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释义

§ 历史沿革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历史悠久,将近百年,现为浙江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纯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座落在美丽的杭州市东北隅。我院前身为浙江农事试验场,创办于清末宣统三年(1911)。1938年合并建立为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发展为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56年,迁至现址。值得自豪是,1957年末、1958年初,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曾先后来所视察,为浙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增添了光彩。1960年初又扩展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六十年来在省委和省政府和领导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不断地扩大、充实、发展,在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科技服务上,为浙江省粮食亩产在全国率先“上纲要”、“超千斤”,皮棉亩产“超百斤”以及耕作制度改革,“一优二高”效益农业、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动浙江农业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 所获荣誉

在科研创新能力居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前列,部分科研领域达世界先进水平。“十五”以来:科技综合竞争力,在农业科研单位中,2003年全国第三名,2004年全国第一名,2005年全国第一名,“十五”期间全国第三名;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单位;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 科研成果

“十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1800项,审定新品种200余个,获省级以上成果奖励13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二等奖34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品种权、软件著作权200项。科研成果80%应用于生产一线,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2000-2004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承担农业科技项目共计976项,其中重大课题共计70余项,合计获得各级科研经费1.3亿元。获得科研成果奖72项,其中全国十大科技进展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33项。到2004年,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面积达4亿亩,获社会经济效益100亿元。

一、科研进展

(一)、围绕种子种苗工程,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为浙江省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十五”期间,在国家“863”、省科技重大攻关计划、成果转化资金等科技计划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重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既重视品质改善,又抓单产提高,既重视常规技术应用,又充分地引进现代生物技术以大幅度提高品种潜力。

1、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在省“8812”、“9410”计划的支持下,育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9308”自2000年以来,连续四年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产量验收,创千亩示范片759公斤,百亩示范片单季稻平均亩产789.15公斤,最高亩产达818.77公斤,百亩示范片连作晚稻实割产量达726.7公斤。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7954”,在云南永胜县涛源乡的试验示范田里,经过专家组现场验收,单产达1195.2公斤,达世界一流水平。“中健2号”是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迄今为止检测到的米质最优的籼型优质品种,其外观及食味品质均可与国际名牌香米媲美,产量与目前推广的优质稻品种相当,已大面积推广。优质高产晚粳“浙粳30”平均亩产506.1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10.7%,差异达极显著。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两年品质分析,有8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近几年,我省大力发展水稻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育种技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平台,并把这一技术直接应用于杂交水稻育种中。“中优6号”是继“中优218”、“协优218”之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广谱性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导入到水稻恢复系中,并通过综合性状的选择而育成的新组合。比对照“汕优46”显著增产,2002年国家区试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试中产量位第一,米质达国标优质米三级标准,表现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2、油菜育种方面。“十五”期间育成双低油菜新品种4个(“浙双3号”、“浙双72”、“浙双758”、“浙双6号”),其中3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双低高含油量油蔬两用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浙双72”,2004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已在浙江省推广面积已达250万亩,占浙江省油菜总面积的45%左右,已成为浙江省油菜新的主栽品种。在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繁育及产业化方面,省农科院通过与生产企业强强结合,建立双低油菜原种基地26亩,良种基地3000亩,形成年产双低油菜原种1500—2000公斤,良种25—30万公斤的能力。建立双低油菜商品籽生产基地,四年订单收购35.2万吨,全省双低油菜累计推广面积973.17万亩,省外推广800余万亩。通过项目实施,2001-2004四年我省油脂加工企业和农民共增收54401万元。

3、大麦育种方面。“十五”期间已培育出“浙皮8号”等优质啤酒专用大麦新品种9个,“浙皮6号”等优质饲料专用大麦新品种5个,“浙02-28”等优质专用大麦新品系4个,啤酒和饲料专用大麦品种的品质指标已能满足相关工业的要求。筛选与创造出高糖化力、低β-葡聚糖含量、抗赤霉病、耐湿、耐酸等各类育种材料27份。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新品种保护权1个。

