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波罗的海
释义

§ 概述

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5°之间的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1]

§ 地理特点

波罗的海从第三纪以来,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曾经经历了陆地和水域的多次相互交替。波罗的海是在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川大量融化后才形成的。这使得波罗的海的海岸复杂多样,海岸线十分曲折,南部和东南部是以低地、沙质和潟湖为主的海岸,北部以高陡的岩礁型海岸为主,海底沉积物主要有沙、粘土和冰川软泥。

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向北伸入芬兰与瑞典之间的称波的尼亚湾。

波罗的海得名于芬兰湾沿岸从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长1600多千米,平均宽度190千米,面积42万平方千米,总贮水量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相当于中国渤海面积的5倍。波罗的海是个浅海。深70~100米,平均深度86米,最深处哥特兰沟459米。

波罗的海中岛屿林立,港湾众多,散布着奇形怪状的小岛和暗礁,有博恩霍尔姆岛、哥得兰岛、厄兰岛、吕根岛、果特兰岛等岛屿,以及深入陆地的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等海湾。北部的波的尼亚湾长650公里,最宽处250公里,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 61米,最深294米。注入河流众多。

§ 气候环境

波罗的海波罗的海位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全年以西风为主,秋冬季常出现风暴,降水颇多,北部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南部则超过600毫米,个别海域可达1000毫米;地处中高纬度,蒸发较少;周围河川径流总量丰富。波罗的海地区夏季云量约6成,冬季则多于8成。南部和中部每年的雾天平均59天,波的尼亚湾北部雾最少,每年约22天。

由于北大西洋暖流难以进入波罗的海,海水得不到调节,致使冬季气温比较低,而且南北差异较大,夏季气温不高,且南北差异很小。水温自北向南升高,8月表面水温,波的尼亚湾为9~13℃,芬兰湾为15~17℃,海区中部为14~18℃,西部海区达20℃。2~3月,开阔海区水温为1~3℃,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及其他海湾均低于0℃。从南向北的1月平均气温为—1.1~10.3℃,7月为17.5~15.6℃。

波罗的海的海水又浅又淡,很容易结冰。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于航行的冰封期,从每年11月初起,北部开始出现冰冻,冰覆盖的区域每年不尽相同。一般年份,海冰只出现在各个海湾中。只有在严冬时,几乎整个海区才被冰所覆盖。海冰平均厚度为65厘米。波的尼亚湾冰封期达210天,中部的芬兰湾和斯德哥尔摩附近为185天,里加湾为80~90天,波兰、德国沿岸冰封期30~40天。南部通常不结冻,但瑞典和丹麦之间的海峡有时也会冰封。波的尼亚湾的北部还容易形成大冰包,这种冰包有时可高达15米,给海上运输造成困难,船只通过只能在冰冻的海面上开凿水道,再缓慢前行。

§ 水文地理

波罗的海强烈的北海潮汐不能达到波罗的海,因而波罗的海缺少潮流,潮波也很小。水面因风暴而流动,强烈的东北风导致南海岸高浪,促成了沿海高水位;而优势的西南风有助于沿德国和波兰海岸的沙丘堆积,同时使波罗的海北部海岸水位高涨。

波罗的海的表层环流呈气旋型,从南部沿岸自东向北,然后沿瑞典东岸向南又流到厄勒海峡,由厄勒海峡流出。流速约为5~20厘米/秒。在强风作用下,局部海区流向和流速会发生变化。近岸附近有时可达80厘米/秒以上,在开阔水域亦可增大到30厘米/秒。入海径流量较大时,表层水经厄勒海峡进入北海;而波罗的海的外海海水从大贝尔特海峡的深处流入,先沿南岸向东流,再沿东岸向北流,形成逆时针方向海流。

波罗的海的潮汐分为不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全日潮和正规全日潮。潮差变化只有4厘米(克莱佩达)到10厘米(芬兰湾)。但受风、气压、径流和海水的交流等影响,非潮长周期波动(周期从几小时到几昼夜)可使沿岸水位发生巨大变化。由于气旋的移行,开阔海区的近岸区域水位变动可达50厘米以上,而在海湾靠近内陆的部分可达1.5~3.0米。1824年11月,列宁格勒的水位曾达到4.1米。

§ 自然资源

波罗的海波罗的海的动物数量丰富,但种类贫乏。除了大西洋鲱鱼(里背鲱)的亚种外,主要鱼类还有鳁鱼、鳕鱼、比目鱼、鲑鱼、鲽鱼、鳗、胡瓜鱼、白鱼、鸦巴沙、淡水鲈鱼等,还有从浅水中取得食物的波罗的海海豹等。波罗的海也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在德国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沿岸有海上石油开采。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航运意义很大,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出口。俄罗斯与伊朗、印度等国合作酝酿连接印度洋和西欧的“南北走廊”规划也是以波罗的海为北部终点。

自90年代初以来,航行在波罗的海上的轮船急剧增多。近两年来,每年航行在波罗的海主航道的轮船已超过4万艘。目前波罗的海有轮渡连通沿岸国家的各大港口。并通过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联。波罗的海的重要海港有圣彼得堡、加里宁格勒(俄罗斯)、赫尔辛基(芬兰)、斯德哥尔摩(瑞典)、哥本哈根(丹麦)、罗斯托克(德国)、格但斯克(波兰)等。

§ 战略意义

波罗的海波罗地海和北海诸海峡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天然水系,是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各国相互来往和通往世界各大港口的主要航道。因此自古以来,波罗地海和北海地区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角逐之地。

波罗的海曾是古代北欧商业的通道。木材和鱼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商品,芬兰、瑞典和俄罗斯的软木是出口的大宗货源;木材加工在经济上日益重要,瑞典的铁矿、芬兰和丹麦的造船和船舶机械、瑞典哥特堡的汽车制造和轻型机械,都是沿岸重要工业。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航运意义很大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出口。俄罗斯与伊朗、印度等国合作酝酿连接印度洋和西欧的“南北走廊”规划也是以波罗的海为北部终点。

自90年代初以来航行在波罗的海上的轮船急剧增多。每年航行在波罗的海主航道的轮船已超过4万艘。 目前波罗的海有轮渡连通沿岸国家的各大港口。并通过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联。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