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泉州梨园戏
释义

§ 简介

泉州梨园戏

泉州梨园戏是中国的珍稀剧种,保留著唐宋南戏特色。它植根于泉州,并随著泉州人的足迹而流传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 概述

梨园戏是用泉州方音搬演戏文的古剧种。它以泉州古乐“南音”用作唱腔,故又称“泉腔”或“下南腔”。由于方言的限制,只搬演在泉州府属和漳州府属各县及厦门等地;粤东的潮、汕也有它的足迹;还曾跨海传演于台湾省,南达东南亚华侨聚居地。

梨园戏之在泉州孕育形成,以至成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早在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闽南地区民间戏剧活动已具规模。朱熹的门生陈淳在庆元三年(1197)给他的友人漳州知州傅壅的信上,对戏优活动有详细的描述:“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入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倡率,号曰‘戏头’。逐家裒敛钱物,拳优入作淫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漳、泉比邻,语言、民俗大致相同,两地经历千百年来的文化艺术积淀,到了南宋时期,地方戏曲的形成遂成为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这种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进入泉州,与当地传统乐曲南音相结合,优雅的南音逐渐取代了粗糙、俚俗的民间小调,于是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戏曲声腔,谓之“泉腔”或“下南腔”。

就在"下南腔"形成前不久,约在南宋光宋朝(1190-1194)浙江温州地方出现了温州杂剧,其戏班南下入泉,对泉州下南声腔在艺术上的成熟,无疑起了催化作用。温州杂剧自北南传泉州,泉入称之为“上路”梨园戏班(宋时,省的行政区域称路,上路指北面的省份),以别于土生土长的“下南腔”班社。“上路”梨园戏要扎根闽南,不能不向地方化衍进,嗣后艺员又不断更新为泉人,而成为泉州梨园之一别支。

梨园戏“七子班”与南宋宗室及官宦富豪的梨园“家班”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家班”流人民间后衍化的又一支梨园戏剧。为显示其来头之“高贵”比民间的下南班和“冲州撞府”的上路班有高过一头的尊荣与气派,它长期保留着乃祖(家班)的一些班规,如“正笼”用龙头凰尾的扁担挑着;外出演出要打开道锣,和道台出巡一样,都是打十三下,还要撑着一把三层凉伞,甚是威风而庄重。这种排场显然是南宋的皇亲国戚,滥施于家班的遗规。据老艺入许茂才说,其师傅在清末的七子班戏班,就仍然沿袭这些规制。

梨园戏三个流派,同供戏神“田都元师”(俗称“相公爷”),同用“泉腔”南曲演唱。但又各立门户,各有互不上演的“十八棚头”剧目和严格的师承规范。

当明代的海盐、馀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盛行之际,“泉腔”梨园戏已是闽南壮大的独立声腔。明·何乔远《闽书》说:“(漳州)地近于泉,其心好交合,与泉人通,虽在徘优之戏必使操泉音,一韵不谐,若以为禁语。”漳属各县已纳入“泉腔”范围。此时,梨园戏三个流派,除内部继续交流外,也各自向外吸收其它声腔的艺术,出现了除“内棚头”剧目外,又增加了不少“棚外”剧目。

清代,“泉腔”梨园戏还是独步闽南。《同安县志·礼俗》载:“昔人演戏,在神庙,然不过上路、下南、七子班而已,光绪后(1875),始专雇江西班及石码戏。”在泉州府城,咸丰六年(1856),元妙观还建置了“正音戏台一座”和“小梨园戏棚一座”(泉州元妙观建置戏棚碑文),足见梨园在外来剧种进入之后,仍拥有它的观众。但梨园戏由于保守古制,规矩严谨,表演凝化,缺乏新意,以致日趋式微。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侨乡经济破产,戏班纷纷解体,有的“下南”老戏改演幕表高甲戏有的小梨园“七子班”则改演歌仔戏,艺人星散,剧种濒临消亡。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梨园戏三流派的艺人,得到集中学习,重新组建剧团,进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 历史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着 800 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广泛流播于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地区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本文学、音乐唱腔和演出规制。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保存有《朱文》、《刘文龙》、《蔡伯嘴》、《王魁》等南戏剧目 25 种,脚本中类似于《张协状元》中的“瓜”、“三合”、“净扮婆”等舞台提示,梨园戏至今仍存在于舞合表演上,保留了原生态舞台艺术。

梨园戏表演有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表演形式,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各个行当均受其严格规范。音乐保留了南戏的鼓、萧、弦伴奏为主的形式;唱腔源于晋唐古乐,一字多腔,用泉音演唱,属曲牌体,至今沿用古曲牌名:如 【 摩河兜勒 】 、 【 霓裳羽衣曲 】 ;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制相仿;上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萧即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

“棚”是梨园戏传统的演出场地,演出前都要举行“献棚”仪式,供奉戏祖师田都元帅,之后才开始扮角,跳加官。棚上正后方只摆设长条椅,回异于一般戏曲舞台的一桌二椅;南宋杂剧《眼药酸》的砌未“竹杯”,仍在梨园戏净、丑两个行当的表演中沿用。

梨园戏保存的文献资料和活态资料,从中可窥探到南戏文化、闽南地域文化,以及本土民间艺术的精华。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梨园戏是一座无形的综合艺术信息库。

§ 相关信息

中国戏曲艺术有800年以上的历史,由南宋戏文 、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北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繁衍,创造了在世界戏剧中自成体系的舞台艺术,对世界戏剧宝库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泉州梨园戏以其独特的生命力,从中国戏剧萌芽开始,在闽南这块土地上,不断延续其生命力,保留了大量中国古典戏剧表现形式,贯穿整个中国戏剧发展史。八百年来,梨园戏在泉州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我们以普通戏迷的身份,借助现代网络这一亩三分地,交流梨园戏演出讯息、梨园戏知识和看戏感想,借以推广梨园戏。

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复兴梨园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