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甑皮岩遗址
释义

§ 发现过程

甑皮岩遗址位于独山西南山脚,是新石器时代桂林先民的一处居址和墓地。 甑皮岩遗址196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73年首次发掘,2001年再次发掘。在历次调查和发掘中共发现29座人类墓葬、1处石器加工点及火塘、灰坑等生活遗迹,出土打制和磨制石器、穿孔石器、骨器、角器、蚌器数百件,捏制和泥片贴筑的夹砂和泥质陶器残片上万件,人类食后遗弃的哺乳类、鸟类、鱼类、龟鳖类、腹足类和瓣鳃类动物骨骼113种。这些遗迹、遗物依出土地层和文化特征可划分为五期,由此可勾勒出公元前10000—5000年间桂林原始文化的发展轨迹。在第一期发现一件破碎的捏制夹粗砂陶容器,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原始的陶容器实物之一,年代在公元前10000-9000年。

在第二、三、四期出土的陶器大部分用泥片贴筑法制坯,露甑皮岩遗址

天堆烧法烧造,显示出公元前9000-6000年间桂林陶器制造技术的发展。第五期进一步出现用慢轮技术修坯的泥质陶器,纹饰除传统的绳纹、篮纹等编织纹外新出现式样繁多的刻划纹、戳印纹、捺压纹,如干栏纹、水波纹、曲折纹、网格文、弦纹、乳钉纹、篦点纹、附加堆纹等,器型富于变化,有罐、釜、盆、钵、圈足盘、豆、支脚等器类。第五期的磨光石斧、石锛、石矛、石刀、骨镖、骨镞、骨锥、骨针制作精良,蚌匙全国仅见。第五期文化代表了公元前6000-5000年间桂林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墓葬发现于第四、五期,墓坑形状均为不太规则的圆形竖穴土坑墓,葬式为其它地方少见的屈肢蹲葬(蹲踞葬),人骨架多数保存较好,一些头骨上有人工穿孔。研究表明,“甑皮岩人”属于南亚蒙古人种,并且具有非洲赤道人种的一些特征,是现代部分华南人和东南亚人的祖先。

§ 文物陈列

万年前的桂林人文物陈列:

1978年建馆开放时,设有“甑皮岩遗址出土文物陈列”。1986年邓小平、王震参观该陈列。

2003年,为迎接“华南与东南亚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重新设计、制作“万年前的桂林人”文物陈列。

“万年前的桂林人”文物陈列展览面积约250平方米,分为序厅、神秘的甑皮岩、奇异的穴居氏族、蛮荒的精灵、崭新的天地等5个展区,展品均为甑皮岩遗址出土文物及相关图片。新的文物陈列集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以独特的手段、从独特的角度展示甑皮岩遗址发现和发掘过程、地层和文化分期,甑皮岩人的体质面貌、种属渊源、葬俗、服饰、生产方式、制陶技术、生活习俗、宗教意识、去向等内容。参观文物陈列,犹如穿越时空,返回到万年前的桂林,与“万年前的桂林人”亲密接触,欣赏他们的珍贵文物,理解他们的独特文化,体会他们的万年情怀。

图片:展览实景、主要展品。

§ 重要成果

考古学家从被称为“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将甑皮岩人的头像复原出来,让人们见识了一万多年前的华南人的面孔。女性相貌复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从去年年底开始,对甑皮岩人进行了头像复原。这次被复原的甑皮岩人头像,所选取的颅骨都是生活在1.2万年前的甑皮岩人的。其中,男性、女性各一例,两具颅骨都是目前甑皮岩遗址保存最为完好的头骨,最能准确地体现该人种典型的体质特征。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人类学实验室林雪川介绍,科研人员分别将男、女各一个颅骨放置在立方定颅器上,测量得出复原的相关数据,用数码相机对颅骨的各面进行拍照,将得到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应用相关图像处理软件将颅骨图像在计算机中调整成实际大小,并将各个图像设置在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中,以此制作出三维颅骨。男性相貌复原甑皮岩博物馆馆长周海说,这种复原技术与破案所采用的头像合成技术差不多,可以使复原出的头像与实际真人的误差不超过10%。

被复原的男性头像眼眶接近方形,鼻子有明显的轮廓,从正面看鼻子的软骨稍宽,鼻翼向下往嘴部延伸。嘴部门齿稍大,唇部稍厚。耳朵不太大且紧贴颅侧。而被复原的女性头像眼眶也接近方形,眼睑薄且深。鼻子有明显的轮廓。嘴部有点“地包天”的样子。脸颊部稍有凹陷,嘴角稍微向下。耳朵小巧且紧贴颅侧。

