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玛纳斯大佛寺
释义

§ 概况

玛纳斯县大佛寺是当地民间佛教活动的寺院,由县宗教局拨款2万元,民间集资近20万元于1991年至1994年修建而成。

全寺由四个殿堂组成,玛纳斯大佛寺

正殿为大雄宝殿,其中正面有如来佛塑像,旁边有十八罗汉等塑像,

两个偏殿分别为观音殿和地藏殿,其中有观音菩萨、文殊、普贤等。

另一个进门处为山门,又称为天王殿,中塑有弥勒佛塑像,此殿与大雄宝殿正对。

§ 庙会

每年阴历4月8日是本寺的盛会,三四千人的规模,腊八、三月十九等为小庙会。几百人不等,香客来自玛纳斯县及石河子等地。 玛纳斯大佛寺

§ 来源

佛教主要在我国汉族人中传布,在佛教盛行的唐代就已传入新疆。直到清乾隆年间,汉族人口多,才又促使佛教的盛行,民国年间是佛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当时玛纳斯县境内各寺庙没有和尚,但有出家的道人,吃斋念经的居士,多系老者。主要活动场所2处,即民国22年(1933)修建的县城佛堂(大乘门)和民国24年(1935)修建的头工居士堂。民国38年(1949)心道法师的徒弟来玛纳斯县大乘会进行佛教活动,成立佛学会,20多人参加。  玛纳斯大佛寺

当时,全县吃斋念经的佛教教徒有700余人。每年阴历4月初8 庙会时,寺前搭满了茶棚饭馆,乡村农民赶车、骑马,士绅豪富则乘轿车前来观看。远处的吃 住在寺,有的全家赴会。有钱的坐在茶棚里看戏,无钱的人坐在大车上吃饭看戏,大车少则几十辆,多则上百辆,一辆挨一辆,排列有序。坐车看戏,别具风采。50年代后,笃信者所乘无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一个活动点即位于县城光明路南端变电站南侧的大佛寺, 1991年至1994年由县财政拨款2万元,民间集资近20万元进行了翻修。

全寺由四个殿堂组成,正殿为大雄宝殿,其中正面有如来佛塑像,旁边有十八罗汉等塑像 。两个偏殿分别为观音殿和地藏殿,其中有观音菩萨、文殊、普贤等。另一个进门处为山门,又称为天王殿,中塑有弥勒佛塑像,此殿与大雄宝殿正对。大佛寺每年阴历4月初8至初10 的大庙会,可以说是佛教搭台商贸唱戏的大盛会,其规模在万人以上。腊八、三月十九等为小庙会,几百人不等。香客主要来自玛纳斯县及石河子等地。

近年来玛纳斯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文化塑县”战略方针,努力打造“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这张城市名片,积极发展旅游业,重新规划城市建设,2008年7月30日将玛纳斯大佛寺搬至新址。新址位于玛河东岸(红山嘴电厂)大渠西侧,南接乌奎高速公路,北连乌伊公路,交通发达,用水方便,是戈壁沙滩不占良田沃土。整个大佛寺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千王殿、地藏殿、观音殿、臧经阁等,红墙壁瓦、金壁辉煌,是新疆北疆建筑精美、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目前,大佛寺出家人12人,香火不断,2009年参加庙会的人达到3万人以上。玛纳斯大佛寺

[1]

§ 玛纳斯

玛纳斯,哈萨克语为玛纳斯郭勒。“郭勒”即河,玛纳即巡逻,斯指人,意为滨河有巡逻的人。

秦汉以前玛纳斯是塞人驰骋地,公元前3世纪河西走廊月氏受匈奴侵袭,西迁至天山以北,塞人迫于南移,此地为月氏人游牧,西汉前属姑师国地,后称车师,属车师部。西汉时其东为乌贪訾离国地,西为乌孙地。三国时属乌孙;西魏为高车;北周为突厥地;隋为西突厥铁勒部。唐宝应元年建西海县属西海县管辖,隶北庭都护府,宋元属回鹘地;明归剌地;清初隶属于准噶汞呼拉玛部游牧地。  玛纳斯大佛寺

清乾隆二十八年建绥来堡。

1954年2月1日改绥来县为玛纳斯县,隶属乌鲁木齐专员公署。1958年5月,撤销乌鲁木齐专员,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1967年划归石河子地区,1970年复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至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8: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