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德芳
释义

§ 艺术简历

画家王德芳作品擅长工笔、写意花鸟、动物、草虫,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院、北京大学、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德国等地收臧。2005年、2006年被评为最有升值潜力的画家。

其国画作品入选全国小品精作扇面画大展获银奖;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获铜奖;第二届鲁艺杯全国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大奖赛获优秀奖;第一届台湾中华工笔画大展;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花鸟画邀请展;北画家王德芳 京大学百年校庆画展并出国巡回展;天津·香港青年联展;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大展;首届国画家小品精作展等。

其国画发表于《人民日报》《江南收藏版》,《天津日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美术大观》《北方美术》、《国画家》、《美苑》、台湾《普门》等报刊。出版画册有《工笔花鸟小品选萃》、《工笔动物小品选萃》、《工笔画图稿选萃》、《全国高校教师作品集》、《教师作品集》、《工笔重彩草虫谱》(合著)。

§ 相关点评

画家王德芳什么样的艺术品才可称得上是一件优秀的作品?对中国画而言最古老的同时又是最经典的一条评判准则便是“气韵生动”。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然而一旦落实到艺术实践当中又是谈何容易。要想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借助于外物恰到好处地从画面当中表现出来,作品本身必须得先有生气,有神韵,不仅要表现外在的形与色,更要表达内在的神与性,形神兼备,方为上品。既要借助外物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思,又要不失物象本身的灵动生机,最关键之处在于所选的艺术形象首先能够深深打动画家的心,只有“物我两忘”才有可能“情景交融”,才能使宇宙万物生动之气韵转化为艺术作品的气韵生动。

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先感动了作者,才能感动观众。在花鸟画的创作与鉴赏过程中,维系物象——画家——作品——观众四者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便是一个“情”字。由于花鸟画所描绘的物象取自于大自然,而花鸟自身本无感情而言,禽鱼走兽也是少有感情,但有言讲的甚好:只要人有心,万物皆有情。正因为画家于画中融入了个人的强烈情感,才使得一幅花鸟画产生了列魂动魄的强大力量。

观王德芳老师的画,给人以静穆、秀美、舒郎之感,既有着淑女的灵秀含蓄,又有着文人的闲情逸趣。不求耀眼的笔墨形式之创新,只以一颗求知的心认真揣摩着古人的艺术精神,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借古人之气以养自我之心,识度上的不同凡响流露于艺术,自然是下笔如有神助,不求独立之风格而风格自然成。对于传统艺术的不断学习使其受益匪浅。关于传统的重要性,她在学生时代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初学画从花鸟入手,潜心研究工笔花鸟画。宋人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高峰,特别是北宋时期盛极一时。在中央美院花鸟画室学习期间,他临摹了大量的宋人花鸟画,从中感悟古人辉煌壮丽与清新婉约的绘画风格,学习古人严谨、写实、稳健的骨体和华美的铺陈。在那些与古人对话的日子里,画家深深体会到传统之于现代画家的重要作用。它是根,谁也不能少,更不能跨越”(参见路宁《清新雅致,幽闲风古评王德芳国画艺术》)。这种认识上的价值取向使其艺术语境倾向于传统,也直接决定了后来她花鸟画中微茫苍润的笔墨精神的形成。

在表现题材上,古人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清亮节而选择了梅、兰、竹、菊,曰为“四君子”。如宋末著名爱国诗人、画家郑思肖,善写幽兰,但从不画土,谓之“露根兰”,人问其故,答曰:“土为番人夺去”。在这里“露根兰”所寄托的是画家沉痛的亡国之情。但也有许多独辟蹊径者,如作为朱明遗老的清初大画家八大山人,其笔下所绘画鸭禽鸟,无一不是“白眼向人”,眼睛大而方,眼睛黑而圆,并恰好点在眼圈的上角,冷目圆睁,气势逼人,犹有孤傲悲愤之情,充分显露出其愤世嫉俗的内心世界。而他那不落俗套,寓意于画中的笔情墨趣之独特精神,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王德芳老师在自己绘画图式的选择上,认定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猫与大自然中最为绚烂的虞美人。猫,作为家庭圈养最普遍的两种宠物之一却很少在古往今来名人画上的笔墨丹青中露脸,或许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太密切而反被忽视了,致使其久久未能激发艺术家们的表现欲望。“距离产生美”揭示了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于一段历史或者是一个人的认识只有在保持一定的时间或空间距离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看的更清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大抵也是这个道理。若能够敏锐地发现最平凡事物中所潜藏的美,则足见一个艺术家的社会洞察力,对于周围事物不敏感或者说是反应迟饨的人,至少说是缺乏成为艺术家的前提条件。在每一个年少的心里,总认为自己所喜欢的小动物是能够听懂自己的话语,明白自己的心声,以至于我们有时会完全陷入自言自语的状态,而在事实上,猫也确实有其通灵的一面,甚至可以揣摩主人的感情。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王德芳老师也是从小与猫为伴,她说自己一看见猫就有一种爱意从心底涌出,从其家中收藏的大量关于世界各地名猫的图片以及众多关于猫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画家王德芳作品在《春色》图中,画有描绘了三只形态各异,神情并茂的小猫。最前面抬头仰望者,仿佛正在沐浴着和煦的春风,神采奕奕。旁边俯卧的那一只则两眼直视前方,双耳直竖,猫着腰,四爪紧扣地面,神情格外谨觉专一,好像就要离地而起扑向不远处的小鸟。一动一静,交相呼应,别有情趣。再看那一只假山顶上调皮的白猫,此时玩兴方尽而睡意渐起,脑袋侧依着山石似乎忍不住就要呼呼入睡……,其乐也融融。背景中那一从娇艳的虞美人,仿佛是在柔和的春风中翩翩起舞,竞相争奇斗妍。整个画面充满了春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如坐春风。

