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养 |
释义 | § 简介 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在相应的礼俗中度过的。任何礼俗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水平,围绕着新生命的诞生和老年人的死亡,人们要表达的心愿涉及方方面面,其构成因素也比较复杂,决定了生养礼仪具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并成为这个民族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它,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认识发展的历程,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 诞生礼是人生开端的一项重大的礼仪活动。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形成以后,人口的增殖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所以,蒙古民族非常重视新生命的诞生。诞生礼所涵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实际上包括了孕育期和诞生期的所有习俗。 § 求子习俗 这种习俗的产生可能是很早的。从蒙古民族的古老神话中可以看到蒙古族对生育的关注及解释。蒙古民族传说姐妹俩仙女来到神州,妹妹到北方,生的孩子手里握着把马鬃,叫蒙高乐,这就是蒙古人。杜尔伯特游牧的地方,有一位猎人与天女成婚生下杜尔伯特祖先的传说。这都表明,蒙古民族先人对怀孕这一生理现象的探讨。 蒙古民族对生育现象的探求还表现在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上。在内蒙古狼山地区阴山山脉通苦沟西侧一块巨石的北边,距沟南口约100余米处,就画有女性生殖器。著名的红山文化的发源地--辽西喀左的东山嘴和凌源的牛河梁女神头像所显现的扁平丰满的面庞,肉质感极强的修长的手指为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前苏联学者于1963年发掘共青城区的那乃人即赫哲人的康当村古代文化遗址,其最精采的发现,是一座妇女雕像;高高的颧骨,很小的嘴,向外视的小眼睛,同样显示出蒙古利亚人种的特点。1979年在辽西喀喇泌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还发现了原始社会末期大型祭坛遗址有两件陶质孕妇裸体小像,腹部隆起,臀部肥大,左手贴于上腹,这当然是生育神了。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夏勒口蹄印岩画,在众多蹄印中,杂刻着小凹穴,而小凹穴正是"古代东方宗教中,……生孩子的母体标志,象征整个生命的开始。"随着社会的进展,由女性崇拜过渡到男性崇拜,在内蒙乌海市卓子山附近的岩画的图形很像男性生殖器。这反映了蒙古民族民间增殖人口的强烈愿望。 生产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认识大大超越了幻想与祟拜的阶段。但是由于蒙古民族人口稀少,求子习俗依旧存在。据《蒙古风俗鉴》载:"早先年,也有人因无儿无女,向敖包祈祷求子的……三年后无子女的人,让老年人在敖包面前说:'这媳妇无儿女',并打三鞭后说:'明年生儿子,把儿子领到敖包这儿来'。"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遗留的古俗,把对自然的崇拜与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联系起来,是重视人类自然生产的反映。