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家骢 |
释义 | 化学家,浙江绍兴人,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运用模型与概率函数建立了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定量关系;链段模型结构按分子模型处理建立了较完整的共聚反应统计理论;用顺磁共振研究了本体聚合中自由基的变化,提出了扩散模型,为聚合反应工程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开发了JD系列光学塑料,研究了微凝胶为核的星形共聚物并制成纳米级高分子微粒和超薄功能膜,可作为分子器件的重要基材;用带电荷高分子载体调节酶的微环境,使两种性质各异的酶在同一反应器内反应。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合著专著多部。在严谨治学的同时,他也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引导轻年人立足于国内,并注意建立国外固定合作单位及基地,既保持研究工作的稳定性,又开阔眼界。 § 基本资料 沈家骢姓名 : 沈家骢 性别 : 男 民族:汉 所在院系 :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出生日期:1931-09-03 党派:中国共产党 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职称副教授任职时间:1983-01-01 博导聘任时间 :1984-01-01 代表性著作 :《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 (1989),《加聚反应微观动力学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关联》 (1995),《超分子层状结构-组装与功能》(2003)。 代表性论文 :《用界面几何约束的多起点蒙特卡罗方法对蛋白质/短肽识别体系的对接计算》 § 简介 浙江绍兴市人,高分子化学家。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同年被分配来吉林大学化学系任教,1983年,晋升教授,曾任化学系系主任、副校长;后任国家教委超分子结构与谱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在从事聚合反应动力学与特种高聚物分子工程研究中,运用模型与概率函数积木式地一步列出各种加聚反应机理的分子量分布公式,建立了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定量关系;链段模型结构按分子模型处理,建立了较完整的共聚反应统计理论;用顺磁共振法首次跟踪本体聚合中自由基变化全过程,揭示了自由基的微环境,提出了扩散图象;开发了高折射指数的光学树脂。研究了微凝胶为核的星型聚物,首次用这类两性分子制成纳米级高分子微粒和超薄“浮萍”与“倒浮萍”膜,成功地把高分子LB膜的有序性与稳定性结合起来。来致力于化学材料与化学反应的微结构、微环境及微反应器的探索,很自然地发展为超分子体系的组装、识别及信息功能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合著专著2部。1991年,经评选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学部委员。 § 主要事迹 沈家骢在办公室新中国成立不久,沈家骢,来到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人民大学,在老一辈教育家和科学家唐敖庆等人的带领下,承担实验室筹建、实验课指导以及党团工作。在进行教学与行政工作的同时,他带领师生在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增长自由基性质的研究上开展科研工作。文革期间中断了十年,但他能利用统计理论,图形分析,转化率含数及蒙特卡罗计算等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方法从反应机理出发,比较彻底地解决以化学模型为基础建立反应机理与分子量分布的关联及待共物置体系的推广。这一成果在当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和多项部委级奖励。此外,他曾先后在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他带领研究组开展了以有机凝胶为核的两栖性截肢动植物在水面微箱分散制备,类似“浮萍”及“倒浮萍”和 LB 膜研究。建立并进一步发展了基于静变作用的分子沉积层状组装方法。可以实现有机功能小分子,聚合物大分子及半导体纳米微粒层状薄膜的构筑。沈家骢在有机、无机、纳米微粒的置备、复合与组装及有机光电信息的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95 重大项目有机聚合物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于1997年年初起动。历经四年到2000年底圆满结题。该项目以有机聚合物电制发光材料和电光集化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材料器件及基本物理问题为重点集中解决了具有较先进指标的材料设计、合成与器件的稳定性问题。在有机聚合物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的新概念、新材料与新的制备工艺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研制全新的有机光电信息材料和器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项目除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外还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了若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形器件。获得了以蒋明华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委员会的一致好评,项目总评价为特优。 沈家骢一直从事聚合反应统计理论及微观动力学、透明聚合物树脂、超分子组装与功能、高分子信息材料和人工模拟酶等方面的研究。后来,又在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开展了生物介面与聚合物仿生材料研究。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合物反应与机理、有机光电材料两项重大基金项目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验收。沈家骢担任国家基金委重大计划,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电专家组组长。他主持了五次超分子体系学术讨论会,包括两次国际香山科学会议等,一系列的超分子体系研讨会极大的推动了国内超分子科学的研究进展。 沈家骢总结他与他的研究小组十多年来在超分子层状组装的研究成果,于 2003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超分子层状结构组装与功能》一书,这是他在这一领域辛苦耕耘的结晶。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400 多篇, SCI 检索的有 200 余篇,专利20 余项,专著、合著 5 部。 § 桃李满天下 沈家骢1952 年参加工作,在教育工作战线上工作五十余载,他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硕果累累。他成为学术带头人,199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骢曾任吉林大学化学系的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和吉林大学副校长。 1992 年,受唐敖庆院士的委托承担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任务。沈家骢调整研究方向,更新仪器设备,培养年轻人,他以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对待科研和教学,吸引年轻人共同工作。 在他周围有十五位年轻博士与之共同工作,有人问他经验,他说:“要引导轻年人立足于国内,潜心地建设国内基地,同时注意建立国外固定合作单位及国外基地,让每一个年轻人自由地在两个基地来回走动。这样的好处是建设了国内基地,保持了研究工作的稳定性,开阔眼界,结交国外朋友。”两个基地的思路是他的集体留住了一大批年轻人,保持了青春的活力。在沈家骢教授的带领下,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实验室目前已经成为仪器设备先进,研究梯队合理,在国内外超分子研究领域具有影响的研究集体。为了加快年轻人的成长,他主动把实验室主任交给了年轻人来做,使实验室领导全部实现年轻化。他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兴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8 年以来,沈家骢已经培养了70 余名博士和博士后,他始终鼓励年轻人不断进取,到国际科学前沿上去竞争,他的学生中已经有两人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 人入选中科院百年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0 余人成为教授、副教授,真可畏桃李满天下。 沈家骢年过七十时,仍精力充沛,学术思想十分活跃。他不仅为年轻人把舵,为实验室及学科建设把握发展方向,他自己更始终兢兢业业,一如既往的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的第一线上。 § 相关词条 陈润生蒋丽金 黄葆同胡英 陈文新王恩哥应崇福 石钟慈王绶琯 秦元勋 李灿刘元方沈天慧钮经义杨立铭张恭庆鲍文奎王乃彦 黄正中林励吾卢佩章苏锵陈中伟肖健龙以明朱邦芬邝宇平 黄友川谢邦杰林国强张伟平汤定元熊大闰 彭实戈李正武 李家明 § 参考资料 [1] 沈家骢教授教学评价 http://www.pinglaoshi.com/teacherId88578 [2] 吉林大学招生网 http://zsb.jlu.edu.cn/zsbwebnew/html/xuezhecaifeng/shenjiacong.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