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家铮 |
释义 | § 基本简介 潘家铮 著名的水利水电专家。中国水电水利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 历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等职,现任国家电力公司技术顾问、教授、高级工程师。潘家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从事文学和科幻创作,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他创作的《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约81万字,收集了潘家铮的科幻新作和已发表过的中短篇科幻优秀作品共30篇。该套作品集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重视,被确定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图书。专著有《重力坝设计》等20多种论文近百篇。 § 主要职务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中国为数不多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 个人履历 潘家铮 1950年毕业浙江大学土木系,大学文化,电力部高级工程师,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长期从事水电站设计、建设和科研工作。参加、负责和审查过的大中型水电站有黄坛口、流溪河、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龚嘴、乌江渡、东江、葛洲坝、磨房沟、龙羊峡、二滩和三峡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1989年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推选为副院长。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理事长,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国际岩土工程学会特殊杰出贡献奖等。现任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要职称 国家电力公司技术顾问、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一直从事水力发电建潘家铮设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过黄坛口、流溪河、东方、新安江、七里泷、乌溪江、锦屏、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参加乌江渡、葛洲坝、凤滩、陈村等工程的审查研究工作,指导龙羊峡、东江、二滩、小湾、龙滩、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研究进一步加快开发我国水电资源的措施。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创造性地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对许多复杂的结构如地下结构、地基梁与框架、土石坝的心墙斜墙、调压井衬砌、岔管和法兰等,应用结构理论、弹性理论或板壳理论以及运用特殊函数,提出了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设计中注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推动技术的发展。研究和推导出不稳定场压力和封闭式排水设计理论等。 § 项目贡献 设计的流溪河是中国第一座坝顶泄洪的薄拱坝,新安江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并在设计中采用世界最大的溢流厂房、宽缝重力坝、大底孔导流等新技术并首创抽排理论,为大量节省工程量,提前发电作出贡献。龙羊峡是中国已建的最高大坝(178米),二滩是在建世界第三高双曲拱坝(240米),三峡枢纽更为跨世纪的巨型工程。擅长结构力学,多年来结合实际对混凝土坝和土石坝的分析,地下结构、边坡稳定及滑坡产生的涌浪计算等等课题作出了系统研究,提出的新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水电设计中得到广泛采用。 § 科普工作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水电工程专家,毕生从事中国的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曾参与设计和指导过新安江、三峡等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从事文学和科幻创作,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出版过《春梦秋云录》、《千秋功罪话水坝》、《潘家铮院士文选》、《一千年前的谋杀案》和《偷脑的贼》、《老生常谈集》等。他的科幻作品构思巧妙、想象大胆,令人惊心动魄、遐想联翩,在传播科学精神和知识的同时,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读者喜爱。 潘家铮先生既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于科幻创作的作家。他的科幻小说构思巧妙、大胆,科学性严密、人情味浓,文笔生动凝练,语言幽默调侃,选材和描写不落俗套,读起来令人惊心动魄,遐想联翩。 潘家铮先生热心于青少年教育和科学普及,走的是一条“本土化的科幻路子”。在传播科学知识、理念的同时,他的作品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称之为“社会科幻小说”,读者阅读之后,除了增加了科学知识、愉悦身心以外,还增强了辨别美丑善恶 § 科普作品 宇宙的光荣 作(译)者:潘家铮凌晨主编 出版单位: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 内容介绍:本书具有特殊的意义,编者从科幻小说和科幻美术作品中得到启发,从宇宙的光荣现实的角度回顾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对未来做出愿望,有理论、有实际、有分析、有见解,是一本非泛泛之谈的作品,书中还特别提及了电脑新技术对航天的影响,探讨了地外文明以及外星人问题,颇有新意。本书熔科学知识与人文文化于一炉,是中国的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和科学有首次携手合作的崭新成果。 千秋功罪话水坝 作(译)者:潘家铮著 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5 获奖情况: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内容介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人类走过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将不仅渗透到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等经济领域,同时还将渗透到政治、千秋功罪话水坝法律、外交、军事、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一切领域。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掌握当代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以及这些科技知识在国民中普及的程度将决定其国力的强弱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的大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春由科学时报社(当时叫“中国科学报社”)提出创意,暨南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积极筹划,会同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和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共同发起《院士科普书系》这一重大科普工程。