§ 遗址保护

甑皮岩遗址1965年6月3日,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甑皮岩遗址。当时暂名为“相人山岩”。

1973年6月至1975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抢救性发掘。正名为“甑皮岩”。

1976年 至1984年,由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征地85亩,用于甑皮岩遗址的发掘、保护和陈列馆建设(市建字[1976]76号)。

1978年,“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成立并对外开放。

1981年8月25日,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政发[1981]130号)。

1984年10月8日,桂林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市政[1984]87号)。

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发[2001]25号)

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保护范围(桂政发[2003]2号)。

2004年,《桂林甑皮岩遗址保护与展示规划》通过自治区和国家文物局评审。保护范围:遗址(陈列馆)现有保护围墙以内范围。建设控制地带:遗址所在的独山及独山西、北面山脚外延20米。遗址(陈列馆)西、南、北面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各外延20米;东面至桂阳公路300米范围内。

§ 旅游贴士

景点位置:桂林市区

开放时间: 8:00~17:30(游程需1小时)

景点交通:乘12路公交车到甑皮岩路口站下车,再往里走5分钟即到

景点等级:尚未评定等级

参观票价:15元/人次。团体预定优惠。本市在校学生、老寿星、残疾人、军人凭证免票。节假日桂林市民凭证免票。

开放时间:上午9时至12时,下午2时半至5时。常年开放。(中午12时至2时半团体参观请预约)

§ 交通路线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位于桂林市象山区凯丰路与万福路交汇处,甑皮岩路西侧,交通便利。凯丰路为桂林黄金旅游通道“桂林—阳朔”二级公路之起点,“漓江一日游”往返车程必经之地。

乘公交车参观:

从桂林火车站(南站)乘12路公交车,在甑皮岩站下车,沿甑皮岩路西行150米左转,即达馆区大门。

自驾车参观:

线路1:自市区方向南行至凯丰路,在甑皮岩路口右转150米,或至万福路交汇处,右转(西转)150米;

线路2:自阳朔方向北行至凯丰路与万福路交汇处,左转(西转)150米,或过交汇处后至甑皮岩路路口左转150米。

线路3:自临桂方向沿万福路东行,至万福路与凯丰路交汇处左转后如线路2行驶。

§ 相关记载

广西文物工作队、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试掘》,载《考古》1976年第3期,第175-179页。

张子模主编:《甑皮岩遗址研究》,漓江出版社1992年出版。

傅宪国、李珍、周海、刘琦、贺战武:《桂林甑皮岩遗址发现目前中国最原始的陶器》,《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6日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在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市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甑皮岩》,文物出版社2003年出版。

§ 相关荣誉

该遗址的重新发掘将生活在甑皮岩中“桂林人”的年代大大提前,并新发现很多曾生存在甑皮岩的动植物种类,一种特别的鸟类还被命名为“桂林广西鸟”。出土的骨针桂林市甑皮岩遗址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2002年度国家田野考古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该遗址的发掘鉴定成果,解决了近30年来困扰考古工作者确定生活在甑皮岩中原始人的年代问题。

该馆副研究员漆招进说,甑皮岩遗址1965年被发现并在1973年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因当时科技水平所限,发掘欠规范,遗址的文化堆积层次和年代分辨不够清楚,将其笼统定为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阶段的原始人文化遗址。2001年6月至8月,经中国社科院批准,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队长傅宪国主持,区、市文物工作队和甑皮岩博物馆合作,运用高科技手段在原址重新发掘研究,将其测定区分为32个自然分层和5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层,确定距今1.2万年至7000年前,有原始人生活居住在甑皮岩中。重新发掘的遗址发现生存的动植物种类比原先增加了很多(仅动物就由70多种增加为113 种),一种特别的鸟类还被命名为“桂林广西鸟”。据出土的陶片分析,桂林是我国陶器的发源地之一。

甑皮岩博物馆开始举办“万年前的桂林人”科普展览,让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了解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深厚的文化积淀。

§ 相关条目

宝积岩遗址

大岩遗址

轿子岩遗址

庙岩遗址

§ 参考资料

1、http://www.travelguilin.net/article/sight_show.asp?id=44

2、http://www.8g123.com/html/cp/20071/2007124183225_cp_58720.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