这种习俗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据当代蒙古学者扎旗斯钦考证,在《蒙古秘史》第174节就载有在柳条上拴小布条求子的习俗。从历史记载看,辽代女真人沿契丹风俗:"重五则射柳祭天"。大量的考古发掘中,石器常雕成柳叶花纹,箭头、骨针也制成柳叶形的。在内蒙地区柳是最普及最易于繁衍的乔木,在《大金礼记》中记载,祭祖上坟必用柳。在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心目中,柳是祖先的象征,又是保佑子孙日繁的神物。蒙古民族祭敖包时多插柳枝,也具有这种意义。 蒙古民族的求子习俗还通过对火的崇拜表现出来,在所有的蒙古语族和部分突厥语族人中,火被认为是女性和母亲的化身,是生育能力和生命力的源泉。他们在掩埋胎盘的地方搭一小火堆,并在火堆旁祈祷,再赐给一个儿子。有的产妇亲自把胎盘埋在自家的炉灶下。新郎新娘在举行婚礼时的拜火习俗也含有求子的意义。蒙古民族信仰的萨满教祟拜火,火苗有跳跃给人以神秘的生命之感,以火祈子完全建立在直观和直感得来的认识和错误的类比上。 喇嘛教的渗入,使蒙古民族的求子习俗染有佛教色彩,据近代俄国旅行家波兹德奈耶夫在《蒙古及蒙古人》里记载,他们看到娘娘庙:"娘娘庙是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可以说是个岩洞,而且连门也没有。佛像身子下面的台座,祭桌和供器全是石头雕成的,佛像是泥塑的,都漆上了油漆,正殿里只供奉一尊观音像,往右侧的庙里供奉如来佛像,在他周围还有许多小孩子的雕像。" 娘娘庙即女神庙,应当为子孙娘娘庙,子孙娘娘是孩子的保护神,是佛教鬼子母的化身。 有的地区还有这样的习俗:妇女不生育,就请别人家的男女幼童来玩布做的娃娃,这属于摹拟,属于"染致巫术"。建筑在"同能致同"的巫术原理上。 在民间举行婚礼时,给新娘佩带的荷包呈腰子状,也有生儿育女的祈愿,因而被视为可贵的装饰品和珍贵的礼物。 § 怀孕及生产习俗 蒙古牧人企盼生育。但由于游牧生活的颠簸劳苦,仍不辍劳作。《绥蒙辑要》云:"蒙妇工作勤苦,日无闲暇,每于生产或操作时而分娩,无一切之预备,若遇转移时,有在半途而生产者,将小儿包裹仍乘马前行,无血迷等等之症。"方志《青海》云:"妇女妊娠时,操作如常,饮食亦如常。至临盆期前二月内,才仅事挤乳及饪烹煮工作,其他如乘马、跋涉、制酪、负薪等较重工作,一概停止。将近分娩,即预备好包裹婴儿之熟好滑皮,缝成裹囊,亦觅同伴代为放牧。" 妇女受孕之后,人们最关心的是分娩的难易,孩子的形貌和健康状况是否尽如人意,因此产生了种种禁忌。云南蒙古族妇女在怀孕期问有"三禁":禁止从拉牛拉马的绳子上横跨过去;禁止孕妇把围腰带搭在脖子上;禁止用背小孩子的背裳垫坐。这三禁的目的,据说是为了让孕妇生小孩时顺产。民间有一种迷信看法,认为横跨了拉牛拉马的绳子,将来生小孩时脐带会绕在小孩脖子上,造成难产。禁忌与摹拟都属于"染致巫术",摹拟是希望出现类似的情况,禁忌则是防止出现类似的情况。东部蒙古族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一个女人生下几个孩子都不幸死去,就请多子女人来到临产的产妇前,产妇生下孩子后让请来的那个女人从孩子身上迈过去,孩子称之为"额吉"(即"母亲"),把生母叫婶。这样的孩子也多起"陶克陶胡"(意即"占住")这一名字。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存活。 生产之时,同样存在着许多禁忌、祈福和祝福之事。产房一般不得擅入。如果是生男孩,门前挂特制的榆或柳木做的弓箭,以示男儿之勇,并有驱邪镇魔之意;生女儿挂红色布条,以示心灵手巧。这种习俗古已有之。《夷俗记·生育》条云:"无论男女,产毕俱悬红布并腰刀于门上,与悬弧结脱相似。"不论悬挂何物,都是生产的标志,成为擅出擅入的禁忌。产期一个月不准从产妇家借物,以防"带走了奶",外人如果擅进产房,也会"踩断了奶",妇女分娩后,一般食鲜嫩之羯羊肉、饮浓味之羯羊肉汤,滋补休养。 古代蒙古贵族妇女在妊娠和生产时则有"移房"习俗。《元史》卷77载:"凡后妃妊娠,将及月辰,则移居于外毡帐房,若生皇子孙,则赐百官以金银彩缎,谓之"撤答海",及弥月,复还内寝其帐房,则以颁赐近臣云。"