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庆林
释义

§ 人物简介

沙庆林

沙庆林(1930.5.7--)道路工程专家。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公路路面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与施工。主持的路面设计理论、重型压实标准、半刚性路面等重要成果,有大量创新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修建模式。

1984年来,先后参加了20余条总长约2000公里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1993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9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获国家优秀图书三等奖。研究成功粗集料断级SAC系列的矿料级配计算与两个阶段检验方法,获并已正式公布国家发明专利,属原创性。

1984年5月至11月,沙庆林院士主持研究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他提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方案"是国内首次根据大量试验结果进行路面设计的范例.这种先进的做法及具体的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和厚度计算方法为随后的国内其它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提供了范例和经验,影响深远。

1985年,沙庆林院士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杭滑表层"的研究.针对半刚性材料、半刚性路面的承载能力、沥青路面裂缝机理与如何减轻面层裂缝,以及如何提高面层抗滑性能和延长路面耐久性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在对半刚性路面的结构设计和裂缝的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减薄昂贵的沥青面层奠定了技术基础,并因此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 研究成果

沙庆林院士的研究成果多数已纳入公路建设的有关规范,为科技战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其重型压实标准、厚半刚性材料层,较薄沥青面层的建路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施工建设.

自1984年至今,沙庆林院士共参与了近20条约2000公里的国内高速公路设计、设计咨询和施工指导.1996年以来,他在参与多条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和指导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研究了减少沥青路面水破坏、提高沥青路面抗永久形变能力和抗滑性能等重要技术问题。同时,他积极支持和帮助国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他多次呼吁应"扶持国产沥青,带动民族经济".

几十年来,沙庆林院士出版学术专著16部,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1998年出版的著作《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获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三等奖。2001年又出版了50余万字的新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杯现象及预防》。

§ 人物事迹

沙庆林

沙庆林1930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9年9月由苏州中学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公路专业学习;1954年9月赴前苏联留学,1957年6月于莫斯科公路学院公路专业获副博士学位;同年7月,沙庆林院士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满腔热情归国,一直在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工程师、副研究员、研究员等专业技术职务,并一直担任公路所路面课题组组长,主持过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沙庆林院士长期从事公路路面学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路基路面的设计、施工、质量管理与检验以及用数理统计处理观测资料等。

60年代,他主持的柔性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用于编写1966年交通部"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这也是我国第一部路面设计规范。

从1968年8月到1979年9月,沙庆林院士主要从事我国援外公路工程的测设、施工和科研工作。沙庆林院士在苏丹解决了膨胀土地区建筑公路的主要技术问题;在索马里解决了沥青路面出现早期形变问题;在援建赞比亚期间,完成了重型压实标准和水泥稳定土的研究和工程实施总结。

80年代初,沙庆林院士主持国家 “高速公路路面修建技术的研究”项目,自此他开始了适合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研究.在此期间,带领课题组成员用两年的时间在国内不同地区铺筑了四条试验路;完整地提出了重型压实标准、密实度的现场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检验位置和结果评定方法等配套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于高等级公路和重交通道路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基层和底基层用原材料和各种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及其标准值;提出了半刚性材料的材料组成设计方法,并配合所提出的技术指标和材料组成设计方法研制成了路面材料测试仪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这套适用于工地和固定实验室应用的多功能仪器和相应的试验方法一直被运用至今.他的研究成果"关于水泥稳定土的研究","路面材料测试仪"和"提高路面质量若干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并被纳入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材料试验规程》及其它有关规范。

1984年5月至11月,沙庆林院士主持研究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他提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方案"是国内首次根据大量试验结果进行路面设计的范例.这种先进的做法及具体的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和厚度计算方法为随后的国内其它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提供了范例和经验,影响深远。

1985年,沙庆林院士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杭滑表层"的研究.针对半刚性材料、半刚性路面的承载能力、沥青路面裂缝机理与如何减轻面层裂缝,以及如何提高面层抗滑性能和延长路面耐久性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在对半刚性路面的结构设计和裂缝的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减薄昂贵的沥青面层奠定了技术基础,并因此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沙庆林院士的研究成果多数已纳入公路建设的有关规范,为科技战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其重型压实标准、厚半刚性材料层,较薄沥青面层的建路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施工建设。

