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唱剧
释义

§ 概述

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末,到了17世纪,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得到迅速发展,代表人物为卡里西米与许茨。清唱剧分为拉丁文的教会音乐与意大利文的通俗音乐两种类型。各国有不同的清唱剧作曲家,著名的清唱剧作品有:《复活节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等,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是黄自作曲的《长恨歌》,清唱剧是一种大型的音乐作品,通常同时使用管弦乐团、独唱家以及合唱团。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清唱剧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演员只是歌唱,主要是在音乐会上演出。

§ 特点

清唱剧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与康塔塔的区别是: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末。1600年在罗马演出的卡瓦列里的《灵魂和肉体的表白》,是历史上的第一部清唱剧。17世纪清唱剧创作的代表人物是卡里西米。他的名作《所罗门的审判》和《耶弗他》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唱词用拉丁文。许兹、亨德尔和巴赫是德国的清唱剧代表性作曲家。海顿、门德尔松、舒曼及现代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科达伊等都曾留下此类名作。

§ 形成发展

清唱剧清唱剧就是把神灵赞戏剧化而产生的。有人认为1600年在罗马上演的一部作品《灵魂与肉体的表现》是现存的最早清唱剧。也有人认为1619年由阿奈利奥( G. Francesco Anerio)创作的《神韵剧》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剧。

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清唱剧产生于17世纪初的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也是音乐会中演出的大型声乐作品,时至今日,许多作曲家还运用它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

清唱剧虽然出现在世俗音乐迅速发展的文艺复兴后期,但它的产生与内容均与基督教密切相关。13世纪时,因受圣方济各(St. Francesco d'Assisi)运动的影响,在意大利产生并流行一种赞歌,被称为神灵赞(Landi Spirituali)。这是一种用流行的曲调和通俗化的歌词写的生活性的宗教歌曲。这些歌曲不在教堂演唱,而是在人们聚集一起作祈祷的罗马市民的家里演唱。稍后这种赞歌插入了对话形式,于是对话式的神灵赞就产生了。这种神灵赞以简单的和声,大众化的格调,由不同的歌队以对唱曲的形式唱出。

§ 组成类型

清唱剧清唱剧的结构与歌剧的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调、独唱二重唱、朗诵调、合唱、序曲和其它器乐曲,也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中演员不化装、不表演、只歌唱,无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没有出入场和其它戏剧化的动作,整场演出自始至终不分幕,而只有章节之分,专有一名叙诵者,叙说情节。此外,清唱剧中的合唱比歌剧多。

早期的清唱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剧,专以圣经为题材,属于真正的教会音乐,这种清唱剧到17世纪后半期就消失了。另一种清唱剧使用的是意大利文,取材较自由,主要在音乐会上演唱,被称为通俗清唱剧。流传至今的清唱剧,就是后者。通俗清唱剧虽然不是教会礼仪音乐,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大部分的清唱剧作品都是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

§ 著名作品

中国清唱剧《江姐》17世纪最著名的清唱剧作曲家是意大利的卡里西米(Carissimi, Giacomo, 1605-1674)和德国的许茨(H. Schutz, 1585-1672)。卡里西米创作的16首清唱剧,都是根据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写成的,其中较著名的有《耶弗他》《所罗门断案》《伯沙撒》《最后审判》。许茨创作的清唱剧多以基督生平传略、圣经福音书为题材,被称为“受难清唱剧”,其中较著名的有:《复活节 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

继卡里西米和许茨以后,整个巴洛克时期(1600-1750)最杰出的清唱剧大师当数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亨德尔的创作主要是歌剧和清唱剧。亨德尔一生共创作了32部清唱剧,大部分都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比较有影响,时至今日还经常上演的有:《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犹大·玛可白》《约书亚》《所罗门》。其中《弥赛亚》和《参孙》是举世公认的清唱剧中的经典之作。《弥赛亚》以圣经福音书为题材,叙述了耶稣的诞生、传福音、受难、被钉死十 字架及显圣复活的经历。这部清唱剧1743年在伦敦音乐厅举行首演时,震撼了所有的观众,甚至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在听完第二幕终曲《哈利路亚》后,起立以示敬意,直至曲终。与亨德尔同时代的另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德国作曲家巴赫(J. S. Bach, 1685-1750)也曾创作了数部卓越的受难清唱剧,如《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圣诞清唱剧》等,这些清唱剧的内容都取材于圣经福音书。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在声乐方面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清唱剧。他共创作了5部清唱剧,大部分都有基督的内容,如《多比亚的归来》《十字架的七言》《创世纪》等,其中以《创世纪》最为著名。

