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电鸣乐器 |
释义 | 电鸣乐器 § 内容 乃依(Naiyi木笛) 乃依是古老的木管乐器,流传在民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汉代应劭《风俗通》载:“……笛者,涤也……其后又有羌笛。”笛的起源有二:一、早在东周时代,中原已有笛--篪类乐器发展过程的横吹乐器,其形制无膜孔,可吹出七声音阶。到汉代时以竹、铁、玉制作,为横吹,在鼓吹乐中占有重要位置。二、“横吹,胡乐也”。后汉马融《长笛赋》载:“此器起于近世,出于羌中。”唐代王之焕作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羌族也有笛,称羌笛。 公元三世纪以前,笛已流传在天山南部地区,改为木制,一直流传至今。在拜城、库车和吐鲁番等地的石窟壁画中,有很多乃依的图形可资考证。在喀什地区的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出土的骨制残笛,表明在公元五世纪时,巴楚地区曾有过骨笛。 乃依分布地区很广,除伊吾及塔里木河流域的个别地区外,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 乃依一般用枣木或桐木制成,管的长度与管的内径不尽相同,因此,音域高低不完全相同。 它有一个吹孔,六个指孔。尾部另有一个气孔。乃依的音高和音域,从d1到d3,两个八度音域,其声区的音色:从d1-b1,宏厚、柔和,C2-g2明亮,b2-d3尖啸、透明。 技艺熟练的演奏家,能够用“闭半孔指法”奏出许多半音,和多种调式音阶。 电鸣乐器 electrophone 以电子方法改变或摹拟传统乐器的发音的乐器。常 简称电乐器。常见的电乐器按其功能可分为如下4类: 电扩音乐器 简称电声乐器。这类电乐器的基本工 作原理是先用某种换能装置把传统乐器的声振动变换为 与之相应的电能,再送入电子放大器放大,并作适当的 音色滤波处理,最后用扩大了并修饰了的音响放出。电 吉他是这类电乐器的典型代表。常见的电吉他是将一个 条状电磁拾音器安放在琴弦下面靠近乐器音窗的某个部 位,当拨动钢质琴弦时,由于振动的琴弦改变了穿过线 圈的磁力线数量,就在线圈中产生了与琴弦振动相应的 感应电压。此电压经滤波并放大后,即产生新的音色效 果。为了扩大音色的可变范围,一些电吉他沿弦长部位 安置有2~3个拾音器,以检拾不同的谐波振动成分。随 后用电位器调整各拾音器的输出量,就可合成范围较大 的音色变化形式。 近年来工程师G.鲍利发明了一种不用钢丝弦,而用 光学纤维作弦的电吉他。吉他上端装有一只发光二极管, 光通过光学纤维弦。当拨动弦时,一部分光就会被散射 离开琴弦。每根弦的振动波长决定了光散失的程度;剩 下的光沿纤维弦传到吉他体内一个光检测器上,再变换 成电流送入放大器发音。据称这种吉他不受周围交流磁 场的干扰,因此不会有交流声产生,音质更纯。其他形 式的电气乐器还有电小提琴、电大提琴、电钢琴、电琵 琶、电阮、电柳琴等。 纯电子乐器 通称电子乐器。这是品种形式最多、 流传最广的一类电子乐器,其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是各 式各样的电子风琴(俗称电子琴),其主要特性均源于 摹拟传统管风琴的种种功能。其他如电子钢琴、弦控式 电子乐器、吹奏式电子乐器等,都属于这一类。其基本 原理是将电子音源产生的波型经频谱合成及滤波电路形 成多种不同的音色,再经音型电路(包络产生器)形成 吹、拉、弹、拨的演奏效果,送至放大器输出。复杂一 些的电子乐器加有自动伴奏器和人工残响等功能,使一 个人的演奏有如一个小乐队的效果。由于电子乐器的音 源不是取自弦、簧、管、膜等机械体的振动,而是直接 用电子方法产生,因此有着任意而宽广的音域、音准和 频率,稳定度可达到很高标准,音色可以用各种电子方 法合成,在同一乐器上可形成多种音色。 电风琴 电子转奏器 亦称半电子乐器。这是一种能将任何 乐器、甚至人声转变为各种电子乐器音色的乐器。称它 为“半电子乐器”,是因为它的音源并非直接来自电子 音源,而是来自传统乐器本身,但通过声-电换能器将其 变为相应频率的电振动,此后的音色变换方法,则和一 般电子乐器采用的方法十分相似。电子转奏器的最大优 点是演奏者不必改变传统的演奏手法,就能得到比电扩 音乐器更多种完全不同于传统乐器音色的效果。 电子音响合成器 它是一种音响的“调色盘”。它 使用较少的几种基本“声源”电路,由操作者对这些电 路作不同的组合联结和调整,就可以得到非常多样的音 色:可以是音乐性的,随后供操作者以键盘演奏乐曲;或 是效果性的,用以模仿各种自然音响,如雷电、风雨、海 浪、爆炸、动物叫声、机械轰鸣等,以及自然界从没有 过的奇特声效。 使用一般电子音响合成器时,由于要经过合成手续, 故演奏操作速度一般低于普通电子乐器;因此它更适于 在电影、电视、广播等方面的音乐和效果录音中使用。 最早的电乐器可以追溯到约1904年,美国科学家T.卡希 尔发明了泰尔哈莫纽姆,它通过旋转着的铁质齿轮对线 圈进行电磁感应产生音源,随后以电合成方式形成多种 音色。在原理上它是电子乐器的前身。 1920年,苏联无线电工程师Л.С.捷尔缅发明了差频 式电子乐器,用两个电子管高频振荡器产生的差拍音作 为音源。这种电子乐器没有琴键,演奏者以两手分别离 开或靠近乐器某些部位,就能改变音高和音量。1928年, 法国作曲家兼电气工程师M.马特诺发明了用电子管产生 音频,用键盘控制音高的电子乐器。从1927~1936年期 间,相继产生了许多种电乐器。但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 平的限制,除电吉他、电钢琴等一类电扩音乐器外,电 子乐器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电 子乐器由于使用了晶体管及借鉴电子计算技术的某些原 理,使其在自动伴奏等辅助功能上有了不少创新。音乐 电子转奏器及电子音响合成器也相继问世。 60年代以后,家用电子乐器也都具有了自动打击乐 节奏、自动和声、分解和弦伴奏以及人工残响等功能。 70年代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电子乐器更加小型 化和多功能化。1978年后,中国也相继有电子钢琴、弦 控式电子乐器、电子风琴、音乐电子转奏器及电子音响 合成器等研制和生产。弦控式电子乐器能较好地模拟中 国传统乐器的音色和演奏风格。 § 配图 § 所属分类 乐器与演奏艺术 乐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