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玄奘大师 |
释义 | § 简介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 梵文音译名:摩诃耶那提婆(拉丁字母写法:Mahāyānadeva),唐言中文:大乘天 Mahā摩诃(大)yāna耶那(乘)deva提婆(天) 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 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本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说贞 观元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e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 五卷。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 生平事迹 玄奘大师(602~664)唐代高僧。河南洛州人,俗姓陈。父亲为一饱学知名之士,曾作江陵县令,玄奘为其第四子。玄奘幼年时,已极其聪慧敦厚,温文儒雅,仪表非凡,勤学不懈。出家后为我国杰出之翻译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大师出生之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600),一说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其二兄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师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娴儒道百家典籍。 大业八年 (612),洛阳度僧二十七名时,主考大理卿郑善果,见师年纪虽小,然对答出众,问其出家目的何在?答曰:“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贤其器宇,由他这一不平凡志愿,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因隋唐时代的佛教出家制度,是由政府统一举行招考“度僧”。玄奘十三岁出家,乃与二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听《涅��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至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师偕二兄由洛阳而长安而四川,参谒宿老,寻师访道的参学生活,足迹及于半个中国。在四川先后亲近先基、宝暹二师学《摄论》、《毗昙》,从震法师听《发智论》。 唐武德五年 (622),玄奘年满二十岁,依据佛制,他在成都受具足戒,又学律部。后复从道深受《成实论》,就道岳学《俱舍论》。在长安与当时佛门的名德法常、僧辩讲《摄大乘论》,质疑问难,纵横论辩,其智慧与天才,深为时贤所惊服,他的声名,也因此传遍各地,成为佛门中的一位饱学知名人物。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当时最困扰他的,是印度尚有很多梵本经典没有传译过来,与及前人所译的经论,大多采用意译法,使很多问题,无法解答,莫可适从,因当时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不久,经典不很完备,翻译意义不大清楚,玄奘大师为解决这些根本问题,他希望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留学,找出原文,寻求真义,乃发心前往天竺,寻求原始的梵本经典。 贞观元年 (627)春,他便要首途西行,但因唐往西域,必须要皇帝特许,他二度上表陈情,但不获批准,他仍冒险出关,由长安经秦州、兰州、而抵凉州,可是他到凉州不久,长安追捕令巳送到,唯有画伏夜行,历尽艰难,穿过甘肃走廊,抵达瓜州,遭到留难,玄奘以“宁可西去而死,决不东回而生”的决心相对。 后路经高昌,为麴文泰苦劝慰留,愿意拜他为国师,请他久居高昌,受其供养。如若玄奘为一俗汉,无大志向,得一国王礼遇,养尊处优,早已放弃求法之心,则历史上则不会有玄奘大师之名。大师不为物欲所动,继续过其艰险之旅程。 跟着又经八百里莫贺延碛大沙漠,过着“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绝迹;时而风卷沙石,时而暴晒湿蒸;时而见枯骨遍野,战场遗迹;时而见凶恶野兽,鬼魅影像……”。玄奘对此可怕之生活境象,只有用宗教之虔诚心,为那些无祭的孤魂野鬼,默默地诵经超度。后抵天竺北境,即越过今之新疆省北路,经西土耳其、阿富汗而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迦湿弥罗与犍��罗南行,至摩揭陀国。 [1] § 留学印度 时为贞观五年,师三十岁,遂留学那烂陀寺求法,从戒贤论师研究法相、唯识学,那烂陀寺为当时全国最高之学府,戒贤论师为全寺中最高之导师。玄奘被列为十位上首弟子之内,在这六年中,学习《瑜伽师地论》等,又学《显扬论》、《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对法论》、《因明论》、《声明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钻研诸部。其后,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又亲近胜军论师三年,研究《唯识决择论》、《意义论》、《十二因缘论》、《庄严论》,以及关于瑜伽、因明等许多问题,并寻求梵本。 游学南印归来,回到那烂陀寺,又奉戒贤论师之命,在寺内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有师子光论师也在那烂陀寺讲授龙树系的《中论》与《百论》。驳师之说,师乃会和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后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戒日王为当时印度各国之盟主,统一全印,听闻玄奘之声名,遍满全印,特礼请玄奘大师到炮罗伽耶城谒见。玄奘大师时年四十一岁,意欲东返。戒日王于首都曲女城举行无遮辩论大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亦到。礼请玄奘大师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于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于会后皈依为弟子,俨然成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最高权威,获得空前无比的荣誉。 会毕,师决意辞归,戒日王坚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国王于首都炮罗伽耶城,开七十五日之无遮(布施)大会,为师隆重饯行。