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北工业大学
释义

§ 基本信息

湖北工业大学校徽

学校名称:湖北工业大学

位于:武昌的南湖之滨

占地面积:1600余亩

办学方针:坚持三个面向,服务湖北建设,培养应用人才

校训:厚德博学、求实创新

§ 学校概况

湖北工业大学

办学历史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本科教育办学历程已逾46年。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4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将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北工学院(即学校前身),并决定重点建设湖北工学院等两所省属重点大学。“七五”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连续3个五年计划将学校作为重点建设单位和省属骨干高校予以重点建设。经过20多年的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整体实力不断增强。199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

机构设置

学校主校区坐落在武昌南湖,艺术设计学院、机电研究设计院设在武昌马房山,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管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体育部等12个教学单位;设有湖北省普通高校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湖北省轻工工程中心、湖北省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湖北省产品质量检验基地、中英•湖北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及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等20多个教学、科研机构;建有各类实验室58个,其中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湖北工业大学

专业相关

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分属工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5大学科门类;有1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8个湖北省属高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域,4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3个湖北省品牌专业,9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1门湖北省优质课程。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15个工程硕士等其它硕士学位授权领域。自1993年起,学校参与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培养工作。2001年,学校通过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整体条件评估;2006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在5个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

教职状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1人,其中教授114人、副教授294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7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590人。学校在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和主干课程中,分别设置了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讲教授、学术骨干等岗位,目前已入选136人。教师中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湖北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及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0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其他各类专家77人,98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人获全国、湖北省劳模称号,12人被评为全国和湖北省优秀教师。

科研成果

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方面,学校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奖98项,259项艺术设计作品分别获法国肖蒙国际广告节全场大奖、未来设计师大奖等重大奖项。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会徽、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会徽,全国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会徽、湖北电视台台徽、武汉电视台台徽、《湖北日报》报徽以及海尔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知名企业近千项徽标均由学校师生设计。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年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转让推广科技成果472项;公开出版著作(含国家规划教材等)261部,发表学术论文2877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09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或转载38篇。学校先后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基础课教材《大学物理》获全国优秀教材奖。学校公开出版《中国机械工程》(国家机械类中文核心期刊)、《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湖北工业大学

环境设施

学校拥有较完善的教学、文体活动和生活服务设施。现有建筑总面积近7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近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5亿元;图书馆面积1.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12万余册,电子图书80余万册;建有2个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各类球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有9个标准化食堂和16万余平方米学生宿舍。学校是首批进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校之一,现已建成了“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

在校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4万余人、硕士生近900人、专科生近700人。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本科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居湖北省同批次院校榜首,在多数省(区、市)接近或超过当地重点院校录取线,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近4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居湖北省高校前列。

对外交流

学校对外学术交流活跃。与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是全国地方工科院校教改协作组发起单位之一。由学校倡导成立并牵头的全国质量工程学科学术委员会已召开了8次学术年会。近年来,ADI国际学术研讨会、工业生物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地方工科院校教改协作组第十二次年会等30多个大型高水平学术会议相继在学校召开。学校先后与英国、芬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在互派教师、培养学生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学校荣誉

建校以来,学校为贯彻湖北省“科教兴鄂”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美誉高校”、“全国大中专院校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先进组织单位”、“湖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前景

学校发展前景广阔,《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再次将学校列入省属骨干建设高校。全校师生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办成在全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1]

§ 院系介绍

湖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前身是1985年由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农业机械专业与湖北轻工业学院机电系轻工机械专业合并组建的机械工程系,1992年3月被中共湖北省高校工作委员会确定的武汉地区十二所高校系(院)级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03年6月经学校批准,机械工程系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已经成长为规模适中,专业、学科布局合理,教学、科研并举,学科独具特色、生机盎然的支柱学院之一。

学院设有五个系三个研究所和一个实验中心,另有湖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现代制造质量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现有教学实验用房近5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

学院教职工总数121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1人,博士27人。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跨世纪学术骨干2人,湖北工业大学学科带头人5人、主讲教授3人、学术骨干12人、教学骨干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及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1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2006-2010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另有唐敦兵等一批海外留学的兼职教授。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工程硕士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是学校博士点建设与申报学科之一。学院以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与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为依托,着力建设跨学科的“现代制造质量工程”学科群。经过近10年教学改革,学院已形成以“大类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有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4门湖北省优质课程,2门校精品课程,6门校优质课程,18门校重点建设课程。2002年至今,完成国家、省级各种研究项目382项,科研经费累计3700余万元,获湖北省教学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7项,获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共28项,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40余部。

