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尘暴灾害 |
释义 | § 解释及其影响 沙尘暴灾害:强风将地表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给人民生活、交通带来严重威胁。 沙尘暴是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强的沙尘暴的风力可达12级以上,沙尘暴产生的强风能摧毁建筑物、树木等,造成人员伤亡,刮走农田表层沃土,使农作物根系外露,通常以风沙流的形式淹没农田、渠道、房屋、道路、草场等,使北方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弱化;恶劣的能见度可造成机场关闭及引发各种交通事故。我国沙尘暴主要集中在春季,塔里木盆地周围、河西走廊一陕北一线、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是沙尘的多发区。近50年来,除青海、内蒙古和新疆局部地区沙尘日数增多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沙尘日数在减少。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武威地区的强沙尘暴,致使87人死亡,3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元。2001年4月上旬宁夏、内蒙古出现强沙尘暴,有2.5万头(只)牲畜丢失或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 2002年4月5-9日,内蒙古、河北及辽宁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致使内蒙古9人死亡,1.5万头(只)牲畜丢失或死亡。2004年3月26—28日,沙尘暴造成锡林郭勒盟 5000多只牲畜走失或死亡,苏尼特左旗22人走失;造成全国1200多架次航班延误。 § 原因 它的发生与冷空气活动密切有关,往往出现在冷的月份里,特别是春季。 沙尘暴灾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