他在印度,可谓誉满五印,戒日王礼请他常住,在印度可成为国师,为一宗教之领袖,但是这样对中唐民族并无贡献。大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抛却常人视为不易获得的成就际遇,不忘自己为一中华儿女,为法而来,应为法而归,为大唐民族历史及佛经流传宣扬佛法,打开新的一页,他这种无视个人名利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1] 西行路线图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 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 ( 巴基斯坦东北境 ) ―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东行四百余里, 至遏罗?^补 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东北行百五十里,至烂达那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东行四百余里,至?@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时称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统治的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印度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 玄奘西行路线图 公元六三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他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时约十月初,这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五年,那烂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的巴尔贡村。今遗址旁建有玄奘纪念堂,为 1956 年周恩来访印时中国捐资三十万建的。年 ( 唐贞观元年 ) 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行径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鲁番)―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 , 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苏境内乌什城西部的天山别迭里山口,海拔 4284 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国境,经七昼夜翻越险峻的冰山,从高昌带来的小徒弟死 2 个,兵卒冻毙十之三四)―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城(亦称碎叶,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八公里处)―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三百余户的小城,均为突厥劫掠而来的中国人)―西南行两百里,到白水城(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北)―西南行两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赤建国(乌兹别克塔什干地区汗阿巴德)―西行两百里,至赭时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处)―南行千余里,至沛汗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 ―西行千余里,至?@堵利瑟那国(塔吉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西北行入大碛(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大沙漠)―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其内城东门叫中国门)―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一百公里处)―西行两百里,至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这里已近咸海,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余里,至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重登帕米尔高原,先前翻越葱岭是走的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现在则要翻越它的西部边缘才能到达北印度―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尔高原的险要隘口―铁门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 ― 出铁门,至睹贷罗国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东南行数百里至活国(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巴尔赫)―南行入揭植国(阿富汗得哈斯城)―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阿富汗之巴米扬,有被塔利班炸毁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扬立石佛像)―东南行两百余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泽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毕试国(阿富汗喀布尔流域)―东行六百里,越黑岭,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境,至滥波国(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 回国译经 玄奘大师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宫(现在陕西铜川焦坪煤矿),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1] § 翻译经典 大师回归中国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玄奘开译场于长安弘福寺后,即请朝延诏征天下晓法能文之名僧襄助其事。