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燕赵悲歌 |
释义 | § 燕国的短暂复兴 燕人眼见即将亡国,即往无终山迎奉太子平为国君,是为燕昭王。昭王拜郭隗为相国,同时诏告天下燕国已恢复正统。已归属齐国的各邑闻讯而起,皆叛齐归燕。齐国无奈,只得退兵回国。经此磨砺,燕昭王为雪国耻,终夜痛心,乃特为郭隗筑宫,执弟子之礼,北面听教,亲供饮食,极其恭敬。同时在易水边筑起高台,堆积黄金于上,名为招贤台,也叫黄金台,广招天下贤士,共谋国事。此举广传四方,果然招来了乐毅、邹衍、剧辛、苏代等贤豪之士。昭王大喜,一一拜官善待,使尽忠竭力,养兵恤民,历经二十八年,国势骤盛,士卒乐战。乃联合秦、魏、韩、赵四国,以乐毅为乐上将军,挥兵伐齐。初战告捷,四国皆各自分兵收取边城,唯乐毅自引燕军,长驱直入,六个月内连克齐城七十余座,皆编为燕国郡县。可叹泱泱齐国此时仅剩莒州和即墨两座城池尚在固守,齐闵王也如丧家之犬般四处奔逃,屡屡被他国拒之门外,最后在莒州被前来救齐的楚国大将淖齿抽筋悬梁,忍辱负痛整整三日方才气绝身亡。后来燕昭王薨,燕惠王即位,听信谗言,削去乐毅的军权,齐将田单得以乘机反扑,收复了失地,才使齐国暂免亡国之灾…… § 陈子昂怀古 当乐毅潇洒自如地挥军横扫齐国时,他绝没想到,在后人的眼里,他已经成了与四百年前帮助齐恒公成就霸业的管仲齐名的风云人物,更没想到在遥不可及的一千年以后,一个名叫陈子昂的唐朝人会在想起他时泫然流涕,继而高歌了一首苍茫遒劲的千古绝唱…… 公元696年,即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反叛朝廷,攻陷了营州。武则天委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此武攸宜出身亲贵,全然不晓军事,轻率而无将略,致使前军陷没,军心大受影响。此时,身在燕国故地的陈子昂一定想起了昔日乐毅将军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的英姿,不由得豪情勃发,遂进谏武攸宜,“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亲自出战沙场,为国立功。但武攸宜以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无疑,陈子昂的满腔热血刹时降到了冰点。他怎么也没想到武攸宜会因为他是个文人、诗人而轻视他,使他尽忠报国的壮志在轻描淡写间就被否定了。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一定是既难堪又失望。过了几天,陈子昂不死心,再次进谏,结果把武攸宜激怒了,不但不采纳他的建议,反而把他的官职由参谋贬为军曹。 陈子昂郁郁不得志,情绪悲愤到了极点,遂于某日黄昏登上了当时幽州治所内、遗址在今北京市的蓟北楼。此楼又名幽州台,是一座古代建筑。陈子昂登临楼台、极目远眺的时候,历史和现实渐渐在他眼前和心里纵横交错起来。 脚踏燕国故土,眼望燕国古都,陈子昂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筑台置金的往事,那是何等感人的明主风度!而今,连绵的山丘长满了乔木,大好河山被外族进犯。自己空有击败契丹的良策却屡受压制。昭王啊,你在哪里!陈子昂愤从中来,乃奋笔赋诗一首:“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写罢,乐毅的雄姿渐渐在他眼前鲜活起来。乐毅当初事魏,未建奇功,来到燕国后却叱咤风云,连克齐国七十余城,建立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只缘他得遇明主,继而知恩图报,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他陈子昂生不逢时,满腹经却无用武之地,想想真是前路茫茫,不知何时才能如鱼得水一般建立一番功业。他又提笔写了一首《乐生》:“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此时,诗人的心已像海潮一样彭湃起来:就在这片土地上,弱小的燕国国君尚能礼遇乐毅、郭隗、邹衍等人,燕太子丹也能礼遇田光,君臣协力,共图霸业,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在这片土地上,后人仍会继续创造业绩,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但是,此时此刻,陈子昂站在古老的幽州台上,太阳在缓慢地落下山去,把天空映得血红,仿佛这一幕永远不会逝去,仿佛历史有意把他的郁闷和悲愤凝固在这片苍茫的土地上,使他的抱负成为泡影,使他永远不能从中解脱出来…… 他的错觉随着晚霞的暗淡而逐渐消失。时间还是过去了,就像天注定会黑一样,他的生命也会慢慢逝去,他终将在历史长河中被无情地吞没……他几乎停不住笔,燕太子丹、田光、郭隗等历史人物不断从他的笔端挣脱出来,为他抒发心声,排遣他的郁闷。他一口气写了七首诗,这就是著名的《蓟丘览古》七首。写完最后一个字,他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暮色中,他把笔一扔,踉踉跄跄扑到楼台的栏杆前,面对昏暗溟朦的幽燕大地,用一支我们已无法考据出来的曲调唱起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当陈子昂放声悲歌、泪如泉涌的时候,他决没想到自己悲凉之余随口唱出的歌会成为世代流传的千古绝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