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满灌疗法
释义

§ 基本简介

满灌疗法满灌疗法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害怕的情景中的细节,或者用录像、幻灯放映最使病人恐惧的情景,以加深病人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哭喊等逃避措施。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使患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剧、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神经系统反应,病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应也就相应的消退了。或者直接把患者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经过重新实际体验,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慢慢地就不怕了。

满灌疗法不需要进行任何放松训练,而一下子呈现最强烈的恐怖、焦虑刺激(冲击)或一下子呈现大量的恐怖、焦虑刺激(满灌、泛滥),以迅速校正病人对恐怖、焦虑刺激的错误认识,并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故也称为冲击疗法或泛滥疗法。

满灌疗法一般采用想象或模拟的方式,也可以让病人直接进入到令其最恐怖、焦虑的现实场景,即直接与令其最恐怖、焦虑的对象接触,并尽力设法使病人坚持。一般只要坚持,恐怖、焦虑反应就会消退。

满灌疗法虽然所用时间短,解决问题比较干脆,但对病人身心冲击较大,故须谨慎施用。

§ 一般原理

满灌疗法恐惧行为是一种条件反应。某一事物或情境在一个人身上所引起的恐惧体验会激发他产生逃避行为,而不管此事物或情境是否真的构成了对他的威胁。这种逃避行为会导致恐惧体验增强,从而起着负性强化作用,反过来增强其逃避行为。因此专家们认为,与其逃避,不如让病人面对恐惧的刺激,这就是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常被用来治疗焦虑症和恐怖症。但在具体运用时,还要考虑患者的文化水平、受暗示程度、发病原因和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对体质虚弱、有心脏病、高血压和承受力弱的患者,不能应用此法,以免发生意外。

§ 应用区别

满灌疗法满灌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后者是采用对抗条件作用,对同一可引起恐惧的刺激用新的反应(放松)来替代旧的反应(焦虑紧张),恐惧刺激逐步升级,直至最后给予最强的恐惧刺激时病人仍然作出放松反应,从而达到了治疗目的。这一缓慢的逐步消退过程需要经过一定按部就班的训练,使病人逐渐适应引起恐惧的情境。而前者不需要经过任何放松训练,一开始就让病人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

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治疗者在旁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害怕的情景中细节,或者用录相、幻灯片放映最使病人恐惧的镜头,以加深病人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病人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喊等逃避措施。即使病人由于过分紧张害怕甚至出现昏厥的症兆仍鼓励病人继续想象或聆听治疗者的描述。如果让病人躺卧在沙发上,一般不会出现昏厥现象。

事先告诉病人:在这里各种急救设备俱全,医护人员皆在身旁,他的生命是绝对安全有保障的,因此可以立即想象、聆听或观看使他最害怕的情景,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病人因焦虑是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剧、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病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另一有效的方式是要病人直接进入他最感恐惧的情境:例如一名因担心寒冷会使下肢冻坏而至瘫痪的恐惧症病人,即使到了夏天上身仅穿单衣,下身仍穿着厚厚的绒裤和棉裤,病人诉说他只要一脱棉裤或者想象要脱棉裤,下肢就发抖,僵硬以致不能站立和行走。

治疗时室温为摄氏28度,病人上身只穿单衣,下身却穿一条衬裤、一条棉毛裤、一条毛线裤、一条厚棉裤,并加一双厚的长统袜子。治疗者告诉病人经过检查,他的下肢和上肢的功能一样,在室温下不会发生瘫痪,同时还准备了注射药物和电刺激仪器以预防可能出现他所担心的情况。在治疗者的保证下,取得病人的同意后,要病人躺在治疗床上,用极其迅速的方法将其棉毛裤、毛线裤和棉裤包括长统袜的在内一并脱下,只留短衬裤,结果病人下肢并未出现发抖僵硬现象。要病人在床上活动下肢,数分钟后即下地行走,一次治疗获得成果。

此疗法的适应症和系统脱敏疗法一样,对某些恐怖症和强迫症效果较好。至于对那些病人采用此法,还要考虑他的文化水平、暗示程度以及发病原因等多种因素。

§ 注意事项

满灌疗法(1)要向求治者说明满灌疗法带来的焦虑是无害的。只有求治者体验到严重紧张。经过一系列先易后难的渐进的满灌暴露作业后,就会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2)不允许有回避行为,否则会加剧恐怖:导致治疗失败。

(3)使用此法,必须对求治者的身心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否则不仅会影响疗效,而且有可能发生意外。

