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从文精读
释义

§ 概要

沈从文精读——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

图书作者: 张新颖 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 7309046641

出版时间: 2005-9第1版

印刷时间: 2005-9第1次印刷

开 本: 16

价 格(元): 27

本书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一方面把注意力引向作品本身,发掘和探讨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却并不孤立地看待作品;而是在写作活动的接续和变化中。勾勒出沈从文一生三个阶段的三种形象:“得其自”的文学家、痛苦的思想者和处在时代边缘却进入历史深处的实践者。并且通过作品的分析,揭示出这三种形象之间的过渡、转换和内在关联。

作者立意不在重复和固化已有的关于沈从文的叙述模式,而试图拓展阐释的空间,重新认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实践,重新认识沈从文和二十世纪中国。

§ 书摘

目 录

导论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

一、三个阶段,三种形象

二、重新认识他的文学

三、从文学到痛苦的思想

四、偏离时代却走入历史文化深处的个人实践

第一讲 《从文自传》:得其“自”而为将来准备好一个自我

一、为什么要写自传

二、地方性

三、小孩读大书

四、看杀人

五、无量快乐

六、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

七、自传面向将来

【附录】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怀化镇

第二讲 《湘行书简》:一条河与一个人

一、奇特的写作情景

二、没有定见、定位、定向、定范围的“看”

三、水手们:沈从文作品里的人,与启蒙的新文学里的人不同

四、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比人的世界大

五、在这条河上的过往生命经验和他的文学

六、私人信件和公开文本

【附录】

夜泊鸭窠围

鸭窠围清晨

横石和九溪

历史是一条河

第三讲 《边城》: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却在困难中微笑

一、哪些因素酝酿了《边城》

二、翠翠和翠翠生活的世界

三、这个世界,有它的悲哀

四、用文字包裹伤痕,在困难中微笑

【附录】

《边城》题记

《边城》新题记

习作选集代序

第四讲 《长河》:“常”与“变”

一、写作的缘起和出版的周折

二、“常”与“变”,生活的完整性与“迷信”及习俗

三、“来了”

四、“无边的恐怖”

五、“在素朴自然景物下衬托简单信仰蕴蓄了多少抒情诗气分”

六、与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知心的书

【附录】

《长河》题记

社戏

第五讲 《黑魇》:精神迷失的踪迹和文学理解的庄严

一、一个勾连紧密的小整体

二、“人类生命取予形式的多方”

三、精神迷失的踪迹

四、沈从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

五、“美不常住,物有成毁”与“信仰”

【附录】

黑魇

第六讲 “呓语狂言”:一九四九年

一、各种文字材料及其复杂性

二、神经已经发展到“最高点”上

三、“悲剧转入谧静”,“大悲”

四、“把一只大而且旧的船作调头努力”

五、“疯狂”与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缘由

六、文学

七、恢复,新生

【附录】

张兆和致沈从文暨 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

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致丁玲

致张兆和

第七讲 土改家书:从个人困境体认历史传统中的“有情”

一、简单的引言

二、声声入耳

三、对新兴文学的意见

四、“有情”与“事功”

五、作者生命的“分量”、“成熟”、“痛苦忧患”

六、简单的结论

【附录】

致张兆和

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

第八讲 文物研究:后半生与历史文化的长河

一、另一条长河

二、“他不写,他胡写”,都“完了”

三、“认识其他生命,实由美术而起”

四、“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五、一部著作,十七年“离奇”经历

六、他爱这条长河,爱得深沉

【附录】

抽象的抒情

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曲折十七年

简要参考书(篇)目

★ 书评

为生命的庄严作一个脚注:《沈从文精读》

周南焱

张新颖在其新著《沈从文精读》中,将沈从文的创作和人生视为三个阶段,即文学家、思想者和实践者三种形象。沈从文的这三种形象的转化过程既是明显的,又是不能割裂的。

重新认识沈从文的文学,这是张新颖提出来的一个重点。他首先从沈从文三十岁那年写的自传说起,三十岁作自传未免太早,张新颖则认为,沈从文写自传,是借以从过去的经验中重新发现使自我区别于他人的因素,确立这样的一个自我,去应对未来道路上的挫折、苦难和挑战。

张新颖重点剖析了《湘行书简》和《边城》。不少评论家觉得沈从文擅长写景,且清朗明澈,但是缺少深度。张新颖则说好就好在没有深度,因为没有深度的“看”风景,其实就不为一般的社会价值所局限,这样也就抛弃了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和置身事外的位置,而是在宇宙万汇的动静之中“看”。以此眼光看风景万物,多了一份包涵和宽容,看到的历史也就不是战争、王朝更替之类的东西,而是千百年来凡夫俗子们的哀乐、努力和命运。他们代表了更为现实逼真的生存和价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沈从文开始写作了一批抽象思索的散文,而小说写不下去了。张新颖分析道,面对复杂的现实困境,沈从文觉得使用固有的文字表达显得异常无力,对个人处境和重建民族的精神根底进行了极致的思索。沈从文的后半生转向从事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决不是明哲保身的庸俗哲学所理解的人生取舍,这种庸俗哲学,看不到极端痛苦的精神崩毁,看不到从崩毁中极端艰难的新生,更看不到这个新生自我平凡朴素下的安定、丰富和辉煌。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日期:2005.12.16 版次: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