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波罗的海三国
释义

§ 简介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而波罗的海国家则指的是位于波罗的海区域所有国家。而对于北欧国家来说,一般都将其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非波罗的海国家。 地理上,波罗的海三国属于东欧,文化上属于东北欧,因此现在一般称为东北欧。

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1990年1月,三国总人口799.30万人,其中俄罗斯族人为177万左右。1

立陶宛人口372.32万,主体民族为立陶宛人,占整个人口的79.6%,俄罗斯人占9.4%,为35万,其他民族占11%,为38万。

拉脱维亚人口268.70万,主体民族为拉脱维亚人,占整个人口的52%,俄罗斯人占35%,为94万,其他民族占13%,为35万。

爱沙尼亚人口158.28万,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人,占整个人口的61.5%,俄罗斯人占30.3%,为48万,其他民族占8.2%,为12.8万。

§ 历史沿革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个民族都是纪元前4000年至2000年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古代新时期时代居民的后裔。他们一部分从东方迁居到欧洲部分,原始渔猎民带来了芬兰语。另一部分来自南方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古代列托-立陶宛农牧部落在公元前2000年的初期向北迁移。

立陶宛人在13世纪时已处在封建时代,此时形成部族,这些部族主要是散居在涅瓦河流域的几个血缘相近的波罗的海部族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到19世纪下半叶,立陶宛人才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形成过程。

拉脱维亚人作为部族是在15-16世纪由波罗的海本地的一些部落(库尔什人、泽姆加尔人、谢尔人、拉脱加尔人)形成的。这些部落在5-6世纪时向北推进并逐渐同化了操芬兰语的立维部落以及一部分南方爱沙蒂人。这些部落在反对12世纪末-13世纪初日耳曼骑士入侵波罗的海沿岸的共同斗争中联合起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大量拉脱维亚人从19世纪起迁住西伯利亚。

爱沙尼亚人是古代波罗的海沿岸芬兰部落的后裔。如拉脱维亚人一样,在反对日尔曼骑士和瑞典人的斗争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部族。爱沙尼亚的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末。

§ 语言文化

波罗的海三国

三国语言的特点是共属两个语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属同一语支即印欧语系列托-立陶宛语支,或称波罗的海语支,这种语支最接近于斯拉夫语支。爱沙尼亚属于芬兰-乌果尔语族波罗的海沿岸-芬兰语支。

立陶宛语属东波罗的语支,与拉脱维亚语关系极近,主要通行于立陶宛。16世纪起,已有立陶宛文学语言。最早文献乃是1525年的“主祷文”、一部教义以及“万福玛利亚”的译文。19世纪时,立陶宛出现三种文学语言并同时使用:波罗的海沿岸低地立陶宛方言、东部高地立陶宛诗歌方言以及主要通行在与东普鲁士接壤地带的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现代标准文学语言是在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共有32个拉丁文字母。亚布隆斯基斯(1861-1930年)被称为国语之父。

与立陶宛语相近、同属波罗的语支的拉脱维亚语主要通行于拉脱维亚。1918年以后成为官方语言。拉脱维亚最早文献可溯源至16世纪,当时主要是以天主教和路德教派教义问答为主。18世纪,第一部语法问世。19世纪末,文学语言有了较大发展。1922年,采用拉丁字母。拉脱维亚语有3组方言:东拉脱维亚语、西拉脱维亚语和中拉脱维亚语。中拉脱维亚语较前二者稳定,为拉脱维亚现代文学语言的基础。虽然拉脱维亚语与立陶宛语关系密切,但由于拉语受芬兰语影响较大,因此,拉语在许多方面较之立语易加更新。拉语的最大特点是词的重音总是固定在第一音节上。

爱沙尼亚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波罗的-芬兰语支,主要通行于现今的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语的特点是和芬兰语关系极为密切,有南北两种主要方言。北部方言或为塔林方言是爱沙尼亚文学语言的基础,其许多词汇借自德语。

