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扶林
释义

§ 个人经历

王扶林

1955年,日本商品展览会首次在中国开办,他被委派参加了电视节目的转播工作。1958年,导演了电视报道剧《党救了他》,此后他执导了电视剧及综合文艺晚会90余部(集),如:《真假医生》、《合家欢》、《娶了个好姑娘》、《生活的赞歌》、《新的一代》(上下集)、《老会计》、《红樱枪》、《球迷》、《绿林行》、《海誓》、《火种》、《搬家》、第二次《笑的晚会》、第三次《笑的晚会》、《自豪》、《战斗在顶天岭》、《南方汽笛》、《像他那样生活》、《何日彩云归》(上、下集,当选为优秀电视剧)、《没赶上火车的小伙子》(当选为优秀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九集)、《卖蟹》、《新春乐》(综合文艺晚会)、《赤橙黄绿青蓝紫》(三集,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连续剧奖)、《红楼婪》(三十六集,获1987年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本人获全国十佳电视导演之一称号)、《汤显祖与牡丹亭》、《庄妃轶事》(十集,获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二等奖、优秀导演奖)以及《澳门轶事》(六集)等。他撰写的主要学术文章有:1982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发表了《电视剧及其样式》;198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电视剧》;在1984——1987年这一期间,发表了介绍《红楼梦》创作经验的文章若干篇。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 拍摄《红楼梦》

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

王扶林先生是中国电视剧的开拓者,30年前,他被中国派往英国学习电视节目制作,在那里他发现,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都被改编拍成了电视剧,当英国同行问他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作品时,他毫不含糊地说:“我们有《红楼梦》!”

1979年回国后,他就把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的设想向副台长戴凌风作了汇报,但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当时王扶林只执导了一部电视剧《敌营18年》,每年全国电视剧产量不过数十集,拍《红楼梦》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王扶林在央视台领导的支持下,赢得了包括红学界等社会各阶层的支持。20年后,他特别感谢的是拍板的戴台长,早已仙逝的众多中国文化巨匠,因为他们组成的顾问组是空前绝后的,他还特别提到了当年北京市的领导对兴建大观园外景基地的支持。

时间是最好的证人

王扶林导演说当年拍这部戏,最大的压力是很多流言蜚语的阻挠,他说:“当年很多人说北京大观园里的《红楼梦》剧组,正发生着小说里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说我拍完《红楼》娶了王熙凤,现在大家都明白邓婕的老公是张国立,从来没有和我结过婚。”

《红楼梦》总投资共680万人民币,负责管理这笔巨款的是首次做电视剧制片人的任大惠,有人举报剧组有严重经济问题后,广电部计财司司长亲自率领14人的稽查组进入剧组,查了一个月的账。最后发现没有任何经济问题,任大惠惟一的错误是,请不拿一分钱的顾问们吃了29顿饭。计财司调查结束后,任大惠光荣地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目前某些影视大腕因涉嫌经济问题被拘的现象,王扶林导演用这样一句话感慨:“时间是最好的证人!我们要有职业道德与理想,为人要老实。”

重拍《红楼梦》要老实

王扶林

回想当年拍《红楼梦》时的情景,王扶林整整花了5年时间来做这件事,一年时间的知识准备,长达两年半的拍摄,另外的一年半时间做后期,即便这样现在看来该剧还有瑕疵。王扶林真正担心的是现在有的剧组在创作时的草率,重拍《红楼梦》不能像现在拍现代剧一样,三天一集,一部长20集的电视连续剧一个月不到就拍完了,这样显然不行。此外,从服装到道具以及布景,现在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来做这件事,恐怕也难,与其不能超越还不如不为。”

