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沧州木板大鼓
释义

§ 简介

沧州木板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民国初年,沧州木板大鼓书进入兴盛时期,后逐渐衰败。 沧州木板大鼓书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有的歌颂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众疾苦,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描绘农村生活等等。沧州木板大鼓吐字行腔用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都由沧州木板大鼓演化而来的。

沧州木板大鼓是河北曲种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全国独有的艺术曲种,它对北方大鼓曲群产生过重大影响,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等,都是不同程度地吸收沧州木板大鼓的唱腔、曲调等发展而来,有专家称“沧州木板大鼓是京韵大鼓的母根”。

沧州木板大鼓书脱胎于民间,表演者多为民歌艺人,传统书目初以短、中篇为主,后来出现了长篇。现为全国曲协会员、省曲协理事、市曲协副理事长的刘凤喜,是第一个把沧州木板大鼓曲种搬上舞台的人。1974年他演唱的《夜探潇湘》除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外,被定为全国电台交流节目,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台播放。他演唱的《鸿雁捎书》、《娶女婿》、《责任制后的新风》等新书段先后得到市级奖。1985年在省曲艺汇演中获繁荣奖、表演奖,《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刊登了他的表演剧照。

沧州木板大鼓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沧县重视继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密不可分。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木板大鼓,让“民间瑰宝”重回舞台,沧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前期抢救工作,并广泛组织演出团队走进乡镇、社区,那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得到了群众们的热烈欢迎,使木板大鼓渐渐有了群众基础。同时,他们还专门成立了“木板大鼓艺术传习所”,以培训班的形式招收木板大鼓小演员,由老艺人传授木板大鼓演艺,使木板大鼓逐渐从有人了解发展到群众参与。这一系列措施,使沧县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宣传的良性循环。

“沧州木板”虽然面临消亡的危机,但在民间尚有雄厚的群众基础。现在要抢救它,认为重点之一是培养接班人,加大宣传力度,多组织活动,培养最基本的年轻观众。二是在保持传统精华基础上,紧扣时代脉搏,创新剧目、创新曲调。三是关心、保护老艺人,使培养接班人不致成为空谈。  [1]

§ 历史沿革

沧州木板大鼓

河北省沧州木板大鼓流行于河北省沧县、黄骅县等地农村。据记载,沧州木板大鼓产生于明朝末期,是沧州独有的艺术曲种。《沧县志》记载:“江湖大鼓风行一时,其声韵顿挫淋漓,足表燕赵慷慨悲歌之声。”经清代民间艺人李朝臣及其弟子郭树奎整理初步成形,咸丰年间艺人庞凤城加以改革和丰富。沧州木板大鼓吐字行腔用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它与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传至天津、北京以后,经过艺人的改造,演变成为京韵大鼓。至今,京韵大鼓的一些唱腔仍和木板大鼓有相似之处。

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等都由沧州木板大鼓演化而来,木板大鼓渊源及创始者,仅知早年称小口鼓时,有南皮县贾九拨村人李尚志以唱木板著称。李传弟子有河间人张百奎、大城人曹占奎以及崔登奎、李殿奎、邓连奎。另据香河县老艺人陈怀德说:“清乾隆时,山东人李文通逃荒到京东落户,以演唱小口大鼓为业,教授弟子曹占奎、崔登奎、邓殿奎、李振奎、张百奎,世人盛称‘清门五奎’。”以上二说虽有小异,但相同处甚多,李尚志与李文通当是一人。据此木板大鼓在清乾隆时即已形成。

咸丰年间,大城清门木板大鼓名家田东文(邓连奎之徒)及其弟子马瑞林(马大傻子)、马瑞河(马三疯子)均是木板大鼓名艺人。后马瑞河改木板为铁板,中三弦改为大三弦,创新唱腔,使与木板大鼓在形式上有了区别,又经弟子朱化麟(大官)发展完善,创成西河大鼓。木板大鼓后来流入京津,经许多艺人改革,又形成了京韵大鼓。木板大鼓艺人田玉福的弟子,安次县人翟青山和魏德祥则在融合木板大鼓和落腔调的基础上,创出单琴大鼓(琴书)。廊坊、唐山、承德等地,早年流行的京东大鼓、乐亭大鼓也都是木板大鼓与当地民歌、小调融化逐渐繁衍成的曲种。