§ 宗教

波罗的海沿岸民族在13-14世纪接受了基督教。立陶宛人和大部分拉脱加尔茨人信奉天主教;大部分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及一部分西立陶宛人为路德派新教徒;一小部分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信仰正教。

苏联时期,天主教在立陶宛的影响很大,有资料显示,80%的立陶宛人系天主教徒。在这个领土面积不大的国家里就有6个宗教中心领导着天主教的各个教区:维尔纽斯天主教辖区;维尔卡维什基斯主教辖区;考纳斯主教辖区;凯沙多里斯主教辖区;怕涅韦日斯主教辖区和捷利沙伊主教辖区。

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信义会影响很大。信义会系遵奉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教义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属路德宗。“因信称义”教义即主张人在上帝面前得称为义,全凭信仰耶稣,而不在于履行教会的礼仪、规条和善功。路德宗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北欧各国和美国。

由于在波罗的海三国中,很多人信奉天主教或路德派基督教,因此,宗教问题往往成为该地区人民反对“俄罗斯化”的导火线。较为突出一例即为1972年立陶宛1.7万天主教徒向当时的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出的备忘录和致联合国当时的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公开信,备忘录和公开信指责并抗议苏联对立天主教徒的“迫害”。其结果,一方面是来自当局的镇压“加强”,而同时,人民反抗迫害、争取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6宗教影响在波罗的海三国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路德教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德国,不久传入美国和北欧各国。迄今在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等国,路德教均为国教。波罗的海三国,尤其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与北欧各国的宗教潇源,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三国的民族所向。

§ 自然资源

波罗的海三国虽然均地处波罗的海东岸,但就资源力而言,各有其特点。

立陶宛位于前苏联最西部。西临波罗的海,北邻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

地形受冰川作用显著,大部分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碛岗丘。波罗的海沿岸有绵长的沙丘,中部为低地,东南端地势最高,海拔958英尺。土壤从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为主,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沙土。

波罗的海沿岸狭窄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内地为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4.8℃,7月为17.2℃。大部分地区8月份降雨量最多,沿海地带10-12月降水量最多。

立陶宛境内河流均流入波罗的海,水流一般平缓,河道蜿蜒曲折。其中涅曼河最长,其主要支流有梅尔基斯河、内里斯河、涅维茨斯河、杜比萨河、朱拉河以及米尼亚河等。湖泊约有3000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

沼泽区有大量的泥炭。森林和草地均占土地面积的1/4。有3个天然植被区:滨海沙丘区以松树居多;东部岗丘区多云杉;中部有大气橡树林。沼泽地区和湿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

野生动物品种多,有60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和50多种鱼类。

矿物资源匮乏,主要有硫酸监、石膏、泥炭、少量铁矿石和磷灰石,沿海地区还有少量的石油。

拉脱维亚西临波罗的海,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拉境内主要是波状起伏的平原,有低地和低丘。东部地势略高,滨海多沙滩。拉河流均属波罗的海水系,主要河流有西德维纳河(亦称道格瓦河)、加高亚河、文塔河、利耶卢佩河。丘陵之间有许多小湖泊。

土壤以灰化土为主,东拉脱维亚低地有沼泽土。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受大西洋气候影响,湿度大,天空多云,每年只有30-40天的晴天,阴天多达150-180天。盛刮西北风和南风。无霜期在125-155天。夏季凉爽,6月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为34℃,1月沿海平均气温为-2℃,东部-7℃,最低可达-40℃。

森林,草场、牧场、沼泽和荒地约占土地面积的67%,森林覆盖率为38%,森林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东北部。多针叶林(松树和云杉)和落叶林(白桦和白扬等)。

矿产资源缺乏,主要有金砂矿和泥炭等,泥炭储量为9亿吨。西部库尔兰半岛有石油。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面积最小的国家。北面和西面临波罗的海,南与拉脱维亚和俄罗斯联邦为邻。就资源力而言,爱沙尼亚有着不同于上述两国的特点。爱沙尼亚是个多岛屿之国,大小岛屿800个,占土地面积的9%。最大的两个岛屿是萨列马岛(1647平方公里)和希乌马岛(600平方公里)。地表受过冰川作用,南部有冰碛丘,中部有平缓的长丘,大部为东北-西南走向。