再如《惜春》,《缀绮》,《落尽幽玉出几枝》,《风雨墨飞花》,《染碧岚》,《舞清风》诸图,无一不是形神兼得,以情动人的佳作。其笔下之猫,可以说就像一个个烂漫天真、活泼可爱的孩童,时而欢喜时而忧,变化无常任自然,完全是一种逍遥游的精神状态。

对于神情动态的把握在她的画中可以说是尽善尽美的,若没有长期的生活观察与大量的创作实践,很难达到。此外对于色彩的应用又是她画作中的一大亮点。

在以往人们的成见中,中国画是以水墨著称于世的,故中国画又有水墨画之称。但事实上中国画对于色彩的应用同样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从长沙大山楚墓《人物龙凤》帛画的朴素到马王堆汉墓《导引图》的浓艳;从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中对山水的色彩设计到展子虔《游春图》的金碧设色;再经唐代的绚丽灿烂到五代的沉着明丽。中国画对色彩的应用至两宋达到了巅峰状态。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古今独步毋庸多言,世人有目共睹。单就花鸟画而言,工笔重彩在宋代亦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先用淡墨勾勒,接着由淡入深,层层晕染,色彩厚重,对比强烈,形象精确,画风富丽工巧。徐熙首创“落墨画”,尤能设色。其孙崇嗣不用墨描,直接用色渲染,取其浓丽生态,史称没骨。赵昌、崔白之花果翎毛,色彩皆清淡雅逸。元明清三代,文人墨戏之风空前盛行,用色尤尚淡雅。重彩遂逐渐民间化……。在王德芳老师看来,“最美的色彩色效果是单纯和统一,它有一种内在的博大与朴实,是最高的境界之美。她的画中多运用黑白两色,她认为两极之间有无穷的颜色,它能包容万物,永恒不变,魅力持久”。的确,在她的艺术作品中,巧设黑白,于此之间纵情驰骋,寓无穷之色彩变化于苍茫之画境当中。她笔下的花卉何以如此娇艳而不显火气?主要得益于其巧妙的构图,以及色彩的搭配与调和。她追求色彩的单纯,但其画中很少有绝对的纯色,色彩学上所讲的“高级灰”理论或许对其画面色彩的构成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如在表现深红色的花头时,往往会加入适量的墨,浅色粉花则微加牡丹红。花托则以花青加淡墨写就,更有力地突出了虞美人的冷艳孤芳。表现虞美人的花茎,极为柔美,妙的自然之趣。对于作为陪衬的大片花叶,她同样是深思熟虑,不容半点马虎,因为在花鸟画中,“如果叶子摆布不好,整幅画也将大为逊色”。“叶子要衬托出花的优美姿态,不能喧兵夺主,其中有几片深色,大部分是淡墨,墨色变化亦丰富,过度自然,在叶子墨色八成干时,用重墨勾出叶脉”。她是在用心点彩运墨。在纸的选用上,她很少用纯白色的宣纸,常常使用一些色泽较灰的麻纸作画,这不仅有力于烘托花卉的素雅之美,更关照了整个画面。

在王德芳老师的花鸟画中,主观之情思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处处流露着画家之思,之想。借助于笔墨与色彩,向人们诉说着一位现代都市艺人对于自然、纯真的渴望与执着。

§ 作品欣赏

画家王德芳作品画家王德芳作品画家王德芳作品

§ 同名人士

作家王德芳作家王德芳

作家王德芳,出生于1941年1月,汉族,河北乐亭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编审。1960年毕业于合肥航空工业学校。历任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检验员、公司职工文艺创作组组长兼《职工文艺》主编,《剑魂》杂志主编,《西飞文艺》主编,《企望》杂志主编,编审。中国首届神剑文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神剑文艺学会常务理事兼文学部部长,中国航空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1997年获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总工会等联合授予的职工艺术家称号。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相关词条

冯兆平李人毅毛雪峰丁万春

孟喜元萧有恺吴田玉刘家栋

陈春剑姬国强赵治平刘灿章

§ 参考资料

[1] 中国当代书画信誉网 http://www.ddshxyw.com/wangdefang/wangdefang.html

[2] 卓克艺术网 http://www.zhuokearts.com/artist/intro.asp?keyno=15862

[3] 八斗文学 http://www.8dou.net/html/writershow_1306.s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