学院近三年举办了4次全国性学术及教学研讨会和3次全省学术会议,参与了华中科技大学等校的博士生培养,与湖北省测试计量研究院等研究院所、大中型企业建立广泛联系。学院按照“合格+特长”大学生素质发展模式要求,累计培养毕业生近万人。现有普教本科学生2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7名。本科生一次就业率90%以上。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竞赛及“挑战杯”大赛中曾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近年来学院曾获“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委(党总支)、校文明单位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湖北省劳动模范1人,获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

湖北工业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其前身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于1985年5月组建,2003年6月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2004年9月由电气信息类中的4个专业组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二千多人,硕士研究生一百余人。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一个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包括EDA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等20个专业实验室。学院资料室图书藏量3000多册,订购杂志50多种。

全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我院是本校第一个硕士点所在单位,现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点,该学科也是省级重点学科。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10名,其中专任教师91人。在教师中,高级以上职称35名,已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69名。 另有5名外聘教授。

教师主要完成的科研课题有:“大型泵站同步电动机励磁改造”、“大中型泵站电机提速”、“稀土永磁电机设计及控制”、“高频开关电源的电路拓扑研究”、“电力电子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用仪表及虚拟仪表”、“电力市场理论与运营”等。

学生科研活动丰富。95年获全国挑战杯三等奖一项;01年全国挑战杯三等奖一项。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省赛区二等奖一项、优秀组织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省赛区二等奖一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省赛区二等奖一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省赛区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全国、省奖励。

“大型泵站同步电动机励磁改造”项目获武汉市水利局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湖北省水利厅1996年科技进步三等奖,获湖北省200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DTLG系列电力排灌系统大型同步电动机励磁控制器”项目获湖北省2003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稀土永磁单相同步电动机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钕铁硼永磁单相同步电动机产品化生产技术的研究,整体研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中型泵站电机提速排渍工业实验”项目达到通过省教育厅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主要实验设备有:2C100KB 磁滞测功机、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EL教学实验箱、ZYE1502C实验箱及与之配套的电脑和多媒体教学系统、EL-DSP-2 DSP实验系统、CISCO 3524-EMI交换机、2621-XM路由器及组成网络的微机。湖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

是2004年9月根据湖北工业大学《关于深化校内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湖工大党字[2004]7号文)的有关精神,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为基础,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含机房)而成立的。

管理学院

前身是1985年10月组建的建管系,1992年9月独立组建为工商管理工程系,2004年10月更名为“管理学院”,目前学院设有工商管理系、会计系、信息管理系和公共管理系四个系、一个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一个以拥有250多台微机的管理综合实验室为主、包含五个实验室的实验中心以及一个藏书近万册、期刊和报纸250多种的资料室。学院目前拥有七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两个硕士点:企业管理、会计学;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400多人,硕士研究生近60人,其中学生党员400多人。学院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诚信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性,全院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部分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率达100%。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实际岗位上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社会、经济效益。

学院已形成一支在国内外有影响、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90余名,其中,教授及研究员9名,副教授及副研究员26名,讲师30名,助教21名。全院教职工中有8人具有博士学位、57人具有硕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管理中,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多人获得校级、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比如:王德发教授的“全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何保华获得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的“三育人”先进个人中,我院李桂陵、邵继红、沈先钊、易新涛光荣当选,李桂陵教授还获得师德标兵称号,2005年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评选中,我院有5人入围,1人当选最受欢迎的十名教师,在近三年学校十佳教师评选中,我院有4名教师入围,2人当选,在近三年的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我院多次获得佳绩,其中三人次获得一等奖,两人次获得二等奖,2006年我院有两位老师获得学校十佳教学质量奖。

全院共承担完成各级科研项目70余项,立项经费超过100万元,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或参编著作10多部,承担了一项科技部下达的国家级研究子课题,有多项课题或论文获得各级奖励。目前,全院已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实力、按研究方向划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