河流多而短小,最长河流皮亚尔努河仅为142公里。湖泊占土地面积的5%,楚德湖最大,面积3548平方公里。

气候受北大西洋气团的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2月平均气温-5℃至6℃,7月为16-17℃。年降水量610-711毫米,蒸发量少,有涝灾。植被为混交林,约有90种树木和灌木,林地面积13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6%,重要树种有松、冷杉、白桦和白扬。草地辽阔。约有60种哺乳动物,295种鸟类。

矿产资源主要有油页岩,储量150亿吨,年产3500万吨,占原苏联油页岩总产量的80%。泥炭的储量和产量也很可观,并有大型磷灰石矿床,磷灰石储量达60多亿吨。

§ 政治状况

波罗的海三国的政治状况,这里首先是指三国恢复或为建立新的政治体制的情况。

独立以来,完成政治改革即实现政治转轨,巩固国家独立,是三国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制订自己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更改国名、国旗和国徽。三国在政治转轨中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恢复了入盟前的宪法、国名、国旗和国徽,国体为总统制或议会制。

总体看,在评价波罗的海三国政治状况时不能忽视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三国的“民族主义运动”在三国的政治演变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或者说,民族主义运动在三国争取独立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们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独立前夕的政党和运动及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在三国的政治转体过程中起到了组织和领导作用,它们的领导人即为独立初期的领导人。而乌克兰这样一些国家,虽然民族主义运动“鲁赫”被称为“人多示众”的组织,但在决定国家命运问题上只是起了一个“配角”的作用,掌握国家当时命运的则是原乌共第一书记克拉夫丘克。

在评价三国政治状况时不能忽视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左派党”和“左翼力量”的作用,它们在各国实行两个转轨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政治才干和组织才干,随之在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相继取代独立初期的民族主义运动,掌管了国家权力。这一点在立陶宛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原立共基础上成立的劳动民主党于1992年在议会和总统选举中战胜了独立初期执政的“争取改革运动”,其领导人原立共第一书记布拉藻斯卡斯当选总统。但在评价这些国家政治局势时,还不能就此断言是共产党重新执政。现今的“左派”党或“左翼力量”是由原共产党演变而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主张已与原有意义上的共产党的主张大相径庭。例如在政治上主张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在经济上主张向西方式的自由市场经济过渡,这在实质上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主张雷同。之所以把它们称为“左派”或“左翼力量”,也只是根据其各自国情特点、形成的背景,及与其他党派主张相比而言。

另外,三国政治生活中的“左派”力量如何发展将视各国经济将如何发展,同时,根据三国的历史特点,反俄情绪一直很大,因此,“左派”执政后采取怎样的对俄政策,也是“左派”力量能执政多久的制约因素。

§ 军事

波罗的海三国虽小,但根据自身所处环境,仍均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军事力量。

三国建军的总构想是:俄罗斯是三国的“假想敌”,防范俄罗斯入侵是三国建军的宗旨。以西方军队为“样板”,与北约机构相“接近”,加入北约是三国的战略目标,首先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实现国家安全的第一个实际步骤。正如立总统布拉藻斯卡斯所称,只有参加北约和其他欧洲集体安全系统,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三国建军的原则是实现武装力量现代化,达到北约的水平,但不装备重武器,倘若俄再次入侵三国,将采取游击战和地下斗争方式。61与此同时,三国采取联合建军原则,以加强三边军事合作,实现小国军事一体化。例如1994年2月20日,三国在爱沙尼亚举行一次联合军事演习,外电认为,这是三国防范俄威胁,向小国武装部队一体化迈出的第一步。62为进一步加强军事一体化,三国于1994年9月13日正式成立一个营的维和部队,该部队由三国各建一个连组成,每连125-150人。63维和营已于1995年1月1日起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维和营司令部设在拉脱维亚的阿达什城。

