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物质文化
释义

§ 概述

物质文化

物质生产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人们要生存,要发展,首先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生产物质财富,创造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科技文化等等,以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1]物质文化是指以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为主的那部分产物,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汽车文化等。[2] 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而生产的物质文化产品。它既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园林文化、日用器物文化、舟车交通文化等,也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即科学、技术、工艺等。例如,舟车是实用的交通工具,属于物质产品,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舟车往往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它标志着科技和工艺的水平,舟车的样式和功能又具有民族和区域的特征,因此它们也是文化产品。物质文化中凝聚着制度文化的因素。例如,舟车交通文化中就包含着古代的车舆制度,皇家及官员坐乘的饰物、车盖乃至驾车的马匹数量等,都有制度上的相应规定。物质文化中又凝聚着观念形态的因素。例如居住园林文化中宫殿的布局,体现着君权至上、尊卑有序的观念;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国人物我同一的精神旨趣和形神兼具的审美取向。对物质文化,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它的物质性的表象,还应关注它的文化内涵,即人文特征和民族特色。[3]

§ 分类

物质文化

(一)按发生年代,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古代物质文化,现代物质文化等;

(二)按特征的稳定性,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传统物质文化,流行物质文化;

(三)按用途归属,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生产文化,生活文化;

(四)按使用主体,可以将物质文化分为平民物质文化,士大夫物质文化,宫廷物质文化等;

(五)按内容要素,可以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娱乐,建筑,武器等。[4]

§ 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蒙古族服饰

服饰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服饰的构成要素是织物、样式、色彩、图案和佩饰,但服饰文化不仅仅是单一的服装制作技艺,它还包括不同时代的典章制度、习俗风尚、道德礼仪和审美情趣。服饰除了具有护体、御寒、美化等功能外,它又是职业标志、阶层标志、信仰标志和礼仪标志。产生服饰文化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织物。

麻织  考古发掘证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有了原始纺织手工业。例如,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3块纺织物的残片,经测定织物纤维为野山葛。葛藤的纤维柔韧细长,能织纫出质地细薄的葛衣。

中国早期的纺织材料除葛外,还有大麻和苎麻,外域称大麻为“汉麻”,称苎麻为“中国草”。到了商、周时代,麻织技术已具有很高水平。当时人发明了浸沤发酵法,对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经此处理,织出的麻织物柔软精细,《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就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的说法。中国在河北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现的一卷麻布,经测定已达10升。“升”是古代计算麻织物纱支的单位,每升为80根经线,升数多则布细密。周代平民制衣用的麻布已达到10升至14升,至于天子的麻冕,可达30升,即在2尺2寸的幅宽之中织进经线2400余根,表明2000年前中国麻纺工艺已相当精良。

丝织  最能代表中国服饰文化特色的传统服装,就是丝绸服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据考古发掘,丝织生产肇始于距今约5000年前。在浙江吴兴县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绢片、丝带和丝线,其原料都是家蚕丝,经纬密度每厘米已达48根。周代政府鼓励耕织,蚕桑和丝织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东周时期,足踏织机已普遍用于家庭纺织,而且丝绸的织法多样,色彩纹样各异。丝织业的普及和发展,使之成为主要的家庭手工业,家庭纺织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形成以耕织为主体的具有中国农业文明特色的经济模式,并延续数千年之久。汉代丝织衣料总称“缯帛”,其名目经细分可有缟、素、纨、绫、锦、绮、罗、纱、缣、抽、练、缦、绢等近20种。唐代丝绸生产分工更细,品种更多,织造技术也大为提高。如织锦用纬线起花代替了传统的经线彩色显花,改进后的织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织物紧凑,光泽亮丽。此外,纺织工匠还发明了双面锦的织造法。宋元时期在丝织业中创造了织金工艺,锦锻中用金配色,称为织金锦,这种高级丝织物被大量用于皇家和百官袍服。缂丝也是宋代颇负盛名的丝织品,工匠在织机上配有数十个装了各种彩丝的梭子,可以织出富有鲜明立体感的图案。明清的丝织工艺更是精美绝伦,杭州、嘉兴、湖州等地都以丝织品闻名天下。在品种繁多的丝织物中,宋式锦、云锦、织金缎、妆花缎等均为美仑美奂的精品。南绣中的顾绣和北绣中的鲁绣、京绣,形成南北两派,南派典雅和谐,北派富丽豪华,虽然风格各异,但其精巧的构思和超凡的工艺,体现了民族的灵心巧思。

