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充 (公元27~约97) |
释义 | § 王充 (公元27~约97) § 正文 中国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卒于和帝永元中期。青年时曾赴京师太学拜班彪为师。后在县、州任过功曹和从事等职。他博学多才。因对当时的社会恶习和纖纬迷信持不妥协的态度,其建议常不被采纳,遂辞官归里,潜心著述。 王充继承荀子、桓谭等人的进步思想,总结和吸取汉代的自然科学成果,著述中涉及到比较广泛的心理学问题。他认为天地间的万物是由自然界的"气"自然而然生成的,万物之中“含血之类”的动物都有感知能力,唯人"有智慧"居“倮虫”之长,是天地间最“为贵”的(《论衡·别通》)。人的心理必须以形体为基础,人“未死,精神依倚形体”,“己死,形体坏烂,精神消亡”。“五藏不伤,则人智慧;五藏有病,则人荒忽”(《论死》)。他以充分的事理驳斥了“人死为鬼”的谬说,指出“无体独知之精”是不存在的。 他提出人的认识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程。感知是基础,“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实知》)。指出听觉及温度觉与空气传导及外物远近距离有关:“人坐楼台之上,察地之蝼蚁尚不见其体”,听数万里之语,怎能闻其声,“声音孔(空)气不能达也。”(《变虚》)“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寒温》)描绘了远近距离影响人对物体运动速度感知的现象:同样航行的船只,“近岸则行疾,远岸则行迟”,何故?“远近之视,使之然也。”(《说日》)感觉受外物明暗对比影响的现象:“昼日察火光小,夜察之火光大”,则是有无“光耀灭之”的缘故(同上)。他还指出:“耳目同力”,对事物的感知就更全面。但感觉也有“虚象”和局限性,“目不能见百里”,“不近耳则人不闻”,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意即感知必须与思维结合起来。他认为人的思维是靠“心”来“思”、"谋"的,提出以“揆端推类,原始见终”、“案兆察迹,推原事类”等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形式,去把握事物的实质和规律性,并以“效验”作为思维正确性的标准(《实知》)。 他提出人有先天和后天形成的“欲”,并重视伦理道德对欲的约束,“顺情从欲,与鸟兽同”,“利欲不存于心,则视爵禄犹粪土”(《韩非》)。“情”是“欲”能否得到满足的表现。“情”对形体也有反作用,“不愁则身体不臞”,“忧世念人,身体羸恶”(《语增》)。他总结出人的技巧是后天“目见之,日为之,手狎也”的结果(《程材》)。他承认人的智力有“幼成早就”者,认为这些“早成”的儿童,主要是由于后天及时“受纳人言”、“家问室学”和“多闻见”所致。他强调学以致用,如说:“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超奇》)在人性论上,他主张“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率性》)。特别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 王充著有《讥俗》、《政务》、《论衡》和《养性》等书。留传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共30卷,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他的心理学思想就散见于《论衡》诸篇之中,而以《率性》、《本性》、《说日》、《论死》、《实知》、《知实》等篇最为丰富。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