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犯罪现场》
释义

§ 简介

《犯罪现场》剧照

《犯罪现场》 ,英文名称为《CSI》。本电视剧的故事背景设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以真人真事改编,讲述刑事警察局的法庭犯罪调查员如何在作案现场取得证据破案的故事。调查员的名言是“死尸会说话”,他们利用指纹、鞋印、子弹壳、血迹、毛发、纤维、尸体伤痕等微小证据,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后,寻得破案的关键。

解开谜团的过程颇有吸引力。此剧还重建死者被害时的现场,拍摄子弹如何在体内穿梭,血管、器官被破坏过程,逼真景观令人屏息。看了如此细致的破案手法,即使有犯罪的胆在以身试法时也要好好考虑。

该节目比传统刑事案件报道更有情节性和悬念性。《CSI》的专职顾问伊丽莎白·德瓦恩是一位曾在洛杉矶安全部门供职长达15年的犯罪现场调查人。该节目收视率之所以居高不下,41岁的德瓦恩功不可没。另外,《CSI》已成为美国警方的必备学习教材,连英国苏格兰场、日本警卫厅以及法国警局都视之为反恐教材。

§ 制作特点

有关犯罪侦破题材的好莱坞大片太多了,而《犯罪现场》正是独辟蹊径,以真实取胜的结果。大片里常拿来开涮的诸如抢银行、黑帮、毒品犯罪、绑架等元素在该剧中涉及得很少,原因就是制片人嫌这些内容“技术含量不高”。于是,很多真实发生的高科技破案技术在剧集里得以充分展现。目前警方利用高科技手段破案的方式有十几种:最常见的就是DNA鉴定,这些破案手段都让观众大开眼界。比如“迈阿密篇”第一季里面那个猥亵儿童的犯人,曾经在现场把自己手上的皮割下来拼接,妄图躲避指纹调查;“拉斯维加斯篇”前几季里女人类学家根据尸体腐烂程度调查、毛发鉴定、血液显形等让罪犯现形。这些高科技破案手段令观众觉得很新鲜,有一种看探索频道的感觉,难怪该剧播出近7年至今仍令人期待。

《犯罪现场》的另一成功之处就是一集一个故事,让观众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欣赏完。该剧每集都以罪案发现开场,很快再和另一起或两起案件交织在一起。作为一部篇幅庞大的现代系列剧,该剧本采用随时间推进逐渐深入案件的方式,用一种及其接近案件本身的独特视角来拍摄,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带领观众一起走进侦破过程,这相当过瘾。

§ 关于演员

剧照

威廉·彼得森(WilliamPetersen)在《CSI》中扮演拉斯维加斯犯罪鉴定小组的老大格瑞森,他不仅正直高尚,而且专业出色,被全组其他同事奉为导师,是该剧的灵魂人物。他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尤其是喜欢研究昆虫。他的离开有很多粉丝都很舍不得。

新加入的菲什伯恩也有自己的专长,他曾经是一位病理学家以及大学教授,他专注于研究为什么人们会有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同时他也是CSI设定的“重大嫌疑犯”。该角色不属于CSI部门,他与一名连环杀手具有同样的基因档案,却从未牵涉任何杀人案件。而这样的角色能否胜任新的灵魂人物这一使命也只有在第10集后才能揭晓。[1]

§ 收视情况

《犯罪现场》播出后便深受观众欢迎,并以绝对的优势先后多次赢得金球奖和艾美奖。该剧在美国重播4次,收看人数达2500万之众。

§ 获奖情况

这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王牌节目,曾获得第59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系列剧”,主演过《异形》的海尔金伯格凭该剧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另外,该节目还获艾美奖六项提名,入选2002年美国“十大最佳电视影集”、美国CBS电视台当年收视冠军,可谓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2011年11月28日晚,《犯罪现场》荣获美国第21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未全面上映电影奖。[2]

§ 相关评价

剧照

如果把《犯罪现场》的成功简单归结为美国人“敢造”,那不免有些武断,因为该剧在2000年首播时便不停地针对观众口味进行调整。首先是试播集里有一个漂亮年轻的女警员。制片人并不喜欢这个角色,观众也对她不满意。于是我们看到这位女警员中枪后牺牲了。这显然不是医生的医术不高明,而是观众对这个角色不来电。同样是在试播集里,剧中有一位不起眼的小化验员葛雷格。小伙子长相可爱,性格活泼开朗。剧本设计这个角色本来是为紧张严肃的破案工作增加一些轻松点缀的,但观众渐渐对这个角色的喜爱程度直接逼近主角,制片人立即作了调整,葛雷格的戏份在后面逐渐增加,顺利地从一名化验员变成一名正式探员。这些调整都说明了美剧边播边拍的制作特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