§ 战略地位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乃是东西方交往的天然通道。通过喀得加特和斯加基拉克海峡与北海相连,经由波斯尼亚湾、芬兰湾及里加湾远至内地。波罗的海是贯通北欧的重要航道,西北通过厄勒海峡和大、小贝尔特海峡出北海,与大西洋相通。经德国的基尔运河可与北海相连,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接。这种天然通道无疑使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波罗的海地区由于不仅对东西方贸易有很大意义,而且由于其军事意义,使该地区成为历代发达国家争夺和瓜分的对象。

从中世纪以后,许多国家曾为争夺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和海上运输线在此发生争战。例如波罗的海公国(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先后被北欧(9世纪)、丹麦(11世纪)、日尔曼(13-14世纪)、波兰(15世纪)、瑞典(17世纪)占领过。

沙皇俄国一直把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出海口,打通由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海路作为它向欧洲和世界扩张的跳板。1700-1721年,彼得大帝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同瑞典进行了长期战争,最后战胜瑞典,迫使瑞典签订了《尼什塔特和约》,根据此和约,沙俄割占了爱沙尼亚、北拉脱维亚和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对波兰的瓜分,沙俄占领了整个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大部分。亚历山大一世于1815年大胜拿破仑,签署了瓜分法国的《维也纳条约》,根据此条约,沙俄又割占了立陶宛的其余部分。这样,至19世纪初,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已完全置于沙俄的占领和统治之下,沙俄对三国的统治达200-100年之久。

进入20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20年代初,当时刚刚诞生不久的苏俄面临着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和武装干涉的严重局面。在资本主义包围的形势下,与周边邻国建立友好关系对确保苏俄安全有着特殊的意义。正是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波罗的海东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成为苏俄推行“睦邻”政策的首要目标。十月革命后,爱、立和拉三国先后脱离俄国而独立。协约国从地缘政治出发,力图将它们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联成一线,在苏俄西部边界构筑反苏俄的“防疫带”。为了瓦解反苏联盟,苏俄作出重大让步,同上述国家先后签订“睦邻和约”。在上述国家中,苏俄于1920年2月2日第一个与爱沙尼亚签订了“睦邻和约”,它对苏联当时冲破西方的“防疫带”起了重要作用。列宁曾高度评价这一和约的意义,称它是苏俄通往欧洲的一扇“窗户”,它使苏俄与西方各国进行“商品交换”有了可能。同年7月12日和8月11日,苏俄又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签订了和约。

20世纪中期,随着世界形势的新变化,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又成为各强国相争的主要地区之一。二战期间,德国把波罗的海三国视为东进的必经之地。二战前夕,上述三国就已成为苏联和德国的瓜分对象和“牺牲品”。根据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的“秘密议定书”,双方划定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其中规定:当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波罗的海三国属苏联的“势力范围”。但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没有阻止德军东进,在横扫西欧后,很快掉过头来进攻苏联。但,“秘密议定书”却为苏联不久后占领三国埋下伏笔。

二战全面爆发以后,苏联为了防止战火东延,巩固西部边疆的安全,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间,采用各种方式把国境线西移,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构筑了一条所谓“东方战线”的“防御带”。苏联认为德国进攻它的主要通道之一乃是波罗的海东岸的立、拉和爱三国,因此,苏联在建立东方战线时,十分重视上述三国,与德国对三国展开了激烈争夺战。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地区,苏联于1939年9月28日、10月5日和10月10日,先后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了“互助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苏联取得了在三国境内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年6月,当德军大举进攻西欧时,即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的当天,苏联向立陶宛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指控立政府“破坏”苏立互助条约,从事反苏活动,要求“惩办”向苏军“挑衅”的直接祸首,成立履行苏立互助条约的政府,允许苏军在立境内自由通行,在战略要地驻军。翌日,即6月15日,苏军占领了立陶宛,6月16日,苏联又迫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接受了同样要求,并占领了这两个国家。