移房,亦为生产之标志 云南蒙古族有把胎盘埋在房门背后柱子旁边的习俗,认为这可以使小孩将来扶梁抱柱,撑家立业,这依然是原始摹拟巫术的表现。近代,蒙古民族重视生男婴,男婴属于父亲而不是属于母亲,孩子被编入父亲所在之旗。 § 育儿习俗 蒙古民族极为重视对新生儿的哺育。据方志《青海》载:"婴孩临盆,即以两页轻软温暖之山羊羔滑皮包裹其腰部,以护脐带。"因系草原,棉布较少,裹以皮或毡。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更古远。明《夷俗记·生育》载:"产时即裹以皮或毡,越三日方洗。" 蒙古民族重视喂乳。青海的蒙古、藏族的"授乳时间,大概日哺三次。母乳缺乏时,多以牛羊乳和水以代之;即如产妇于稍事休养精神恢复后,离幕工作时,婴儿亦多授以牛羊乳,迨及断乳,即完全饮以牛乳,使其发育。渐次给与炒面、肉类以助长牙齿及消化能力。" 蒙古民族对包孩子很重视。自初生到会坐前都包着。包法是用大一点的一块方布,向里折一角,把孩子的两腿并拢,两膝靠紧,两臂向下伸直,用方布包紧,在脚膝、胸部用布条扎结。这种包法,专门纠正或防止小儿膝部向外弯曲的毛病,便于长大后练习骑马 蒙古民族育婴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摇篮。摇篮,古时称"摇车"。据《蒙古秘史》第60节载"帖木真九岁,拙赤合撤儿七岁,合赤温额勒赤五岁,帖木格斡惕赤金三岁,帖木伦还在摇车上。"《蒙古黄金史纲》载:"济农的姐姐多古兰公主,决定打发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回去,使鄂尔多斯库伯古特的特穆尔太师等七人护送,途中绝粮,拾沙葱以喂养摇车中的小儿,因此浑号'库米勒'。"这里所称的摇篮指的是一块二尺多长的木板,下面有两张弓形的木条使它易摇荡,两旁有孔,可以穿带,把婴儿拴在板上,摇撼催眠。正如《蒙古吉林风土记》所云:"令卧板上韦束其两臂,倚毡庐壁间,啼则摇之,徒居则悬之驼装之后。"彭大雅《黑鞑事略》所记:"孩时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的那种板子,指的就是摇车。 近代蒙古民族用的摇篮与古代稍有区别,是用皮条或绳子吊在房梁上的婴儿睡眠用的船形小床,称为"卧鲁格伊"。卧鲁格伊是由七部分组成的: ①哈拉:摇篮前端的挡头,是把柳条弯成弓状,然后用红布、蓝布蒙好制成的。②厚布琪:前端有三个头的皮绳,一头系在摇篮末端的横档上,在上面蒙上纱或巾,皮绳上还系七个结,以示由北斗七星护佑着婴儿;③阿日拉:摇篮的栏木。④塔突尔:襁褓上的捆带。⑤高格超:带铁环的绳扣。⑥伊鲁:用柳条弯成的连接阿日拉的月牙型轱辘。⑦浩老宝苏:摇篮两头的横档。 摇篮是用开花结果的山丁子树制成的,取其子孙繁衍、繁荣兴旺之意。制做摇篮的一般是年纪较长、老伴健在、子女双全、德高望重的人,以示对孩子的祝福。摇篮一般由姥姥家送,但如姥姥家没孩子,则忌送摇篮。 有的地方在婴儿出生后七天就开始放入摇篮。放入摇篮,要举行摇床宴,有的地方称为祭篮仪式,请亲朋好友参加,并用黄油涂抹摇篮祝福。祝福女孩美丽聪慧,祝福男孩勇敢顽强。一般在摇篮前边的挡头上为女孩挂上镜子,为男孩挂上小蒙古刀。 蒙古民族有给男、女幼童扎耳朵眼的习俗。《清稗类钞》云:"有疾,延喇嘛诵经,服药不效,则穿耳一孔,贯以银丝,坠珊瑚一粒,谓其易于养育也。"《新疆志略》也有同样的记载。女孩穿三个耳朵眼,三个耳朵眼中间带坠子,两旁戴耳环,亦有装饰之意。 蒙古民族忌讳外人用手模小孩的头,认为不洁;小孩在五岁以前,一般不穿带扣子的衣服,也忌讳大人迈过或跨过孩子的衣服。 § 婴儿礼仪 游牧民族重视婴儿的诞生。据方志《青海》载:"蒙、藏对婴儿之性别无轻重贵贱之分界,各族土职常赠与哈达及礼物于多生子女之父母,以示奖励人口之激增,而多加民族及生产之力量、同族人更视为吉祥,莫不尊重之。"因此,庆贺婴儿诞生的礼仪格外丰富。其中主要包括: 洗三 按照蒙古民族古代习俗,婴儿诞生三日方用水洗,名曰"洗三",洗时只近亲在旁。洗,喜也,有向亲族报喜之意。洗三后,用奶油涂抹婴儿中指,为婴儿祈福,称为"米喇兀"。蒙、藏均有此习俗。