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兆胜 |
释义 | § 人物简介 王兆胜 王兆胜,男,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1982至1989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 § 主要作品 已出版著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闲话林语堂》、《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逍遥的境界》等9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光明日报》、《美文》、《散文海外版》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80多篇。另外,还编著出版了《20世纪中国文化论争》、《百年中国性灵散文》和《享受健康》等多种文化和散文选本。曾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1] § 人物简评 王兆胜是国内著名的林语堂研究专家,目前已出版6部林语堂研究专著。他同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批评家,一位优雅从容的散文写作者。近期,他将几年间写作的散文随笔结集为《天地人心》出版。读着集子里那些于自然平实中透出自由与洒脱的文字,我仿佛与王兆胜面对面地交谈,触摸到他那颗悠然而沉思的散文之心。 为什么王兆胜要将他的散文命名为“天地人心”?按作者“自序”中的解释:取“天地人心”者,是“爱它的大气磅礴,爱它的高度概括力,也爱它的文化境界和人生品味”。的确是如此,天地人心,或者说宇宙、自然与人心的交感和谐,应该说是王兆胜所有散文写作的基点,也是他整个思考的核心。因为在王兆胜看来,“人都是天地自然的一分子,都不能无视天地自然的存在和先验限制”。因此,在强调“天地之道”的同时,他特别着意于“人心”的培育,并认为只有将“人心”安放在大自然中,人的“心灯”才能清澈明亮,才能“处于悠然自得和怡然自乐的‘大幸福’之中”。 由于王兆胜自觉且深刻地意识到散文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宋儒张横渠语),故而在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盛行,人的欲望无限膨胀的今天,他的散文才显得可贵,才具有通达人心的力量。比如,在一些散文中,王兆胜坚定地反对科学至上主义,认为:“现代科学主义文化离自然、离赤子之心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受到异化和遮蔽。表面上看,它透视了自然的精微,也似乎控制了自然,然而这是一种类似盲人摸象的方法。比如电话、计算机表面看来是人类文化的大发展和进步,其实它下面潜存着很大的危险,即删略乃至掏空了人类的思想、心灵和精神。”(《赤子之心》)在批判科学主义对人类的思想、心灵和精神侵蚀的同时,他对自然则表现了足够的敬畏和关爱,并认定:“对天地的敬畏之心,最重要的是一种信仰,一种人生观。”(《敬畏之心》)而在《树木的德性》中,对那些须臾没离开过大地,不计生存的意义,安详从容生长着的树木,他更是心怀感动,深感聪明的人类为一己私利而展开的生死搏杀,的确远不及树木的默默无闻却又谦虚、阔大与和谐的德性。读着这样的散文,相信每个有良知的读者都有一种清风徐来、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同时也为以往过于相信人类的力量,对天地自然失却了“敬畏”之心而自责和羞愧! 因为崇尚自然天地,强调人心与宇宙的融凝为一,这样,王兆胜的散文随笔,在总体上便显出一种“和谐澄明”的美学风致。他总是通过他的作品轻声慢语告诉我们:当今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追求速度、追求效率的社会。总之,是一个“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浮躁,也越来越没有耐心。这其实是一种“现代病”。为了祛除这种时代病,他极力推崇“柔韧之道”,提倡“半半哲学”,主张“慢”的节奏,欣赏“不知”的人生态度。在《柔韧之道》中,他认为“柔韧是天地道心,即玄牝之间,是谓天地根”,而过于刚硬的东西则易损易折。这样的话,不仅符合天地自然之道,对于那些处处争强好胜、寸土必争的现代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心灵提醒。在《半半哲学》里,他提倡一种既不追“高”,也不求“低”,而是取乎其中的人生态度,并引经据典加以佐证,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半半哲学’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对一半,而是代表一种界限、和谐、心情和生活方式。矛盾的双方具有双向的互动性,如果处于‘半半’,则心情易静易安,自然快乐幸福。”说理透辟,阐释优雅温和,既有对生活的独特认知和理解,又能牖启人心,这样的散文的确深得我心。 王兆胜的散文有当今学者散文的博雅多识,却没有某些学者散文的故作高深和堆砌知识。他一方面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连类比喻,体现出丰瞻的学识与才情;另一方面又常常从一些小道理、小事情谈起,这些小道理和小事情虽不起眼,却连结着天地人心,通达于全人类。应该说,一个散文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首先他需要有一种很深很广的世界观、哲学观和宗教观。其次,他需要有一种操守与气度,一种自我精神的修炼与熔铸。第三,他必须有一颗沉静宽容、荣辱不惊的散文心。散文作家倘若具备了这些条件,他的作品自有一种大胸襟与大境界。