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东运河 |
释义 | § 概述 浙东运河现称杭甬运河,西起杭州三堡,经钱塘江航行27公里后,又经萧山、绍兴、宁波至镇海口出海,全长239公里,沟通了钱塘江与甬江之间的宁绍平原东西向水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浙东运河逐渐与京杭大运河融合,成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传统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向东延伸了239公里,为千年古运河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千百年来,浙东运河承载着时代的舟舸,驮负着历史的责任,孕育出灿烂辉煌的浙东文明。 浙东运河 2008年11月,浙东运河正式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遗范围,浙东运河(宁波段)的保护与申遗工作也随之全面铺开。到2009年2月底,全市运河遗产资源专项普查基本完成。目前,申遗工作进入遗产点遴选和价值评估阶段。这条古运河即将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绵延千年的运河文明也将获得更好的保护和发展。[1] § 浙东运河地理位置: 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是自浙江省萧山县西兴镇至上虞县曹娥江的古代运河。浙东运河途径萧山、绍兴,国曹娥江东可接余姚江经余姚至宁波,再经甬江入海,沿曹娥江上溯可至嵊县;东入杭州湾可出海外;北入杭州闸接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是古代浙东地区的交通干线,并与中原、海外相联系。 § 建立时期: 浙东运河始建于晋代,最初用于灌溉。史载,晋怀帝时(307~312),会稽内史贺循(山阴人)主持开凿西兴运河以溉田。从会稽郡城西郭向西,经柯桥、钱清、萧山至固陵,固陵晋称西陵,后又称西兴,故称西兴运河。后通称浙东运河。运河向东,通过郡城都泗堰进入鉴湖而可直达曹娥。随梁湖疏通,自运河越曹娥江而达明州(今宁波)。 浙东运河 § 运河的改建: 浙东运河 宋代河上交通已很繁忙,并建多座堰埭和通航闸。航道经过宽阔睡眠时建有的长桥式石纤道,是一种特殊的通航建筑物。古纤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成为绍兴一带重要的景观。 浙东运河历史上多次修浚和改建,至今仍是浙东地方运输的重要线路。1983年完成萧甬铁路以南钱清—湖塘—鉴湖—皋埠—泾口段拓竣、护岸工程后,运河西段开辟萧山临浦至曹娥南线航道,通航能力达40吨级,原西兴—柯桥—绍兴段水运量渐减。 § 运河其他资料: 浙东运河 经历朝历代的整治和疏浚,浙东运河宁波段形成了集灌溉、防洪、运输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大动脉。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不仅造就了宁波,也造就了与运河相关的船闸、堤岸、桥梁、码头等水工建筑,由运河衍生的衙署、官仓、会馆、寺庙、驿站等景观,以及附着大运河风情的民俗、民间艺术等。 沿着运河,仅鄞州就有近十座古桥,包括望春桥、高桥。由于要过船只,桥身很高大。桥之外还有许多渡口,名气大的如河姆渡、蓝公渡、半浦渡,这些古渡口附近还有天灯遗址,这些都是一道道很不错的风景。运河流经宁波也由此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越窑遗址、保国寺、阿育王寺、招宝山、东钱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址……宁波由此被誉为 “文献名邦”。 浙东运河 除了这些物质上的历史遗存之外,运河途经的余姚、慈城古镇是明清之后浙东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地方之一, 王阳明的阳明学派,黄宗羲的浙东学派,都在此诞生。由于运河是当时宁波通往杭州、开封、长安等大城市的惟一一条水路, 月湖旁高丽使馆的使者,当年通过运河北上,张苍水押往杭州也通过这条运河。 古运河的航道和现在的杭甬运河的航道基本是一致的。一直在上世纪80年代,运河上仍很繁忙。 杭甬运河当年建设时,设计的运载能力为40吨,而现在则达到了500吨, 当年运河上随处可见运送建筑材料的船只、渔民捕鱼的船只,由于运输十分方便,这条水路一直被利用。现在,提倡节约能源,水路又开始被大家重视,而申遗无疑会让更多的人关注运河的发展和保护。” § 史料记载 浙东运河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晚期越国开凿的“山阴古水道”。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这条古运河从绍兴东郭一直延伸到曹娥江旁,全长20余公里。在此基础上,晋代人沟通了姚江与萧绍平原河道的联系,使它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秦统一中国后,对沟通钱塘江和长江的水道作了整治,初步奠定了浙东运河的基本走向。隋炀帝在开凿京杭运河时,对它也作了整治,使它与京杭运河的沟通更加畅通。唐中叶,曾多次对浙东运河进行疏通、深挖和修筑,并对两岸平原沟渠进行整治,便利灌溉和航远。