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瑶台聚八仙 |
释义 | § 词语解释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 词牌名 代表作·宋·张炎 屋上青山。 青未了、凌虚试一凭栏。 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 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 对林峦。 底须谢屐,何用跻攀。 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 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 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 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 词牌介绍 词牌名: 瑶台聚八仙 格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 词牌作法 此调九十九字。首句四字,起平韵,第一字可仄。次句九字,上三字为豆,第二字可平;下六字协韵,平仄不能移易,且以第二字用去声为佳。第三句四字;第四句六字,平仄俱不可易。第五六句乃七言诗句一联,与《忆江南》第三、四句正同。第七句为三字句,协韵;仄平平乃系定格;与《忆王孙》第四句同。第八、九句皆四字句,上仄收,下平协,平仄有一定。后阕换头。首句上四字全平,下二字全仄,不能易。(例词中“两”作平声)第二、三句亦俱四字句,上加一豆耳;平仄不能移易。又语气须贯,仿佛上五下四之九字句。第四五句与前阕第四五句同;惟例词前阕“也知游事”为仄平平仄,后阕“峭壁谁家”为仄仄平平,似又相异,但吴梦窗作“雁风自劲”,则正与前半句法同也。第六句六字仄收,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七句八字,上一下七,即七言句冠一豆耳;然仅“抱”字可平。结尾十二字,分为三句,首为三字;次为五字;上一下四,末为四字。其中“石”与“白”,可平,“青”可仄;惟“青”作仄,则“白眼”俱当作平;梦窗作,其先例也。 § 典范词作 瑶台聚八仙·屋上青山 【南宋】张炎 屋上青山。青未了、凌虚试一凭栏。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对林峦。底须谢屐,何用跻攀。 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 相关条目 文学 诗词 诗歌 宋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