学院积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芬兰、挪威等国家的部分高校保持有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湖北工业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成立于1978年,是湖北工业大学具有鲜明特色的学院。本院早期设有橡塑工程(后改为高分子材料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后改为轻化工程)、发酵工程、食品工程等本科专业。1985年,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学校将发酵工程、食品工程专业划出单独成立了生物工程学院(原生物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原有基础上又先后增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含精细化工、工业分析2个方向)、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现共设有5个本科专业6个专业方向。高分子材料工程、轻化工程专业分别被列为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实验室为省优质实验室,化工原理课程为校优质课程。现有材料学、制浆造纸工程、化学工艺和材料物理化学4个硕士点(含18个研究方向),并招收培养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程硕士。

本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教职工93人,教职工中有教师编制76人。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58%,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有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1人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入选湖北省“111”人才工程。

本院按照“坚持三个面向、服务湖北建设、培养应用人才、办出鲜明特色”的办学方针,以本科教育为主,把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0多年来,所培养的毕业生遍及国内外医药化工、轻工纺织、食品酿造、通信电子、材料工业、汽车制造、军工及科教等相关行业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创建于1977年,下设四系一部(生物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制 药工程系、生物技术系、基础化学部),一个实验中心。

生物工程学院拥有发酵工程、食品科学二个省级重点学科, 发酵工程、生物化工、食品科学三个硕士点和轻工技术与工程工程硕士点,设有生物工程(湖北省品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理学) 四个本科专业, 现有全日制在校普教本专科学生及硕士研究生一千余人。

发酵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首批重点学科,经国内知名专家验收、评估认为处于华中地区领先地位。学院还拥有工业微生物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食品及微生物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中心。

生物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师44人,实验员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6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7人,26人具有博士学位;8位教师分别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学成归来。学院有 6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和青年学术骨干,生物工程学科设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生物工程学院拥有5000㎡的教学科研大楼,设有生物工程研究所和药物及制剂研究所,配备有进口高档分析仪器和生物反应器等设备,与数家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及学生就业基地。

生物工程学院按照现有学科特点及发展需求,确定了“调整,发展,突破”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发酵工程、食品科学、制药工程三个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生物工程学院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三年来,分别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及横向项目累计8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16项,在核心期刊(含三大检索收录)发表论文500多篇。7项科研课题获省湖北科学技术进步奖。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是在湖北工业大学这片沃土上快速成长起来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院之一,它创建于1985年,1992年从建管系分设成立土木工程系,2004年正式更名学院。

学院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在教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飞跃。学院下设有建筑工程系、路桥系、建筑与艺术系、工程管理系;有三个微机室、一个图书资料室、一个作品陈列室、一个建筑设计院和一个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下设五个实验室、十个实验分室,总实验面积达4764m2,设备值864万元。

学院现有本科生1353人,研究生47人,有教职员工104人,教师96人,教师中有教授8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16人,硕士45人,青年教师中获得硕士及以上比例达90%,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省跨世纪学术骨干2人,学校特聘教授1名,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8人,同时有13位兼职教授和楚天学者岗位。教师中有多人分别获得湖北省优秀党员、学校“教书育人标兵”,“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以及学生评选的“我最喜欢的老师”等荣誉称号。

学院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培养工程型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北京、武汉、深圳、苏州、大连等地设立了22个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工程实训经历,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名列全校前列,3000多名毕业生遍及天南海北,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开拓创新、敬业实干的精神,用智慧和汗水描绘着祖国兴旺发达的宏伟蓝图。

学院十分重视培养优秀的教学、科研师资人才,积极搭建平台,分别与法国、美国、捷克、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香港城市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铁十一局等多所国内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资源,从而使我院的科研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以来,学院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学科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新增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土木工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结构工程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有湖北省优质课程工程力学,有校优质课程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等多门课程。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文章32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译著2部、教材3部;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

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院党委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多次获学校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科研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有多名管理干部获得省优秀组工干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优秀党员及学校优秀党员等荣誉。