4、甘薯育种方面。育成高淀粉加工专用品种“浙薯13”,淀粉率22%,鲜薯亩产2500公斤以上,3年累计推广15万亩,新增经济效益5820万元。定了《无公害迷你甘薯》地方标准,在淳安和仙居建立了8000亩无公害甘薯生产基地并通过省农业厅认证,扶持和培育4家鲜薯生产经营企业,产品进入超市,其中“红宝宝”甘薯获得2004年农博会金奖。

5、蔬菜育种方面。番茄新品种浙杂系列番茄新品种既适合温室、大棚栽培,又具耐贮运的特性,现已累计推广8000余公顷。 其中“浙粉202”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浙杂806”获得2002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之豇特长80、矮蔓系列品种分别在浙江、湖南、陕西、山东、宁夏等五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试验示范,区试产量均达到18t/ha以上,兼抗黑眼豇豆花叶病毒(BLCMV)、豇豆锈病和豇豆煤霉病3种主要病害。茄子新品种“浙茄1号”果形长直整齐,果皮薄、口感好,商品性好,商品果率达88%左右,经多点试验,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0%以上,商品市场价格高于当地主栽品种。最新育成的长瓜新品种“浙蒲2号”,具有早熟,耐低温的特点,前期产量较当前江浙地区主栽品种“杭州长瓜”增加20%以上,总产量增加10%以上,商品瓜百分率提高15%以上。特适宜于保护地早熟栽培,露地栽培或高山栽培,抗病毒病和白粉病能力较强。

5、优质水果专用品种选育方面。早熟砂梨新品种“翠冠”具有成熟早(比南方主要品种黄花梨早20天以上)、果型大、品质优(平均果重230克,大果重超过450g,可溶性固形物11-12°)、生长势强、座果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逆性明显优于日本的主要品种丰水、幸水等)。翠冠梨的育成,彻底改变了南方梨区早熟品种果型偏小、风味欠佳的局面,有效解决了日本梨品种品质优但栽培难的矛盾,实现了熟期、果型、品质、抗性的同步跨越,是我国早熟梨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甜瓜设施专用品种 “浙网29”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植株长势健壮,结果性好,可溶性固性物15-18%,香甜浓郁,一般亩产量1800~2500公斤,春季双层留果亩产可达2700~3200公斤。选育成新一代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千禧”,已在杭州、上海和江苏等地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万亩以上。

6、优质畜禽新品种选育

在优质瘦肉猪选育方面。纯种优质浙白猪核心群的平均产仔数10.78±2.57头, 产活仔数9.58±2.40头,比2003年提高2-3%;优质浙白猪优选组合全期日增重788±116g,饲料转换率3.202,比选育前提高21%;优质浙白猪的平均膘厚为16.10mm,眼肌深度42,15mm,估测瘦肉率达到60.85%。优质浙白猪组合的肉质性能进展明显,平均pH1到达6.47,肉色3.15分,大理石纹3.15分,系水力83.24%,肌内脂肪含量3.21%,达到优质肉标准。

水禽育种选育方面:继续开展绍兴鸭配套系亲本选育、父母代繁育杂交制种等工作,合计培育父母代种鸭72万只;对缙云麻鸭和青壳II号进行第二轮的正交和反交,以其筛选出早熟性能优良的杂交配套系。“十五”以来,已形成奔强牌种鸭、凯宇牌熏鸭等品牌近10个,推广绍兴鸭配套系3940万羽,净增效益4.9亿元。同时我们对浙东白鹅种质测定、专用化品系进行选育,并对朗德鹅的饲养管理、肥肝生产工艺、朗德鹅和浙东白鹅的配套杂交等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生产的肥肝平均重量接近900克,最大肥肝达到1500余克。

(二)、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安全农产品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农产品安全性问题是发展效益农业和整个农业产业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难题,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加入WTO以后影响乃至制约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十五”期间,浙江省农科院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关系到农产品安全的产地环境、安全农投品、栽培和饲养技术方面加强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绿色蔬菜产品生产全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引进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实用型无害化病虫防治与施肥技术、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将以上单项技术及现有其它各种先进适用性关键技术进行综合集成和组装配套,建立起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已在浙江省嘉兴、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核心区2000亩。