清乾隆中叶,邓连(殿)奎,改木板大鼓的单一板式,所唱被称为“京东怯大鼓”,后变为“京东大鼓”。清代是木板大鼓的兴起、盛行时代,至民初逐渐衰微,唯有流行在沧州一带的木板大鼓,一直流传不衰。据艺人口述,这一支派由清初木板大鼓艺人李文志所传,至道光年间,沧州地区代表人物首推旧州北关人庞凤城(1840--1920)。庞为李第四代传人,影响很大,其弟子中以胡金祥(沧县义和庄人)、赵金香(赵二碌)、曹金升(沧县曹庄子人)等人名望最大。再传弟子以李宝兴、姜宝升、高宝泉为代表人物。姜宝升的高徒有温贵泉(温元书)、何贵海、温贵泉弟子刘印在(凤喜)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木板大鼓名家。

民国初年,沧州木板大鼓书进入兴盛时期,后逐渐衰败。新中国成立后,沧州木板大鼓演员走上城镇舞台演出,对伴奏音乐又进行了改革,并吸收西河大鼓、河北民歌、河北梆子以及哈哈腔的一些曲调与唱法,进一步丰富了木板大鼓的唱腔。1972年至1981年,木板大鼓曾经繁荣一时。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再加上演员青黄不接,木板大鼓的市场日益萎缩。目前,木板大鼓演唱艺人仅存8人,最年轻的艺人57岁,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面临灭绝危险。

在沧州,木板大鼓另有王福贞和穆汉青两个支派。王福贞本从师扬世友(舍命杨)学唱西河大鼓,后改唱木板大鼓。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沧州一带驰名,人送绰号“沧州红”。 [2]

§ 艺术风格

沧州木板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书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有的歌颂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众疾苦,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描绘农村生活等等。 沧州木板大鼓书表演者多为民歌艺人,以庞风成为代表的庞派、以王福祯为代表的王派、以穆汉青为代表的穆派,在历史上影响最大。

1、音乐结构

沧州木板大鼓书音乐结构完整,三种不同节奏的板式分别为头板、二板、三板,板速有较大幅度的伸缩。从风格上讲,其唱腔浑厚粗犷,有时似说似唱、似叙似述,地方气息浓郁,句尾声调较重,多为背宫腔。

2、演唱形式

木板大鼓的演唱形式,为演员左手执木板击节站唱,所用木板为小木板,右手执鼓楗,按演唱需要击鼓,早期另有一人用中三弦伴奏,二十世纪以来均改为大三弦。经清代民间艺人李朝臣及其弟子郭树奎整理初步成形,咸丰年间艺人庞凤城加以改革和丰富。

沧州木板大鼓其唱腔音乐为板腔体,曲调简洁独特,其声韵顿挫淋漓,足表燕赵慷慨悲歌之声。吐字行腔用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对北方许多鼓书与鼓曲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竹板书等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与河间地区的木板大鼓传至天津、北京以后,经过艺人的改造,演变成为京韵大鼓。至今,京韵大鼓的一些唱腔仍和木板大鼓有相似之处。

3、伴奏乐器

沧州木板大鼓演唱时说唱者自持鼓板击节,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大三弦定音与其他曲种不同,老弦与子弦同度,因而老弦音声响亮。它的曲调比较平稳,有曲头、慢板、双展翅、双高、单高、双出头、单出头、快板、二六、马兰垛、流水、悲锁板、一刀切等板腔。

§ 传统书目

沧州木板大鼓

一、木板大鼓传统书目初以短、中篇为主,后来出现了长篇。

1、短篇书目有《老鼠告猫》 、《劝人方》、《湘子上寿》、《度林英》、《郭巨埋儿》、《刘云打母》、《丁香割肉》、《古城会》、《单刀会》、《三婿上寿》、《西厢》、《朱买臣休妻》、《目连救母》、《赵五娘》、《鸿雁捎书》、《洞宾打药》、《太公卖面》、《宝玉探病》、《绕口令》等百篇以上;

2、中篇书目有《响马传》 、《二度梅》、《五毒传》、《葛红霞扫北》、《千里驹》、《天门阵》、《姜公案》、《武松传》、《呼延庆打擂》、《回龙传》、《少西唐》、《王起卖豆腐》、《回杯记》、《金环记》、《金钱记》等近百部。

3、长篇书目有《左传春秋》、《吴越春秋》、《英烈春秋》、《金盒春秋》、《走马毒秋》、《锋剑春秋》(以上统称六部春秋)、《薛家将》、《杨家将》、《呼家将》、《飞龙传》、《包公案》、《刘公案》、《海公案》、《马潜龙走国》等数十部。

