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涿州古城
释义

§ 别名

涿州古城因东北内折,西南凸出,当地俗称“凹”字城。涿州城鸟瞰图形近似一卧牛,故又称之为“卧牛城”。城西150米处有北拒马河支流由南向北流过,至城北1公里处折而向东。残存城墙总长约1600米。

§ 历史

《涿县志》载:传“涿城筑自颛顼”。原为土城,明景泰初年(1450)知州黄衡始加以砖砌。垣高四十尺,基之广倍之。方各有门,门有楼:南曰“迎恩”,北曰“通济”,东曰“进德”,西曰“积庆”。城之中有夹城,如人之束带。中有券门,名曰“通会”,上有重楼三楹,左钟右鼓,以启晨而警夜,明嘉靖乙巳 ,知州何镔所修。至清康熙六年(1667年)知州李勋重修涿州城。其周围、高、厚皆仍其旧,东、西、南三门名亦如旧,唯北门改“通济”为“拱极”。

涿州古城内,南至范阳路,北至鼓楼(即通会楼)为南大街,长约3华里,鼓楼北为北大街,南北大街穿鼓楼底部门洞而过,涿州八大景中的第一景——通会灯市,即横贯于南北大街之上。    古时,涿州为帝都九省御路,故涿州古城往来冠盖如云,车水马龙昼夜不息。每逢集日便是人山人海,尤其节日更是水泄不通。大街两旁有酒店、饭馆、旅店、布店、茶店等各种商号。大街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故清朝乾隆皇帝在此路过时,曾写下了“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的楹联悬挂于“拱极门”(俗称北门)之上。    鼓楼,又称通会楼,高20余米,左角为钟亭,右角为鼓亭,嘉靖乙已知州何缤重修。其鼓早在建国初就不知去向了,钟却一直保留到七十年代。人们并不因为有钟无鼓而称其为“钟楼”,总习惯地称为“鼓楼”,甚至连其所在的城内中心街道都以“鼓楼大街”为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