在中国长篇电视剧发展初期,以王扶林导演为首的电视人拍《红楼梦》的设想是大胆的。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未走出计划经济时代,物质水平的滞后意味着要让这批致力《红楼梦》的电视工作者付出今日难以想象的艰辛,于是理想燃烧的激情成就了这部至今仍未被复制的电视精品。《红楼梦》播出时,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批从“大观园”走出的年轻的红楼明星们,经历前所未有的磨练,成为今天人们阅读的人生传奇。这传奇没有粉饰,只是直面现实的甘甜、酸楚甚至惨痛。在今天,户口对于农村青年来说未必是困扰梦想的尴尬,火车对于城市少女来说也不是最迅达和昂贵的交通工具,人们个体价值与能力被社会的认定,远远超过20年前。这就要求我们如今的年轻人,做出更多可供20年后回首的经典,这也是如今回顾红楼明星人生传奇的现实意义。

由于怕影响拍戏,导演王扶林当时明确提出不准剧组人员在拍摄期间谈恋爱。“第一年没有人越轨,第二年就不行了,开始在背地里谈开了。怕传出去不好听,我们都是心动大于行动。谈了一年多恋爱,我们竟连手都没牵一次”。“香菱”的回忆说:“大多时候是递纸条,约会的场所也只限于大观园,所以我们一直把大观园作为我们的媒人。”

不拍《红楼梦》不知读书少

王扶林

普及名著,当初拍的目的就是普及名著。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给我们《红楼梦》剧组题字说:“电视剧《红楼梦》是自有《红楼梦》以来最广大的普及。”而对王扶林本人来说,是他第一次接触了古典戏,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制片人。当时电视剧制作中心任命三个制片人,因为中心主任要过渡到制片人这么一个阶段,正好用《红楼梦》做试验。不过,当时所谓的制片人是没有风险的,因为国家拨款,赔了就赔了;现在的制片人有很多风险。王扶林现在体会到,作为一个导演,不拍古典戏是不成熟的,不拍名著则什么都不懂。因为拍名著可以让你深入故事,增强文学内涵,名著比一般的文学作品要高深多了,王扶林拍了《红楼梦》之后,觉得以前读名著实在太少了。整部《红楼梦》他自己静静地一个人就读了至少四遍,在拍摄的过程中,还随时随地不断翻看,直到现在王扶林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探春远嫁临走的一个场面,书里写得比较简单,电视文学剧本也简单,但这场戏是重点拍的,整整有五分钟,比起小说、剧本都有发挥,现在王扶林看这段戏都非常感人。王立平还专门为这个场面写了一首《分骨肉》,催人泪下。但最近王扶林不断总结,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歌词中是这样说的:“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说明探春对远嫁看得开,她对贾家这个没落贵族家庭早有观察,但她是忠实继承人,到最后要像王昭君一样和蕃,她有很多无可奈何之处,更有愤慨,但是王扶林在剧中过多强调了惜别之情,愤慨少了,这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原著,准确很重要。

敬业精神成就《红楼梦》

王扶林

二十年前那种资金少、技术差的环境下,排好《红楼梦》取决于电视台的领导,还有包括王扶林和全体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现在哪有一部戏能像《红楼梦》那样四五年地蹲下去,不惜一切地敬业拍摄几乎没有。像小说里要求黛玉进府时是11岁,剧组就不能找明星来演,因为明星年纪太大了,总不能找一个一米七、一米八、二十七八岁的明星来演,但小的演员肯定没有经验,这就有难度了,于是王扶林办了学习班,一共两期三个月。拍好《红楼梦》还得到了红学界的支持,他们给剧本很多意见,比如拍到秦可卿出殡的时候,王扶林把“荣宁街”写成了“宁荣街”,被考究不对,说明王扶林对《红楼梦》的理解是不够的。其中中央台也不敢贸然拍,很怕不知深浅,但没想到一去到红学界,马上得到支持。《红楼梦》的电视剧编剧三个人都是红学研究者,副监制是红学会副秘书长,这些人自始至终地提供多年的研究成果,这也是王扶林拍好《红楼梦》的基本保障。再有一个就是办训练班,没有训练班就没有《红楼梦》。现在那些松散的、可上可不上的、或半天学习半天玩的训练班跟当时的训练班不能同日而语,那时从头到尾有严格的日程表,就像军事训练,演员连进城都不可以,在训练班里学习书画、形体等课程。[1]

§ 相关词条

王安江王炳南王宠惠

王定烈王观泉王光杰

王果香王皞南王公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