1995年5月,沙庆林先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

§ 人物成就

沙庆林

高速公路路面修建技术的研究

80年代初,沙庆林院士主持国家“高速公路路面修建技术的研究”项目,自此他开始了适合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研究.在此期间,带领课题组成员用两年的时间在国内不同地区铺筑了四条试验路;完整地提出了重型压实标准、密实度的现场检验方法、检验数量。检验位置和结果评定方法等配套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于高等级公路和重交通道路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基层和底基层用原材料和各种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及其标准值;提出了半刚性材料的材料组成设计方法,并配合所提出的技术指标和材料组成设计方法研制成了路面材料测试仪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这套适用于工地和固定实验室应用的多功能仪器和相应的试验方法一直被运用至今.他的研究成果“关于水泥稳定土的研究”,“路面材料测试仪”和“提高路面质量若干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并被纳入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材料试验规程》及其它有关规范。

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1984年5月至11月,沙庆林院士主持研究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他提出的"京津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方案"是国内首次根据大量试验结果进行路面设计的范例.这种先进的做法及具体的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和厚度计算方法为随后的国内其它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提供了范例和经验,影响深远。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杭滑表层

1985年,沙庆林院士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杭滑表层"的研究.针对半刚性材料、半刚性路面的承载能力、沥青路面裂缝机理与如何减轻面层裂缝,以及如何提高面层抗滑性能和延长路面耐久性等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在对半刚性路面的结构设计和裂缝的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减薄昂贵的沥青面层奠定了技术基础,并因此荣获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沙庆林院士的研究成果多数已纳入公路建设的有关规范,为科技战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其重型压实标准、厚半刚性材料层,较薄沥青面层的建路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施工建设.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1990年,沙庆林院士主持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突出了我国公路建设"强基薄画"的设计特色,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沥青路面结构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中,提出了各个设计参数变异系数,分析了变异系效对路面可靠度的影响;提出的可靠廑计算方法既结合实际又具有独创性。这些成果已被纳入"公路工程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 主要贡献

沙庆林

主持的路面设计理论、重型压实标准、半刚性路面等重要成果,有大量创新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修建模式。

1984年来,先后参加了20余条总长约2000公里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1993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获国家优秀图书三等奖。研究成功粗集料断级SAC系列的矿料级配计算与两个阶段检验方法,获并已正式公布国家发明专利,属原创性。

50余年一直从事公路路面学研究和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1957年回国后,主持“柔性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从1968年8月至1979年9月先后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工作。

在巴基斯坦和尼泊尔时任测量及施工队长,完成了41公里山区公路的路线、路基、路面和桥涵设计工作及100公里沥青路面施工任务。在巴基斯坦深入巴士拉冰川实地勘察,修改原路线绕冰川的设计方案,从而节省两座大桥、五道5米以上大拱涵和5万多立方米土石方,节约大量投资。

在苏丹研究解决了膨胀土地区的路基路面设计问题,在索马里解决了沥青路面出现早期辙槽形变问题,在马达加斯加解决了特多雨地区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问题。在赞比亚完成了重型压实标准和水泥稳定土的研究,并首先成功铺筑了混合式双层表面处治(下层为喷撒法表处,上层为沥青砂浆,国内俗称稀浆)试验路。撰写了工程实施总结及应用文件。

1980年后主持“高速公路修建技术的研究”、“京津塘高速公路路面设计方案研究”、“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和抗滑表层”、“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研究”及“沥青路面可靠性研究”等全国性课题含三个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的研究。

在路面设计理论、重型压实标准(含室内击实试验方法、要求标准值、现场检验点数、检验位置、检验方法和结果评定方法)、材料技术指标、半刚性材料性能、混合料组成设计、多功能材料测试仪和相应的11个试验方法、工程质量管理、高等级公路半刚性路面结构设计及其典型结构、沥青路面结构可靠度设计和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的成果,理论上有许多创新。对半刚性路面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提出了新理论和减裂措施,对半刚性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沥青面层的功能作用有创见,为减薄价格昂贵的沥青面层奠定基础。自主创新的新型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其密实程度好、高温抗形变能力强、表面粗糙度又大,既可用于抗滑表层,又可用于面层的下层。

