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西之战 |
释义 | § 战争简介 中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汉王朝两次进军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打击匈奴袭扰势力的作战。 汉文帝时,匈奴进占河西,以浑邪王及休屠王部族驻牧其地,西控西域,南结羌人,不断袭扰汉朝西部边郡。汉武帝在取得河南、漠南之战的胜利后,为打通西域道路和保卫西北边郡,即组织骑兵部队进军河西。 河西之战 二年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万人,由陇西出击匈奴,至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西,杀卢侯王、折兰王,俘浑邪王之子及相国、都尉等,歼灭近9000人。汉军损失十分之七。同年夏,霍去病率数万骑再次进军河西,同时遣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率万余骑出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以钳制左贤王,策应河西作战。霍去病出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经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沿黄河北行,在朔方郡窳浑(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南)境转向西北,到达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沿弱水(今甘肃纳林河)南进,向祁连山地区匈奴发起猛攻,杀3万余人,俘小王、将军等百余人,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投降。汉军损失十分之三。 河西匈奴受两次沉重打击,单于震怒,欲诛杀浑邪王、休屠王。两王恐惧,共谋降汉。休屠王后又反悔,浑邪王将其斩杀,合并其部,率4万余人降汉。 河西之战,汉军充分发挥骑兵快速灵活的特长,实施远程迂回,突然袭击,重创匈奴右部。汉朝先后于该地区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 战争背景 在合黎山、龙首山和祁连山之间,有一处东南——西北走向、长达l 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因地处黄河以西,古称“河西”,今因其地理特征又称为“河西走廊”。这个连接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走廊,水源丰富,土质肥沃,宜耕宜牧,又是中原腹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汉文帝初年,匈奴逐走月氏人,占据了河西之地。匈奴单于奴单于命挥邪王统治河西的西部,大约当今甘肃酒泉地区;命休居王管辖河西东部,大约当今甘肃武威地区。他们据此而西控西域各国,南制西羌诸部,对西汉王朝的西部边境构成严重威胁。 汉武帝即位之初,曾有一个联合月氏、夹击匈奴的宏大计划。然而这个计划的实施却颇费周折,首先是北部战场压力太大,令汉军无暇他顾,其次则是月氏人无意东归故地,使汉军孤掌难鸣。因此,直至汉匈漠南会战之时,河西地区仍在匈奴人的牢固控制中。 漠南之战结束后,匈奴单于把主力远撤至大漠以北,大漠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剩下匈奴左贤王和河西的浑邪、休屠二王。左贤王虽仍不断袭扰汉边,但规模不大,且又局限在东北——隅,可暂时不必对他大动干戈。河西之地的匈奴军自身实力不强,尤其是在右贤王被汉军击破之后,更显得势单力薄;浑邪、休屠二王多年来又一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控制西域和西羌之上,对汉军并不怎么注意。而张赛出使西域回国后,虽然带来了月氏人不愿与匈奴人为敌的信息,但他同时又极力主张经营西域,认为取得西域可“广地万里”,不仅能获取“天马”、“奇物”,而且可以招来拖西各族为外臣”,利用当地各族之间的矛盾孤立匈奴,以“断匈奴右臂”。因此,汉武帝决定把主战场转移到西北地区,夺取河西之地,以解除汉朝西部边境的威胁,并为进一步经营西域、北击匈奴奠定基础。 § 战争经过 霍去病 第一次河西之战 第一次河西之战,发生在汉武帝元狩二年(西元前121年) 三月,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出征,霍去病率兵万人,由陇西出击匈奴。为了怕被匈奴和羌族发现,霍去病还刻意在今兰州以西渡河,沿乌鞘岭北坡的草地而行。沿途扫荡一些小的部落,如有归顺者,便释放之;如不归顺者,便杀之。在焉支山(今甘肃一带),遇到浑邪、休屠二王,二王败走,汉军俘虏浑邪王之子及其部将,计共歼灭九千人。这次战役,汉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死伤惨重,万人去而剩三千人归,损失十分之七。 霍去病此战告捷,给汉武帝极大的鼓励,他决心趁河西匈奴的兵力、马粮未复原之前,再次发动攻击。 第二次河西之战 第二次河西之战是在同年夏天,汉武帝派霍去病与公孙敖领数万骑兵进攻河西。霍去病与公孙敖计划要分开攻击匈奴,然后再两路会师于黑河。于是霍去病率军从灵武一带渡河,先翻越贺兰山而后又穿过浚稽山,沿着弱水走,通过小月氏地区,深入两千里,来到与公孙敖约定会合的黑河。然而,公孙敖却因迷路而未能如期与霍去病会合。霍去病为掌握先机,只好改变策略,由匈奴的背后发动攻击。匈奴三万余人战死,而汉军损失仅十分之三。 结局 河西的匈奴两次被汉军击垮,单于非常恼怒,想要趁召见浑邪王、休屠王时加害之。两王害怕,便私下密谋降汉。可是后来休屠王又反悔,浑邪王遂将其斩杀,并接收他的军队,共四万人降汉。汉武帝欣喜之余,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汉朝对河西甚为重视,先后于河西地区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经营之。 § 战略特色与影响 霍去病在短短数月之间,连续两次击败匈奴,当然有很多致胜因素,不过,最突出的要归功于战略运用正确。 第一次河西之战在三月,不到半年汉军又再来攻,这种连续作战的方式,搅乱了匈奴骑兵的作战常规,因匈奴受限于天然牧草的供应,通常一次战役之后就要为马的粮草再做准备,所以无法在短期之内再做第二次征战。也因此,当霍去病再度来攻时,匈奴感到意外与不及防备,所以能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良好效果。 另外,霍去病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都采用“舍服知成而止”的策略,只要敌军表示归顺汉朝,便会释放而不攻打他们,如果拒不归顺,才会以武力征服之。这样明显的对比,也对一些部族产生招抚作用。后来便有浑邪王率四万余众投降来归的事情发生。 此役使匈奴丧失重要的河西之地,原与汉军兵力相当的匈奴,顿时军力大失。同时,匈奴在经济上也遭受重大损失,据说严重到“六畜不蕃息”。难怪匈奴人对这两次河西之战要哀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朝自此役胜利之后,不但解除了北方外敌的侵扰问题,也由于握有河西走廊的掌控权,打开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武帝“断匈奴右臂”的梦想,得以一步步实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