而当前的中国散文,缺的正是这样的胸襟与境界,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弊端,我对王兆胜这一类既写现实人生,也写自然天道,同时又有高远的心灵渗透,有超越现实的梦想和想象的散文,充满着期待。[2] § 散文名篇 《一念之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古训,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少邪恶之人不仅没有遭殃,反而活得好着呢!而一些良善的好人却命运多舛,“屋漏偏遭连夜雨”。于是,邪恶之人更加肆无忌惮,普通百姓也不愿行善仗义。其实,这是一种表面化理解,它没有深入自然的情理之中,尤其没有深悟天地之“大道”,并由此发现“善”与“恶”的本质。 人的“言行”是由“意念”支配的 如果将“言行”比成车辆的行进轨迹,那么“意念”就是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善念”往往会结成“善果”,而“不善或者邪恶之念”当然会生出“恶之花”。古人云:“一念之差,满盘皆输。”《易经》亦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那些心中充满邪恶之念,大行不义的邪恶之徒,很少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即使脱得了一时也难以长久!即便脱得了己身,子孙后代恐怕也要为之付出代价。因为邪恶是会遗传的,很难想象一个邪恶的父亲能生出或培养出纯良的儿子;因为邪恶是人人痛恨和避之惟恐不及的,所以人们必欲尽早除之而后快! 缺乏“善念”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并非心怀邪恶之念者,而是一些缺乏“善念”的人。他们也可能因为“事不关己即高高挂起”,也可能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可能因为利己和自私心重,还可能因为缺乏耐心或宽容厚道,所以未能生出“一念之善”。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一念之差,却导致了于人于己都难以挽回的损失。 一念之差 据报道,一人晚上回家,在路上看到一起车祸,受害人还在呻吟之中。当时他想前去搭救,但“一念之善”马上不翼而飞。没想到,第二天他发现受害人竟是自己的母亲,并且因疏于救治人已死亡。得知此事,此人后悔莫及、欲哭无泪、仰天长啸,几近于疯狂。这是“一念之善”缺乏所导致的恶果。还有一个故事也很能说明“一念之善”的重要性。我有一个博士同学,他曾长久地如打蔫的黄瓜一样提不起精神,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终于说出了真相。原来,刚读博士不久,有一天他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来电并不说明他是何人,也不说出所为何事,只是问东问西,天南海北地聊开去。我同学无论怎么问,对方就是不说,他没有耐性就将电话挂了。第二次打进电话来的还是此人,仍然是问个不休,我同学说了声“神经病”,又把电话挂断。第三次来电话时,对方直言他是我同学的博士导师,并扔下这样一句话:“要做好学问,先从做人开始!”今天看来,我同学不是恶人,他的做法也没有错,但因为缺少“一念之善”,却导致了难以消除的后果。 点亮黑暗摸索者的心灯 “善念”,哪怕是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哪怕是对于素不相识者,哪怕是给予你憎恶的人,甚至是邪恶者,它都会滋润焦渴的心灵,点亮黑暗摸索者的心灯。人生天地间,无论他是位尊于人的天子,还是富甲天下的大贾,包括那些如草芥一样被人踏在脚下的平民百姓,他们都是一个生命的孤独者,有血有肉、当病则病、当死则死,没有任何人能超脱此理。因此,每个人都需要阳光、雨露和水滴,也不能缺少同情、理解和爱护。而所有这些往往都源于“善念”,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念之善”。孟子说,人有“不能为”和“能为”之别,挟泰山以超北海,人力难为也;举手之劳,人人能为也!而“一念之善”更多的时候则属于举手之劳,那么我们许多人为什么坚决不为呢? 超脱世俗的功利之情 一个善待别人的人,一个心存“善念”的人,他会超脱世俗的功利之情,获得一种难以言喻的大幸福!这是给予之福。就好像阳光,它从遥远的天边长途跋涉,不畏艰辛,就是为了给人类以生命和幸福,于是它也感到了幸福。在福建有一位农民,当自己的女儿、孙女和邻居的女儿共六人在河中同时遇险时,他竟能连续四次越过自己的骨肉,先抢救别人的孩子,结果人家的孩子得救了,自己的女儿和孙女却双双遇难。还有一位少女,她从电视上看到一个与自己素昧平生的女性因肝病奄奄一息,于是下定决心为病人捐肝。这两个人都是如泥土一样卑微,但他们却都有伟大的“一念之善”,在生命最为关键的时刻,将“生”之希望留给他人,而将不幸留给自己。也许从常人的角度看,这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愚蠢,但从“一念之善”上说,他们是上帝的使者,是有着高贵和神圣品质的人。 现实的复杂性 往往是:富贵者欠善良,贫贱者知冷暖。我们当然并不苛求富者能撒尽资财,给天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人;但对于“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商人,还是劝他们有所体悟。我们更希望所有的人都有“一念之善”,为他人、为自己、为国家、为人类。因为这个世界是由“每个人”组成的,而每个人同时又离不开“这个世界”。关于这一点,理论上说有些空泛,但有亲身经历的人才会理解其中的深意。有一位白血病患者,因为他是异常血型,所以在仓促中要找到相符合的血小板配型谈何容易!但最后通过网络发现了有一个“志愿者异型血库”,于是他的生命得以保障!可以说,是一个个志愿者的“善念”挽救了他的生命。 一般说来,“一念之善”对每个人来说都不算什么,但汇集起来它就是一个“海”,一个超凡脱俗、可以摆渡众生的生命大海。[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