁绍平原之余脉,山上有高塔、古寺、雅亭、幽洞,古有二十四景七十二洞天之说。甬山地质属于火成岩丹霞地貌,清人所著《四明谈助》载“自趾至巅皆石,突兀离奇,如巨灵布武。”登临甬山从山脚至山巅都是“如巨灵布武”的丹霞奇石,每一块石头仿佛有灵性,是记载甬山历史的秦牍汉简,踏上甬山石径也开始了对甬山历史的追溯。

据古籍载,甬山曾有梅福庵、梅福洞等古迹,系汉道家梅福所留,官至南昌尉的梅福为抗王莽的专政,便辞官弃家在甬山之阳听莺悟道,元时戴表元作《访梅福洞》诗云:“路逢耕者问,山是化人开。梅尉成仙去,安知不此来。”在《奉化风情》一书中曾收录法号“西来”和尚咏《梅福庵》一诗,诗云“羽士留丹定,金仙作化城。松房新月朗,药井旧泉清。路入幽篁去,门开沧海平。倚栏遥骋望,寥廓一身轻。”

据传晋人葛洪曾在甬山之阳头陀岩处炼丹,如今清水庵所在地就是当年葛洪炼丹处,庵内一天然岩洞即头陀岩,甬山清水庵有葛仙翁殿,手执仙拂的葛洪,一脸端庄、眉宇间透着一股仙风道骨之气。现今的清水庵座落于山峰环抱间,古朴清幽,沿曲折盘旋山径来到清水庵,豁然开朗,有如山间桃源胜境。庵前有数棵沙朴,大者须两人合抱,树荫广覆,高树蝉鸣更托古庵清幽。清水庵前有平台,可以俯瞰剡水悠悠和江口市镇,西南望可见同山八垭。

甬山山顶有塔名“寿峰”,塔始建于后唐同光年间,据《奉化补义志》载“后唐童左丞(童义)于甬山将尽处筑塔,以便瞭望狼烟,而备一邑文峰。”寿峰塔为砖石结构古塔,高22.2米,7层8角,底直径7米,呈园形石质台基露出地面约30公分,上有八角形须弥基座呈复盆状,厚50公分,其上用条石筑四重,每边长20.55米,塔身中空。1986年大修时发现,内部结构独特,塔内用砖砌柱一直通到塔顶,砖柱与塔内各对角间墙连接,以巩固塔身,内壁有踏步,可能是砌造时供攀登之用。

历代文人墨客对寿峰塔题咏颇多,清儒学之士蒋翼清有《甬山高塔》诗“山头突兀,昂耸太空。雾迷文峰秀,烟冲警信通。夜顶明星探碧汉,朝迎嫩日带轻虹。”寿峰塔与奉化南山瑞峰塔遥相呼应,被称为“姐妹塔”,毛翼虎先生曾作《姐妹双塔》诗“巍巍双塔立西东,古迹千年造化工。溯本追源思甬地,三江相汇五洲通。”

§ 如今

从鄞奉公路上远处便可见寿峰塔,蓝天下白塔矗立山巅,显得古朴清远,犹如一柄宝剑刺破苍穹锋未销。伫立甬山之巅,天气晴朗时可见甬城高楼大厦在天际线构勒的轮廓。东南望34省道把江口市镇、奉化市经济开发区和奉化城区串连在一起。眼下这片热土正如当年郭璞预言“一大都郡”而进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4: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