南宋时,历时近一个世纪对其全线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疏浚,通航状况大为改善。清康熙年间,在浙东运河上大规模修筑了河道和河堤,方便了运河沿线的水路交通。 § 修建特点 浙东运河(宁波段)地处宁波平原,具有典型的江南水网格局特征,即自然江河利用与人工塘河建设并行共举,农业水利与水运交通一体开发。浙东运河(宁波段)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伟大杰作,可谓“天工人巧、各居其半”。这从浙东运河(宁波段)的线路走向和历史文献记载中可以清晰看出。 从线路看,浙东运河(宁波段)主航道除利用甬江、姚江自然水系外,还有约80公里人工开掘、整治并与主航道组合的运河航道复线系统。它们包括从余姚云楼乡窑头至下坝(亦称下新坝)的十八里河。这段河道开挖于明代永乐年间,它与四十里河及姚江西段的四明江组合,原是浙东运河进入宁波段的主线。另一处是五夫长坝以东全长12公里的虞余运河余姚段,这段河道是利用当地的湖泊、沼泽,经人工整理后形成的运河,后称为甲线。还有一处人工河道为慈江经中大河到镇海的河道,基本就是现在从丈亭到镇海的浙东运河乙线航道,总长49公里,为镇海沟通浙东运河的主航道。这段河道在南宋淳祐六年,由制守颜颐仲会合鄞、定、慈三县之力,共同疏浚开拓。 除上述几处人工开挖河道之外,慈城南面(原慈溪县城南)连接丈亭慈江直贯东乡的河道叫管山江,长约2.5公里,是南宋丞相制使吴潜于宝祐五年(1257年)买民田开挖而成。而浙东运河从西经东到达明州府的最后一段运河航程是人工内河西塘河,它是古浙东运河的末段。 这些自然与人工相间的水道河网结构,共同组成了浙东运河宁波段。这种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的设计、构筑理念与航运方式,正是宁波地区古代航运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历史上对浙东运河(宁波段)航运情况的记载,比较详细的要数朝鲜人崔溥所写的《漂海录》。明弘治元年(1488年),朝鲜官员崔溥和同船42人在海上遇险后漂泊至浙东台州沿海,上岸后由官府接待,沿运河北上抵达北京,北返归国。他在后来写的《漂海录》中记载了一路的见闻。书中记载了他乘船沿南塘河到宁波城南的长春门入城,出西门到西塘河,由西塘河到大西坝,由大西坝至小西坝,进入慈溪县(现江北)境内。经过车厩驿、姚江驿、江桥,至余姚县,到下新坝,过通明坝,挽舟逆上至上虞江。 崔溥的记载至少反映了这么几个情况:第一,当时浙东运河(宁波段)是宁波西达杭绍、北上江淮的主要水道,沿路景象繁华;第二,浙东运河(宁波段)沿岸多处作堰起坝,调节水量、控制水位差,以利于航运,人力水工设施建造十分普遍。书中多次提到的“挽舟”,正是当时运河上船过堰坝常用的方式。崔溥的记载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当时运河的实际情况,是浙东运河(宁波段)的重要史证。 § 作用 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浙东运河除了沟通杭州湾南岸浙东地区的内河交通外,其主要目的与核心价值,是为大运河提供接轨对外贸易和海洋经济的优良海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认为,在南宋,浙东运河就是南宋王朝的生命线,属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当时,杭州与绍兴的联系、杭州与海外的联系都是靠浙东运河在起作用。到了明代,宁波更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许多海外商客都是通过浙东运河深入内地。历史上,宁波作为大运河的南端,一直与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实际上承载着对外交往的厚重文化。 古时在宁波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条自然江河航行的客、货船只,为避外江潮汐、航道曲折多变等风险,大都选择走塘河。据初步考证,这些河道起码在两宋时期已经通航。从历史文献记载看,唐宋时,宁波进入了以港口城市为核心的“帆船贸易”时期,海港、河口港、内河港三港合一的宁波港城成为宁波城市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核心,浙东运河(宁波段)不断得到重视和利用。到达宁波的内河航船,一般从宁波东渡门外的三江口换乘海船经甬江出海。同样,从岭南、福建等地以及日本来的海船,在明州驻泊后,改乘内河船,经浙东运河至杭州,与大运河对接,直达当时的最大商业城市扬州。唐代明州的水产贡品就是取道运河,昼夜兼程运往长安的。而著名的上林湖青瓷也是通过浙东运河(宁波段)和明州港输出海外的。 元至正《四明续志》提到,南宋庆元年间,“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蕃之至中国者,唯明州一港”。当时明州从海外输入的商品已达160种,而元朝从宁波进口的贸易品种达220种之多。 明代漕运发达,尤其是弘治年间,是大运河史上比较畅通的时期。崔溥《漂海录》记载,崔溥一行出宁波府城西门到西塘河时,见“江之两岸,市肆、舸舰纷集如云”,可见当时宁波府城西门外运河码头市场贸易的繁荣景况。 鸦片战争以后,宁波作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港口贸易发生急剧变化。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甬埠通商以清代咸、同间为最盛。