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流行音乐 |
释义 | § 概念 流行音乐 所谓流行音乐,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音乐。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商品音乐”这一概念比任何一个概念都科学、合理、准确。单从字面上看,“通俗”指易解易懂,“流行”指广为流传,这样看来象《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东方红》《南泥湾》等歌曲也可以称为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这些歌曲都虽然通俗易懂、流传很广。但是,这些歌曲是决不能称为商品歌曲的,因为它们决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商品音乐”这一概念是科学、合理、准确的。 § 起源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 特点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 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 声乐作品的特点是: 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 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流行演唱的声音标准: 必须遵循“松”和“通”的原则。在松和通的基础上寻求质的放大,这就是流行演唱的声音的概念,也是流行演唱中声音求“异”的重要实现手法。例如阿杜的沙哑,许茹芸的气声,童安格的鼻音,王菲的慵懒都是由于自身的音质放大而形成的个性。 § 差异 流行音乐与其它大众媒介的差异主要是流行音乐有三种特性: 1.流行音乐乃是一重复的形式:流行音乐的主题内涵不断的重复,而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 2.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的形式:其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之刺激。 3.流行音乐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于艺术而非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之体验。 § 发展 现代社会中,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彩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 美国流行音乐发展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要乐器是小号。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也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代表。他们的演奏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的评价不一。 (3)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欧洲流行音乐发展阶段 19世纪随着欧美国家工业文明的兴起,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构成早期的产业工人,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于劳工阶、中下层市民中的新兴文化形式,就是早期的流行音乐。在当时,反映怀念故乡,眷念乡村生活的音乐题材,正好表达了那些远离家乡、亲人来到陌生环境求生存人们的心里状态和纯朴的思想感情。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阶段 流行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流行歌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俨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著国家的政策开放,使得流行歌曲的内容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深入人心,90年代的流行音乐变化较广,并且与生长背景较为接近。然而流行歌曲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精神寄托,更是反应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现在人们所听的歌曲,像是刘德华、孙燕姿、周杰伦、蔡依林、王力宏、郑源等等歌手,他们的歌都属于流行音乐。 § 流派 爵士乐 爵士乐 爵士乐是19世纪末在新奥尔良首先发展起来的。爵士乐形成的主要来源是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布鲁斯的原意是哀怨、忧郁之意,是从黑人的劳动号子演变而来,大部分的布鲁斯的歌词内容是以反映黑人的生活为主。每段歌词采用三句的结构形式,第二句重复第一句。在曲式结构上构成AAB的曲式,常用慢4/4拍。其歌曲的音阶形式常使用降三音和降七音,切分节奏也比较多。布鲁斯的演唱非常自由,演唱者可以根据演唱内容模仿一些其它日常生活的声音来表现演唱者的情绪。布鲁斯歌曲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吉它、班卓等,后来逐渐加进了其它多种乐器。布鲁斯经历了农村布鲁斯、古典布鲁斯和城市布鲁斯等不同发展阶段。拉格泰姆音乐形式与布鲁斯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其最明显的区别大致有两点。一是与纯粹的布鲁斯相比,拉格泰姆似乎是比较“有修养”。当美国黑人音乐家用管乐队形式演奏布鲁斯或拉格泰姆时,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就诞生了,这就是爵士乐。 廷潘胡同歌曲 代表歌手----John Denver 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市第28街(第5大道与百老汇之间)集中了许多音乐出版公司,各公司都有推销员整天在那里弹琴吸引顾客,琴声就像敲击洋铁盘子似的,“廷潘”胡同由此而得名。