2、主要农作病虫无害化防治方面有了较大进展。探明了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规律;研究了浙江省主栽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和对主要病虫的抗性;研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茭白专用植物源农药“农安2号”,合作开发和推广了生物农药“绿浪”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应用技术;目前已推广应用了65余万亩,直接效益达1.78亿元。

3、环保型家禽饲粮开发的三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测得主要鸡饲料原料氨基酸消化率参数及其组合效应和酶调控效应,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建立TOH法实现活体测定鸡体成分技术,进而创建了可消化理想蛋白质延伸模型,促使理想模式在我国地产化资源饲粮中走向实用,形成新颖的鸡饲粮氨基酸平衡技术;建立了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对鸡饲粮的系统调控技术;形成了绿色保健调控剂对家禽的调控技术。在这三项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绿色环保型家禽饲粮系列产品,新增经济效益1.298亿元。

4、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方面。2004年定向筛选出耐高温、生长快的优良菌株扣囊复膜孢酵母、灰藤黄链霉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优化组合研制出复合菌剂,安全无毒,首次在畜禽粪生物发酵中应用。研制出的畜禽粪“多槽式旋挖翻混装置”,集翻、混、破碎于一体,实现一机多槽使用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已在20多个县累计推广示范76.82万亩,新增效益2.9亿元。

5、畜禽重大疫病防治方面。猪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疫苗及免疫佐剂研究,首次成功构建pCI-LT(R210G)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和仔猪后成功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国内首次实现位点突变LT的第210个精氨酸为甘氨酸,降低了LT的毒性。经小鼠与仔猪试验证明突变的LT近于无致病性。鸭病生物安全综防新技术研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明确了各地发生的主要鸭病及最近流行较为严重的新疫病。对鸭疫里氏杆菌的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到纯的赘生物缺乏生长活性,无核酸存在,蛋白质电泳条带与菌体无明显差异,但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熟化了制苗、制药工艺,提高了抗原含量至160-250CFU亿/ml。制定了鸭病生物安全综防措施。

(三)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上有新的突破,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新的科技支撑

“十五”以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特别是在重要农作物病毒病、农作物品质基因工程、有害生物防治、生物三药等方面有了重要进展。

1、重要农作物病毒病研究方面。 “十五”期间,研究人员针对严重危害我国水稻和玉米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病原种类及其检测,发病规律和再次成灾原因、病害测报及防治技术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探明了我国发生的上述病害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引起,澄清了我国对两病病原的长期混淆。完成RBSDV基因组全序列测定(10个基因组共由29141个核苷酸组成),是已知斐济病毒属最大成员,发现各基因组片段两端序列完全保守相同。建立由5种技术配套组成的单头灰飞虱带毒虫检测体系,为两病正确测报和预警提供关键技术。建立了病害三元动态因子(介体数量、接种时间和发病率)传毒模型,对病害传毒机制、病害流行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将灰飞虱越冬量和带毒率作为测报病害发生的主要依据,建立了两病模式测报和预警技术,并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北、陕西等省应用,累计推广面积7497万亩次,其准确率达80~95%,创社会经济效益23.07亿元,对两病的防治发挥了持续有效的作用。 该项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产品品质基因工程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底物竞争调控籽粒蛋白质油脂含量比率”的假说,成功地育成了优质食用油“超油1号”和超高油高芥“超油2号”油菜新品系,含油量均较受体亲本提高25%以上。“超油1号”含油量达47.4%,达到高油、低芥、低硫的国际优质食用油标准;“超油1号”含油量达到52.82%,是目前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甘蓝型油菜,是创新性的油菜高油种质材料。它的育成,实现油菜种子高含油量的重大突破,开创了油菜高油育种的新途径,这是高新技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油菜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2002年度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目前,国家发明专利“利用反义基因调控籽粒油脂含量的方法”获授权,另有一项多国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通过初审、公开阶段,进入实审阶段。高油油菜新品系“超油2号”在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区十多个试点进行品比、生产示范,平均亩产150-18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213公斤,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对油菜常见病虫害抗性较好。“超油2号”直播试验,亩产与育苗移栽相仿或超过育苗移栽,可达到200公斤以上。