经济与政法学院

拥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二个普教本科专业,政治学理论、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四个硕士点。设有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湖北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机构,是我校重要的人文经济教学与研究基地。湖北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5人,硕士生导师10人,高职称教师占全体教师的36.3%;4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硕士化,22名教师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部分教师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湖北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湖工大“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院拥有全校最大的院级图书资料中心。资料室藏书23000余册,专业报刊、杂志150种。设有金融模拟实验室和国际贸易实训中心,可以满足学生进行实时模拟操作和研究式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提供科技服务的平台。建设中的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湖北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将在“凝练科研方向、集聚创新人才、拓展服务范围、凸现科研特色、提升科研层次”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学院倡导“团结奉献、艰苦创业”良好院风。广大职员工锐意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为构建特色鲜明的和谐学院而努力工作,教学科研均有长足的进展。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校级精品课程,公司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5门课程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产业经济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近三年,出版著作、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承担厅局级以上课题60余项。

学院围绕“依托工科背景、注重学科交叉、面向地方经济、服务企业层面”的办学思想,逐渐形成了特色,在湖北省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企业政治、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公司金融、贸易反倾销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等领域,集中取得了一批成果。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先后与上海堡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改委、港澳证券(武汉)公司、多佳集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地签有实习基地协议和就业基地协议14个,为广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工业大学

前身是湖北轻工业学院工业美术设计专业(校区位于武昌南湖 ),创办于1978年,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率先创办的边缘性设计学科之一。办学3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与管理人才。仅在湖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担任学术领导的就有20多位,如:武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涂伟、武汉大学设计系教授郝建,华中科技大学艺术设计系教授辛艺峰,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何方,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汪尚麟、副院长郭力群、程智力,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杨高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张勇等;80余名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等城市知名大学中担任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大师级人物和成功的企业家也很多,如国际大奖获得者陈放;全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品牌策划公司“力创”总裁周焰,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 “大业工业设计公司”总裁李小泉、盛光润等;知名设计师更是遍布全国,形成了“湖工大设计”的品牌效应,在设计产业界、艺术设计教育界拥有很高的美誉度。

1996年获批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同年艺术设计专业获批成为全省艺术设计类唯一的重点学科。

1997年《产品造型设计》课被评为省级优质课程。

1998年6月国家 教委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来学院检查,对本院教学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专家组组长霍亚   玲教授提笔写下了“办学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评语。

1999年被列为湖北省“学科优势及特色领域”。

2000年艺术设计学院顺利通过了省级重点学科的验收。

2001年艺术设计学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

2001年4月艺术设计重点学科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专家组验收,再次获得专家组的好评,评价学科为“特色鲜明   ,成绩显著”。

2002年3月特聘浙江大学博导孙守迁教授来学院从事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

2003年10月《产品造型设计》课程已通过省级评议,被列为国家级优质课程申报项目。

2003年12月艺术设计被列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

2006年《图案原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7年《包装设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6年10月艺术设计学院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7年12月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2008年1月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获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创建以来,始终着重强调科研成果的完成,积极推行“注重观念,拓宽视野,突出创意,讲求实效”的办学理念,倡导“学必用,用必果”的实战模式,激励师生参与社会竞争,积极参加竞赛。

学院师生科研成果突出,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收入三大检索8篇,出版学术著作68部,教材34部,设计应用研究获国家级奖励28项,省部级奖励63项,其他奖项142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1000余件科研成果中标并被社会采用。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普遍受到业内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8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讲师23人,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在读);现有在校学生2284人,其中本科生1851人,研究生213人。学院拥有六系一所两个工作室一个中心,专业藏书6.5万册,外文期刊510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学术风气端正,实验设备先进,藏书较为丰富,并订购了国内外较重要的学术期刊和本学科相关的前沿性图书资料。

办学30年来已为国家培养本科生2765名、硕士生258名、其它形式的各类学生5000多名,历年一次性就业率90%以上。

现有艺术设计(含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五个方向)、工业设计(含工业设计、玩具设计两个方向)、广告学、动画四个专业;并有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广告设计、数字与媒体艺术设计动和动画等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在学科向前发展的同时,学院努力改善办学环境,建成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实验楼、计算机机房、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和学术报告厅。满足了艺术设计现代化的教学和科研。2005年学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在校本部新建了先进的艺术设计大楼,建筑面积达3万平米,2007年8月艺术设计学院已完成了从分部到本部的教学转移,艺术设计教学实验大楼投入使用。目前,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在省内被公认为一流的领先地位,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

理学院

理学院源于1985年湖北工学院合并组建时的基础课部。当时的基础课部由数学、物理、外语三个教研室组成,承担全校所有本、专科生、研究生等各层次的数学、物理、外语公共基础课教学。1998年基础课部更名为基础科学部。2002年3月,随着学校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由数学、物理两大教研室组建成数理系,外语教研室组建成外语系。2004年6月,数理系更名为理学院。

