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夜色温柔》
释义

《夜色温柔》原版《夜色温柔》发表于一九三四年,是菲茨杰拉德生前所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小说的背景被安排是作者所熟悉的欧洲大陆,时间跨度为1917年到1930年间,但小说所展现的仍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场景。《夜色温柔》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强烈的怀旧情绪、悔恨心理、失落的希望、破灭的幻想、人格的分裂。它也是一部带有很强的自传性的小说,探索了一种酷似作者所经历的感情与精神的崩溃过程。

§ 作者简介

菲兹杰拉德菲兹杰拉德,F.S.(1896~1940)美国小说家。代表作品有《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等,是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他年轻时试写过剧本。读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校时曾自组剧团,并为校内文学刊物写稿。后因身体欠佳,中途辍学。1917年入伍,终日忙于军训,未曾出国打仗。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吉姗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菲兹杰拉德成名后继续勤奋笔耕,但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后来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他经济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维持生计。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迸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

§ 内容简介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来自美国东部的年轻的精神病医生迪克为富豪的女儿尼科儿治疗精神病。尼科尔因为与父亲乱伦的了精神病,在迪克的精心照顾下尼科儿康复。日积月累,尼科尔爱上了迪克,两人冲破家庭的阻挠终于完婚。婚后迪克的事业不景气,终日愁眉不展,平淡的日常生活磨灭了他奋斗的意志。迪克又爱上了女明星罗丝马丽,尼科尔也爱上了毫无政治信仰、谁给钱就替谁卖命的汤米。经过感情的日夜挣扎,最终尼科尔和迪克离婚,嫁给了汤米。迪克也从欧洲返回美国,行医渡过余生,心灰意冷。

作者并没有把夫妻双方感情的出轨描写得简单化,迪克最深爱的还是尼科儿,他出轨的感情在女明星罗丝马丽的美貌前徘徊不定,欲行又止,辗转反侧,内心的矛盾挣扎融入了周围春光明媚的花园的环境描写,很顺理成章,那种挣扎被写成了循序渐进的激烈。酒店花园的环境描写很吸引人,花草树木层层叠叠,阳光明媚,更反衬出迪克内心的犹豫和挣扎。

§ 创作背景

这是一本描写关于爱情如何幻灭的复杂有趣的书。它描写了对于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追求直至破灭的过程的故事。这部以梦幻破灭、人生颓败为主题的爱情小说,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一部带有自我体验的文学作品,情节曲折,寓意深刻,隐含忽明忽暗的抒情幽伤,是“一战”后美国“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

《夜色温柔》把衰败作为其主题。小说的绝大部分材料来源于作者自己的经历——酗酒、生活潦倒、妻子的病以及他对自己的恐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一个更大世界里人们的失望,对他生活的那个花花世界的失望。在这个世界里,到处是餐会、舞会、到处是酗酒、作乐。菲茨杰拉德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的。小说《夜色温柔》正是他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写照。

《夜色温柔》是“一部事业失败或治疗失败的小说”。作为精神病医生,迪克没能实现自己的包负,而作为丈夫,他在治好了妻子的精神病后却却失去了她。他的失败是双重的。他试图将爱情与事业结合在一起的努力为小说定下了基调,并且占据作品的大部分篇幅。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夜色温柔》表现的是复杂与单纯、旧与新之间的冲突,所以它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是以新旧世界的冲突为背景的,属于边疆原型的范畴,可以解读成一则“西部”故事。

《夜色温柔》的深度模式就是东西部的对立。这个模式以边疆原型为基础并界定了迪克的故事。“原型的概念”,卡尔•荣格说,“是集体无意识观念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相关物,暗示着在似乎无时无处不在的心理中存在着一些确切的形式。”边疆原型作为美国历程的一个特殊产物,在美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美国的民族意识作出界定并影响着美国的生活方式。通常所谓的美国性格就是这一原型的具体体现。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自身美国性的领悟,一直试图在这片被认为提供了无限可能性的土地上实现他们色彩斑斓的梦想。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天赋,它的实质就是人的“凝问与思考的能力。为了探循已知事物的意义,人的精神就伸向未知的事物;为了弄懂现在,它就转向过去和未来。”

