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漳州芗剧
释义

§ 概述

芗剧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福建省九龙江下游漳州平原的芗江流域。又名歌仔戏,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曲调优美,长于抒情,音乐极具特色,民歌色彩浓郁,说唱特点明显,尤其是“哭调”的丰富动用,有极强的感染力,极富闽南乡土特色。 芗剧是在台湾歌仔戏和闽南改良戏基础上发展而来。歌仔戏和改良戏的主要声腔《七字仔》和《杂碎调》又都源自闽南古老的说唱曲艺“漳州锦歌”。 [1]

§ 历史

南宋以来,标志着中国戏曲形式的南戏之一——竹马戏在漳州盛行。民间为酬神演戏的庙会文化风气极兴。至明清时期。漳州流行的戏曲声腔繁花似锦,有唱官腔的正音戏;唱白字的泉腔;唱潮调的潮腔;唱北音的傀儡戏;唱山歌小曲的采茶;尚有民间乐舞车鼓、渔歌、走唱、歌仔阵,到了清末初,各地戏班更是如雨后春笋。抗日战争暴发后,台湾歌仔戏在闽南遭禁宣。为了生活和延续闽南传统戏曲的命脉,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在“漳州锦歌”的基础上创立了“杂碎调”,这些用新腔“杂碎调”演唱的戏又被泛称“改良戏”。抗日胜利后,歌仔戏与改良戏同流汇合,在闽南形成一股新的戏曲潮流。 1948 年底,改良戏班赴台演出,给台湾歌仔戏注入新鲜的血液,“杂碎调”易名“都码调”成为台湾歌仔戏声腔一个重要的新腔。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整合歌仔戏与改良戏的队伍,因该剧种主要流行在漳州平原的芗江流域,定名为“芗剧”。 漳州芗剧

§ 相关内容

芗剧是全国360 多个地方戏剧中唯一横跨海峡两岸,为两岸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对于增强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感、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挫败台独分子的台湾文化本土化图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对台文化交流和联络海外侨胞亲情乡情中,起着其它剧种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