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洋镜头里的北京
释义

作者简介:

赫达•莫里逊赫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  1908-1991)

赫达•莫里逊娘家姓哈莫(Hammer),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个出版商。或许是出版业务总归与摄影有些瓜葛的缘故罢,赫达在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就有机会开始摆弄起一架照相机,由此影响到其后的一生都对摄影发生执着的兴趣,而最终成为摄影大家。赫达•莫里逊的家里后来曾经送她到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的医学院去攻读,但她不久就说服家人,改到慕尼黑最早开办的一家摄影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摄影师的生涯。

这是哈同照相馆刊登在当时北平报纸上的商业广告。 赫达二十四岁那年(一九三三年)偶然在一份摄影杂志的广告上发现,中国北京的一家德国人开设的哈同照相馆正在征召一名会讲英、法、德语的女摄影师。她认为这个职位非己莫属:她会操这三种语言,她的施瓦布地区的出身——当地人在德国以刻苦耐劳著称,而且她还是个女性——估计老板的盘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结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馆果然相中了她。

那个时代的中国,对于一个德国年轻的单身女性来说,实在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在她只身离开德国前来中国的时候,家人对她的远行多少有些担心,结果送给她一把防身的手枪和一把雨伞,然而她却在东去航行的船上将它们扔到大海里,随身仅有的重要物品就是一架柔来福来的双镜头反光相机。

赫达其后十三年里在北京度过的岁月,就是靠着这架相机,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拍摄下如今大多已经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留给后人嗟叹其其珍贵价值的照片。题头的照片摄于一九四一年,正是当年赫达•莫里逊风华正茂的身影。

她在哈同照相馆里管理着十几号中国伙计,京城里无拘无束的生活使她渐渐喜欢上这块陌生土地上的人们和文化。她在京城里的生活尽管并不富裕,然而却甘之如饴。

五年之后的合同解约之后,照相馆的东家深知她的手艺高明,唯恐她另起炉灶夺了生意,于是力逼她回到德国去。但这时的赫达已经被京城和中国各地的人文风景所吸引,执意要留在中国。经过友人的帮助,终于如愿以偿。后来她的生活也曾经相当拮据过一番,但随着她的摄影技艺被人认可,客户逐渐向她定购各类有关中国的专题照片,她就这样在京城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东便门

一九四O年,她与阿拉斯泰•莫里逊相识并结婚。阿拉斯泰在中国出生,他的父亲是有名的英国记者乔治•厄内斯特•莫里逊。乔治•莫里逊曾经周旋于以洋务著称的士大夫之间,如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后来还曾入幕袁世凯帐下,当年京城里洋商云集而繁华于世的王府井大街就曾以莫里逊命名,可见其风头之健。我推想,赫达•莫里逊嫁入这样的家庭或许对她日后的眼光不无助益,尽管此时乔治•莫里逊早已离华,赫达•莫里逊仍旧以独立的人生态度在中国生活。

一九四六年,随着中国内战的加剧,莫里逊夫妇决定离开中国,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移居沙捞越,一直到一九六六年离去,在此期间她曾经为马来西亚政府担任摄影工作。一九六七年之后移居澳大利亚的坎培拉。

莫里逊夫妇离开了中国之后,中国的大门再次向外部世界关闭,直至三十年后重新开启。此后,赫达•莫里逊曾经两度回到她阔别三十多年的京城。

她在最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住在澳大利亚。一九九一年,赫达•莫里逊逝世以后的第二年,其夫根据她的遗嘱,将用作展览的照片和许多珍贵的南亚青铜器、藏书等捐赠给她最后定居的澳大利亚博物馆(POWERHOUSE  MUSEUM),而将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六年共十三年里她在中国所摄的一万多张底片、六千多幅照片,以及二十九本影集全部赠与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另外她在一九五O年之后到一九八五年在南洋各地拍摄的照片则赠予美国康奈尔大学,如今收藏在大学的克劳赫图书馆的善本及手稿部。

北京西四牌楼

赫达•莫里逊大部分的作品原先都是作为他人著作的插图,例如乔治•凯兹(George  Kates)的《丰腴年华》(The  Years  That  Were  Fat)一书就选用了赫达•莫里逊的摄影作品,而她自己最重要的一本摄影集便是上面提到的《洋镜头里的老北京》,一九八五年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赫达•莫里逊留下的这批珍贵资料极为不易保存,自收藏于哈佛—燕京图书馆之后,常人无法目睹其风采,所以也不大为人知晓。外界只能通过上述的那本《洋镜头里的老北京》等书籍得窥堂奥,然而这对于三万件照片藏品而言,不啻豹之一斑。因此,在听说皮博迪博物馆开办这个展览的时候,我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不过令人失望的是,由于展室的逼仄,这期展览中大约只有十几幅赫达的作品。记得十多年前我刚到人类学系的时候,楼下这间作为展示室的小房间曾经是出售纪念品的小卖部,可见条件至今仍未改善。这与外界对哈佛大学富甲一方的想象程度似乎大相迳庭,对赫达的几万件摄影藏品来说也过于不成比例。