廷潘胡同在美国一度成了流行音乐的集中地,也形成了流行音乐兴盛的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的象征。它几乎是沿续了半个世纪。 廷潘胡同歌曲早期的部分作品是沿袭了美国流行歌曲作曲家福斯特的音乐风格,其音乐具有怀旧、感伤的情绪,但大部分歌曲是欢快、风趣、诙谐的情绪,歌词内容基本上以爱情主题为主。 廷潘胡同歌曲发展到中后期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艺术性也有所加强,并且吸收了黑人音乐的节奏特点,其旋律与和声也趋于复杂化。廷潘胡同歌曲流传的范围基本上是城市里的白人。 乡村音乐 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 乡村音乐最早叫山区音乐,这种音乐形式的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方各州农业地区。它是英国移民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就带有许多英国民歌的风格。 后来,又受到其他民族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流行全美国,被称作为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的形成初期,其风格带有较多的乡土气息,歌词内容涉及家庭、恋爱、流浪、宗教等,其歌曲带有一定的叙述性和分节歌的形式,音乐伴奏常用小提琴、班卓或吉它。 摇滚乐 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声乐器的出现以及大批农村居民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流行音乐注入了丰实的乡村音乐和一些其它民间音乐的新鲜血液,促进了摇滚乐的发展。 当时有部名叫《一堆混乱的黑板》的电影引起了社会人们的广泛注意。此片中有一首叫《震动、嘎嘎作响的摇滚》的黑人“节奏布鲁斯”的主题歌,它的流传标志着后来风靡世界的摇滚乐的产生。 Hip-hop教父-----Jay-z 摇滚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是黑人音乐与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的融合。其形式以歌唱为主,音乐用电吉它、萨克斯、电贝司、键盘乐以及爵士鼓伴奏。摇滚乐明显的特点是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舞蹈节奏,由爵士鼓奏4/4拍中的第一和第三拍,其它乐器如电吉它等奏第二和第四拍组成。 早期摇滚乐歌手有普雷斯利、贝里、多米诺、刘弗斯、埃弗利兄弟等。 1964年,英国“披头士”乐队(也有人译作“甲壳虫”乐队)首次在美国做访问演出,引起狂热反应。他们的演唱主要内容是表现爱情,也有反战、反暴力等内容。正好当时美国国内反越战、反种族歧视浪潮涌现,摇滚乐在这一浪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60年代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很少有与摇滚乐不发生联系的。摇滚乐的歌声影响了现代美国人的艺术趣味。70至8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著名摇滚乐队有蓬克、滚石、索尔、重金属、雷普、波普等。其摇滚乐的著名歌星有迈克尔·杰克逊、珍妮特·杰克逊、休斯顿等。 Hip-Hop R&B教父组合----Boyz2men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创于纽约的穷困工薪阶级的黑人民族中。它汇集了非洲音乐、美洲音乐和艺术文化。 Hip-Hop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音乐、舞蹈、说唱、DJ技术、服饰、涂鸦等。在创始之初,Hip-Hop文化由四大元素组成:DJ、MC、StreetDance、Graffiti。这一时期的Hip-Hop称之为OldSchoolHip-Hop。 当Hip-Hop在90年代大红大紫之时,许多不同的风格在NewSchool年代萌生出来。 Hip-Hop不仅是城市黑人贫民窟中产生的音乐,更成为代表城市黑人贫民的呼声。说唱音乐家们开始描述他们或他们身边人们的艰辛生活。 R&B 美国说唱乐天王级人物-M.C.Hammer R&B的全名是Rhythm&Blues,一般译作"节奏怨曲"。广义上,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来和摇滚来的基础,Billboard杂志曾介定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R&B,可见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Hip-Hop和RAP都源於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R&B成分。中国的著名歌手陶喆在R&B方面的成就比较高,被大家称为"R&B"教父。 RAP 说唱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黑人音乐根源中吟咏的段落中,到了70年代说唱乐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其中最主要的功劳要归根于当时流行的迪斯科舞厅中的DJ们,他们将黑人当时正在风行的FUNK节奏混入流行的迪斯科节奏中,并且在唱片机上反复重复同一张的唱片的内容,做自己的LOOPS,随着那些在现在广为人知和DJ们普遍应用的“打碟”法出现,说唱开始被街头黑人文化所流传,并且衍生出相当丰富的分支: 诸如:西海岸说唱乐(WestCoastRap)、南部说唱乐(SouthernRap)、流行说唱乐(PopRap)、老派说唱乐(OldSchold)、中西部说唱乐(MidwestRap)、拉丁说唱(LatinRap)、硬核说唱(HardcoreRap)、黑帮说唱(GangstaRap)、外来说唱乐(ForeignRap)、东海岸说唱乐(EastCoastRap)、过渡说唱乐(CrossoverRap)、喜剧说唱乐(ComedyRap)、基督教说唱(ChristianRap)、另类说唱乐(AlternativeRap)等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