德国为了实现东进计划,1941-1945年期间,占领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把它们作为东进的战略基地。

二战以后,波罗的海并没有平静。随着苏联和美国争夺的加剧,波罗的海又成为战舰游弋,东西方争夺的军事要地。苏联利用立、爱和拉三个加盟共和国的“地缘”优势,大大加强波罗的海舰队,使之成为苏联与西方抗衡的一支主要海上力量。波罗的海舰队是原苏联常设舰队之一,也是沙俄时期就已建立起的一支舰队。早在17世纪,沙皇彼得一世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搜刮了近700万卢布,建立了拥有大小舰只141艘的俄国第一支舰队——波罗的海舰队。苏联时期,波罗的海被苏联视为自己的“内湖”,为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争夺的需要,大大加强了这一舰队的军事力量。战后,苏联在拉脱维亚的斯克伦达和爱沙尼亚的帕尔迪基建立了海军基地。同时,美国也加强了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活动,控制出海口等战略要地。而且,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直至三国1990年宣布独立以前,始终“不承认”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为苏联的领土。

§ 旅游景点

波罗的海三国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Tallinn)三面环水,城内还保留着几段古城墙和几座古炮台,道路狭窄,是座保有中世纪外貌与格调的古老城

市。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Alexander Nevski Cathedral)是一座正统的苏联风格东正教教堂,建于19世纪。教堂外观雄伟,内部装潢富丽堂皇。

坐落在一座小山冈上的托姆比亚(Toompea )城堡,初建于13世纪,1935年重建,它一直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成功的征服者都会把

代表他们的旗帜插在上面。圆形歌唱表演场(Song Bowl )是塔林一座了不起的露天剧场。据说可容纳15万人!每年9月的歌唱节就在这里举行。

塔林是1980年奥运会水上运动的竞技场,当年在河畔兴建的竞赛设施和酒店,今天已成为另一项参观景点,酒店则成了旅客下榻的地方。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Riga)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城市。里加的城市规划类似法国巴黎,故有小巴黎之称;市内运河纵横,所以又有别名“小威尼斯”。 屹立在市中心的里加自由纪念碑,完成于1935年,是当地人民争取自由的象征,今天人们仍常到那里献花,表达他们对自由的热爱。

圣彼得(St.Peter)大教堂是里加一座古老的教堂,早在1209年就已出现在史册上,它曾多次重建,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现在是一座红砖哥德式教堂,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恐怕是那架四五层楼高的管风琴。

“三兄弟”是里加最古老的石造住宅,它反映了里加从中世纪到17世纪多个阶段的建筑风格。其中19号屋为里加建筑博物馆。

在里加的尤格拉(yugla)湖畔有一座露天人种博物馆。博物馆把从拉脱维亚各地拆卸下来的,16世纪到20世纪的建筑物重组,并通过这些建筑物展示当年人们的生活方式。

里加还有一座汽车博物馆,展示各不同年代生产的汽车,包括古典名牌车劳斯莱斯(Rolls Royces)及苏联汽车,前苏联领袖用过的车子也在展览之列,如斯大林的座车,座车内还有斯大林的蜡像!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也有独特的地方,它的旧城区 颇有中欧或南欧风味。圣彼得与保罗(Sts.Peter & Paul )大教堂、戈迪米纳斯(Gediminas )塔楼、维尔纽斯大学、圣安娜(St. Anna's)教堂是几个著名景点。

圣彼得与保罗大教堂是维尔纽斯的骄傲,教堂内有2000多件雕塑。戈迪米纳斯塔楼是13世纪一座砖砌建筑物,塔楼顶上维尔纽斯美景尽收眼底,塔楼内展示了出土文物和塔楼的历史。维尔纽斯大学是前苏联境内最古老的大学,距今已400年。建于16世纪的圣安娜教堂是维尔纽斯哥德式建筑颠峰期的代表作,单单教堂的外观就以33种砖块砌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