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南农垦中学 |
释义 | § 校史简介 海南省农垦中学创建于1972年10月15日。学校现有初、高中六个年级共78个教学班,在校生5000余人。有在岗教职工346人,其中专任教师251人,有教授1人,硕士学位5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5人,中级教师79人。校内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有各类专用教室100多间,面积近5000㎡。是海南省重点中学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所有党委建制的中学。 海南农垦中学校徽 海南省农垦中学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55人。建校以来,教师在省级以上报纸刊物发表了500余篇论文,参与编写80册教参或丛书,有56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中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成绩突出,获全国一等奖9人次,省一等奖23人次。校内教研气氛浓烈,仅去年一年就有154篇各级教师撰写的各类论文获校级奖励。 § 现代化的教学 设备先进。有各类专用教室100多间,面积近5000㎡。学校基本实现校园数字化,所有教室实现多媒体化,所有办公室、教师宿舍、学生座位都联入10兆光纤高速宽带互联网。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时新笔记本电脑一台,另建垦中教学网支持常规教学。2010年9月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另有两间微格教室,视频直播上课。 § 取得成绩 海南农垦中学 1985年和1989年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先进单位。2003年被教育厅评为“体育先进学校”,被农垦总局评为计生先进单位、社保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海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双实验教学评估”获得优秀、顺利通过了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检查和“双基教育”检查。在海南省农垦2004-2005年度教育教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单位、德育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海南省实验教学一级学校,4月被总局评为2004年度计划生育优秀单位,5月校团委被总局评为2004年“五四红旗”团委和海南垦区优秀学校、海南垦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我校荣获“海南省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称号,在海南省教育厅“现代技术教育学校”和“现代实验学校”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学校担负着垦区90多个农场员工子女的高中教育和农场中学教师的培训任务,三十年来向全国大中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5000余人,培养了4名省高考状元,诞生了3个世界体育冠军。近五年来,中考、高考及学科竞赛成绩,更是突飞猛进。高考总分700分以上人数、800分以上(北大、清华入围人数)、一本入围率等三项指标,均列海南省前三位。2008届毕业生有2人作为保送生被清华大学录取(我省仅有4名),还有2人进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最后面试阶段。今年高考,综合分加上会考分,800分以上有17人,列海南省第二名;700分以上有173人,本科入围率为90.2%,其中一本入围率为66.7%,列海南省第三名。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英语等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一、二等奖人数,均列海南省前二位。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参加各类调教及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以上奖励国家级9个,省市级25个。出版教师论文集一部,30多万字。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参加编写教参或丛书80册,有56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获奖。自编校本教材6部,主持省级以上课题11个,已结题2个,其中“练笔成集”课题推广效果显著。艺术教育保持省内先进,每年都有学生在声乐、器乐和绘画、雕塑等方面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 办学特色 一、采取“封闭制管理,开放式教学,立体化育人”管理模式。 所谓“封闭制管理”包含二个层面:一是校园的有形封闭,能够减少或阻隔来自社会的不良因素对于校园安全和教学环境的干扰,保证师生学习与生活的相对独立与安定。二是制度管理,让制度与人格相融合,让规章与师德相统一,让制度成为牵引全局的机车,让规章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动力。这是完全自觉、完全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封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所谓“开放式教学”, 既是一种办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包含五层意思:一是教师之间(校内、省内、国内)的互相交流学习;二是学生之间(校内外、虚拟世界)的学习交流;三是教学资源共享(主要是网络);四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向家长、社会、专家开放;内容的开放性;本市兄弟学校观摩教学;下农场中学支教);五是参加省外调教。 所谓“立体化育人”,就是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它有五层含义:一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二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员工,齐抓共管的教育,即“全员班主任制”;三是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校内公园及公共场所,处处都给人以熏陶,即所谓环境育人;四是文化课、劳动课、实践课及活动课,交差渗透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促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以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协同发展;五是发展学生特长。 二、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监督相结合的施政策略。 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管理书》,工资、资金、福利等,按约定支付,奖勤罚懒。年终评优、评先,都有据可依。我校从2001年开始实行,效果良好。各科室月考核上报,日常工作检查记录,适时公布阶段成果等措施,构成管理常规,重点监管过程落实。 三、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引进、培训新模式。 引进名校教师,招收应届优秀毕业生,加强校本培训等,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我校的校本研训于2002年启动,实行“年学分制”,校内采取集中学习、分组学习、观看电教片、印发资料,写心得体会、广播、宣传专栏、墙报、知识竞赛、辩论赛、办培训班等方式,别具特色。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在跟进培训方面,创造了以下八种培训方式:1.兵教兵,集体研习式。2.官教兵,专家点拨下的合作互动式。3.派遣取经式。4.自学专著式。5.辩论会自我教育式。6.日常行云流水的自学式。自编出版内刊《攻玉集》,每学期出版5~6期,供全体教师利用零碎时间陆续自学。现已出版到总33期,为全体教师陆续编印了一百三十多万字的自学材料。7.编班集训式。8.教研论文升华式。我校实行教师撰写教研论文以总结个人课改实践创新经验,将教学反思获得的认识理性化,形成并升华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制度。 近三年培训经费共投入40万元左右,基本满足了校内校外培训活动的需要。 四、以教研促教学,开拓教学新领域。 主要形式:一是利用校内三个教研协会,开展年度论文评比。二是奖励课题申报,重点放在教材、教学研究和实验上。三是丰富学生活动课内容和形式,加强研究性学习指导和评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