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河北吹歌 |
释义 | § 简介 河北吹歌是指流行于河北省各地的吹打乐。以吹管乐器为主,吹奏的曲目大多是民歌和戏曲唱腔,至少有二百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之一种。流行于河北省,约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它以吹管乐器为主,辅以打击乐器及弦乐器,演奏曲目大多采自民歌和戏曲唱腔,故有吹歌之称,演奏这种吹打音乐的班社组织则秒为吹歌会。 § 乐队组合 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辅以丝弦,再加1种打击乐器。如定县子位村吹歌会所用乐器是:①吹管乐器:管子、海笛、大笙、梆笛、口笛;②打击乐器:小鼓、大鼓、小钹、铙、小铛铛、云锣、梆子;③弦乐器:梆胡(亦称板胡)、胡琴、龙头胡琴(低音乐器)。另一种是以唢呐为主,加上1组打击乐器。唐山吹歌会所用乐器是:①吹管乐器:唢呐、小唢呐、笙;②打击乐器:大鼓兼堂鼓、大铙兼大锣、小镲、大钹。河北吹歌由于要“吹歌”和“咔戏”,所以管子、唢呐、口笛等吹奏技术得到高度发展。 § 主要乐器 吹歌的主要乐器为唢呐,俗称罗戏笛,伴奏乐器多为笙、竹笛、闷笛、彩笛、锣、鼓、镲等打击乐器。河北吹歌的乐队组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管子、海笛为主,再加一种打击乐器;另一种是以唢呐为主,加上一组打击乐器。 § 功用及曲目 吹歌通常是在迎亲、喜庆、迎神、送殡等场合演奏,年节时亦为民间歌舞伴奏。常用曲目除《二十四糊涂》、《摘棉花》、《四贝儿上工》、《花鼓曲》、《锯缸》等近代流行的民歌外,还有不少是元明南北曲的曲牌,如《青天歌》、《豆叶黄》、《金字经》等。咔戏曲目通常采自京剧、河北梆子、评剧、柳子调等剧种的一些传统剧目。河北吹歌吹奏的曲目多为短小的曲牌,旋律性强,节奏明快,乐曲中往往出现“句句双”句式,演奏时一领一合,犹如人们互相“学舌”逗趣。 § 沧州吹歌 主要盛行于南皮、东光、交河、河间、献县一带。沧州吹歌除用唢呐外,还有无孔的咔(kǎ)奏和口内发音的吹唱结合。艺人巧妙地运用各种吹奏艺术,表现戏曲人物中不同角色的音调和声音。已故的吹奏艺人王金山,1960年9月毛泽东同志观看了他的吹奏演出,并为他的精彩演奏热烈鼓掌。他的唢呐独奏《打枣》,采用多种演奏形式,再现了人们提篮持竿,收打红枣的动人场景。他演奏的河北梆子选段,惟妙惟肖地模仿出各种角色的唱腔。有的吹歌艺人还被选拔到中央歌舞团,为全国及世界人民献艺。他们经常演奏的有《小放牛》、《金枝草》、《扯不断》、《豆叶黄》及戏曲唱腔选段等。 § 保定吹歌 有一定影响的一是定县子位吹歌会,二是徐水吹歌。子位吹歌以齐奏、合奏较多,红火热烈,喜庆欢快。演奏的乐曲有《八仙庆寿》、《送情郎》、《万年欢》、《打枣》等七八十首。子位现有老年吹歌班、妇女吹歌班、少年儿童吹歌班,是名符其实的“吹歌之乡”。徐水吹歌主要是指迁门庄的“跃进吹歌会”,他们以演奏革命歌曲出名。1958年,他们被邀请参加了首都国庆游行,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还被文化部命名为“跃进吹歌会”。他们演奏的《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骑兵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被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全国播放。 河北吹歌,像一支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在河北大地争春吐艳,为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创新和发展。 [1] § 相关信息 著名的水年吹歌老艺人刘洪信,年过花甲,与自己十七岁的小女儿刘喜荣,在1982年河北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上,对吹《抬花轿》、《抬花桌》、《下佳人》等乐曲,展现了精湛的吹奏技巧,使人们看到了优美动听、源远流长的永年吹歌,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冀中吹歌,在保定、沧州和石家庄一带普遍流传。