不幸的是,美国人的经历证明,美国并不是一片他们可以依靠并为了浪漫主义的想象而生活的土地。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西部人为了重新开始而迁徒到东部一样《夜色温柔》中的美国人来到欧洲是为了得到“拯救”。欧洲,尤其是法国的里维埃拉,似乎是菲茨杰拉德主人公们的最后的避难所。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就连这现代荒原上的最后一片绿洲也败坏了。戴佛医生唯一合适的选择就是离开他堕落的场所回到美国。迪克之回到美国就好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尼克之回归中西部。但是,尼克的回归象征着回归历史和传统,正如菲茨杰拉德所写到的那样:“于是,我们逆流行舟,没有止境地被带回到过去。”然而,迪克却被菲茨杰拉德扔在了那既无过去又无将来的迷茫之中,孤独地从一个小镇流落到另一个小镇,最终杳无音信。他的梦幻失落于对历史和传统的执着和追求,但在此之后却又无法回归历史和传统。因此,迪克•戴佛的悲剧是对菲茨杰拉德那一代大萧条时代的生活与感受的真实而准确的书写。

§ 思想价值

《夜色温柔》《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 是当代美国作家F1S 菲茨杰拉德( F. S. Fitzgerald , 1896 - 1940) 的一部被视为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严肃现实主义主题的自传体小说。该小说以生动犀利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戴弗尔·迪克这位风度洒脱、气质典雅、前程远大的精神病医生的情感生活及其时运的起落,折射出了作者菲茨杰拉德本人文名的鹊起跌落及个人生活、家庭、事业的颓败。可以说,这部小说是菲氏在其创作生涯达到顶峰而又日渐衰落的时期所做的一次痛苦而又执著的搏击,亦可说,它是菲氏在其家庭、经济生活、事业受阻等多重重压下所做的一次痛苦抉择,是一部融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不幸而演化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剧,并把浸透于小说字里行间的悲剧情感物化为一种审美情趣的佳作。

在这部作品的宗教情感下又充溢着人类的抗争精神,正是这种“自虐”式的抗争精神赋予了这部作品古希腊悲剧式的振奋人心的艺术审美魅力,主人公迪克也如同俄底浦斯王一样,其自我放逐的意义,从悲剧审美上看,是具有人类精神不朽、不屈的象征意义的。宗教虽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通过发现迪克的宗教情感体验进行艺术再现,菲氏的确让读者感悟到存在的深刻局限与宇宙最高精神之间的关系。笔者把迪克的“自甘堕落”或“自我放逐”理解成为一种自我拯救的行为,这似乎有悖于理性反传统之嫌。然而所谓的理性传统应视其本质而定。迪克反叛的是上流社会贵族优雅外衣掩盖下的利用人压迫人的理性及其竭力维护的泯灭人性的传统。由此,我们可以说,迪克•戴弗尔医生走出的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可能困闭其中的富贵温柔却又消弭人生的精神牢笼。同作者菲茨杰拉德一样,笔者认为迪克“叛经离道”之举,主要在于他反抗压迫、虚奢,而努力在寻找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自我,寻找一种“更深沉的来自继续奋斗的满足”。这在金钱时代,在富贵的荒原上无疑是种振聋发聩,带有现代人类常举的行为。

菲茨杰拉德在《夜色温柔》中的创作具有高度的前瞻性。贯穿整部作品的, 只是作者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细腻、独到的描述, 而没有任何的刻意评判。由此, 意义的重要性被消解了。这一点正印证了解构主义的文本观, 即文本以能指为中心, 只重视言论行为本身。对于精神病人的言论及行为的矛盾描述以及概念的模糊界定,也使得文本的意义变得不确定了。

§ 相关评价

这部小说的绝大部分内容写得都很精彩,令人拍案叫绝,这是一部令人越读越感到趣味无穷的小说。(海明威)

这是一个关于一对美丽、富有、魅力无穷的夫妻的悲剧故事,讲述的是他们之间注定失败的婚姻的消亡。读者可以在其中看到菲茨杰拉德夫妇自己在与酗酒、不贞、疯狂和精神病院苦苦抗争的写照。但是它却没能在1934 年描绘出在里维埃拉享乐的美国有钱阶级个人焦虑的全景,而这种焦虑与正受野蛮的大萧条所制的美国是极其吻合的。( 马格特·诺瑞斯)

§ 相关词条

长篇小说美国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一战

§ 参考资料

1、《〈夜色温柔〉的解构主义解读》(乔雪瑛)

2、《逃离理想的王国走向本体的回归———评〈夜色温柔〉的悲剧审美意义》(张勤 熊荣斌)

3、《“美国之梦”的结构与解构———试析〈夜色温柔〉中的深度模式》(方杰)

4、豆瓣http://www.douban.com/review/122521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5: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