§ 长恨歌

清唱剧长恨歌(清唱剧)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2年夏秋,是中国第一部清唱剧。这部抒情--戏剧性的清唱剧取材于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各乐章的标题,在剧情结构与段落的布局方面,还参加了洪升的传奇《长生殿》。原计划要写十个乐章,但属于独唱部分的第四、七、九等三个乐章因故未及完成。作者创作这部清唱剧,一方面为了填补合唱教材缺乏中国作品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有针砭时弊的积极意向,反映了在日寇加紧侵华,亡国之祸迫在眉睫,而国民党当局却采取不抵抗主义的严重局势下,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日趋觉醒的民族意识。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部合唱和男中音、女高音的重唱)。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 (男声四部合唱)。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 。第六乐章《宛转蛾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 。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和男中音独唱)。《长恨歌》是黄自回国以后的第一部大型作品,也是他短暂一生中留下的规模最大的一部声乐作品。虽属未完成之作,但已包括了白居易原作的主要内容和场面,不失其情节的连贯性与结构的完整性。1972年林声翕补写了四、七、九乐章。

§ 著名作家

1、 清唱剧意大利著名清唱剧作曲家

继卡瓦列里之后的作曲家卡里西米生于罗马,长期担任教会最重要的教育机构——罗马日尔曼公学的乐长,是切斯蒂、亚·斯卡拉蒂等人的老师。他一生中写了许多清唱剧。都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篇幅不大,采用拉丁文为歌词,由朗诵调、咏叹调式的独唱和合唱组成。他的大部分作品已经散失,流传至今的有《耶弗他》、《约拿》、《所罗门的裁判》、《巴尔塔波尔的故事》等。

在意大利还有一位作曲家功不可没那就是斯卡拉蒂。他一生写了600余首清唱剧,他强调独唱的咏叹调对清唱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此外还有斯特拉代拉切斯第、莱奥、芬奇、约梅利、哈赛等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

2、德国杰出清唱剧作曲家

从17世纪中叶起,清唱剧混合歌乐的形式在意大利广泛流传,遍及欧洲各地。德国杰出的清唱剧作曲家是许茨。许茨一生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的过渡,许茨曾两度赴意大利学习音乐,并将清唱剧引进德国,因此而成为德国清唱剧的首创者。许茨的清唱剧作品主要有《耶稣的临终七言》(1645年)、《圣诞清唱剧》(1664年)、《路加受难曲》、《约翰受难曲》、《马太受维曲》(1665—1666年)等。其中《耶稣的临终七言》是许茨的代表作,耶稣的话用的是用独唱宣叙调;开始和结束则用合唱,整个音乐充满了宁静和虔诚,表现出作者炽热崇敬的感情。

1741年亨德尔应邀前往都柏林,在那里他受到了贵宾般的欢迎。亨德尔为了回报都柏林厚爱,仅用了24天,就创作了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弥赛亚》,并大获成功。《弥赛亚》焕发了亨德尔的创作活力,此后,他的清唱剧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较有影响的清唱剧有《参孙》  (1742年)、《约瑟夫与他的兄弟》《1743年》、《赛莫勒》(1744年)、《赫拉克里斯》(1747年)、《贝尔沙扎》(1745年)、《应时清唱剧》(1746年)、《犹大·马加比》(1747年)、《约叔亚》(1747年)、《所罗门》(1748年)、《苏珊娜》(1748年)、《泰奥多拉》(1749年)、《耶夫塔》(1751年)等。其中,《赫拉克里斯》最为出色,被称为18世纪艺术的顶峰之一。

19世纪中的重要作品有:贝多芬的《光荣的时刻》(1814)门德尔松的《圣保罗》 (1836)、《以利亚》(1846)、莫扎特的《快乐的梅森》(1875)等。

3、 清唱剧法国清唱剧作曲家

在法国最早的清唱剧作者是夏庞蒂耶,直到他死后,意大利清唱剧开始为法国作曲家所采用。接着在1705年—1730年之间,法国产生了许多的清唱剧,作者有;康普拉、贝尼埃、蒙特克莱、莫兰、克莱朗博、穆莱和拉摩丹第、圣桑等人。其中除拉摩的作品,都是属于世俗的,多数为一人独唱,而且经常包涵三个吟诵调,每个吟诵调之后接着是咏叹调。还有英国的贝尼特、斯坦福、沙利文、沃恩·威廉斯和美国的佩因、巴克等人,对清唱剧的制作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