其中,有表性的是定县吹歌。 定县是冀中平原上的一个古城,也是秧歌和吹歌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在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苏东坡曾为定县秧歌和吹歌谱曲、填词,因之,当地有“苏秧歌”之说。吹歌在定县农村甚为普及。其中,以子位村最为活跃,这个村庄有一万多人,能从事吹、打、弹、拉和热衷于吹歌活动的不下千人,村里有老年吹歌班、青年吹歌班、妇女吹歌班、少年儿童吹歌班。娃娃们上小学,在小书包里也经常装着小管子、小竹笛、小唢呐等吹奏乐器,一有空闲,就掏出来吹奏一阵。每逢麦假、秋假、新年、春节或喜庆之日,人们总要凑在一起演奏吹歌,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风习。从这些农民业余吹歌班里,培养出不少专业演奏家,如中央民族乐团的著名笛子演奏家王铁锤,从小就是在子位村拜师学艺。他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与这个民间音乐摇篮的熏陶和培育是分不开的。 定县子位吹歌已谱录了四十多首乐曲。其中,有反映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放驴》、《打枣》、《豆黄叶》、《打秋千》、《梳妆 台》,也有根据民歌和地方曲艺演变而来的《快乐的春天》、《拆破街》,还有《金字经》、《五圣佛》、《上桥祭》等反映宗教仪式和僧侣生活的乐章。 定县吹歌与永年吹歌截然不同的特点是,它的主奏乐器以管子为主,唢呐、笙、笛、板胡等为伴奏乐器,管子起领奏或独奏作用,情绪异常热烈,讲究音色韵味之美。曲调旋律多为表现冀中平原的风土人情,生活气息很浓。演奏方法严正,无哗众取宠的痕迹。定县吹歌是当地农民自我娱乐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活动,无职业吹歌队。 定县吹歌在演奏中也经常咔戏。它不是硬咔,而是运用唢呐和小海笛、小海锥吹奏一段乐曲之后,放下乐器,嘴内还继续发出一种奇妙的音响,看不见演奏者运用什么乐器,却能模仿许多地方戏曲唱腔,以至超越人声音域的限制,奏鸣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澳大利亚专门研究中国民间器乐的留学生葛榛树为寻找这个谜底,把河北省歌舞剧院的唢呐演奏家梁培印特邀到她的住所,做了个别即兴表演,这才解开了疑团。原来,演奏者的舌下含着两块很小的金属片,名曰“口琴子”。年轻的外国客人对此大为惊叹。她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小的“乐器”,兴致勃勃地用照像机从不同的侧面,把它拍了下来,作为珍贵的研究资料。这位外国留学生为探讨定县吹歌的风格、特色,还专程随中央音乐学院的民间器乐研究小组走访了定县子位村的吹歌会,用录音机记录了子位吹歌会演奏的许多民间器乐曲。临行时,她高兴地说:我真是太幸福了,听到许多丰富多采的传统的定县吹歌,内心感到无比的欢乐。 冀东吹歌有代表性的是唐山花吹。花吹是吹歌演奏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以长杆的大唢呐为主奏乐器,由其他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在冀东一带享有花吹盛名的唢呐演奏家陆云起(艺名陆铁嘴),纯熟地掌握了花吹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特色,能演奏一百二十多个优美动听的民间乐曲。早在五十年代初期,陆云起演奏的《小磨坊》、《满堂红》、 《冬来尾》等吹呐独奏曲,就曾被中国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畅销全国各地。如今,他虽已年逾花甲,功却不减当年。1980年秋,在全省独唱独奏音乐会上,他仍然表现出高超的演奏艺术,技巧娴熟,功底深厚,对大唢呐的音色控制得极为纯净、甜美。在演奏中,不管是摘碗、拔节、反手、倒手,还是剜、点、扭、转等技艺,都表现得绝妙异常,尤其是连续三次拔节、摘碗,始终能保持音准和富有特色的乡土音韵,令人赞叹不已。当地农民群众反映:每逢新春佳节,只要能听到陆铁嘴的花吹《柳青娘》、《句句双》、《大姑娘爱》等喇叭牌子,女老少随着乐曲的旋律,都会情不自禁地扭起地秧歌舞。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