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深圳市中医院 |
释义 | § 简介 深圳市中医院 医院于1975年成立,座落于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区,占地面积37975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8.5万平方米,设住院部和两个门诊部。下属机构有深圳市中医药研究所、深圳市国际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深圳市传统医疗中心。目前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45万人次,年收治病人万余人次,是深圳市重要的大型综合性专科医院。现有职工千余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近百人,副高级职称200余人;有博士近35人,硕士近75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高级师带徒专家3人,广东省名中医5人,深圳市名中医14人,优秀中医10名。目前医院固定资产超过6亿元,其中医疗设备值超过2亿元,大型设备有MRI、螺旋CT机、数字化胃肠X光机、MS人工肝支持系统等。现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肝病专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肝病专科、中医急诊、针灸科、肾病专及中医重点专科) 科建设单位2个(骨伤科、脾胃专科);市级重点医学专科4个。有国家二级实验室一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研课题100余项。 先后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6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4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7项。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有5位博士导师、35位硕士生导师,有20多个临床教研室,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专科、自考等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医院先后与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德国MEDICAL PARK康复医院建立临床协作关系,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香港中医学会会立中医学院、香港国际针灸学院等建立了固定的教学协作及学术交流关系;有20多个专业学术团体挂靠医院成立。[1] § 荣誉 深圳市中医院先后被授予“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文明中医院”“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项目中医名院”“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深圳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深圳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深圳市文明示范窗口”等称号 。 § 医疗优势与特长 深圳市中医院 深圳市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历来受历届领导重视。重点专科作为我院中医特色建设的突破口,经近20年来的努力已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重点专科建设梯队。现我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1个、建设项目2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4个,建设项目2个,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4个、市中医特色专科8个。 § 交通情况 线路名称:38路大巴,13路大巴,14路大巴,212路大巴,216路大巴,225路大巴,232路大巴,9路大巴,33路大巴,32路大巴 [2] § 医院领导 院长--杨卓欣 院长--杨卓欣 杨卓欣,男,1962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院长、广东省针灸重点专科及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兼深圳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兼深圳分会会长、中国针灸神经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家库中医药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医杂志》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规划教材编委。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年。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男科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病,尤对中风病、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慢性前列腺炎等疗效显著。善于整合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针灸,近年来对中风、抑郁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针刺任脉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与增殖的研究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从医以来共获各级课题立项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项、厅局级2项、市级3项;获各级科研奖项6项,其中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出版著作7部,其中任主编4部、副主编1部;累计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1篇,其中国家级12篇、省级9篇。培养硕士4名、博士及博士后3名。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及2006年深圳市劳动模范。 党委书记--李顺民 党委书记--李顺民 李顺民,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深圳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兼肾病科主任。 兼任中华中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学会肾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和《世界今日医学杂志》编委及《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副主编. 先后在医学院校及三级甲等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28年,精通中医理论和内科专业知识,娴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独立提出及指导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对肾病、脾胃病、脑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强调五脏相关,主张综合调治,倡导诊断要见微察著,治疗要根除隐患。系统整理并出版《理化指标异常中医治疗手册》一书,对无症或少症疾病中医辨证的早治和根治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国家中医管理局立项资助的“IgA肾病显证与隐证的辨证指标客观化实验研究”显中求隐,以此达彼的研究思路,对中医隐证和亚健康的辨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已在各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内科学》(85万字)、《内科疑难病中医治疗学》(200万字)、《现代肾脏病学》(120万字)等著作7部,取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4次,现主持国家省市科研课题5项。1995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市委确定为“深圳市优秀年轻科技人才”,2000年被深圳市政府确认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副院长--王天星 副院长--王天星 主任医师 副院长 肝病专科学士。 197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担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及各种急慢性肝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加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副主编与参与编写著作《老年消化病》等3部,发表论文《加味培脾舒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10余篇。 副院长--邸振福 邸振福, 男,1949年12月生,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 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深圳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深圳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预防医学会理事 邸振福同志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30余年,主攻脾胃学说及消化系统疾病及老年病,勤求古训,结合现代技术,在治疗脾胃、消化系统疾病及老年病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在脾胃病学科发展方面着重“从肝论治”原则;在老年病学科发展方面着重于延缓精神老化及老年康复等方面。先后获得各级课题立项5项,撰写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分别刊登在省级、国家级及部分国际学术刊物上。并先后有八篇论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副院长--黄彬 黄彬,工会主席兼人事科科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脾胃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针灸学会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急症》编委,北京大学EMBA研究生班。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1年。以消化系统疾病及蛇伤诊治为专业研究方向。 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一项;2001年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编著著作一部(副主编),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1] § 下属机构 深圳市中医院中医药研究所 深圳市中医药研究所是科研事业法人单位,为全市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技术及场地等科研平台的支持与服务,是我市开展中医药科研活动与研究生教学的科研基地。 研究所下设有临床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医药研究室、期刊信息部、特色门诊等部门。 研究所有专、兼职人员20余人,正高职称10余人,美籍客座教授3人,博士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6人。 中医学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方剂学研究·中医诊断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研究·中医外科学研究·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中医妇科学研究·中医儿科学研究·中医五官科学研究·针灸推拿学研究。 中药学研究:同时,建立药用动、植物基因库及新药开发研究。 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 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 中医各临床科的诊疗与护理。 相关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大力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活动,制订权威的相关疾病诊疗、药物应用的专家共识、指引等。 医学教学:医科大学生临床教学与实习、医学博士生培养、医学硕士生培养、外国留学生培养。 开拓境外中医药市场研究。 办医学(专业/科普)期刊及网站。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