成果多数已纳入有关规范,为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的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模式,其特点是“强基薄面”,即用厚半刚性材料层构成路面承载能力,以承受预估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用较薄沥青面层满足路面的使用功能要求:平整度、抗滑能力和防止雨水透入等。

198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近20条总长2千多公里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及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1996年以来,一手扶植起我国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优质沥青的诞生、成长和发展。现中海36—1高级沥青的年产量已逾230万吨。同时研究完成了从细到粗的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系列和防水层的推广应用。

出版专著《观测试验资料的数学加工法》、《公路压实和压实标准》、《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系列的设计与施工》5本。自带研究生5名。论文100多篇,有

《The Cracking of Bituminous Surfacing on Semi-Rigid Roadbase in China. Australian Road Research》,《京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高路面质量若干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等

先后获交通部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均为第一排名。1991年获国家“七·五”科技公关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获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建设部全国工程建设标准与定额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交通部全国交通系统优秀科技人员。200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3]

§ 人物荣誉

沙庆林演讲中

沙庆林获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荣誉称号

2010年5月18日,交通运输部、部分省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科研院校的代表近百人欢聚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祝贺该院沙庆林研究员获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荣誉称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发来贺词,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出席活动并为《沙庆林院士论文选集》出版发行剪彩。

高宏峰代表交通运输部党组高度赞扬了沙庆林勇于开拓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高宏峰要求交通科技工作者向沙庆林院士学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要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二要着力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力度,使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在交通运输建设中发挥作用。三要着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特别要重视对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专家的培养。

沙庆林表示,今后要继续为我国交通科技工作贡献力量,特别是要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长寿命路面的研究。沙庆林作为我国公路领域最早的工程院院士,他提出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强基薄面稳土基的设计思路,为我国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主持的“七五”攻关项目“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抗滑表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沙庆林院士共出版学术专著1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研究成果多数已纳入公路建设有关规范,为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4]

§ 社会评价

自1984年至今,沙庆林院士共参与了近20条约2000公里的国内高速公路设计、设计咨询和施工指导.1996年以来,他在参与多条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和指导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研究了减少沥青路面水破坏、提高沥青路面抗永久形变能力和抗滑性能等重要技术问题。同时,他积极支持和帮助国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他多次呼吁应"扶持国产沥青,带动民族经济".

几十年来,沙庆林院士出版学术专著16部,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1998年出版的著作《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获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三等奖。2001年又出版了50余万字的新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杯现象及预防〉〉。

§ 论文选集

沙庆林论文选集

内容简介

沙庆林同志长期从事公路工程科研、设计与施工。本书收集了沙庆林同志从1957年~2009年的绝大部分科研学术论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广泛,基本反映了他进行理论创新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及工程实践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既具有先进性、完整性和创造性,又适时指导和引导我国公路路基路面建设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同时,本文集也反映了当前道路工程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录

一、1957~1985年

用快速法定土的形变模量

谈现行柔性路面设计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谈现行柔性路面设计方法中的几个问题(续)

面层几何粗糙度的测定方法——砂补试验

集料压碎值标准及其试验方法的建议

沥青乳液及新型双层沥青表面处治

如何确定试验的最小数量

路面弯沉值的统计评定方法

论两种试验方法比较中的若干问题

当前一 、二级公路建设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

有关单圆板综合当量模量和轮测弯沉关系的探讨

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产物

公路路基路面的工程质量管理

路基路面压实度的统计评定方法

路面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一材料组成设计

论半刚性路面的容许弯沉值

论路面综合修正系数F

二、1986~1996年

京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和设计(一)

京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和设计(二)

京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和设计(三)

国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现状(一)

国外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现状(二)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简介(一)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简介(二)

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8: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