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炳灵寺第一六九窟
释义

§ 简介

炳灵寺第169窟

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刘家峡水库的大寺沟西岸。

炳灵寺石窟现存较完整窟龛共有195个。遗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念铭文6处。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宋、西夏、元、明各代,也有雕凿、妆銮、重绘等修建活动。

§ 基本特征

169窟位于窟群北段,距地面40余米,是在天然石洞的基础上雕凿而成的,高约15米,宽27米,深19米。现存壁龛24个,壁画集中于北壁和东北壁上,绝大部分为西秦作品。造像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苦修佛及观世音、大势至和思维菩萨等,壁画以简单的一佛二菩萨说法图、菩萨、千佛、飞天和供养人等为主。北壁第6龛在169窟中最为重要,其内塑一佛二菩萨,佛背光上绘伎乐飞天。龛内周壁绘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弥勒菩萨和东方、西方等十方诸佛像。塑像画像旁皆有墨书榜题。在该龛左上方崖面上,有墨书发愿文24行,中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字样,建弘元年即420年,这是中国石窟寺中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

169窟的造像,佛作高肉髻,面形方圆,细眉大眼,鼻高且直,形体健美,神情威严。多着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轻薄透体,具有丝绸的质地感。菩萨多高髻长发,袒露上身,戴臂钏、项圈、手环,下着裙。这种雕像,显然受到了犍陀罗和秣菟罗雕塑的影响。壁画多采用民族传统的绘画技法并兼有西域的晕染法。169窟的西秦造像与壁画,反映了中国佛教艺术初兴时的风格和特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