3、雄蚕新组合选育研究领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为主,包括限性品种在内的性别控制蚕品种的转育改良新方法,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蚕性别控制种质资源库,育成综合性状较优良的雄蚕新组合“秋华×平30”通过省级、“秋风×平28”通过实验室鉴定,目前已经在我省湖州、嘉兴、山东省青州等主要蚕区建立雄蚕茧生产和制种基地,推广雄蚕杂交种达30000余盒。

4、家蚕生物工程方面。抗菌肽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已经将家蚕Cecropin B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中,进行融合表达,其产物具有抗菌活性。性连锁平衡致死防治害虫技术的引进、消化及应用研究

已在国内棉区广泛采集棉铃虫幼虫,并初步建立低成本人工饲养技术体系。同时,对棉铃虫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克隆了棉铃虫激素结合蛋白基因(PBP)、ATP转移载体基因(ANT),已在GenBank中登录,并克隆了与棉铃虫性染色体连锁的分子标记。松毛虫性连锁平衡致死品系培育及其防治应用研究项目已初步建立松毛虫低成本人工饲养技术。利用RAPD方法,对松毛虫的雌雄基因组中寻找W与Z染色体上的分子标记,筛选出W与Z染色体连锁的分子标记。

5、重大项目重要园艺植物规模化繁殖技术平台的建立与示范项目,从分子水平上鉴定了百合、半夏等十多种作物上发生的20多种线状植物病毒,并制备了10多种病毒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兰科植物大花蕙兰;观赏花卉百合、马蹄莲、郁金香、水仙;观叶植物朱蕉、竹芋;蔬果经济作物甘蔗、人参果;药用植物金线莲、半夏和浙贝;多肉植物仙人掌类、十二卷属等共计20个种属、61个品种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建立了植物组培苗移栽技术体系,移栽成活率达85%,组培穴盘苗入土成活率达95%。至2004年8月止已出口组培苗约60万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开展了浙贝母等11种植物的茎尖脱毒组培试验,建立了浙贝母、百合、人参果等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6、工厂化农业研究领域。设施专用品种葫芦新组合白粉病的抗性有所改善,丰产性好。研究提出了应用基质培番茄基质配方亩产量5343公斤,穴盘育苗基质配方已在生产上大量应用,同时提出了花菜、绿花菜、西瓜等蔬菜瓜果穴盘育苗技术规范,并在杭州、温州、庆元等地生产种苗520万株以上。进行了黄瓜基质用量试验,提出了黄瓜基质量以每株3-4升较好,其长势强,产量达4000公斤以上。采集连栋塑料温室光、温等数据,为自动化调控做准备。

7、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领域。创建了“浙江科技兴农网”(www.zjkjxn.net),设置了科技成果、咨询专家、网上咨询、科技下乡、技术问答和示范推广等栏目,拥有实用农业科技信息两万余条。研究开发了 “浙江省无公害青花菜生产专家系统”、“浙江省茭白无害化生产专家系统”、“浙江省猪病诊治专家系统”和“淡水鱼病诊治专家系统”4个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生物信息学研究方面。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以家蚕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建立家蚕、野蚕等基因序列数据库,开发数字克隆软件系统,并与蚕品种选育相结合,探索出农业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为全面开展此类研究做好准备。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管理方面。建立基于WebGIS的具有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的农业资源信息系统,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农业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开发了四个园区的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缩放、漫游、显示和查询等功能,已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2个;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网络版园区信息管理系统,在园区内实施精确农业,为将来开展精确病虫草害、播种和水分管理提供技术借鉴,并向其它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推广,实现园区的远程访问。

(四)、积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保鲜研究,为加快效益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板栗贮藏保鲜综合技术取得较大进展,成功地提出了一种全新板栗常温保鲜――微气调改良沙藏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常温贮藏保鲜板栗3-4个月的难题,比民间传统沙藏效果提升52%,适合广大山区、农村和产地应用。