其中有十二人为“证文”,九人为“缀文”,另有精通文字学的僧玄为“刊定”,精通梵语梵文的僧玄应为“梵呗”,又请求唐太宗派遣通文的学士代为校阅润饰。大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百卷、《大菩萨藏经》二十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阿毗达磨uu-26513?宗论》四十卷、《咒五道经》一卷、《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俱舍论》、《成唯识论》十卷、《唯识三十论》、《摄大乘论》、《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等。大师于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 玄奘大师留学印度十九年,精通梵文及印度各种方言及俗语,尝斥责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而信笔直译之翻译法,遂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称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玄奘翻译佛经的认真态度,史无前例。为求译法划一,乃立五不翻论。 所谓五不翻:梵语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形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音译)。即: (一)为秘密之故,例如经中诸陀罗尼,是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不以义译之。 (二)多种涵义,例如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意,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 (三)此方所无之故,如阎浮树产于印度等地,为我国所无,故保留原音。 (四)顺古之故,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自东汉以降,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故保留前人规式。 (五)为存尊重之心,故如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实龋�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此乃因前者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后者则易招致等闲视之而轻贱。他翻译经典的步骤,是翻译完一卷,先当众宣读梵文原著,然后再宣读中文译稿,如果有人认为甚么地方译得不妥,就又各专家返复辩论,一直等到辩论出结果,公认为到了无可置疑的地步,才动笔修改译文,作为定稿。所以经过他校正和翻译的佛经,每一句都是经过专家的鉴定,推敲、修改,使其所翻之佛经在意义上,和梵文原著的版本一样,正确无讹;在文学上,和中文创作一样流畅优美,使中国有了一套“中国的佛学”从文学史来看,他创造了新的翻译体裁,使文学发展有划时代的跃进;从文化史上看,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中国文化有了划时代的影响;以思想史上来认识,他又是法相宗的始祖,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起了转变。 玄奘大师奉唐太宗之命,撰述西行所见所闻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等138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重视。 唐.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寿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其弟子窥基能够光大其学说,中国佛学史上便有了“慈恩宗”又称“法相宗”的一大宗。玄奘大师示寂后,高宗哀恸逾恒,为之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敕建塔于樊川北原。其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时,塔圯;迨至乱平,堙没无人能识。对日抗战(1937~1945)时,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之,移奉其国。后以部分顶骨归还我国,现奉安于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玄奘寺。 其实,玄奘从印度返回中国之后,唐太宗几度逼他还俗辅政,如他还俗的话,至多与历史上的黑衣宰相慧琳、刘秉忠、姚广孝齐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他留给后人的印象,不会如此深远,对中国文化、历史、佛学上亦不会有如此影响之大。他能够婉拒太宗的礼遇,仍过其平淡的出家生活,全部精神放在翻译经典之中,以译经而终其身。这种忠于所学的精神,足为后人所效法。 玄奘大师为中国法相宗始祖,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为中国大乘八宗之一。即以唐代玄奘为始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1] 师所赍经像舍利 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 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师归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 图 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论七十五 部一三三五卷。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师于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 师尝斥责鸠摩罗什等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而信笔直译之翻译法,遂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称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师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等一三八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一一○国,传闻者二十八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重视。 