绝大多数焦虑性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满灌疗法。一般来说,恐怖症和某些强迫症(强迫性仪式动作和不伴强迫性仪式动作的强迫性思维)是满灌疗法的主要适应症,其中也包括一些特殊的恐怖症,如疾病恐怖、性交恐怖、排尿恐怖、血液和外伤恐怖、牙科手术恐怖和飞行恐怖等。患者的恐怖症有特定的情境或对象、强迫症状明确、具体,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有强烈求治要求和良好的合作态度,是适合暴露治疗的对象。如有人格障碍的基础,恐惧无特定对象,强迫症状十分多样或缺乏信任和合作者,不宜列为治疗对象。有关抑郁症用满灌疗法是否有效,争论颇多。莱姆塞(1976)曾报告一例40岁女性患者,因二年半前丧女,产生失眠、早醒、易激惹、体重减轻、悲观等抑郁表现,经过多种治疗,疗效欠佳。采用想象暴露治疗,经过5个疗程、总计9个小时的治疗,上述症状明显缓解。

在应用满灌疗法治疗各种不同恐怖症或强迫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暴露治疗计划,其中包括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意外(或并发症)—例如,血液和外伤恐怖的病人在暴露治疗时,晕厥(心动过缓)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视。对于社交恐怖的病人而言,人际关系需要进行特别处理,对性问题有恐惧者,需调整夫妻情感关系,对社交技巧的训练计划应该成为暴露治疗中的组成部分。对于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快速暴露治疗是不适宜的。由于快速暴露所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剧烈,可能加剧焦虑,导致回避,甚至可引起呼吸循环意外,不可不慎。

病人的求治动机和治疗场所的安排(如医院和家中)以及家庭成员参与治疗过程等对暴露治疗的疗效有着很大的影响。故一般要求在治疗前让病人对满灌疗法有所了解,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合作,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治疗。因为在满灌疗法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治疗计划(家庭暴露作业)需要病人自己主动完成。因此病人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是重要的。如果能有某些家庭成员参与督促、指导病人的暴露,则进一步保证了满灌疗法的完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样不可忽视。治疗医师与病人之间的轻松、愉快关系有助于病人克服不良行为。一般认为治疗医师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共同参与模式。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在实施暴露期间,不允许指导者(无论是治疗医师还是家庭成员)采取强制或体罚的手段迫使病人完成治疗计划。

满灌疗法在治疗的初期往往会使病人产生心动过速等生理不适体验,部分病人甚至会因此而产生逃避行为。因此需要让病人充分地了解满灌疗法的原理和方法,并与病人一同制定治疗计划。对不同病人的暴露速度要在事先有比较准确的估计,否则治疗容易失败。在治疗的后期,即疗效的巩固和维持,主要取决于病人的信心、毅力和坚持。

§ 医治恐惧

满灌疗法一位患有不洁恐怖症和癌症恐怖症的女病人,每天花大量时间洗手、刷家具、擦地板,几年不敢睡自己的床而与母亲同睡。为治好她的病,心理医生亲自带头,用手接触地板和鞋底,又用脏手去接触水杯口,再喝下杯子里的水,然后让病人照样去做,而且两小时内不准洗手。这样,让病人接触脏物引起的焦虑和恐怖,经过两小时的延缓,自行获得部分消退。

最初病人要洗1小时“消毒”,以后逐渐限制洗手时间,45分钟,30分钟,15分钟。每天让病人在家里重复上述过程,几天之后,让她回到自己尘封多年的脏床上睡觉,最后让病人坐在癌症病人坐过的椅子上,并与癌症病人握手。这些措施使患者陷入了惊恐、失眠、食欲不振的状态,不用任何镇静药物,等待焦虑症状自行缓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对不洁和癌症的恐怖逐渐消失。

上述疗法,在心理上称为满灌疗法,是鼓励患者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场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疗法。如果患者合作,可以在几天或几星期内,至多2月内取得明显疗效。

由于满灌疗法一开始就让患者进入最让其恐惧的情境中(也可以让病人想象最使其恐惧的场面),同时不允许患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恐惧刺激下,即使患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等反应,而患者最担心的灾难并没有发生。这样患者的焦虑反应相应消退,恐惧症状也慢慢消除了。

满灌疗法常被用来治疗焦虑症、恐怖症和强迫症。在具体运用时,因为要考虑患者的文化水平、需要暗示程度、发病原因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体质虚弱,心脏病、高血压和承受力低的患者,不能应用本法,以防意外发生。[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02:18