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琅琊寺 |
释义 | § 简介 琅琊寺位于安徽省滁州,是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楼阁错落有,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 景观 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琅琊山层峦叠嶂,曲径幽泉,四季皆有好景。尤以夕阳晚照,雨后听泉,别有情趣 § 寺内建筑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要建筑,雄伟壮观,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池上一拱桥曰明月桥,池北有一精舍为明月观。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相传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有一部经书藏在这里。从楼右侧下,可达抵园,园中翠微亭尤为别致。明月观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岁寒三友,得名。 琅琊寺东南偏门出便见南天门与无梁殿。无梁殿建在山腰,背靠大山,而对南天门,它无一木梁,全系砖石结构,故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著称。登上山顶南天门,这里可远眺长江和江南诸峰的雄姿,近瞰绿荫如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清幽俊秀的琅琊山自然风光,令人陶醉。 从此下山向北,是一片巨石林立的山坡,这里有归云洞和石上松等景点。 § 禅寺历史 琅琊寺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被称为“陆上蓬莱”的琅琊山,山中茂林修竹遍布,林壑幽深,景色宜人,其中还掩映着唐代古刹——琅琊寺和宋代建筑醉翁亭,集宗教、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于一体,是滁州市著名的旅游胜地。 琅琊寺为我国东南名刹之一,建于唐大历年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僧人法琛创建,唐代宗李豫赐名“宝应寺”。 宋朝时瑯琊寺几次得以重修扩建,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赐额“开化禅寺” ,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元朝末年,瑯琊寺毁于兵灾。明朝洪武年间,僧人绍宁、无为发愿予以重修,当时的瑯琊寺规模宏大,殿堂巍峨,盛极一时。可惜在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存的瑯琊寺是达修法师在光绪三十年主持重修的。 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 景观集萃 琅琊寺 琅琊寺依山而建,殿堂隐没在绿树中碧水之中,引人入胜。 琅琊寺的第一道山门上有“琅琊胜境”四个大字。通过石板路进入韦驮殿,也称弥勒殿,殿中供奉着弥勒佛、韦驮像。 出韦驮殿前行,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名为翠微园,院落中央有一放生池,又名“明月池”;池上架着一座拱桥,为明月桥;池北有一精舍为明月观。 明月观之北另有一座院落,由三友亭、濯缨泉、积馨斋组成。 三友亭,是因亭旁有松、竹、梅岁寒三友而得名。濯缨泉,又称“庶子泉”,是唐朝时滁州刺史李幼卿所开发的,泉面积约9平方米,深约3米,泉流从石罅中汩汩而出,清冽见底,味甘可口。泉旁原有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撰写的泉铭石刻,现已不在。明嘉靖三十二年,莆田人郑大同因此泉清冽异常,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意,题了“濯缨”两字于崖壁之上,后人称此泉为“濯缨泉”。积馨斋则是为1987年琅琊寺创建的素餐馆。 由明月桥向西为大雄宝殿,是瑯琊寺的主要建筑,始建于唐大历六年,殿高约12米,进深14米,正殿5间,殿前的“大雄宝殿”匾额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相传唐高僧玄奘自“西天”取经回来,将一部经书藏在了这里,不过我们凡人是无法看到的。1990年6月,缅甸华人和仰光极乐寺赠送给琅琊寺一尊释迦牟尼玉佛坐像,高约1.2米,现供奉在藏经楼中,故藏经楼又称“玉佛楼”。 由琅琊寺东南偏门出去便可见瑯琊山著名的南天门与无梁殿。无梁殿建在山腰,背靠大山,面对南天门,它不用木梁,全系砖石结构,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而著称。登上山顶南天门,这里可远眺长江和江南诸峰的雄姿,近瞰绿荫如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清幽俊秀的琅琊山自然风光,令游人为之陶醉。 