棉纺织 棉花的原产地本不在中国,它是西汉以后从非洲和印度传入的,但中国的棉花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南宋时,江南地区的棉纺织业已较普及,到了宋末元初,棉纺织业和丝织业同步发展,成为江南农村重要的副业生产。据《资治通鉴》卷159胡三省注,当时江南农村摘下棉花后,先用铁锭碾去其核,再用长约1尺半的竹弹弓将棉絮弹匀细,然把棉絮卷成小筒,用纺车、织机纺成棉线,织成棉布。到了元代中期,棉纺工具有了重大的改进,人们用搅车替代铁锭,用长约4尺的绳弦大弓替代小竹弓,生产效率成倍增长。当时还发明了用水力带动的水转大纺车,其发明和应用,比英国人理查•阿克莱于1769年制作成功的水车纺机,整整早了4个多世纪。上海松江乌泥泾的黄道婆,就是元代从民间脱颖而出的纺织技术专家,她孜孜不倦地改进棉纺织工具和纺织技术,传授轧花车、弹弓推棉、纺车和织机工艺,带动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明代以后,棉纺织业在长江三角洲、渭水平原、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棉布也成为民间百姓衣装的主要衣料。[5]

冠服制度  周代贵族戴冠主要有冕和弁。冕是最高级别的帽子,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可以戴冕,只用于敬天祭祖、朝贺册封等典礼活动。冕形制是下有冕圈,称为“武”,冕圈上覆有长约1尺多、宽约半尺余的木板,叫做“延”,延的表面糊有上黑下红的布帛或丝帛。延的前后有用五彩绳穿串珠玉的垂旒,垂旒的数量依身份高低而定,天子12 旒,而等级最低的大夫仅2 旒。延之中端两边各以紞(彩条)下垂两个小丸,叫“悬纩”或“充耳”。延呈前低后高状,表示体察下民。垂旒和悬纩的意义也不仅是为了显示威严和美观,还表示对奸邪视而不见,对谗言充耳不闻,如《礼纬》所说:“旒垂目,纩塞耳,王者示不听谗,不视非也。”冕作为礼服,一直沿用到明末,只是到了后期,冕服成为帝王及皇室的专用服饰,一般官员不可戴冕。

在周代,弁是仅次于冕的一种男式皮质礼帽,自天子至于士在一般的正式场合都可戴用。弁主要有爵弁、皮弁之分。爵弁之“爵”读为“雀”,其色红中带黑,是类似冕的皮帽。皮弁用白色鹿皮分12块拼缝而成。弁的形制特点是上锐下广,如两手相合状,缝合处缀以五彩玉石。

秦汉统一中国后,对冠式作了礼仪典制的规定,冠式成为官职和品秩的标志。如文官戴进贤冠、武官戴鶡冠或武弁大冠、执法官戴獬豸冠等。品秩的高低以冠上的冠梁多少来加以区分。

魏晋南北朝的冠服多承袭汉冠制度,头衣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庶民戴的头巾开始在上层流行。按礼仪制度规定,士人以上者戴冠,庶人则束巾,“冠盖”可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如晁错《论贵粟疏》:“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庶民百姓行成人礼后,戴巾而不戴冠。自东汉末年起,上层人士也喜使用脱戴便利的头巾,并以戴巾为雅尚。他们用葛或绢帛裁成四方巾,两个巾角向前系住发髻,另两个巾角在脑后系结,使之自然下垂,称为“幞头”。

从隋唐起,官员朝服与公服的冠戴和服饰搭配都有了定制。朝服是文武官员朝参时的服饰,公服为从事一般公事时的穿戴。隋唐朝服中典型的冠式为进贤冠,据《开元二十年开元礼成定冠服之制》载:“进贤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一梁,为三师、三公、太子、尚书省、秘书省、诸寺监、太子詹事,及教官亲王,诸州、县、关津岳渎等流内九品以上服之。”唐朝官员的公服主要有硬脚幞头,这种冠式是从前朝的软脚幞头演变而来。原本下垂的幞脚中衬入铜丝或薄片,于是两个幞脚向左右两边展开,成为硬脚幞头。

宋代朝服与公服沿袭唐制。宋制幞头为方顶硬脚,两脚平展很长,据说是为了防止官员上朝站班时交头接耳。元代冠服分蒙制和汉制两类。汉制袭用宋制,蒙制戴用大檐帽,此帽用皮和毡制成,造型类似头盔,可折边。明代的朝服仍沿用前制,公服主要为明制乌纱帽,乌纱帽起源于唐,但明代的乌纱帽已成圆顶硬壳,两脚由窄长变为宽短,形如纺锤,称为“展脚”,因为是用乌纱制成,所以称为“乌纱帽”。