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寿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师示寂后,高宗哀恸逾恒,为之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敕建塔于樊川北原。其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时,塔圯;迨至乱平,堙没无人能识。玄奘大师顶骨近30多年来玄奘大师真身顶骨(一部份)一直珍藏于南京灵谷寺。南京灵谷寺的净然法师说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真正的玄奘法师顶骨是不能轻易示人的,一般秘藏于密室里,除非有重大佛教活动和重要佛教友人来访,才会请出真正的玄奘法师顶骨,而一直在寺里的玄奘法师纪念堂展出的乃是等同于真顶骨的影骨。另外对日抗战(1937~1945)时,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到大师部份顶骨,移奉日本。后一部分顶骨归还台湾,现奉安于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玄奘寺。〔参考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西域记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大唐内典录卷五、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续高僧传卷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九、开元释教录卷八、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西行求法玄奘西行路线图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0岁随哥哥进入佛门,13岁剃度出家,21岁受具足戒。前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十余万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并结为兄弟。后经龟兹(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 圆寂 凤栖原野:玄奘于麟德元年二月五日(664年2月5日)圆寂,最初葬于白鹿原云经寺;669年,改葬于少陵原(又称凤栖原),建有舍利塔,并在此兴建兴教寺。 § 对中国佛教之影响 玄奘立志往印度求法,目的非常单纯,只是为求法而求法,不及其它。当时,中国佛教界没有人要他去求法,国家更不批准他出国,他甘愿作一位偷渡出境的国犯,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经历重重困难,到印度留学。他这种坚苦卓绝、为法忘躯的精神,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者,任何人也不敢冒险尝试的。他在印度十多年,不仅在佛法的造诣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对印度风俗民情、地理历史等了解深,也甚少人能及。至于他在印度获得的崇高荣誉和地位,更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来宗教留学史上之第一人。其所翻译经典之多,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翻译史上无与伦比的。 玄奘大师译经75部1335卷,其中《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辩中边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唯识论》、《成唯识论》等,都是法相唯识的重要论著。《成唯识论》乃是当时印度的十位唯识学者,安慧、护法、亲胜、德慧、难陀、德慧、难化、净月、火辨、最胜子、智月所共述,乃唯识学的一个大结集。玄奘于此论名为翻译,实则由他消化后,总其全部学说精英撰写出来的。玄奘从印度回来译出法相诸论后,法相宗才在中国大行其道。 法相属世亲的大乘有教,其经论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法相而及法性,就是先说色法,再说心法;一种是由法性而及法相,就是先讲心法,再讲色法。所以法相宗又可分做两宗,前一种为法相宗,后一种就是唯识宗。玄奘在译经十九年中,造就了一群法相学者。窥基就是最得意的弟子,他继承师业,继续光大法相的门户,造成唯识论述记枢要,确立了唯识宗的基础。鸠摩罗什译出三论,为中国三论宗的初祖。三论为龙树的大乘空教,以“遮”的方法,言一切法自性皆无,破大小乘人之迷执于有。三论宗本来曾盛行一时的,但在唯识宗的影响下,未能加以发展,到宋时就并入天台宗而衰亡了。 唯识宗在唐盛极一时,但到了宋代,研究的人便渐少。后来连诸论述也亡佚不少,更是近于绝学。唯识宗本与华严、天台合称为唐代的教下三家。到后期禅宗大盛,提倡不立文字,主张顿悟,正好荡除三家之障,所以便代三家而兴了。综观上述,中国的大乘佛教也和印度的一样发展。先是空宗,后为有宗。在有宗之中,法相宗占去一席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于玄奘的译经事业造成的。 [1] § 文学形象 著名小说《西游记》把玄奘(唐僧,唐三藏)说成是佛祖弟子罗汉金蝉子转世,虽然作者取材于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故事,但基本上仍属于作者构想、创造的人物和故事,不应将之误解为史实或归类为历史小说。其中著名的孙悟空、猪八戒(悟能)和沙和尚,以及西游除魔降妖生动活泼的丰富情节,显然并非记述玄奘西游天竺的故事,而是另有其独特而广泛的哲学、人文意义和社会、艺术价值。 佛教界对《西游记》这部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近代禅宗高僧虚云大师,指斥《西游记》是道教徒写来诋毁佛教的作品;而也有人认为,《西游记》其实隐讳地记录了修行的艰难历程,若不了解佛教文化,则写不出这部书来。 § 卓越贡献 玄奘大师取经必经路 创立学说 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翻译佛经,传播学说 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 大唐西域记 玄奘口述,辩机记录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 玄奘门徒 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 窥基 窥基俗姓尉迟,十七岁得玄奘指导出家,常侍左右,二十五岁参加译场,勤于著述,有“百部疏主”之称。