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燕隼 |
释义 | § 基本资料 燕隼 【中文名称】:燕隼 【拉丁学名】:Falcosubbuteo命名:Linnaeus1758 【别名】:青条子 土鹘 儿隼 蚂蚱鹰 虫鹞 【同物异名】:FalcosubbuteoLinnaeus,1758, 【生态环境】:Woodlandsandtheirclearings,andsparselywoodedsteppesorpastures 【分类地位】:动物界Faun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鸟纲Aves→今鸟亚纲Neornithes→突胸总目Carinatae→隼形目FALCONIFORMES→隼科Falconidae→隼属Falco→燕隼Falcosubbuteo § 外形特征 燕隼 燕隼俗称为青条子、蚂蚱鹰、青尖等,体形比猎隼、游隼等都小,为小型猛禽,体长28一35厘米,体重为120—294克。上体为暗蓝灰色,有一个细细的白色眉纹,颊部有一个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颈部的侧面、喉部、胸部和腹部均为白色,胸部和腹还有黑色的纵纹,下腹部至尾下覆羽和覆腿羽为棕栗色。尾羽为灰色或石板褐色,除中央尾羽外,所有尾羽的内均具有皮黄色、棕色或黑褐色的横斑和淡棕黄色的羽端。飞翔时翅膀狭长而尖,像镰刀一样,翼下为白色,密布游黑褐色的横斑。翅膀折合时,翅尖几乎到达尾羽的端部,看上去很象燕子,因而得名。虹膜黑褐色,眼周和蜡膜黄色,嘴蓝灰色,尖端黑色,脚、趾黄色,爪黑色。 § 生活习性 燕隼是我国猛禽中较为常见的种类,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开阔平原、旷野、耕地、海岸、疏林和林缘地带, 燕隼 高可至海拔2000米。飞行迅速,而不似红隼常停翔于空中。有时也到村庄附近,但却很少在浓密的森林和没有树木的裸露荒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飞行快速而敏捷,如同闪电一般,在短暂的鼓翼飞翔后又接着滑翔,并能在空中作短暂停留。停息时大多在高大的树上或电线杆的顶上。叫声尖锐。 主要以麻雀、山雀等雀形目小鸟为食,偶尔捕捉蝙蝠,更大量地捕食蜻蜓、蟋蟀、蝗虫,天牛、金电子等昆虫,其中大多为害虫。主要在空中捕食,甚至能捕捉飞行速度极快的家燕和雨燕等。虽然它也同其他隼类一样在白天活动,但却是在黄昏时捕食活动最为频繁。常在田边、林缘和沼泽地上空飞翔捕食,有时也到地上捕食。 叫声:重复尖厉的叫声kick。 § 繁殖 燕隼 繁殖期为5一7月。配对以后,雄鸟常常嘴里衔着食物,以一种踩高跷的姿态走近雌鸟,一边不断地点头,一边将两腿分开,露出内侧的羽毛,然后将食物交给雌鸟,完成它们之间的鞠躬仪式。接着雄鸟和雌鸟便在空中双双飞舞,同时伴随着特有的单调而柔和的鸣叫。 营巢于疏林或林缘和田间的高大乔木树上,通常自己很少营巢,而是侵占乌鸦和喜鹊的巢。巢距地面的高度大多在10一20米之间。每窝产卵2一4枚,多数为3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密布红褐色的斑点。卵的大小为37一43×30一32毫米,孵卵由亲鸟轮流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28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共同抚养大约28一32天后才能离巢。 § 分布信息 燕隼在国外繁殖于欧洲、非洲西北部、俄罗斯等,越冬于日本、印度、老挝、缅甸等地,在我国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燕隼共有3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青海、甘肃、新疆为夏候鸟,在陕西、宁夏为留鸟,山东为旅鸟,西藏为冬候鸟。南方亚种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均为留鸟或夏候鸟,在台湾为偶见迷鸟。迁徙时大多组成小群,通常春季在4月中下旬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至10月初离开繁殖地。 燕隼 分布范围:非洲、古北界、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及缅甸;南迁越冬。 分布状况:地区性非罕见的留鸟及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北方及西藏,越冬于西藏南部;streichi为繁殖鸟或夏候鸟,分布于中国北纬32°以南;有时在广东及台湾越冬。除海南岛外,几为全国各地留鸟。 主要分布省份: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福建 江西 山东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武夷山(福建) 兴隆山 内伶仃岛--福田 黑石顶 雪岭云杉 托木尔峰 鼎湖山 大明山 十万大山水源林 防城金花茶 草海 董寨鸟类 鸡公山 洪河 凉水 神农架 后河 东洞庭湖 莫莫格 长白山 大丰麋鹿 大丰麋鹿 鄱阳湖 鄱阳湖 武夷山(江西) 岩泉 桃红岭 桃红岭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 双台河口 老秃顶子 乌梁素海湿地鸟类 白芨滩 白芨滩 六盘山(宁夏) 青海湖鸟岛 天龙山 庞泉沟 庞泉沟 芦芽山 芦芽山 五鹿山灵空山 绵山 历山 太白山 高黎贡山 铜壁关 南麂列岛 古田山 乌岩岭 大雾岭 衡水湖湿地和鸟类 黄河三角洲 额济纳胡杨林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阿尔金山 长白山 中条山 大别山 昆仑山-西段 昆仑山-西段 桐柏山 秦岭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山地 阿尔泰山山地 青海湖 赛里木湖 博斯腾湖 准噶尔西部山地 北部天山山地 伊犁谷地 尤尔都斯盆地 南部天山山地 东部天山山地 东疆戈壁丘陵 塔河上游平原 塔河中下游平原 罗布泊低地 昆仑山北麓平原 昆仑山北麓平原 西昆仑山山地 西昆仑山山地 东昆仑阿尔金山山地 塔里木河 普惠 哈巴河 乌伦古湖 吐尔洪 淖毛湖 阿尔泰 额尔齐斯河流域 恰库尔图 布尔根河流域 托木尔峰南坡(琼台兰河) 芨芨湖 罗布泊地区 巩乃斯 那拉提 下马崖 § 濒危信息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生效年代:1997 IUCN濒危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未列入生效年代:1996[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