清代立本朝服制,冠式沿用满族旗服,分为凉帽与暖帽两种。帽顶以珠玉宝石为饰,称为“顶珠”,根据顶珠的数、色、质区分官品职别。如果帽后饰有金花或孔雀翎,则表示高贵达显,通常为一至三品高官所服用。[6]

§ 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生大事,吃穿二字”。饮食文化量物质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包含许多文化特质,即艾化最小单位,如奶食、肉食、茶、酒、鱼、稻米、各种风味小吃,等等,这些特质,主要方面是物质的,但也包含精神的社会的内容,这都址文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为农耕民族,主要是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人们以米饭为主食,尤喜糯食,兼食玉米、麦面、高粱、土豆等,个别地区以玉米或土豆为主食。以这些粮食为原料制成许多食品,如各种粑、糕、粽、饼等,美味可口,不仅为人们日常食用,而且为馈赠的佳品。肉食以猪肉、牛肉为主,喜吃鱼和狗肉,有的吃蛇肉。喜吃酸味和辣味。贵州独山的盐酸、黔东南的酸汤鱼、黔西北的酸汤豆,都为人们喜爱。广西壮族喜吃酸鱼酸肉。贵州有这样的顺口溜;“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圈圈”。说明贵州人喜吃酸味。

畜牧民族的饮食文化很有特点。肉食和奶食为其主要食物。蒙古族约在8世纪以后从森林狩猎走上草原游牧生活,后来兼营农业。现在肉食、奶食和粮食成为蒙古族人民的三大食品。长期的畜牧生活使其肉食文化和奶食文化相当丰富而有特点。奶可做成多种多样的食品和饮料,如奶油、奶皮子、煮甜奶、奶酪、奶粥、奶干、奶酒、奶茶等。肉食花样也很多,如“手扒肉”、吃“乌查”、吃全羊和全羊席等。“蒙古八珍”和“成吉思汗火锅”颇负盛名。其他畜牧民族如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等民族,饮食中都以肉和奶为主。这与南方农业民族迥然各异。各民族各地区都有着丰富的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当代,随着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在饮食文化方面也互相学习和吸收。汉槐时期西域的“胡饼”、“炉饼”,就传入中原。现在新疆的“羊肉串”已遍及全国。满族传统的“萨其玛”、“艾窝寓”已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小吃。许多民族食品已成为各民族共同事钉共同喜爱。[7]

§ 居室建筑文化

居室建筑文化

古时人类穴居野处,后来才建造居室。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居室亦各异,北方主要居住蓬帐,南方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干栏式房屋源于古时巢居。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古时“北朔穴居,南越巢居”。巢居现已绝迹,但近代南太平洋岛上居民仍然住“树子房屋”。由于南方气候炎热,多雨潮湿,虫蛇为害,所以人们就离地面而巢居。但巢居又不便,所以,后来结木成楼,楼上人居,楼下围栏杆养牲畜。这就开了“上人下畜”的干栏建筑之先河。这种建筑形式一直承传至今,以至钢筋水泥建筑也保持干栏式“上人下畜”的特点。在干栏式建筑中,傣族多为竹楼(部分布依族也有竹楼),其他民族为木楼,而依山建筑房屋的苗、布依等族多为吊脚楼。普米族“木愣房子”,顶盖木瓦,墙壁用园木重叠垛成,四角立大柱,中立“擎天柱”。各民族的干栏房屋建筑形式多佯,工艺精巧。

北方民族的房尾建筑多为帐篷则的,这与游牧和游猎有很大关系。游猎于大小兴安岭中的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住房是“斜仁柱”(音译,意为木杆屋子),也叫“撮罗子”,刚三十根左右的五六米长的木杆搭盖而成圆锥形的帐房,冬用狍皮覆盖,夏用桦树皮覆盖,冬暖夏凉、易于撤迁。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居住“蒙古包”,哈萨克族住“毡房”,藏族住“帐篷”,大体相似。哈萨克的毡房,屋架用草原特有的红柳作成圆栅和顶,用芨芨草围墙篱,包上毛毡。哈萨克族绝大多数牧民,按季节转移牧场,住上这种毡房,易撤易装易带。蒙古族的蒙古包下半为圆柱形,上运。贵州山路,主要靠背和挑。平地用平挑,山地则高挑。[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0: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