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角鹦鹉 |
释义 | § 海角鹦鹉 (又名:好望角鹦鹉) 拉丁文名称:Poicephalus robustus 英文名称:Cape Parrot 身长: 约 33cm 身重:平均 320g 平均寿命 约25 - 50年 雌雄分辨:从外表可雌雄判断,雌性头顶有橘红色的冠羽,雄性则无。海角鹦鹉 分佈与数目:主要分佈非洲南部、中南部和西部。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非洲鹦鹉族 § 整体概述 它们栖息於高山森林、潮湿林地、草原林地、低地森林等,当族群觅食时会飞行 80-150公里去找寻食物,通常 20只左右成群,有时甚至会聚集超过50只,但也有一只单独活动。因食物而有季节性迁徙行为,巢筑离地 6-14公尺的树洞中。野生海角鹦鹉在非洲已濒临绝种,数量不断下滑,主因是栖息受人类严重的破坏,农民射杀和非法盗猎贩售,估计野生数量只剩300-800多只左右,又有为数不少的野生海角鹦鹉感染了PBFD,情况不乐观。野外饮食 因牠们爱食农作物核桃,常遭农民射杀。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说话。海角鹦鹉的两个亚种均被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一级保育类鹦鹉。 § 亚种 原本有三种已知亚种分别为: 1.Cape Parrot(Poicephalus r. robustus) 2.Reichenow's Cape Parrot(Poicephalus r. suahelicus) 3.Kuhl's Cape Parrot(Poicephalus r. fuscicollis) 但在2001年由分类学家重新分类,真正的海角鹦鹉指的是Cape Parrot(Poicephalus r. robustus),并被归为独立的种类。 另外两种亚种从其中分出成为独立的种类。因此依照最新的分类海角鹦鹉目前并没有已知亚种。 § 外型 这种鹦鹉鸟体大部分为绿色,头部为棕绿色和黄棕色,带有深棕色的斑点和深绿色;有些鸟的脸颊带有些暗粉红色,偶尔头顶会带有些红色的羽毛;胸部、腹部和尾部带有些蓝色;背後和翅膀的覆羽为黑色并带有很宽的绿色滚边,翅膀的边缘和大腿为橘红色;尾羽棕黑色,鸟喙灰白色,虹膜深棕色。母鸟的额头有一块橘色的羽毛。幼鸟的大腿和翅膀边缘没有橘红色,头顶通常带有零星的红色羽毛,头部和颈部为橄榄棕色。雌雄分辨:从外表可雌雄判断,雌性头顶有橘红色的冠羽,雄性则无。 § 栖息环境和习性 海角鹦鹉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森林、热带草原、草原地区、红树林区以及果园区,最高可达3850米。在繁殖季他们大多成对活动或是组成3到20只左右的群体,在飞行的时候会伴随吵杂的鸣叫,因此相当显而易见,但是当他们在觅食的时候则非常安静;到了夜晚他们大多会前往森林地区的树上过夜,白天则会前往开阔的乡村地区;有时候他们为了觅食,会飞行30到80公里,也曾经有过长达130公里的记录。平时天刚破晓他们就会出发觅食,每次回到栖息的树木附近大约都是60只左右的小群体。飞行的速度相当快,会发出一连串类似口哨的声音和沙哑的哭喊声。 § 食物 海角鹦鹉主要以种子、坚果(酷爱胡桃和核桃)、浆果、水果、花蜜等为食;有时候会前往农耕区觅食玉米和苹果等作物,也曾经有被观察到他们吃干花生的例子。 § 地理分布 栖息地:非洲东南部,从好望角东部到安马托拉山脉(Amatola)、北到传思维尔(Transvaal)东部高地。 § 繁殖 他们在野外的繁殖季为3月到6月和10月到12月,会再枯死的树洞中筑巢;人工豢养的海角鹦鹉大多在晚春或是夏季开始繁殖,3岁开始有繁殖能力,4岁可有繁殖成果,不宜经常在繁殖时期打扰,一次产约 2-4只蛋,孵化期约 24-30天,如由亲鸟将幼鸟育至断奶,一年可有2胎,但成功率不高。幼鸟羽毛长成於 9-14周。可以提供30*30*60公分的厚木巢箱。一次会产下2到3枚卵,孵化期26到28天,幼鸟羽毛长成约9到11周,幼鸟在离巢後几乎都是由公鸟负责餵食,在离巢後2到3周就可以独立。 § 饲养方法和饮食 啃咬力犟,应提供新鲜树枝,混合种籽、核桃、向日葵种子、花生、各种水果及蔬菜、定期补充维他命及矿物质。居住用坚固的金属笼。 § 保护级别 海角鹦鹉(Cape Parrot)目前为华盛顿公约组织附录一的一级保育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