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化云
释义

王化云王化云,中国现代水利事业家。1908年12月3日生于山东省馆陶县。1993年病逝于北京。  曾任冠县县长,鲁西行署、冀鲁豫行署处长,冀鲁豫边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王化云同志曾当选中共平原省、河南省省委委员,历任水电部党组成员、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党委第三书记。

.

§ 个人概述

王化云同志是原山东省馆陶县人。

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读书,其间,动员家庭出资,在北平创办精业中学。

1935年大学毕业后,任精业中学校长。后因组织带领学生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北平当局指控为共产党而被迫还乡。后在聊城与张维翰等开展抗日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中共鲁西北特委和山东省第六区专员范筑先的指示,在馆陶、冠县收编土匪队伍和地主武装。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冠县抗日政府秘书。12月调任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1939年6月,任冠县抗日政府县长。

1940年夏后,任鲁西、冀鲁豫行民政处处长、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黄河河防指挥部司令员等职。

1946年以来,王化云一直领导治黄工作1946至1947年领导组建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各修防处段。在花园口堵口复堤黄河回归故道之后,执行了“确保临黄(大堤),固守金堤,不准开口”的方针,发动群众,复堤整险,废除汛兵制,建立人民体制,领导著名的高村抢险,保卫了冀鲁豫险工地区的安全。

1949年以后他先后提出“宽河固堤”、“除害兴利,综合利用”、“蓄水拦沙”、“上拦下排”等治河主张。领导废除民埝,堵塞串沟,石化险工,培修大堤,消灭堤身隐患,修建临时蓄洪滞洪工程,为战胜历年洪水打下基础。同时领导堵复沁河大樊决口,修建了引黄灌溉济卫的工程。

1950至1954年,他领导广泛收集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被、水土流失,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为1954年完成《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创造了条件。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后,王化云同志参与组织领导了黄河上第一座大型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的筹建和建设工作,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1958年7月,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下,王化云同志组织指挥了这场抗洪斗争。他提出的不使用北金堤滞洪区分洪,依靠堤防和人防战胜洪水的建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批准。经过河南、山东两省党政军民的共同奋斗,战胜了洪水,保证了大堤的安全,避免了分洪的重大损失。

1970年以后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副组长,粉碎“四人帮”以后,担任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王化云同志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50年代初期就多次深入黄土高原考察水土流失情况,总结群众中的治山治水经验,亲自总结和树立了一批水土保持先进典型,积极组织筹建了水土保持机构.提出了一整套治理方针,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王化云同志是我国南水北调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早在1952年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他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建议,后来他多次组织队伍并亲自参加了调水线路的查勘工作,推动了南水北调工作的开展。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化云同志受到“四人帮”的严重摧残,但他相信党、相信群众,仍然心系黄河,继续为治黄事业操劳。粉碎“四人帮”后,他又负责治黄的全面工作,为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为争取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早日兴建,上下奔波,日夜操劳,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主持黄河工作的40多年中,为黄河岁岁安澜和治理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70年以后,他提出系统地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在黄土高原大力开展,重点治理多沙粗沙区;在干流陆续修建若干大型水库;调水调沙;在下游巩固堤防,整治河道;治理河口;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和提高排洪排沙能力。王化云为黄河下游40余年伏秋大汛未决口做了许多工作。

§ 主要著作

1.《对南水北调问题的初步探讨》

2.《开发黄河水资源为实现四化作贡献》

3.《我的治河实践》

§ 参考资料

1  http://www.chinajunzheng.com/bbs/htm_data/38/0810/53100.html

2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258423.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