《院士科普书系》的定位是结合当代学科前沿和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是编写的总要求。 § 科幻小说 潘家铮先生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水电工程专家,他在参与设计建设三峡工程等重大水电工程的繁忙工作之余,让自己的思绪畅游在科学幻想的世界里,提笔创作了大批深受读者喜爱的科幻小说。 这次出版的《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是作者将多年来的科幻创作精品和未发表过的数篇新作,共30篇一起结集出版。作品集为四卷,每卷约为20万字,共80多万字。书名分别是:《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记》、《UFO的辩护律师》。在出版前,作者对内容还认真进行了修订整理。 作为一套由科学家院士创作的科幻作品集,它的出版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亲自作了序。著名科幻作家金涛、星河、吴岩等也发表了评论。 这套书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重视,被确定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图书。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还为这套书的出版,提供了科普创作出版专项资金的资助。 该套作品集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的重视,被确定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图书。1999年,科幻作品《偷脑的贼》又被收入《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中;2001年获中国科协等四单位主办和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 一个敢于大胆幻想的民族,才是一个积极进取、充满创造能力的民族。我们国家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不仅仅在于向全民特别是青少年,普及一般性的科学知识,同时也要大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用科幻创作的作品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提高他们敢想敢干的创新能力,只有在科学普及的同时用科幻作品来开启青少年的心智,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有更加广泛、深厚的基础,才更有持久力。《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版,无疑会对我国的科幻创作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也必然会引起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科学幻想作品的热情,提高他们创新发明的意识和胆略。同时,这套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版,也是对潘老科幻创作成就的一个肯 § 相关介绍 蛇人(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 基本信息 作(译)者: 潘家铮 出版单位: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9 (相关年度图书列表) 获奖情况: 2007年首届“三个一百”入选科普图书 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内容介绍: 《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分为四册,共约70万字。收集了潘家铮先生的短篇、中篇科幻作品共30篇。四册书名分别是:《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记》、《UFO的辩护律师》。 潘家铮先生既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于科幻创作的作家。他的科幻小说构思巧妙、大胆,科学性严密、人情味浓,文笔生动凝练,语言幽默调侃,选材和描写不落俗套,读起来令人惊心动魄,遐想联翩。 潘家铮先生热心于青少年教育和科学普及,走的是一条“本土化的科幻路子”。在传播科学知识、理念的同时,他的作品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称之为“社会科幻小说”,读者阅读之后,除了增加了科学知识、愉悦身心以外,还增强了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 书 名: 蛇人(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 基本信息 作(译)者: 潘家铮 出版单位: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9 (相关年度图书列表) 获奖情况: 2007年首届“三个一百”入选科普图书 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内容介绍: 《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分为四册,共约70万字。收集了潘家铮先生的短篇、中篇科幻作品共30篇。四册书名分别是:《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记》、《UFO的辩护律师》。 潘家铮先生既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热心于科幻创作的作家。他的科幻小说构思巧妙、大胆,科学性严密、人情味浓,文笔生动凝练,语言幽默调侃,选材和描写不落俗套,读起来令人惊心动魄,遐想联翩。 潘家铮先生热心于青少年教育和科学普及,走的是一条“本土化的科幻路子”。在传播科学知识、理念的同时,他的作品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称之为“社会科幻小说”,读者阅读之后,除了增加了科学知识、愉悦身心以外,还增强了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 § 主要荣誉 潘家铮院士学术渊博和贡献卓著,获得了党和人民给予的多种荣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潘家铮84年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1989年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推选为副院长。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理事长,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国际岩土工程学会特殊杰出贡献奖等。现任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经典语录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后,北方地区在强调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前提下,加上外调水,就可以使这个地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持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提高,还可以使已经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缓解和修复。这是一项为民造福的工程,这是一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程。它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深远影响,和三峡工程相比,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这项工程是由国务院决策、主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实施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南水北调是国家兴建的工程,这种工程最容易发生投资失控,因为最后是国家掏钱,不是老板掏钱。