琅琊寺在建筑风格上兼具南北两种建筑风格,庙门、院墙及寺外的各建筑均采用红墙、拱门,有北方皇家陵园建筑风格。但寺内的明月观、山门、藏经楼等建筑则采用粉墙、细木柱、鹅颈椅、漏窗、小青瓦屋等江南古典园林的建筑处理手法,十分独特。琅琊寺与瑯琊寺相毗邻的,是著名的醉翁亭。游览瑯琊寺,醉翁亭也是不可不去的景观。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它和丰名亭都因镌刻有欧阳修之文、苏东坡之字而著名。北宋仁宗庆历六年,著名散文家欧阳修被贬至滁州任知府,常来此饮酒作赋。当时的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同情他,因此为他专门在酿泉旁建亭,作为游玩休息之所。因欧阳修自号“醉翁”,便取名“醉翁亭”。欧阳修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 ,赞颂了琅玡山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现醉翁亭已成为琅琊山一景。 醉翁亭四周的台榭建筑,也都独具一格,意趣盎然。亭东有一巨石横卧,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为宝宋斋,内藏高约2米,宽近1米,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为稀世珍宝。亭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亭前的酿泉,旁有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再往西行,可观赏到瑯琊山“九曲流觞”的胜景。醉翁亭景区具有江南园林的风格,粉墙漏窗,洞门曲流,小巧别致,风格独特,让人流连忘返。 §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琅琊寺有僧人12名,殿堂房屋60余间,田产2700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僧人也分得了土地、山林,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生活自养。 1952年,政府拨专款,对琅琊寺进行了维修。 1956年,安徽省政府将琅琊寺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寺内常住僧人有4名,根如法师任住持。 1961年,根如法师圆寂后,超然法师任住持。 1983年,琅琊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并于19以年底交给僧人管理使用,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果圆法师任住持。 1985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 近些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琅琊寺对殿堂亭阁进行了全面维修,大雄宝殿、韦驮殿、玉皇殿、藏经楼等修葺一新,殿内佛像、菩萨、罗汉像等次第重塑。寺内还添置了各类法器,有五千多斤的铸铁钟,3.5米高的万年宝鼎,直径1米的法鼓和大香炉,还有幡、经书等,把寺庙装点得幽静肃穆,使琅琊寺成为滁州市佛教活动的中心。 § 风采 琅琊寺依山而建,殿堂隐映在绿树碧水之中。琅琊寺的第一道山门上有“琅琊胜境”四个大字。通过石板路进入韦驮殿,也称弥勒殿,殿中供奉着弥勒佛、韦驮像。 出韦驮殿前行,进入长方形庭院,院中有放生池、明月观。明月观之北由三友亭、濯缨泉、积馨斋组成一院落。三友亭,是因院内有松、竹、梅岁寒三友而得名。濯缨泉,又称庶子泉,为唐时滁州刺史李幼卿开发,泉面约9平方米,深约3米,泉流出石罅中,清冽见底,味甘可口。原泉旁有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撰写的泉铭石刻,今已不存。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莆田人郑大同因此泉清纯可洗帽缨子,题“濯缨”两字于崖壁之上,后人称濯缨泉。积馨斋为1987年琅琊寺创建的素餐馆。大雄宝殿[3] 由明月桥向西为大雄宝殿,始建于唐大历六年(771年),殿高约12米,进深14米,正殿5间,殿前的“大雄宝由”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1990年,在香港、九华山佛教界的资助下,琅琊山将大雄宝殿内佛、菩萨、罗汉像全部装金,金碧辉煌。1990年6月,缅甸华人和仰光极乐寺赠送给琅琊寺一尊释迦牟尼玉佛坐像,高约1.2米,供奉在藏经楼中,故藏经楼又称玉佛楼。 § 风格 琅琊寺在建筑风格上兼具南北两种建筑风格,庙门、院墙及寺外各建筑采用红墙、拱门,有北方皇家陵园建筑风格。但寺内有明月观、山门、藏经楼等建筑则采用粉墙、细木柱、鹅颈椅、漏窗、小青瓦屋等江南古典园林建筑处理手法,十分独特。琅琊寺僧众除进行日常佛事活动外,还开办了素餐、经书、香烛、工艺品、摄影、导游等服务项目,认真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