他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说尤有领会,糅印度解释唯识十家之说而辑译为《成唯识》一论,即是出于他的建议,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他释《瑜伽》有《略纂》,解《杂集》有《述记》,弘五姓说有《法华玄赞》,详三支立破有《因明大疏》,其他重要经论都有《疏》、《记》,发扬师说,建立了“慈恩”一宗。 普光 普光,于《俱舍》造诣最深,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为学者所宗。 神昉和嘉尚 神昉和嘉尚,事迹不详。神昉撰有《十论经抄》三卷,《成唯识论文义记》十卷,《种姓差别集》三卷等。嘉尚参加译事,玄奘临寂之前,特命他具录译经部卷及造像等,玄奘殁后,曾撰《杂集论疏》。 圆测 圆测 系新罗人,为奘门新罗学人的领袖。他曾在译场充证义,著有《仁王》、《深密》、《成唯识》等《疏》,多用真谛等所传的旧说。 法宝 法宝撰《俱舍论疏》十五卷,与普光《记》并称,见解时有出入。他又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不同意五姓各别之说。故在奘师门下,被视为别系。 此外还有: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 故里 玄奘故里从偃师县坐中巴车南行约有20多分钟,就到了这个人口不多、颇为安静的中原小镇缑氏。207国道从镇中穿过。顺着挂在路旁电线杆上一块写有“玄奘故里”路牌所指的方向,我们沿着一条民宅前的小路,向树阴深处走去。路旁有一株被雷火烧焦但仍然枝叶茂盛的古树,树下一石碑上刻着“长生杨”,原来是玄奘出家后的习经之处。还未到玄奘故里,游人的思绪已经被玄奘精神所渲染了。下得一个小坡,路旁早已干涸的河道边,竖着一通石碑,一望竟然是“造纸河遗址”碑。原来这里就是蔡伦当年造纸的地方!从造纸河遗址望过去,便可看见坐落在百米外绿树遮蔽中的陈河村。路人告诉我们,玄奘故里就在村口。 玄奘故里坐北向南,分前后两院,依地势渐次升高。门口竖有赵朴初题写的“玄奘故里”碑。整个故居仿隋唐风格,青瓦白墙,朱门红柱,门口匾额上书“玄奘故里”,为季羡林先生所书。拾级而上,穿过汉白玉阙门,就进入了玄奘诞生和成长的院落。玄奘当年就诞生在前院的东厢房内,这也是他父母的居室。院内还有老树、古井、厅堂以及兄嫂居住的西厢房等。厅堂为前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原为家中的会客之处,现为玄奘纪念堂,塑有玄奘及两个弟子的彩色泥塑。后院柳阴深处,安放有一尊汉白玉雕刻的玄奘坐像,慈眉慧目,光洁无瑕,寄托着家乡人民对玄奘的崇敬之情。 出得玄奘故里,南行百余米,就是安葬玄奘父母的西原墓地。墓地简朴幽静,墓碑是近年新立的。这就是657年正月十三日,玄奘在随唐高宗来到洛阳时,经高宗同意,与自己仅存的姐姐共同为父母迁葬的墓地。 此外,在玄奘故里,至今还保存有诵经斋、凤凰台、马蹄泉、晾经台等与玄奘有关的诸多遗迹。南距故居4 000米处,还有一玄奘寺。该寺又名唐僧寺,初建于北魏,原名灵岩寺。隋大业年间,幼年的玄奘曾多次至该寺听高僧讲经。取经归来后,玄奘曾至该寺看望僧众,改寺名为兴善寺,唐太宗、武则天均赐地重修。明代以后,大约受小说《西游记》的影响,称为唐僧寺。1996年,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来此,提议更名为玄奘寺,并亲题寺名。玄奘寺西边10多米处,为后人建造的纪念性墓冢——玄奘墓园。园内除玄奘墓外,还有玄奘弟子的纪念碑刻数十方。 § 译经处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 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 大雁塔初建时五层,表面砖砌,土心,后来塌毁,重建时为十层,唐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改建成为楼阁式的青砖塔,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塔基边长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边长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并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开辟砖券的大门。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明代在塔外包砌一层厚砖,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大雁塔初建时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后改造为七层方形楼阁式,唐大历年间再改为十层,到明代,又以砖面加砌唐塔之外。现塔身通高64米,每层为仿木结构,底层门楣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塔底层南门内的砖龛里,嵌有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都是由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字体清秀潇洒,是唐代的两通名碑。西面石门楣上有唐刻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说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之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人物评价 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伟大的译经家,开辟中国译经史的新纪元,同时他还积极讲经弘法,热心佛教教育,门下人才辈出。玄奘的译经传教,使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佛教的中心,日本和韩国的僧侣也纷纷投到玄奘门下,再把中国佛教传到各国。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他被称为“中国佛学界第一人”,实在当之无愧!玄奘不仅是沟通中印文化的导师,更使千余年来东亚各国浸润在中印两大文化之中。[2] § 相关影视 记录片《玄奘大师》 大型纪录片《玄奘大师》,讲述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传奇而卓绝的一生,第一次真实再现玄奘的西行之旅,记录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精神求索之路。《玄奘 《玄奘大师》大师》用剧情式手法和史实证据论证的方式表现玄奘经历,使影片有很强的故事性,玄奘真实而传奇的经历使影片扣人心弦。此外影片还包含了大量运古代场景复原和视觉特效,详细再现了1300年前玄奘时代的历史画卷。 [3] 电视剧《西游记》 由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