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滁州学院 |
释义 | § 学院概述 滁州学院 滁州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校址所在地滁州市,在京沪铁路沿线上,距南京仅50多公里,是安徽省的东大门,为“南京一小时都市圈”的核心经济协作城市,交通便捷、人文荟萃,有“金陵锁钥”、“江淮翡翠”的美誉。学校南北两个校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座落于著名的琅琊山风景区,与“天下第一名亭”的醉翁亭相毗邻。北校区园林特色鲜明,南校区现代化气息浓厚,两校区相距1.8千米,交相辉映,与风景区自然和谐、相互映衬。校园内四季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 学院简介 学校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23万多平方米。滁州学院各类实验室40多个,其中有省重点资助的CAI实验室、GIS实验室、CAD实验室和光原化综合实验室等。图书馆藏书60多万册,中外文杂志1100余种,建有自动化数据库、电子阅览室,开通了网上查询服务系统。建有校园网,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连接国际互联网。与中国扬子电气集团等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联合建成了45个实习、实践基地。校内现代化的体育馆、音乐厅、报告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学生体育运动、艺术演练、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办有公开出版的《滁州学院学报》和《滁州学院报》。 §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1977年成立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1978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分校,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滁州学院。 § 办学理念 学校牢固树立质量兴校意识,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注重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在学科建设上突出重点,力争办出特色,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就业率高、社会需求大、与经济社会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实行学年学分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改造和建设,加强基础课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提倡求真笃实、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教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勇于探索的精神。积极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百场专家讲座”、“博教论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大学生科协、通讯社、文学社、艺术团、书画协会、话剧社、足球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社团文化节”、“校园科技文化节”、“艺术展演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科学素质。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艺术展演、英语演讲竞赛、健美操大赛等中均取得好成绩。学校关心困难学生,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设立“国家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采取减免学费、发放特困补助、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等措施,积极帮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 专业设置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立足滁州、面向安徽、服务全国,文、理、工学科专业并重,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现设有中文系、数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国土信息工程系、外语系、教育与法政系、经济管理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51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18个,全日制在校生8100多人,成人教育在册生2000多人。 §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2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0多人,博士、硕士110人。滁州学院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0人,国家、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15人。另有兼职教授30多人,外国文教专家3人。学校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大力实施“教授工程”、“博硕士工程”,加速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学术团队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注重师德建设,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坚持“经济出题目,科研做文章”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科研工作思路,近年来完成省级以上各类研究课题160多个,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400余篇,分别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科研成果奖励10多项,30多幅美术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 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选派教师到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地高校研修和讲学,并与韩国韩瑞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 §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7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先进食堂”,安徽省“文明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滁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军民共建工作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等称号。 § 学校发展 目前,全校上下正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内增实力,外树形象,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质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1] § 校园景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