理学院下设“两部两系一中心”:即数学课部、物理课部、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光电子信息科学系、实验中心。另设有院行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图书资料室。数学课部主要负责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等各层次公共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物理课部主要负责全校各层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主要负责数学类两个专业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教学;光电子信息科学系主要负责物理类两个专业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

理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23人,讲师2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41人。并且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 人,省优秀教师1 人,享受省政府津贴教师1人。先后有多位教师获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校教学十佳”、“校先进教师”、“校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

2000年以来,理学院相继开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4个理科专业,同时挂靠招收应用数学、物理电子学专业的研究生,成为学校的理科人才培育基地。

理学院承担全校本、专科、研究生等各层次学生的数学、物理公共课程教学,并承担本院4个本科专业以及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考助学班、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会计本专科专业的教学工作。1998年、2002年我院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课程连续两届评为省优质课程,2005年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又被评为省精品课程。近三年来,全院教师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辅导教材十多部,参与各类教研、科研课题二十多项。其中 2篇论文被 SCI收录,2篇教研科学研究论文获省二等奖,1篇获省三等奖,教研课题《大学生数学建模与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641人,硕士研究生9人。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针对理学院学生特点,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数学竞赛,指导我校学生开展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四个全国二等奖、四个全省一等奖、多个全省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可喜成绩这些学生专业素质过硬、适应性强,他们大多数在教育、金融、政府机关和IT行业承担重要工作,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现有教职工100人(专任教师9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43人,助教36人;硕士学位毕业教师35人,博士学位毕业教师2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师25人,在职攻读博士教师2人;英语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2人,课程主讲教授2人,教学骨干9人;硕士生导师4人;先后有17位教师赴英国、美国、新西兰、芬兰和澳大利亚等国进修学习。

目前,学院开办有英语和对外汉语2个本科专业,1个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自2000年起,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英语专业合格毕业生近700人。目前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825人,研究生58人。

外国语学院下设有大学英语第一教学部、大学英语第二教学部、英语系、语言文化传播系等四个教学单位,另设有外语培训中心、语言与文化研究所以及网络语言学习中心。学院资料室图书藏量10000余册,常年订购外语专业期刊38种。学院拥有网络语言学习中心面积5000平方米(在建)、语言实验教学面积480平方米、语言实验室10套(540座)、多功能厅(196 座),为教学科研提供较好的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先后与湖北省博物馆、东湖珍珠馆、红安县教育局、赤壁市教育局、深圳伯达进出口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威伯特电器有限公司、广州市南国工商专修学院、广州天河弘华财经学校以及广州城市职业技工学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三年来,《大学英语》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英语学科中的基础英语、英美社会与文化、高级英语和大学语文课程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受到了领导的赞扬,同行的好评,学生的肯定。10多名青年教师在校教学竞赛中荣获桂冠,5人次获得校“十佳教学质量奖”和提名奖。近三年来,我院教师出版各类教材、教辅图书31部,公开发表各层次学术论文216多篇,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15项,特别是在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汉口译、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等领域逐渐形成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外国语学院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英语专业和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教学。外国语学院外语培训中心为教育部指定“援非”人员外语培训基地之一,并常年承担中英·湖北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国内外翻译以及我校的部分外事接待任务。

工程技术学院

是由湖北工业大学申办、按新机制运行、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学院2002年8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2004年2月获国家教育部确认。

学院位于武汉市武昌南湖,校园毗邻湖北工业大学,可共享湖北工业大学的师资及教学资源。按照 "硬件上台阶、软件上水平、管理讲科学、发展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学院注重建设,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学院招生"立足湖北、辐射周边、服务全国"。从2002年秋季首次招生以来,受到广大考生的热烈响应和热情关注。

湖北工业大学负责对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进行监督,保证教育质量。同时,学院依托湖北工业大学的智力和人才优势,在学科设置上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

本科专业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金融学、英语、艺术设计和广告学等专业。

专科专业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生物技术及应用、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和艺术设计等专业。

学院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突出"改革创新"、"质量兴校"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经济和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学生学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按教育部规定颁发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湖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专科毕业生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可以"专升本"。