是时国际因初辟商埠,交通频繁;国内则太平军起各省梗塞;惟甬埠巍然独存,与沪埠交通不绝。故邑之废著鬻财者,舟楫所至北达燕鲁、南抵闽粤,而迤西川、鄂、皖、赣诸省之物产亦由甬埠集散。且仿元人成法重兴海运,故南北号盛极一时”。仅每年往来宁波港的船只就有4600多条。从宁波港出口的徽茶在屯溪集中,经浙东运河可“一水直达”宁波,占宁波出口茶叶的五分之三;而从绍兴运来的平水茶则占五分之二,宁波实际上成为服务于上海的一个重要转口港。 近代的宁波港由帆船港时代逐步进入了轮船港时代,而浙东运河作为宁波港的重要内河航道,仍然发挥着沟通江南经济腹地的重要作用,并一直延续到当代。 § 文化底蕴 经历朝历代的整治与疏浚,浙东运河(宁波段)成为了集灌溉、防洪、运输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上动脉,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不仅造就了富庶发达的宁波,也造就了与运河有关的船闸、堤岸、桥梁、码头等水工建筑,由运河衍生的衙署、官仓、会馆、寺庙、驿站等景观,以及附着于大运河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沿着运河,仅鄞州就有近十座古桥,包括望春桥、高桥。桥之外还有许多古渡口,名气大的如河姆渡、蓝公渡、半浦渡,古渡口附近有天灯遗迹。 运河流经之处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杰出代表,以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浙东学派蜚声中外。还有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它山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文化,以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天童寺、阿育王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还有运河畔的爱情圣殿——梁祝文化公园,招宝山下的戚继光、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历史遗迹。 浙东运河(宁波段)的“文化之水”还滋养哺育了沿河的文化名城、文化名镇,比如余姚城、慈城古镇是明清浙东文化最集中的地方。余姚城关运河上的武胜桥、通济桥、最良桥、舜江楼、龙泉山、皇山节制闸等,是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水工遗存和文化景观。一直为浙东运河申遗呼吁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告诉记者:“我曾多次到宁波考察大运河的情况。令人欣慰的是,大运河宁波段的大部分历史文化遗存保存完好,这是宁波在大运河申遗上的最大优势。” 申请过程 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机申报世界遗产项目。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国家文物局把它列入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2007年,国家文物局把“京杭大运河”扩展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对象不断扩大。2008年3月24日,国内33个城市达成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扬州共识”,同时,确立了扬州的牵头地位,计划2013年大运河申遗成功。 令人遗憾的是,此时宁波及其他浙东地区的城市并未被列入其中。2008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率全国政协调研团到浙江(宁波)考察,以罗哲文为代表的许多专家学者对浙东运河纳入大运河申遗表示了充分的肯定。2008年9月,市政府、市政协应邀参加了在淮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暨大运河保护高峰论坛”,宁波加入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专家层面得到基本肯定。 2008年10月下旬,国家文物局领导向浙江省征询关于浙东运河是否纳入大运河申遗范围的意见,明确指出,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运河不仅是沟通中国南北的水上通道,而且还是连接世界的大通道。不久,浙东运河被正式列入大运河申遗范围,宁波、绍兴名列其中。 2008年11月,宁波市第一阶段运河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展开。2008年12月31日,市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大运河(宁波段)保护与申遗领导小组,由市长毛光烈任组长。2009年2月底,全市所涉及的余姚、鄞州、江北、海曙、江东、镇海、北仑等7个县(市)区,共计39个乡镇(街道)的运河遗产资源专项普查工作基本完成。目前申遗工作进入遗产点遴选和价值评估阶段。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