二、、新书剧目。

新书剧目有《平原枪声》 、《烈火金刚》等,小段有《火烧赤壁》、《计划生育好》、《歌唱雷锋》等。 [3]

§ 传承价值

沧州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艺人按凤、金、宝、贵、银、寿、发、传、世、昌十宗排辈。1940年至1958年,贵字辈艺人活跃于沧州曲坛上,这一时期是沧州木板最红火的时期,尤其是解放后10来年时间,党和国家重视各种文化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艺人的地位。1950年成立了沧县曲艺队,木板大鼓艺人相继加入进来,木板艺术空前繁荣,经常演唱的有100多个曲艺小段和《包公案》等10多部长篇,演出活动遍及沧县广大农村,并广泛活跃于京津郊区、青县、黄骅、交河、献县、河间、孟村、盐山、东北各省及山东北部、黄河沿岸。

1959年至今是银字辈木板艺人活动时代。著名木板大鼓演员刘银在(凤喜),第一个把沧州木板作为艺术搬上了舞台。1974年他演唱的木板大鼓小段《少女智斗歹徒》、《夜探潇湘》参加了全国曲艺汇演,并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台播放。他演唱的《鸿雁捎书》、《娶女婿》、《责任制后的新风》等新书段先后在市、省获奖。 《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刊登了他的表演剧照。刘银在还对沧州木板进行改革创新,丰富了木板大鼓的曲调。这一期间,党和政府对沧州木板这一特殊民间艺术曲种非常重视,中国曲艺研究所和河北的曲艺专家多次前来调研。中央电视台两次录制节目,沧州木板多次进京演出,受到好评。老一代革命家陈云同志多次称赞沧州木板并保存演唱磁带。

20世纪80年代以后,木板大鼓市场日渐萎缩。目前贵字辈艺人仅存唐贵峰(66岁)、刘贵青(66岁,重病在身);银字辈艺人刘银在(67岁)、刘银鸣(62岁)、刘银河(57岁)、王银杰(58岁)及赵福云(57岁)、石景芬(女,62岁);寿字辈艺人除李寿恒、刘寿玉在河北省曲艺团,其余人都改了行。贵字辈、银字辈艺人除刘银在、石景芬退休享受政府津贴,其余老艺人靠说书或卖自己录制的木板大鼓录音带维持生活。沧州木板大鼓师承靠口传心授,无文字东西记载,面临失传境地。

自1994年以来,沧县文化馆注意到沧州木板艺术面临失传的情形,多次向有关部门及各级领导打报告要求抢救沧州木板,几次举办木板艺术培训班培养接班人,还采取筹集资金与企业联合的形式,自2000年起每年举办沧州木板“消夏书场”。

2003年,沧县政府拨资1.5万元,文化馆通过各种渠道筹资1.5万元,对7位木板大鼓老艺人的部分唱段录音、录像并召开座谈会,记录了32万字的文字材料,准备制作光盘和出版书籍保存下来。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县、市、省电视台先后录制沧州木板专题节目向广大群众播放。

2004年5月10日,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及市县领导30余人共同研讨沧州木板的保护、传承与改革、创新问题。同时做好申报“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资料准备工作;聘请专家创作沧州木板新剧目,组织排练、录像,参加河北省燕赵群星奖和全国群星奖。6月初,沧州木板新剧目《公仆情》荣获河北省燕赵群星奖老年组第一名,并被河北省推荐参加了全国群星奖评比。

为了保护抢救沧州木板大鼓艺术,河北省将之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试点,沧州市文化局专门成立了拯救小组,整合全市的力量,共同拯救木板大鼓。当地宣传文化部门组织木板艺人对部分唱段进行了录音录像整理,并针对沧州木板采用"口传心授"教徒,没有文字记载的不利因素,加大木板大鼓文字整理工作,根据木板大鼓艺人唐贵峰口述整理了7万多字的长篇木板大鼓《回龙传》,还开办书场以留住观众。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10月3日下午,记者从沧县有关部门获悉,在2008年9月30日结束的省第三届少儿曲艺大赛中,沧州代表队选送的五位木板大鼓小演员分获“特殊贡献奖”、“新苗奖”和二等奖。这些小选手全部来自木板大鼓的发祥地———沧县。这已经是沧县继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奥运期间同时进京展演,甚至将狮舞舞进“鸟巢”(本报曾报道)之后的再次获奖。