2、罐藏及深加工技术方面针对我国出口桔子罐头生产技术落后、制品难以出口的现状,研究成功长流槽式控温酸碱处理等关键技术,解决了碎片率高等问题。自主研制的NCP品质改良剂,使胡柚罐头品质达到国际要求,并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

§ 人才培养

全院现有职工1939人,其中在职职工1112人,离退休职工827人。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853人,具有高级专业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286人,博士203人、硕士2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5人。国家、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16人,省特级专家1人,院学科首席专家7人。派出省科技特派员65名、农村工作指导员1名。

§ 下设机构

全院设有畜牧兽医、作物与核技术利用、植物保护与微生物、农村发展与信息、蔬菜(含农业新品种引进中心)、蚕桑、农产品质量标准、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园艺、病毒学与生物技术、食品加工、数字农业、棉麻(花卉研究开发中心)、玉米、柑桔、亚热带作物等16个专业研究所和浙江农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院属企业;建有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植物病毒学实验室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稻改良中心辐射育种研究室、国家大麦改良杭州分中心、国家大豆改良杭州分中心、国家柑桔加工研发专业分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站、中心);参与到农业部水稻、大豆、玉米、柑橘、甘薯、蚕桑、葡萄、麻类、桃、生猪、水禽、兔子等17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12位专家担任岗位科学家,10个研究所被确定为试验站;牵头浙江省畜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参与浙江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英国、美国、俄罗斯、中国科学院等建有合作研究中心(创新基地)。

全院占地面积1646千平方米,院舍建筑面积174997平方米,其中科研用房91999平方米。建有海宁杨渡科研基地870亩,海宁盐仓科技牧场380亩,海南南繁基地238亩。全院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760台,其中专用仪器设备953台。图书馆藏书14万册,出版发行《浙江农业科学》 、 《浙江农业学报》两种省级农业科技期刊。院内设有局域网——院办公信息网和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外开通中英文因特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网站[2]

§ 大事记

清末宣统三年(1911)劝业道在杭州笕桥创办农事实验场。

民国27年(1938)因战时东迁松阳,成立综合性的浙江省农业改进所(简称省农改所)。

1942年夏,日寇进犯浙南,省农改所被迫首迁云和,再迁景宁避战,直到抗战胜利,回迁松阳,1946年复员杭州。

1951年1月正式命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省农科所)。

1958年是省农科所不平凡的一年。开年伊始,继周恩来总理在1957年12月17日视察省农科所后,1月5日毛泽东主席也亲临省农科所视察。不久,省委又作出决定,省农科所提升为省直属单位,并委任省委书记处书记李丰平同志兼任所长,批准省农科所建立党委。 毛泽东主席亲临省农科所视察

1960年2月省农科所扩建为省农业科学院(简称省农科院),并和浙江农业大学(简称浙江农大)合而为一,实行农业科研、教育一体化,后因上下的体制不顺,1965年校院又分开设置。

1976年科研秩序重新得到整顿。

1977年底由6个研究所发展为9个,新设了水稻、农业微生物、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1979年10月新设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1980年2月成立情报研究所。

1984年3月建成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病毒实验室。

1993年4月成立省农业新品种引进开发中心。

1994年5月建立食品加工研究所。

1997年7月院改革试点方案通过并实施。

1998年3月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成立(食品研究所增挂),2000年转由植物保护研究所挂牌。

1998年10月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病毒室增挂)。

1998年12日水稻研究所成立(作物研究所增挂),浙江辐照中心成立(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增挂),花卉研究中心成立(萧山棉麻研究所增挂)。

2000年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州)、浙江柑桔研究所(黄岩)由省科技厅划归院管理。

2001年蔬菜研究所成立。

2002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立。

2002年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

2002年院学科结构调整,院下设作物与核技术利用、蔬菜(含农业新品种引种中心)、园艺、畜牧兽医、蚕桑、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病毒学与生物技术、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农村发展与信息、柑桔、亚热带作物、花卉、玉米等15个专业研究所。

2003年院河姆渡茭白研究中心、金华爱斯曼绿色蔬菜科创中心、安吉草食动物科创中心成立。

2004年院绿色蔬菜研究中心成立。

2005年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成立。[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