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焦比
释义

§ 冶炼概念

煤炭焦比

高炉炼铁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即高炉每冶炼一吨合格生铁所耗用焦炭的吨数。它是反映高炉炼铁原料、燃料、设备和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1]

公式

焦比= 每昼夜的焦炭消耗量(吨) / 每昼夜的生铁产量(吨)或平均每炼一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量,用千克表示。

焦比质量

一般大中型高炉的焦比为0.6~0.8之间(或600~800千克之间)。世界先进水平焦比已接近400千克,个别为350千克。

降低焦比的意义措施

降低焦比,即可使每批炉料中的矿石相对增多,焦炭相对减少,就能多出铁,降低炼铁成本。降低焦比的主要措施有吃精料、提高风温(世界先进水平风温达13700C)、采用综合鼓风(喷吹煤粉、重油或天然气加富氧)、增加高炉有效容积和提高技术水平等 。[1]

§ 光学概念

在光学中,一个光学系统中的焦比(英文f-number,或称"F比例"、"相对孔径"、"光圈值"等)表达了镜头的焦距和光圈直径大小的关系。简单来说,焦比是指望远镜焦距长度与口径的比值,F=f/d。这个比值就是相机镜头上的光圈。如果焦距长度不便,则望远镜口径愈大,焦比就愈小,影像就愈亮。焦比大小在天文摄影上有著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如果焦比是别人的二倍,意味著你的曝光时间是别人的四倍。例如f/2的光学系统曝光1秒,可得到正确的曝光,则f/4的光学系统需曝光4秒才会有一样的影像浓度。

焦比是无因次量的,它代表了摄影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镜速(Lens speed)的量。

§ 大变焦比镜头

大变焦比镜头

对于大变焦比镜头而言,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变焦倍率。以目前最流行的产品为例:18-200 mm 焦段的大变焦比镜头的变焦倍率达到了11 倍,最新的腾龙18-270 mm 镜头的变焦倍率更是达到了15倍。由于这类镜头的变焦行程较长.所以在最长端往往会伸长很多。

为了实现大变焦的能力.通常它们使用的镜片数量较多,并且结构大同小异。再加上受体积和镜片品质的限制,在这类镜头中,一般不会有某个型号的光学素质特别突出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这类镜头在各家厂商的产品线中定位不会太高.所以在镜头的用料上也与顶级产品存在一些差距.

大变焦比镜头不利影响

大变焦比镜头的最大光圈虽然较小.并且也不恒定,所以在相同焦段下其景深控制能力不如那些高档镜头。但是由于其在长焦端优势明显,所以仍然有着很好的画面空间压缩能力。多利用长焦端拍摄.我们可以让画面变得更加干净.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元素以突出被摄主体.

此外,没有恒定大光圈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相同情况下(指外界光线与相机设置都不变),所需曝光时间较长.快门较慢,容易影响画面清晰度。过去这是很难处理的细节,但是现在有两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是不少大变焦比镜头上都具备了光学防抖功能.某些品牌的相机还具备机身防抖功能,这就相当于提高了数档安全快门。

再一个是现在部分厂商的数码单反相机有着较好的高ISO 降噪能力。这样我们便可使用更高的ISO 以保证快门的速度.同时又不会明显影响画质。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多使用三脚架来尽量稳定相机,同样可以弥补光圈较小带来的不足。我们还可以尽量使用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同样有助于背景的虚化.

大变焦比镜头的分辨率

影响照片清晰度的因素很多.不完全取决于镜头上。大变焦比镜头的分辨率未必就一定很差,在拍摄风光类的题材时.我们可以使用小一些的光圈来确保使用到镜头的最佳成像能力,在人像题材的拍摄中.分辨率往往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精确的对焦才是我们首先要确保的。

大变焦比镜头的广角端

焦比镜头

大变焦比镜头的畸变控制确实无法和高档专业广角镜头相比,毕竟成本不一样.设计思路也不一样,适用的范围更不一样。由于目前很多大变焦比镜头都是APS-C 规格的,所以广角端一般也就相当于28 mm 左右。而畸变控制能力的差异.厂商已经通过后期软件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目前很多厂商的配套软件中都有镜头畸变矫正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毕竟这类镜头不是万能的。

大变焦比镜头的优点

这类镜头最大的优势就是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人们说它们是旅游专用镜头.或是“一镜走天下”,正是看中了它们轻便的特点,更因为它的焦段覆盖广.所以其实它是适合各类拍摄需要的。相比之下.摄影的初学者更适宜使用这种镜头。一方面是因为它轻便,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可以有效节省初期投资,同时还能满足各种拍摄需要。经常旅行的人也应该配备一只这样的镜头,毕竟在漫长的旅途中.减轻负重是很重要的。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