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禾花雀 |
释义 | § 简介 禾花雀 中文学名:黄胸鹀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鹀科 中文属名:鹀属 中文俗名:禾花雀、黄胆、黄肚囊、黄豆瓣、麦黄雀、老铁背 拉丁文名:Emberiza aureola 英文名:Yellow-breasted Bunting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Pallas,1773 § 概述 繁殖于内蒙古东部,东北和河北北部,迁徙期间经由东北至云南西部,在海南岛、台湾等地越冬。 体长约15厘米。体形似麻雀而稍长,雄鸟头顶、背为栗色,两翅各有一白斑,腹面黄色。胸前有一栗色带,雌鸟头和背暗褐色有暗纹,腹部淡黄色。 栖居于草原或森林草原,主食植物种子和昆虫,迁徙途中成大群啄食稻子、麦子、谷子、高梁等作物种子,故对农业有一定危害。5—7月繁殖,营巢在草丛间,巢呈碗状,由草根、草叶、马尾等构成。产4枚卵,卵呈绿灰色,布以更灰色和褐色斑纹。 是一种羽色漂亮的观赏鸟,鸣叫似“拉拉犁犁、拉拉犁犁”的简单重复,但很好听。它的羽衣和鸣叫与灰 文鸟、十姐妹等家鸟相比都不逊色。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很容易获得。若能驯化培育成家鸟,一定会象灰文鸟、十姐妹那样传播全世界。 鸟和笼的选择 食谷鸟,粪便量小而干,宜用封闭底的鸟笼。单养雄鸟可用黄雀笼、沼泽山雀笼或金丝雀笼。成对饲养,进行人工繁殖可用金丝雀繁殖笼或十姐妹、灰文鸟的箱笼。在自然界营敞口的碗状巢,故应使用金丝雀的敞口草巢。为隐蔽,可稍遮掩。 秋季繁殖期过后呈大群迁徙,容易捕捉,也好饲养,可选一只羽色鲜艳、羽毛整齐的雄鸟笼养观赏。为了繁殖,最好掏取出壳10多天,长出羽锥的雏鸟喂养。 饲养管理 平时可以稗子、谷子、稻子、黍子、高梁等谷物种子和杂草种子为常备饲料。可只给一种,最好是几种按比例混合。各种粒料的比例根据鸟取食情况适当调整,以满足其营养需要。还应常喂些叶菜和草芽。砂粒和饮水要保持干净、充足。春季,为了促使鸟鸣叫的“冲”或欲繁殖,应补充鸡蛋小米或黄蛋搓鸡料面、昆虫幼虫及蛹。秋季,为促秋鸣,也宜适当补充上述营养较丰富的饲料。 一般不水浴,但笼底宜铺细砂。为保持砂土清洁,每周应更换一次,食、水隔日清换一次。尽量多争取日光浴,但夏季不能太阳直射,否则会因为饮水蒸发而将鸟渴死。 繁殖 人们饲养它们多是为了观赏,故多养雄鸟。若欲繁殖,最好能掏两窝雏鸟,用鸡蛋小米(或蛋黄搓鸡用混合料面)拌菜泥喂养大后混群同笼饲养。发现雌雄关系较好,有可能配成对的鸟移入繁殖笼,并根据习性结合养鸟经验不断调整饲料和笼的小环境。一旦适宜,鸟就会交配、产卵,初次产卵可让金丝雀代为孵育。 小鹀、栗鹀、黄喉鹀、灰头鹀等雀科鹀(亚)科鸟均可按上述方法饲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