湖北工业大学

商贸学院

是经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按照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运行、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新型大学。

学院依托湖北工业大学优质教学资源,现设有六系一部一中心,在学科设置上以工科为主,文、法、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校学生近万人。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地带,周边与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毗邻,不仅环境幽雅,交通便捷,而且学术氛围浓厚。

1、学院建有花园式的独立校园,占地面积875亩。

2、学院主体建筑有:教学大楼4栋、实验大楼1栋、行政大楼1栋、学生公寓13栋、图书馆1栋、体育馆1栋、大学生活动中心1栋、校医院1栋、学生食堂4个,校舍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

3、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任教师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58%,“双师型”教师占68%。

4、学院教学设备完善,现有计算机中心(微机2000余台),网络中心、数控加工中心、电工电子、数电与模电、单片机原理、电子实习、电子创新、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网络原理、数字逻辑、EDA、机电传动、通信原理、PLC数控机床、数控铣床、模拟电子、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动、模具、高频电路、DSP、大学物理、可编程控制、测量、建材,以及高配置的模拟仿真实验室、多媒体艺术设计机房等一批先进实验室,现有语音室16间、多媒体教室70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

5、学院图书馆现有图书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2000种。建有先进的图书信息自动管理和自动查询系统,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图书采编、查询、借阅和信息交流,使用便捷,效率高。

6、学生生活及文体活动场所齐全,设备先进。现有体育馆1栋、带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标准足球场1个,大学生活动中心1个、大型电影院1个、篮球场24个、羽毛球场10个、网球场2个、排球场2个、文化广场2个、绿化广场2个;学生公寓13栋、学生食堂4个、浴室、开水房、超市、医院等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生活需要。今年3月我院成功地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西南赛区(女子组)的比赛活动。

7、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熔炉中打造优质品牌。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现开设有35个本专科专业,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的办学宗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8、校园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第二课堂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学院还设立了多种奖学金,鼓励立志成才、务实创新的莘莘学子不拘一格,脱颖而出。湖北工业大学

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

是湖北工业大学在开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为多渠道、多 形式办学而设立的管理机构,专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目前主管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培训四种教育类别,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职业与成人本专科教育、非学历教育四个教育层次。

学校于1958年举办成人教育,1982年开办成人高等教育,1986年开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88年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93年湖北省将湖北省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设置在该院,2000年教育部批准该院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2001年湖北省教育厅与英国驻华大使馆、英国文化委员会共同决定建立中英·湖北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该中心设置在本院。2004年,在新一轮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学校将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与原成人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依托湖北工业大学丰富的优质办学资源,凭着长期开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探索形成的丰厚积淀,学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各具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学院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底蕴,并开展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大批理论和应用成果。通过中英·湖北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学院与英国职教界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职教交流与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全国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全国职教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与国内职教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通过举办职业教育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培养,举办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培训班、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等诸多培养培训方式,为中国、特别是湖北省职教战线培养了大批中坚人才。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在此过程中应运而生,经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批准,具有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2005年获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

体育部

是湖北工业大学体育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全校师生员工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和全民健身组织工作。体育部设有直属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办公室、部办公室。下设三个教研室:体育教学教研室、群体竞赛教研室和分部体育教研室。体育部现有教职员工35人,其中专职教师30人,教辅人员5人。教师分别来自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和体育系,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3人,讲师12人,助教3人。

多年来,本部教师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在体育教学和训练第一线。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校历届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中,曾分别获二、三等奖,曾有4人次获校“十佳优秀教师”称号。

体育部在体育科研方面发展较快,其中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多次,校立项课题十余项,有数人参加了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编多部教材。

本校乒乓球、田径、篮球、足球、长跑等代表队在湖北省各项大赛中都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03年荣获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荣誉称号,并多次承办全国及湖北省大学生篮球、乒乓球等赛事。2004年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突出贡献奖”,2005年获湖北省大学生篮球联赛暨CUBA选拔赛第二名,校内各项赛事不断,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每年达标率在97%以上。

§ 现任领导

校党委书记

朱正亮校长、党委副书记

熊健民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大鹏

党委常委、副校长

孙俊逸党委副书记

周汉明党委常委、副校长

钟毓宁

党委常委、副校长

吴麟章校长助理

张颖江校长助理

蔡光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