据方志《青海》载:"生子三日,用酥油涂儿身曝于日光中,谓可减疾病,且多吉祥也。"1977年在楚鲁特河谷发现了岩画,这些岩画笔调粗犷、形态逼真,风格奇特,其中就画有狩猎及庆贺出生的场景。可见北方民族在狩猎时期,就有庆贺婴儿出生的礼仪。 满月 "满月"举行小型的仪式。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只请近亲,有的则加之邻居甚至请歌手。满月既是对孩子出生的庆贺,更是对未来成长的祝福,因此较为隆重、热烈,宴会开始时,父亲要以孩子的名义给每个人都敬酒,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给每个人都叩头。家族、舅族等来祝贺的人都执有礼物,一般为食品衣物,重则赠羊,也有赠钱的。 蒙古民族小孩满月时可以剃胎发,但不能剃完,脑门上要留一块胎头发保命。把头发与寿命联系起来,这显然是原始观念的遗留。 过生日 过生日的仪式热烈、祥和。孩子由父母抱着给每个参加者都叩头行礼,参加者亦都有馈赠。此外,还有两项重要内容: 其一,"抓岁"。在一盘内放有吃、穿、衣物书笔等。若为男孩,要放入小形铜佛、、青铜弓、黄铜箭、火镰、蒙古刀、马鞭等。若为女孩,则放入针线、金银、玉石、手镯等。孩子抓到之物,就是他将来最喜欢或最擅长的。 其二,"打绊脚线"。内蒙古东部地区有"打绊脚线"的习俗,即用单根的棉线把孩子的双腿绊住,然后再用帽子打断。 过百日 新生儿满一百天,为孩子举行"过百日"亦称"过百日关"的庆贺仪式。过百日关也要请家族舅族的亲友参加,来客都来送贺礼,主人则要摆宴席。其宗旨是祝福婴儿身健茁壮,长命百岁。 蒙古民族给婴儿祝福的习俗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狩猎时期,古时当孩子们首次参加狩猎时,要以脂和肉涂其大拇指,以示对其祝福。 § 剪发礼仪 蒙古人来到世上,从生到死,不知要参予多少大大小小的宴席。最亮丽的却只有去发宴、婚礼宴和葬礼宴,号称"人生三宴"。它是一个人生命的早、午、晚餐,是人生仪礼中的三道风景线。 剪发礼是蒙古民族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礼仪。剪发礼即子女长到一定的年龄,有人说1-4岁,有人说3-5岁,总之要在3、5、7、9奇数年龄进行,此时邀请亲戚朋友参加剪下头发,这种礼仪是庄重的。 礼仪程式包括: § 4月间,即夏至之前举行。 敬献鲜奶汁和"薛木尔" 客人来到,主人要双手捧哈达,上置银碗,碗内盛鲜奶汁,先献给年长的老人。年长的人接过鲜奶汁,要口诵祝赞词,以右手中指沾奶汁弹向四方,然后在受剪幼儿的前额上抹上一点,自己再品尝一口,递到主人手里,主人依年龄大小把鲜奶汁递给其他宾客。 "薛木尔"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食品。一圆形木盘,喻为大海,木盘四角各抹一块酥油,表示人类世界的四大部洲,盘中以炒面、奶酪、奶皮堆成须弥山的形状。这种食品请宾客一一品尝。 《大唐西域记》序云: "苏迷卢山(原注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上,日月之所照回,皆天之所游舍。七山七海,环峙环列。山间海水,具八功德。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东毗提河洲,南赡部洲,西瞿陀尼洲,北拘卢洲。" 须弥山为印度后期佛教密宗时轮派之理想圣地。如同《旧约》的伊甸园,摩尔的乌托邦,陶渊明的桃花园一样。据说这里四季如春、风光宜人,人们没有生老病死,永享长生之福。蒙古民族自十六世纪以来普遍信奉的喇嘛教接受了须弥山之说,意求幸福吉祥。 敬献问候酒 "薛木尔"品尝完毕,主人即献问候酒。宾客各自打开自己携带之酒,互相敬献。 此后将盛满酒的大铁锅置于蒙古包中,掌勺人一面用系上哈达的勺盛满一碗碗白酒递给主人,请主人递给客人,-面朗读酒词,即《大段成吉思汗颂》和《小段成吉思汗诵》;大意是"在各位友好相逢的时辰里/我们犹如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灿烂辉煌/为了永世的幸福,把这洁白的醇酒洒向天地四方……" 。 