景山与三座门

书籍简介:

赫达•莫里逊的  “A  Photographer  In  Old  Peking”  摄影集的汉译本,书题被译者改成一个不错的名字:《洋镜头里的老北京》。

书籍事迹:

其一,银版照相之术自从一八三七年在法国问世之后,没过几年就从西洋传入中国。相传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Jules  Itier,1843-1846在职)带进中国的。其后,一些西洋的摄影师用照片将中国介绍到欧洲,而中国也首先自宫廷开始,用照相机记录中国皇族的生活,然后渐渐传至民间。譬如我家原先的房东祖上在旗,大约是旗人里面好学上进的一类人物,曾经学习过西洋照相的法子,后来还给宫里办过照相的差使。记得我的小时候,就在房东家的正屋里面看到四壁上挂满了当年宫廷里的人物和京城的风景照片。后来朝廷没了,他家就在西单路南开设过一家“大陆照相馆”,公私合营之后,照相馆并入了上海迁京的“欧亚照相馆”。再后来,文化革命一把火,房东家的那些老照片付之一炬,旧日的孑留从此成为绝响。至于几十年前赫达•莫里逊曾经使用过的柯达胶卷,我还是改革开放之后才一睹其真颜的。

相对于书籍的焚于秦火,照片的毁灭在数量上似乎较小,然而照片的获得不易和复制困难,应该说价值比书籍更加珍贵。前朝的旧事仍然可以参照史料用文字复述出来,前朝的旧貌却无法复制出真实的影象,除非造假,别无他途。有鉴于此,赫达•莫里逊的三几万张照片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其二,赫达•莫里逊是位经过专业训练的摄影师,这在当时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凡是见过她的作品的人无不为之叹服。我也曾经见过不少中国旧时的照片,无论是新闻,还是人物,或者景色,几乎完全不讲求用光和构图,也从不注意照片传递的意境。所以这类照片如果是人物照,则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如果是风景照,则毫无构图的安排和用光的设计,使得这类照片除其历史价值之外,乏善可陈。所以从艺术的角度来讲,赫达•莫里逊的这批照片也有其高人一筹之处。

故宫角楼

其三,赫达•莫里逊作为一个来自外方的洋人,自有她不同于国人的观察角度。我们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生活琐事在她那里便可常常发掘出意想不到的意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

上述三点,使我感到赫达•莫里逊留给后人的这份资料的确弥足珍贵,让研究和欣赏旧时中国风物的人大可有把玩之处。

北京出版社前年(二OO一年)翻译印行的《洋镜头里的老北京》原是赫达•莫里逊从她的有关京城旧时照片里面搜检出来的精品。看看版权页上的记录,只印了区区三千部,尚不及眼下“疯狂英语”、“炒股秘笈”这类热销书的一个零头,赚钱大约是指望不上了,不过绝对是功德之举。

其实,当年赫达•莫里逊拍摄的照片远远不止于北京,还包括了山东、热河、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人文景物。除了上述的那本《洋镜头里的老北京》之外,两年以后,也就是在一九八七年,赫达•莫里逊还出版过另外一部姊妹篇“Travels  of  a  Photographer  in  China  1933-1946”,也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印行,其中是京城以外中国其它地方的摄影作品。为了与前书的中文译本书名取得一致,萧规曹随,这本书的中文译名不妨可以叫作《洋镜头里的老中国》,只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听说国内有哪家出版社肯于出版它,成全这份完璧之愿。

不过,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过,《洋镜头里的老北京》出版了,可急功近利之徒还不是要将北京拆得七零八落才肯罢手,如今哪里还有人屑于理会这些“昨日黄花”呢。

想想这话说得倒是也有几分道理,或许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耐心等到全部拆光殆尽,只剩下翻翻老照片,过过眼瘾罢了的那一天才成。

齐化门冬日雪景  大栅栏

景山北眺

食摊上的年轻妇人

冰上健叟

尼姑

修女

古玩商黄先生

一位进香的香客

掏姐姐的荷包

女居士

承德的小男孩

风靡一时的皮影戏

午门前

千层底布鞋

冰糖葫芦

香饽饽

感谢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