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国维故居
释义

§ 简介

王国维故居

王国维故居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西门周家篼。1886年,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在此造这座“娱庐”,于是全家从居住的双仁巷搬来这里。故居坐北朝南,2进,总面积约290平方米,前为平屋,三开间,后进楼房,两进之间有天井及厢房,整组建筑自成独立院落。

§ 结构

王国维故居

大门内外分别悬有顾廷龙、朱穆之题“王国维故居”匾额;门厅中央置有王国维先生半身铜像。大厅内陈列王氏一生十二幅画像及其它资料。陈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王国维故乡、家世及其生平。第二部分,介绍王国维的主要学术成就,陈列王氏各种著作和手稿。第三部分,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王国维的论著。

在门厅之后的寝楼亦为三楹,楼中为厅,有“苍松万年春”图。“发前人所未能发,言腐儒所不敢言”这是郭沫若先生对王氏评价的高度概括。寝楼上为王氏学术成就、对王国维评论及书籍、文献、手迹、拓片、照片等展览。中厅悬有沙孟海先生题“广业甄球”匾额,以对王氏博学多才的敬仰。楼后为花园,园内植有花草树木,设有假山古井。[1]

§ 重点文物保护

1982年2月被公布为海宁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6月,由省、县共同拨款对故宅作了落架整修,基本恢复原来的面貌。1987年6月1日,值王国维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1989年12月12日,公布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人物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一可忠悫,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早年研究哲学、文学,1907年至北京任学部图书馆 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研究。辛亥革命后东渡日本,专习经学、小学、金石、甲骨。1924年北京清华研究院聘为导师,主要著作有《宋元戏曲史》、《观堂古金文考释五种》、《古礼器略说》等。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以前清遗老自居,衣冠不异昔时,脑后拖着一条辫子,头戴瓜皮小帽,身穿蓝布大褂。与同样“衣冠不异昔时”的辜鸿铭的装束相比,少了几分华贵,添了几分朴素。

1913年,王国维开始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其对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更是成果斐然。在史学研究方面,王国维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是“新史学”的开山之人。他在《古史新证》中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吾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吾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无不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1923年4月,清逊帝溥仪颁旨任命王国维“南书房行走”。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京畿警卫总司令鹿仲麟、警察厅总监张璧和民意代表李石曾将溥仪逐出宫禁,“王国维萌生死志”,“有自杀之心,为家人严视得免”。

1925年,王国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讲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诗经》等,并研究古代史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

1927年6月2日,先生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王力见到用一张破席裹着的湿淋淋的王国维先生的遗体失声痛哭,洒泪写下《哭静安师》:

似此良师何处求?山颓梁坏恨悠悠。

一自童时哭王父,十年忍泪为公流。[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