[2] § 四个没想到 “防洪科学化,不再是千军万马上堤” 作为三峡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潘家铮说,三峡工程的首要作用是防洪。历史上长江发生过多次大的洪水灾害,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现在,长江两岸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建起了许多非常发达的城市,工业、交通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裕,这是过去所不能比的。如果再有一次大洪水的到来,损失将不可设想。 “防洪科学化、规范化,不再出现千军万马上堤防洪抢险,是我的三峡梦想。三峡大坝的建成,将防止发生毁灭性的长江洪灾,解除了中国人民的心腹大患。” “三峡工程本身就是一项环保工程” 让河流为人类服务,这是人们开发利用河流的首要想法。但有时对河流的过分索取,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此,潘家铮说,三峡工程不仅能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很大的正面作用。他举例说,如果一场大洪水发生,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出现大的瘟疫,这无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三峡工程本身就是一项环保工程。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它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节约了5000万吨燃煤。” “三峡工程建设,我有四个没想到” 三峡工程建设至今已经历十几个年头。潘家铮向记者坦言,与建设之初相比,自己有四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我国科技水平完全能够胜任这一历史性的工程。”他说,在刚开工时,是否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貌似重大的困难都被一一战胜,很多方面的成就都超出了自己的想像,证明我们的科技水平完全能够胜任,并且工程质量优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个没想到,是国家经济发展得如此之快,完全有实力兴建这一伟大工程。”潘家铮说,三峡工程开工时是当时最大的建设项目,经济能否承担是人们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现在像三峡一样大的建设项目已经很多,这说明国家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 “第三个没想到,是中国人的良好管理水平在这一工程中的体现。”潘家铮说:“以前还有些担心我们的管理水平跟不上。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说明中国人可以做得很出色。三峡工程建设真正做到了文明施工、科学施工,依靠科技和管理,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 “第四个没想到,是安全情况比想像中要做的好。”潘家铮说:“兴建如此之大的工程,施工中不免有较多伤亡事故。但是,三峡工程建设到如今,在安全方面做得很好,也超出了我的想像。总之,三峡工程完全能实现防洪、发电和通航三大效应,三峡工程建设验证了中华民族的能力。” § 从“反对派”到坚决的“支持派” 经过八十年代后期对三峡工程的一场重新论证,中国著名水电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由最初的“反对派”转变成了坚决的“支持派”。正因为此,十多年来他一直是海内外格外关注的人。 一九八四年,经过建国后长达三十年的勘测、规划、设计和论证,国务院批准了《三峡水 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决定进行部分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争取一九八六年正式开工。就在此时,潘家铮却多次公开发表意见,不赞成三峡工程上马。 “当初,我主要是为三个问题担忧。”潘家铮说,一是对泥沙处理没有把握;二是百万移民史无前例,担心影响社会稳定;三是工程规模巨大,投资巨大,认为国力无法承受。 一九八六年,中央和国务院赞成水电部聘请各行各业的四百一十二位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进行重新论证。时任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的潘家铮出任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总负责人。 潘家铮说:“当时,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要依靠专家,要听取不同意见,这充分反映了中央和国务院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风。” 三年论证期间,专家组全面复核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有疑虑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是在这段时间,随着我对工程了解的不断深入,我发现自己原来担忧的问题均已迎刃而解,我开始改变最初的观点。” 一九九0年,潘家铮代表论证小组向国务院进行了汇报,认为三峡工程对中国经济建设必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在水利界,向来就有“摇头容易点头难”之说。潘家铮的这一转变使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经过大量实地调查和研究的潘家铮,愈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潘家铮认为,无论什么工作,站在一旁摇头挑毛病总是比较容易的;但作为科技工作者,要赞成和支持一项大工程,就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尤其需要有勇气。 “但是,”潘家铮说,“如果谁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我认为首先应该是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因为正是由于他们的反复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才使方案一次比一次更理想、更完整。”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日,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案在全国人大会上获得正式通过。潘家铮用“等判决”来形容表决时自己的心情。 曾经有记者问他,议案通过当晚,三峡坝址所在地宜昌市卖得最好的就是鞭炮和啤酒,他选择了什么样的庆祝方式?潘家铮的回答出人意料:“什么也没有,只是回家蒙头美美地睡一觉。” 潘家铮说:“工程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使我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与此同时,另一块石头又压上了心头,因为面临着的设计和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工程开工以来,曾参与和负责新安江、葛洲坝、龙羊峡等一系列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的潘家铮,不顾自己届古稀之年,全身心地投入到三峡工程建设中。他担任了三峡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不久前,他又受命出任国务院大江截流前验收领导小组枢纽副组长,负责对大江截流工程进行验收。 “水是最严格的考官,它无孔不入。任何细节若考虑不周,一旦工程出现疏漏,后果将不堪设想。”潘家铮常常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以最严谨的科学态度,建设一流的工程,不要愧对历史,愧对人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