剪 发 据50年代赴内蒙阿拉善地区的调查报告记叙:第一剪子须请属性相合、年纪大、子孙多或弟兄多的人,余下的远亲和朋友先剪,近亲次剪,据说近亲先剪会影响小孩的福份。被推为剪头一剪子的长者所拿的剪刀要系着哈达,并口念祝词:"翁木--愿/你幸福平安!/金色的剪刀张开了,/要剪下你那细嫩的乳发,/银色的剪刀张开了,/要将你那乌黑的美发剪下,/愿你如同海河雄健的白狮,/名扬四海威振天下!/祝你像参天的菩提大树,/福禄长青,茂盛繁华!/愿你放牧的畜群,膘肥体壮,漫山满崖/祝你长命百岁,幸福无涯!"老人剪下的头发塞在剪刀上系着的哈达上。 依照蒙古民族在剪发仪式上,被邀请来的客人在给小孩剪发的同时,还要送给小孩礼物。礼物包括小孩的日用品及绸缎衣料,也送马、牛、羊、驼。剪头一剪的人要送给孩子较为贵重的礼物,一般是一只羊。若为母羊。不得出卖,蒙古民族视之为产业的根基,靠它来繁殖。 共享"整羊"和祝酒颂 主人把煮好的整羊放在大铜盘里,请客人一一品尝。肩胛骨肉放在最尊贵的男客面前,而由他把肩胛骨肉分成若干块,分赠给晚辈。胸叉肉放在最尊贵的女客面前,由她分赠诸位客人。这时高唱祝酒颂,热烈的场面达到高峰,在酒酣兴足之际,主人再敬答谢酒并致祝辞:"敬祝客人们像田野的青稞一样,/颗粒饱满,人丁兴旺!/祝愿客人们像早晨的太阳一样,/聪慧贤明,灿烂如光!/敬祝客人们像峻岭的松柏一样,/长命百岁、郁郁苍苍……" 庄重的剪发礼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剪发礼具有较深刻的内涵 第一、剪发礼是承识被剪发者为社会成员的标志。把生下来的头发剪掉,表明被剪者已成长到一个阶段,得到社会的承认。在剪发礼上,赠被剪者以牲畜,说明他具备了具有生产资料的资格,而且开始练习从事牧业的本领。方志《青海》载:"五岁时,有剪发之典礼。自后即随其父兄至近幕放牧羔犊。骑乘牛马,渐脱离其提携时代,而开始练习谋生之能力矣。" 第二、剪发礼含有祝福之意。剪发礼是在邀请众多德高望重的宾客下进行的,远来的宾客都把自己的"福份"带给了被剪者。他们口中念的颂辞也完全是"祝福"、"吉祥"之意。按照蒙古民族习俗,这种祝福会给孩子带来永生永世的幸福,他们借佛教中的"须弥山"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他们希冀孩子成为一个理想境界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 剪发礼并非是成年礼(通称为冠礼),因为被剪者并未进入成人年龄。这只是幼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礼仪。 近代,有的地区也有实行成年礼的习裕。《土默特旗志》载:"比丁之年,父兄为加官帽,以杆五尺量其身,是谓成丁,乃编入户籍,充当旗差。女十五以上,戴笄,即满洲大簪也"。 男加官帽,女戴大簪,此为满族成年习俗,为部分蒙古地区所接受。这表示社会承识并接纳这个人进入成人行列,本人既在社会上享权利,也同时尽社会义务。 § 祝寿 蒙古民族有尊重老人的习俗。其谚语说:"尊敬德高的人、敬爱年老的人。""老人的经验教育人,太阳的光辉温暖人"。蒙古民族的祝寿礼和过本年都是在年纪大时才举行。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时才祝寿。过本年的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也不那么热闹,过本年的一般不祝寿。 祝寿和过本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也有的人家另定吉日。来宾都为老人斟满酒、献哈达、献礼品。祝寿的礼品较为贵重,主要有马、牛、绵羊或羊乌查,还有皮、棉、夹各种长袍和靴子等。祝寿宴会隆重、热烈,要频频斟满酒、频频敬酒,祝老人幸福,长寿。 祝寿完毕,祝寿者不能空手回,主家要回赠毛巾、荷包或给孩子食物、零用钱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