§ 相关新闻

沧州木板大鼓后继有人

两位老艺术家巴黎拿大奖

2010年5月30日至6月2日,“巴黎中国曲艺节”在位于塞纳河边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外整体介绍传统曲艺艺术。第四个上场的沧州木板艺人王银杰和刘凤鸣,演绎了一场《贾宝玉夜探潇湘馆》,宝玉来到黛玉病榻前,两人缠缠绵绵,最后却“一段好姻缘没能对成”。唱腔或高亢苍凉,或低回百转,带着沧州方言的独特韵味,外国观众一边看字幕一边欣赏,节目结束时,掌声雷动。两位老艺术家首次将沧州木板带出了国门,向世界展示沧州的古老文化。

此次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与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演出内容包括相声、评书、快书、大鼓、单弦和评弹等说唱类节目。评委由法国中国戏曲专家,汉学家,美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和中国曲艺家协会等中外专家组成。中国驻法大使孔泉向为王银杰、刘凤鸣颁发了卢浮金奖。

一位法国文化部专员说,“表演这个节目的两位老艺术家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细心、准确地将故事娓娓道来,评委们对此深表感动,不仅为单纯的艺术,更为中国的传承精神感动。”

刘凤鸣:几经沉浮难舍木板

6月4日,两位老艺术家返回家乡。记者赶到沧县纸房头乡高家屯村,村西三间普通的平房院落是刘凤鸣的家。69岁的老先生穿着雪白的衬衫,声如洪钟,说话嘎嘣脆响,精神矍铄。他还沉浸在拿大奖的兴奋中。

20岁开始学习木板大鼓的刘凤鸣,如今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早师从著名木板艺人温贵全,当时就是为了能安身立命。跟从师傅学习两个多月,他就和同门师兄弟们开始走街串巷,到农村说书。“最初,说一晚上小戏给1块五毛钱。说了两三年,每晚能挣到八块钱。”当时,八块钱,表明他已是一流水平的说书人。1971年,刘凤鸣进入沧县文工团,这是他艺术生命中最风光的一段。“团里到东北演出,盛况空前,六毛钱一张票,每到一地,半月的票就卖光了。”他有了未有过的说书热情。但好景不长,文革后,演出明显减少了,传统老戏不能说,断断续续说新戏。1976年,文工团熬不住,散了,刘凤鸣不得不带着儿子回到农村,说书讨生活。刘凤鸣有三个儿子,为了生计,1984年,他到一所镇中学当了厨师,一直干到九十年代退休。这期间,刘凤鸣离开了熟悉的木板行当,曾一度张罗着卖弦子。“心里特难受,可没办法,总要吃饭吧。”但木板已经植入了这些艺人的心里,一旦有人叫,他扭头就又去了。最近几年,丢下的“手艺活”又开始提起来,拿起“家伙什儿”,唱起久违的韵律,刘凤鸣心里甭提多么高兴。逢年过节到附近村庄“巡演”。

刘凤鸣说唱弹都在行。尤其是弹。“琴随人性子,什么样的性子弹出什么样的弦子。”刘凤鸣最大的特点是,音乐能够跟随唱词的情感准确表达,并能形成与唱者的互动。

王银杰:种地、木板是生活的全部

64岁的王银杰是木板艺人中最执着的一个。他住在离沧县县城稍远的风化店乡小官庄村,和刘凤鸣是同门师兄弟。从16岁学徒,17岁抱三弦,18岁登台,他在曲艺道路狠下了一番功夫。“屈指数来,从艺48年,我没有一天放下过木板。整本大套,小段子,样样精通。”至今,他的房子里都挂满了大镜子,他还经常照着镜子练习,伸手、迈步、眼神,行家评价他身型好,声音好。

一边种地,一边说唱。是王银杰的生活。农闲时节下村里说书,平时也赶大集说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群众娱乐活动比较匮乏,木板大鼓一度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追捧的乐子。书讲到精彩处,掌声和笑声连成一片。木板“梆”的一声,能让乡亲的心痒痒上好一阵子。1974年前后,王银杰是沧县曲艺队的队长,最多时领导56个人,演出不断,日子也红火。八十年代中期,木板渐渐冷落,不仅是当地的演出少了,其他地方邀请演出的也骤减。曲艺队后来只剩下8人,如今是光杆司令。这几年,王银杰有时卖点木板大鼓的磁带、光盘,有时也应周围村的邀请,说上几场书,维持着生活。

王银杰是为数不多的几位沧州木板大鼓的说唱高手,但最遗憾的是,他至今没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是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演了一辈子木板,王银杰很看重这个名分。 [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